分享

什刹海以官署命名的胡同

 liuzy56 2013-09-22

什刹海以官署命名的胡同

 

 

    什刹海地区因属于皇城范围和临近皇城,元、明、清代及民国时期,政府管理机关在此多有设置。如元代的中书省、翰林国史院、都水监;明代的内官监、宛平县署、僧录司、道录司、浣衣局、织染所;清代的正黄旗都统署、内务府三旗参领署、禁烟总局、禁卫军训练处、稽查内务府衙门;民国期间的警卫司令部、航空署等。

    因为这些官署多设在胡同之内,因而什刹海地区的多条胡同以官署入名。虽然这些官署已经消失,但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胡同还留下一些印记。

    大、小金丝胡同旧称金银丝绦胡同。名称的来源是明代内府衙门在这里设置管理皇室所用色绢的机构——织染所。

    据《酌中志》载:“其署向南,在德胜门里,内有空地,堪为苑囿。其染成之绢,赴内承运库交纳。此所,工部亦有监督,有办颜料诸项商人。此所不隶内织染局”。

    清代时织染所已经不存在。因考虑到织染所的设置,故把这里称做金银丝绦胡同,亦称金丝套胡同。

    也有一些专家对大、小金丝胡同为明代织染所住所提出新的见解。

    王彬先生在《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中认为织染所住所应在位于小新开胡同的通明庵中。据《织染所真武庙记》载:“景泰三年春,朝廷赦有司于都城内相地建名曰织染所,以需上用。既而命司设监左少监来公富以莅其事”。

    19911年析出两条胡同,即大、小金丝套胡同。

    大金丝胡同东西曲折走向,东部向北倾斜。东起银锭桥胡同,西端南折至南官房胡同。全长249米,均宽3米。1965年将槐宝庵并入,统称大金丝胡同。

    小金丝胡同南北弯曲走向,南口起于大金丝胡同,北至北官房胡同。全长108米,均宽3米。1965年定名小金丝胡同。

    大、小金丝胡同有多位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如著名学者熊十力先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著名内燃机专家周模禄先生等。

    航空胡同位于新街口南大街东侧。东西走向,东起棉花胡同,西至新街口南大街。全长208米,均宽6米。

    明代称噶噶胡同,亦称“尜尜”。“尜尜”亦称“陀螺”,一种儿童玩具名称。名称来源可能和当时胡同形状有关。

    清代以后,改名为嘎嘎胡同,北嘎嘎胡同。

    清末因禁卫军司令部在此设置,胡同改名为禁卫军街。

    民国之后,禁卫军住所改为航空署办公用地,胡同随之更名航空署胡同。

  《燕都丛考》记:“清宣统间改曰禁卫军街,有禁卫军司令处。”

    1965年定名航空胡同。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陈锡联将军曾在此居住。

    新街口东街东西曲折走向。东起德胜门内大街,西至新街口北大街。北侧与铁炉胡同、水车胡同、光泽胡同相连,南侧与邱家胡同、罗儿胡同、苇坑胡同、正觉夹道贯通。全长597米,均宽9米。为德胜门内大街连接西直门内大街的主要通道。

    明代因在此设置内官监二十四衙门之一的浣衣局,故“浣衣局”或浆糨房胡同,俗称“浆家房”。清代称浆家房胡同,又演化为“蒋家房”、“蒋养房”和蒋养房胡同。1911年沿称“蒋养房”。1965年将豆腐巷并入后统称新街口东街。

《京师坊巷志稿》载:“浣衣局在德胜门西,俗称浆养房。凡宫人年老及有罪退废者,废此居住。天启七年十一月客氏笞死于此”。

    烟袋斜街东西弯曲走向。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大石碑胡同,南侧岔巷至前海东沿。全长240米,均宽4米。明代这里设置管理什刹海水政事务的管理机构“打鱼厅”,故称打鱼厅斜街。清初改称鼓楼斜街。清末定名现名。

    恭俭胡同位于地安门西大街东南部。南北走向,南起景山后街,北至地安门西大街。全长530,均宽4米。恭俭胡同与恭俭一巷、恭俭二巷、恭俭三巷、恭俭四巷、恭俭五巷、磨盘院胡同、北海北夹道、米粮库胡同、西楼巷等胡同相通。

    明代为内官监址。清代形成胡同后始称内官监胡同。光绪年间讹为内宫监胡同。1911年后因谐音改为恭俭胡同。

《    京师坊巷志稿》载:“北安门内黄瓦西门之里,则内官监也。旧闻考:监今废,其地犹名内官监胡同。内有大佛堂,其碑记备列黄华门、营造库、油漆作、外铁作、婚礼作、东行、西行、西瓦厂、石厂、黑窑厂、神木厂、铸钟厂、供应厂、米盐库、备用厂、金殿厂、稻田厂、蜂窝厂、东花房、马鞍房、琉璃局、外冰窖等名目,与水部备考”。

    恭俭胡同一巷,东西走向,全长26米,均宽3·5米。清始称内官监胡同,1911年因胡同内有四眼井,故名。1965年后改为现名。

    恭俭胡同二巷,东西走向,全长45米,均宽4米。清始称内官监胡同,1965年改为现名。

    恭俭胡同三巷,东西走向,全长149米,均宽1·5米。清始称内官监胡同,1965年改为现名。

    恭俭胡同四巷,东西走向曲折,全长62米,均宽2米。清始称内官监胡同,1965年改为现名。

   恭俭胡同五巷,东西曲折走向,全长61米,均宽3·5米。清始称内官监胡同,1965年改为现名。

    陈宗藩先生编辑的《燕都从考》记载了民国十八年恭俭胡同及周边胡同状况。“其北曰内官监,今改为恭俭胡同。南北直达地安门西皇城根,中间有小胡同曰十字街,北头路西有小胡同曰四眼井。内官监之西曰太平街,贡王府在焉。贡王名贡桑诺尔布,字乐亭,蒙古科尔沁旗人,工书画。又西曰地安门大街,东西列屋数十楹,曰雁翅楼,今改为乞丐收容所,及工程队驻所。街西有上驷院,今为民居。稍北曰米粮库,予所居淑园在焉。又北曰油漆作。又北即地安门内西夹道,今皇城尽拆,与十刹海之南接壤”。

有几处地名需要说明。1、“十字街”的位置:从1948年的地图来看,可能是现在的恭俭胡同四巷,当时巷子正好和太平街衔接。两条胡同之间为一个“十字”交叉形状。所谓“十字街”可能是百姓们约定俗成的叫法。2、“四眼井”,现改为恭俭胡同一巷。3、“太平街”位于恭俭胡同东侧,1965年并入米粮库胡同。4、“地安门内西夹道”现改为西楼巷。5、“十刹海”为什刹海别称。

    恭俭胡同有恭俭冰窖,现在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翻译家叶君健先生曾居住此地。

    恭俭胡同南口原有“西板桥”,并把景山西侧的道路称之西板桥大街。

    《京师坊巷志稿》载:“紫禁城有护城河,河外即御沟也。河自北闸口分流,经内官监,白石桥(西板桥),大高玄殿之东,北上西门之外,至紫禁城下而东、而南,经太庙之东,玉芝宫飞虹桥之西,而其在西一派。则自太社、太稷坛,西至灵台宝钞司之东,合流于湧福河以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