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茶文化解密儒道释

 任如居士艺苑 2013-09-26

核心提示:佛教:茶伴青灯孤寂,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共同点:和谐,平静。(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中国茶道追求的“真”: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

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贾平凹

礼:以茶敬客

所谓礼,长幼伦序,亲和礼让;和平友好,亲善谦虚。以礼相待,正是中国人“以茶表敬意”精神的体现。

北方大户之家,有所谓“敬三道茶”。客来,延入堂屋,主人出室,先尽宾主之礼。命仆人或子女献茶,为第一道茶,只是表明礼节,不一定要喝。因主客刚刚接 触,洽谈未深,而茶本身精味未发,或略品一口,或干脆折盏。第二道茶,便要精品细尝。主客谈兴正浓,情谊交流,茶味正好,边啜边谈,茶助谈兴,水通心曲, 所以正是以茶交流感情的时刻。待到第三次将水冲下去,再斟上来,客人便可能表示告辞,主人也起身送客了。

禅:茶禅一味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南天竺僧达摩,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来中国。当时南朝佛教重义理,达摩在南朝难以立足,促到北方传播禅学,北方禅教逐渐发展起来。

禅宗在中国传到第五代弘忍,门徒达五千多人。弘忍想选继承人,门人推崇神秀,神秀作偈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使有尘埃。”弘忍 说:“你到了佛门门口,还没入门,再去想来。”有一位舂米的行者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于是慧能成为第六世中国禅 宗传人。神秀不让,慧能逃到南方,从此禅宗分为南北两派。

中唐以后,士大夫朋党之争激烈,禅宗给苦闷的士人指出一条寻求解除苦恼的办法,又可以不必举行什么宗教仪式,作个自由自在的佛教信徒,所以知识阶段的文人墨客也推崇起佛教来。而这样一来,佛与茶终于找到了相通之处。

禅宗主张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自心是佛”。即心里清静,没有烦恼,此心即佛。禅宗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主张所 谓有即无,无即有,劝人心胸豁达些,从这点说,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皎然所言“三碗便得道,何需苦 心破烦恼”。故意去破除烦恼,便不是佛心了。“静心”、“自悟”是禅宗主旨。皎然把这一精神贯彻到中国茶道中。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 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这与禅的思想是一致的。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把事情都看淡些就是“大彻大悟”。在茶中得以精神寄 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禅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很多,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选由禅僧提出。这样,便把饮 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调度。有人认为宋以后《百丈清规》中有了佛教茶仪的具体仪式规定从此才有“茶道”,其实,程式掩盖了精神,便不是“道”了。

所谓“茶禅一味”也是说茶道精神与禅学相通、相近,也并非说茶理即禅理。

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在茶文化发展中相互配合。

“吃茶去"三字,成为禅林法语,就是"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悟道"方式。

《广群芳谱o茶谱》引《指月录》中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显然,禅师论禅,是要排斥法执、吾执,以便自悟本性。执,即束缚。因此,禅家是要人们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也就是说要达到"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坛经》)的精神境界。

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帮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积食,打座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欲。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历古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坐禅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禅,又称"禅定"。唯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叶同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道:天人合一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茶中体味苦寂,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道教在茶道中注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人化自然

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人对“道”(自然规律)的体认。即在品茶时乐于亲近自然,在思想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 的规律,即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

》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自然万物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感情,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沟通的生命体。(即茶镜的人格化)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东坡

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 

道家自然观,所谓“自然”,指的是自己而然,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道无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及后,老庄的信徒又从自然之道中求得长生不死的“仙道”,玉川子“乘此清风欲飞去”,借茶力羽化成仙。

道家“自然”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与茶自然属性极其吻合,从而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道教的“隐逸”即是在老庄虚静恬淡、顺其自然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

1.尊人: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2.贵生:注重“茶之功”,茶的保健养生功能和怡情养性功能。

3.坐忘: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忘掉自己的肉身、聪明。提倡人与自然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点,并通过“坐忘”来实现。

4.无己: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处世态度。无己,即无我,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

5.道 法自然,返璞归真: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大自然的“珍木灵牙”,种茶、采茶、制茶时须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茶事活动一切以自然为美,朴 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精神方面,道法自 然,返璞归真,表现为心性得到完全解放,使心境清静、恬淡、寂寞、无为,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儒:中和思想

唐末刘贞亮倡茶有"十德"之说: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

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饮茶使人恭敬、有礼、仁爱、志雅,可行大道。 “以茶可行道”(刘贞亮),是“以茶利礼仁”之道。

从茶性“洁性不可污”吸取灵感,应用到“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认为饮茶可自省、可审己,只有清醒的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对待别人;所以“以茶表敬意”是对“以茶可雅志”的逻辑延续。

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亦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和谐或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无论是宋徽宗的"致清导和",还是陆羽的谐调五行的"中"道之和,还是斐汶的"其功致和",还是刘贞亮的"以茶可行道"之和,都无疑是以儒家的"中和"与和谐精神作为中国的"茶道"精神。 

赵佶《大观茶论》说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朱权《茶谱》记:"予故取烹茶之法,米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乃与客清谈欺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赵佶、朱权的帝、王的高贵身份,撰著茶书,力行茶道。由上可知,饮茶能恭敬有礼、仁爱雅志、致清导和、尘心洗尽、得道全真、探虚玄而参造化。总之,饮茶可资修道,中国茶道即是"饮茶修道"。 

道法自然,修道在饮茶。大道至简,烧水煎茶,无非是道。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顺其自然,无 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不要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饮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俭:文人茶道

茶道创始人陆羽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 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 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反对 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茶道”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 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

茶的性格是:清醒,理智,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和睦,友好。

佛教:茶伴青灯孤寂,明心见性。

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

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

共同点:和谐,平静。(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

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茶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茶道“真”的三重含义:

追求道之真:茶事活动追求“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追求情之真: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间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追求性之真:品茗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放飞自己心灵,放牧自己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中国茶道的怡:怡悦性,和悦,愉快

中国茶道雅俗共赏,日常中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

中国茶道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

王公贵族讲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

文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意在托物寄怀,激扬文字,交朋结友。

佛   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参禅悟道,见性成佛。

道   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

普通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受人生。

中国茶道,可抚琴歌舞,可吟诗作画,可观月赏花,可论经对弈,可独对山水,可翠娥捧瓯,可潜心读《易》,可置酒助兴。儒生可“怡情悦性”,羽士可“怡情养生”,僧人可“怡然自得”。这种怡悦性使中国茶道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茶道的静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在茶壶中体悟宇宙奥妙,在茶汤中品味人生,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在茶道修习中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静。

老子: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庄子: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其在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中国茶道通过茶事创造一个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茶香浸润心田,心灵在虚静中显得空明,精神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人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天乐”境界。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铜天地,思如风云,心中长乐。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磐声。

――唐皇甫曾《陆鸿渐采茶相遇》写的是境之静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小山  写的是夜之静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清郑板桥  写的是心之静。

静院凉生冷烛花,风吹翠竹月光华。

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

――徐祯卿《秋夜试茶》

白云南风雨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林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意境却幽极静笃

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

绿阴天气闲庭院,卧听黄蜂报晚衙。

――戴昺的《赏茶》

茶性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慕享乐。

茶道专注,让人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茶水清香,如饮大自然精华,脑清意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