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发生,一般认为与精神刺激、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吸烟、酗酒、进食有刺激性食品和饮料密切有关。此外,尚与遗传因素及服用某些药物有关。
根据本病的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等特点,通常可作出诊断。如症状不典型者、则有赖于X线钡餐和/或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消化性溃疡的X线征象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龛影是溃疡存在的直接征象,也是诊断本病的依靠依据;溃疡对侧痉挛性切迹或激惹及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等为间接征象,间接征象判断消化性溃疡的准确性不如龛影。用气钡双重对比和低张力十二指肠造影,可提高对溃疡的发现率。通过胃镜检查,可区分溃疡属活动期、愈合期或疤痕期。还可通过活组织检查;区别溃疡的良性与恶性。内窥镜下见到的溃疡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线条形,底部平整,覆以白邑或灰白色苔,边缘似钻凿状,锐而光整,无结节状突起,周围粘膜常见轻度红肿,有时常见皱餐向溃疡集中。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制酸药、抗胆碱能药、组胺氢受体阻断剂、胃粘膜保护药等,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并发症。但至目前为止,现有的各种疗法尚不能改变消化性溃疡的自然病程和完全预防溃疡的复发。对于急性溃疡穿孔、大量出血、器质性幽门狭窄及胃溃疡疑有癌变的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属于祖国医学的“胃痛”或“胃脘痛”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由于饮食所伤,损及脾胃,脾不运化,胃炎和降,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而致胄痛。肝气郁结,日久又可化火,而致肝胃郁热;火邪又可伤阴,而致胃阴亏虚,气滞日久,又可导致血瘀,而致气滞血瘀,胃痛经久不愈,损伤脾阳,则寒自内生,导致胃失温养,而成虚寒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