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商考2:商——商朝的发祥之地

 逸心茶舍 2013-09-29

我在《破译甲骨文字:商》一文中已经考证了商丘两字中的字是一个多余的字,一个赘字,一个被窜入的字。因为卜辞字在商人自己创造的甲骨文中就是“帝丘”的意思(两字合一)。卜辞中的帝应该是一个专用名词——特指商人的远祖帝喾。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诗经·商颂·玄鸟》

“有方将,帝立子生商。”                         《诗经·商颂·长发》

“殷契……封于商。……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

《史记·殷本纪》

 “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                《荀子·成相》

从文献得知,商代先王契生于商,封于商。这个商地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濮阳。濮阳远古地名为商,又叫帝丘。先秦文献记载,帝颛顼和他的侄子帝喾都安葬在这里。这应该是帝丘地名的由来吧。

“颛顼冢在东郡濮阳顿邱城门外广阳里中。”           《皇览》

“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邱城南台阴野中。”             《皇览》

“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爰有鶖久、文贝、离俞、鸾鸟、凤凰、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瑞瑰瑶碧,皆出衞于山。”[]西周初,武庚叛乱,周公平叛以后,将商朝剩余散落在各地的旧众收归上述王畿地区,封周武王的小弟弟为卫康叔管理他们,是为衞国。春秋时代这个地方就一直叫做衞国,这是衞国名称的由来。《山海经》

自契至汤,商人八次迁徙。最后商汤(商汤)选择在先王契的封国定居下来。《史记》说“汤始居亳。”注意,这里司马迁没有说“汤始居商”而是说“汤始居亳。”为什么?

亳首先是一个有特指的地名。《史记·六国表》将“湯起於亳”和“禹興於西羌;周之王也,以豊、鎬伐殷;秦之帝,用雍州興;漢之興,自蜀漢”相提并论,说明亳在商汤之时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地点,后来被商人泛化了。其实商、亳是两名一地,也有两地毗邻的可能性。但是都应该不出殷商的朝歌的地理范围。亳作为商人心目中的圣地已经成为一个专用名词。在亳地南边的河南商丘就是南亳;在亳地西边的河南偃师就是西亳。这里的南和西都是相对于商契和商汤定居的“先王居”——河南濮阳的亳地——而言的。

我已经考证了甲骨文亳的本义是粮仓。说明商汤定居这里的时候,这里是有商人先民居住的,商汤就居住在商人原住民(先王契的后裔)的粮仓,其地名就叫做亳。通过对后来偃师商城遗址分析可以知道,商人的亳实际上是一个有城垣的小邑,其中除了粮仓以外还有很多房屋。商汤和随迁的移民就暂住在亳地的粮仓。以后,商人不管迁徙到什么地方,都把自己的粮仓叫做亳。这也许是一种对原生地和祖宗的思念。

从这个时候开始,商地(帝丘)有了一个新的俗称叫:亳。这个亳就是商代第一亳,是商汤灭桀以后商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汉书·逸民列传》“昔汤即桀于鸣条,而大城于亳。”就是说商汤灭桀以后在亳地(商、帝丘)建造了一个大城。这个大城原名商,又名帝丘,现在商人都俗称它为亳。有商一代所有后来建造的亳都是以这个亳为中心的。南面谷熟的拨叫做南亳;西面偃师的亳叫做西亳;按照这个规律,北亳应该是帝丘北面的殷墟而不是山东曹县,这个问题我们在后文详细论证。清朝魏源考证:汤“有天下后,分建三亳:徙都偃师之景亳,而建东亳於商丘,仍西亳於商州。《书古微·汤誓序发微》”几个亳的名称不一样,但是魏源的考证原则我是赞成的。

商汤定居在亳地的时候,中原大地上并存着三种文化,这就是夏人的二里头文化;商人的下七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进化而来的岳石文化。其中的下七垣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是商,即亳。唐朝孔颖达在为《诗经·商颂》的正义里有一句话很经典:“经典之言商者,皆单谓之商,未有称为商丘者。”尽管濮阳确实地处山丘之上(顿丘),但是我们查阅卜辞发现,直到商王朝灭亡为止,商人一直自称为商,称其城邑为中商、大邑商,天邑商。并没有商丘之称。

那么后来的商丘是怎么来的呢?西周初,武庚叛乱,周公平叛以后,任命商朝归附周的大臣微子管辖散落在宋地的民众,是为宋国。这个微子管辖的宋国在微子以前从来没有叫过商丘,文献记载一直为宋。

“相土徙商丘,本颛顼之虚。故陶唐火正閼伯之所居也。”《世本》张澍粹集本

“相徙帝丘,于周为卫。”                            《世本》张澍粹集本

《水经注·瓠子河》“河水旧东决,迁濮阳城东北,故衞也。帝颛顼之虚;昔颛顼自穷桑徙此,号曰商丘,或谓之帝丘,本陶唐氏火正閼伯之所居,亦夏伯昆吾之都,殷相土又都之。故《春秋传》曰余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是也。”

杜预《春秋释地》“宋、商、商丘三名一地。”

上述文献说明在周王朝微子建立宋国以后,商、商丘、帝丘、宋、宋丘等地名产生了混乱,因为这些文献均为春秋战国以后经过采风收集整理编辑成书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是在此前口传历史的过程中发生了混淆。最能够说明问题的事,宋和商在河南(夏、商)和山西(周)方言中仅仅是一音之转。商在方言历史流传中被曲解为宋的可能性很大。而由商和帝丘讹传为商丘的可能性也很大。方言语音的变形路径为:

1.         商——帝丘——商丘

2.        (宋丘)——宋——商——商丘

这个语音上的逐渐变形和混淆,因为商朝老臣微子开创宋国被强化了。

那么,商朝商汤的首都有没有可能最初就是定在今天河南的商丘一带呢?我们用考古学的证据来论证这一点。业已发掘的考古学遗址证实:河南商丘市境内向东均为岳石文化分布区,向西直到惠济河也都是岳石文化分布区。岳石文化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西迁河南东南部了。四百年以后的商汤不会选择在岳石文化的中心建立一个四面受敌的都邑吧?所以他只能选择在黄河以北,在商人集中的,下七垣文化分布密集的河南北部定居并建立的桥头堡。

这样一来,又产生了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商汤既然定居在河南濮阳,为什么在南面的河南谷熟建立了南亳?南亳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建立南亳的动机是什么?

关于南亳在河南的商丘附近史学界没有争议,考古学证明,河南虞县的魏堌堆遗址和山东曹县的土山遗址证实早商文化曾经在这里出现过。由于早商文化下层就是山东龙山文化,所以可以说明这里是岳石文化西迁时的一个空白区域,所以早商文化达到了这里。河南虞县的魏堌堆遗址一万平方米的面积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小邑,或许它就是商在这里建的粮仓——南亳——也未必。但是下七垣文化要在这里建立城邑需要穿越岳石文化区域。这一点可以用济南大辛庄遗址来对比说明。两者都是早商文化在岳石文化的腹地建立的意在灭夏的“桥头堡”,前者是沿着惠济河向南,后者是沿着古黄河向东。联系到河南偃师的商城时间也是大约建立在二里冈文化以前。我们可以产生这样的假设:商汤灭夏桀是蓄谋已久的一个宏伟计划。下一个步骤应该是兼并山东的岳石文化,从而统一中原。从下七垣文化的考古遗址分析,它的扩张方向始终是向东(大辛庄),向南(南亳谷熟)和向西(偃师商城,焦作早商府城等)。

对于商汤的不断扩张,夏桀也是有防备的。《帝王世纪》《尚书大传》《太公金匮》《史记》等文献都有记载。夏桀曾经囚禁过商汤:

“迺招湯而囚之夏臺,已而釋之,湯脩德,諸侯皆歸湯。”《史记·夏本纪》

夏人勤劳、温和、享乐且不善军事,最终招来的是杀身之祸。

商汤以“夏王无道,暴虐百姓,穷其父兄,耻其功臣,轻其贤良,弃义听谗,众庶咸怨,守法之臣,自归于商。”告天下诸侯。开始讨伐夏桀。汤伐夏桀的第一战是伐葛——位于今河南宁陵的夏的诸侯国。关于这个葛,商汤曾经帮助过它:

《书序疏》“皇甫谧云:孟子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不祀,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葛即今梁国宁陵之葛乡也。若汤居偃师,去宁陵八百余里,岂当使民为之耕乎?亳,今梁国谷熟县是也。”这是学术史上很有名的一问,因为这一问,学术界很多人便相信南亳谷熟就是汤都商、商丘。其实在研究文本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汤居亳”和“汤居商”是区别很大的,因为商只有一个,而亳仅仅有商一代就有四个。其次,为什么孟子说“葛伯不祀,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这里的亳众只有孟子这样说。亳众是什么?亳众应该是黄河南岸边的商的民众或者兵丁。因为到二里头三期末,下七垣文化、岳石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在惠济河上游的杞县、民权一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也就是说亳众已经蚕食到葛乡以北不到五十里地了。

奇怪的是,商汤这次讨伐葛,理由和当初帮助葛是一样的“葛伯不祀,汤始伐之”《史记》

讨伐夏桀之前,商汤在山东曹县境内会盟诸侯。这个问题我要重点论证一下。按照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蒙有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处。”在《汉书·地理志》中引了臣瓒的一个注:“汤所都”。这也是强化谷熟(商丘)作为商都的一个史料。
商汤是在今山东曹县境内会盟的,然后挥师西上讨伐列国。我们研究一下夏商前后的历史时期,历次讨伐没有在一个国家的首都会盟的。一般是在开始讨伐的前线会师并盟誓。例如:
 
 “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尚书·汤誓》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             《尚书·甘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尚书·泰誓》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受战于牧野,作《牧誓》。”
                                     
          《尚书·牧誓》
 
 “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左传·定七年》
  
 所以汤的会盟地应该不会同时又是国都。从身份和礼节上似乎也不该在一个国家的国都会盟各路诸侯。至少在名义上大家是平等的,各方的关系是会盟不是朝拜。商汤在讨伐葛地的前夕会盟诸侯正说明是山东曹县是讨伐夏桀等列国的前线,而不是商汤的国都。退一步说,即使南亳谷熟就是商汤的汤都所在,曹县的商汤会盟地距离南亳谷熟仅仅百里之内。连王畿也没有出,有必要在如此狭窄的区域内设置南北两亳吗?所以商汤会盟地说明了汤都不应该在南亳(商丘)附近。更何况这里正位于岳石文化的包围圈中,于情于理都不符合。

商汤伐桀的讨伐路线是自东向西,著名的《商颂·长发》就是歌颂这次战争的: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遏。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诗经·商颂·长发》

关于葛、韋、顧、昆吾、夏桀这一干国家很多史学家争的不可开交。我认为商汤从葛开始一路向西直到消灭了夏桀便返回商都——亳。《史记·殷本纪》有一个故事说明商汤的讨伐本意:

“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

商汤的目的是伐桀,所以他网开三面,自东向西一路杀将过去……。而韋、顧、昆吾、夏桀都是在这样一条路线上。最后消灭的是昆吾和夏桀,和诸文献记载是吻合的。参见《诗经商颂》郑《笺》等。

从商汤灭桀以后回亳的路线分析,据《史记·殷本纪》:

“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朡,俘厥宝玉。……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汤归至于泰卷陶,中垒作诰。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

但是《尚书·仲虺之诰》“汤归自夏,至于大埛……”云云。

上述鸣条是今天的山西夏县,大埛就是泰卷陶,地点至今没有定论。对照两文可以发现,商汤在打败夏桀以后,夏桀在逃时过程中便“践天子位了,然后班师回亳。回亳的路上经过泰卷陶(大埛)时,商汤突然想起流放夏的天子“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于是令仲虺(即《史记》中之中垒)作诰,向天下人宣布了流放夏桀的理由。

注意文中的“平定海内”四个字。商汤是平定了整个国土以后才班师回亳的吗?显然不是。这里只能解释为,商汤平定了北海之内的山西全境,即夏人的老巢。既然是商王讨伐夏桀的战争,征服夏民就是战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商一代,这些山西境内的夏朝臣民就生活在原先祖先尧舜曾经生活的地域。这个地域商人把它称之为土方。他们与商王朝的战斗一直没有停息,直到晚商的卜辞里还经常看见土方侵略商的诸侯国,诸侯国向商王告状和商王多次征伐土方的战争记载。见拙文《土方考》

商汤平定海内(今山西境内)”之后,以商朝天子的身份,率领他的军队穿越太行山口。就回到了商,这个时候商(商人心目中的亳)可以成为汤都了。

还有一种可能性应该重视,就是商汤在征服夏民以后有回到偃师商城的可能性。因为偃师建于商汤讨伐夏桀以前,同时偃师商城根据考古在建城以后5060年间扩大过一次,符合历史文献关于商汤伐桀以后“大城于亳”的相关记载。会不会偃师商城恰好建城于商汤灭桀以前的五、六十年,随后在灭桀以后扩大了偃师这个西亳呢?同时商汤从晋地班师偃师的路径应该是从今山西经王屋山的羊肠坂回到偃师。似乎这两点可以作为商汤班师偃师西亳的印证。但是根据我的研究应该不是,因为如果商汤班师的亳是西亳偃师的话,大军应该南渡黄河,这是一件费时且隆重的大事。但是没有见到文献记载,相反大军回师泰卷陶反而记入了《史记》中了。至于历史文献所载商汤伐桀以后“大城于亳”的实践,商汤成为天子以后,把自己已经有的城邑扩大一点是“王之常情”,可以扩大西亳,也可以扩大其他几个亳。按照写史的惯例,应该准确表述为“大城于西亳”。而“大城于亳”要表述的是商汤扩大了亳城。亳城是今天的河南濮阳。这个问题只能留待今后的考古提供史证。

《左传》里有关帝丘和商丘的记载使这个商成为既定的历史事实,同时也变成了一个千古难题: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主祭祀大火星宿),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遷實沈于大夏(晉陽),主參(主祭祀參星),唐人是因,……故參爲晉星。”《左传昭元年》《史记·郑世家》同。

《左传昭公元年》“后帝不臧,迁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

《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左传昭十七年》“宋,大辰之虚也。”

文中原来的商又名帝丘在随后的注解中不见了。直接代之以商丘,不仅如此。文中说“后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主祭祀大火星宿),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就是说帝尧(学界有不同意见)把他的大儿子閼伯遷到了商丘这个地方(注意这里不再是商,也不再是帝丘,而是商丘),这里的商人都依附于閼伯。他们世世代代的任务就是观察商星,祭祀商星。

但是,就在《史记·郑世家》的这一段话之后,有集解:“贾逵曰‘商丘在漳南’杜预曰‘商丘,宋地。’服虔曰‘辰,大火,主祀也’”这里明确说明商丘是在河北的漳水以南,正是今濮阳,古之帝丘。商就这样被搬到了河南商丘了。贾逵是想调和这个矛盾,他并不清楚商丘的丘在这里是一个是一个衍字。去掉这个衍字,就是商,商就是帝丘,帝丘就是河南濮阳。

从天文学分析,“参商两星名,又作参辰,彼出此没,永远不得相见。”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参宿,其实就是猎户座;而心宿,又称为商宿,是天蝎座;它们是一东一西两颗星辰,一般不会在夜穹同时出现。既然尧把小儿子实沈安置在太行山以西的大夏,让他担负观察和祭祀参星,那么,他的大儿子閼伯只能是安置在太行山以东的商,而不会把他安置在太行山东南一千多里地的河南商丘去观察商星。而大夏(山西襄汾)和商(帝丘,河南濮阳的殷地)正是一东一西对称的两个观测点。

还有,从尧舜禹时代活动的地理区域来看,从来没有把自己后代封到河南商丘那么远的地方做诸侯的先例。尧舜禹给后代的封地一般都在冀州境内。而冀州远古又称河内,是黄河西河、南河和东河构成的一方土地。大夏和商都在冀州境内。这和尧安置两个儿子的主观动机恰好相吻合——让他们隔着一座太行山永不相见。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左传》和《史记》记载的“遷閼伯于商丘,主辰(主祭祀大火星宿),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证明了商(即帝丘,河南濮阳)正是商人的祖居地,这是两个非常有力的文献证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