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大财务杠杆
1、什么样的企业适合举债经营
债务杠杆会提升ROE水平,但怎样的举债水平比较合理,需要考察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 适度的举债,是否会给公司开来一个更具税赋效率的资本结构;
- 在市场PE较低时,债务成本是否远低于股本成本;
- 权益乘数的适度提高是否会让公司的权益报酬率发生质的改变;
- 股市的整体估值提高,大幅减少了公司股本融资的成本;
- 公司的现金流足以支付营运需要。
2、美好的无息负债杠杆
以上指的都是有息负债的情况,由于有息负债会带来财务费用从而降低利润率,所以加大杠杆是否必然导致ROE提升从而导致EPS增长,还不明确,是因公司而异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更偏好能够使用无息债务杠杆的企业。
资产负债表中,主要的无息负债项目是预收项和应付项,无息负债一直很高的公司(同时营收增长,并且极少的有息负债)通常具备一些有别于他人的优势。在这个问题上,格力是个好的例子,在2010年以前账上完全没有有息负债,权益乘数却在5倍左右,ROE的水平也比其他家电公司高上许多。见下图。
![[转载]闲话投研之一:EPS增长之源(3) [转载]闲话投研之一:EPS增长之源(3)](http://image65.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9/2900/35521485_1)
这种情况通常会在消费相关的行业中存在,这个财务表征是对产品“品牌”的一个注脚。
3、小结
在加大杠杆问题上的check list 比较简单:
- 权益乘数的趋势与ROE水平趋势的比较;
- 带息负债的情况如何?
四、BPS的增长
企业每股净资产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净利润的滚存,一个是再融资的增厚。但必需要注意的是,当且仅当BPS增长的幅度高于ROE水平下滑的幅度时,加快BPS增长才是有效的提高EPS的途径。(当然还有一个途径是由并购带来的增厚,这里不作讨论了。)
1、 净利润滚存
说到净利润滚存,免不了会涉及一个现金红利的问题。事实上,如果一个企业能维持高的资本回报,那么不分红比分红对股东更为有利,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不赘。
当然,现金分红水平本身对于股价有所支撑,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
港股市场这一特征极为明显,分红比率(现金红利/股价)如果达到8%附近,股价往下跌的可能就很小了。
2、 再融资增厚
通过再融资手段增厚BPS的公司在A股不在少数,尽管对于很多公司来说,BPS的增厚不能相应带来股东价值的增长。只有ROE水平不致回落,BPS的增厚才是有利的。
哪类公司能够做到净资产增加而资产回报率不降低呢?通常来说,能够低成本快速扩张的企业具有这样的潜质,这种企业的生产以及销售规模可以迅速同步扩大,盈利也能轻易提升。过去10年中,银行和地产公司是比较典型的代表,下表是万科的例子。
表2:万科历年再融资及EPS增长情况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EPS |
0.59 |
0.61 |
0.86 |
1.18 |
1.76 |
1.76 |
4.93 |
3.97 |
5.18 |
ROE |
12.21 |
11.54 |
12.98 |
15.39 |
19.54 |
21.90 |
23.75 |
13.24 |
15.37 |
BPS+ |
7.37 |
8.28 |
25.75 |
21.51 |
22.47 |
53.04 |
87.30 |
8.94 |
17.24 |
再融资 |
|
可转债 |
|
可转债 |
|
增发 |
增发 |
|
|
注:EPS为以01年为基期的后复权值。
这类公司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当盈利迅速提升时,再融资更容易,股权融资成本更低(因为业绩增长快,估值水平也会很高),摊薄的更少。这个有点类似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这个正循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直至某天企业的盈利增长遇到瓶颈。
3、 小结
关于BPS增长的checklist也很简单,就是企业是否具备低成本快速扩张的能力?如果具备这种能力,千万别分红,欢迎多融资。尤其是对于老股东来说,应该热烈欢迎公司在估值高的时候再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