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证带教第二课第一案

 zjycy 2013-10-01

  先把我们上一次两个病模的大概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上次的老爷子跟我说,吃药之后牙疼慢慢就缓解了,不疼了,好像一副药就不疼了,然后舌苔脉象也有一个不错的好转。


  另一位女士呢脉象有明显的好转,自己感觉心情好了一些,发脾气明显少了。说明我们的判断大概还是可以的,有一定的效果。


  今天谁是病模?先上来。不着急开方子,咱们先望诊。


  小黄呢还年轻,这样看好像没有太大的问题,各方面都挺好。


  你要细细地观察呢,小黄两边的头发还是偏稀一些。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头发偏稀意味着什么?就是肾气不足、下元虚。为什么下元虚,肯定中焦脾胃运化能力差一些,化生气血能力弱,没有足够的气血来收藏转化为肾精,一般都是这个原因。


  另一方面,小黄脸上经常起一些小疙瘩,经常上火。按说这个年龄,已经过了长青春痘的时期了,为什么还上火?这是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上面有一股虚火降不下去。


  另外,你仔细观察他的额头,额头要比下面明显亮一些,就跟出汗似的,实际上不是出汗,是往外冒油。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小姑娘、小伙子,尤其是这么大年纪的,头上、脸上容易起油,容易冒油,油身体的精气,往外冒,一定是收不进去,这也是虚火在上的表现。


  我们大概看了一下,通过望诊,就已经知道他肯定是脾虚肾虚,虚火在上的一个体质,你看,一个大的象就出来了。


  他的舌头偏软,偏暗……好,大家轮流过来摸脉,看舌头。


  大家摸脉的时间不要太长,摸的时间太长,感觉就会迟钝。建议大家摸一次脉不要超过15秒,真正摸脉摸好了几秒钟就可以了。刚开始可能不太习惯,觉着好像没摸着什么,这就是训练手指的敏感性,时间长了,慢慢的就摸着越来越清楚了。


  大家挨个儿摸脉、看舌头……略。


  摸完脉的就可以着手辨证处理了,大家都看完了是吧? 这样吧,大家都把自己的判断说一下吧,可以不开方子,说说自己的感觉。


  学员们一一叙述……略。


  这个诊断啊,以前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老想着它是哪个脏虚,是哪个经虚,哪个经郁,就是想给它一个确定的病名。

 

  这个呢不能说错,但是后来我发现有点教条,人本身一股气浑然一体的,所以后来我在诊断的时候,除非那些特别典型的,像肺癌肺切除了,你一摸右寸脉没脉了,这特别典型的除外,一般情况下我是把六部脉左右各三部脉,当成一股气来处理,一般不会分那么细,而是从整体上去感受,整个全局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只有这样去感觉的时候,你才能从完整的一股气上去把握这个病这个证这个象,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否则就很容易陷入某一局部,忽略了全局的态势。

 

  所以我们以后摸脉的时候,不要求大家一定说左寸还是右寸是有什么特征,你能摸出来当然最好。刚开始要求你先摸出整个全局,然后再去摸具体的细细的某一个分部。一般的这个普通情况下的病种,你只要摸个全局就可以了,全局里面其实就大部分信息都有,个别情况下会去摸一下局部。

 

  小黄这个脉呢,第一感觉,摸上去皮肤是软的,你先搭上去的是皮肤,不是脉,一搭皮肤是软的。皮肤属金气,土生金,脾胃属土,土气生金气。一个脾胃很强壮的人,有些大胖子,那个肉按不动是不是,脾胃气很足呀,尽管它郁在那个地方,它也气很足。

 

  小黄脾胃很弱,土不生金,所以整个皮肤弹性就差一些,一摸就陷下去了,软的。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脾胃弱、气不足;第二,中土生湿,湿气盛,湿性濡润,湿气多的时候皮肤也是软的。

 

  所以你一摸皮肤是软的,基本上就是气虚阴亏,湿气盛,就这两种情况,他这两种情况都有。你看你还没去摸脉,手一搭,软的,感觉就出来了,判断也出来了。

 

  再体会一下,你发现不光是软,稍微有点黏,不知你们感觉出来没有,他有一层细细的汗,有点黏,黏就是里面湿气重,进一步验证了他主要是中虚引起的软,脾胃很虚。你还没去碰这个脉呢,脾胃虚的象就出来了,对不对。

 

  然后你稍微往下一按,感受到脉气了,脉细而急,是吧,男为阳,女为阴,一般男性是阳刚之气,脉比较粗大,很细的一个小姑娘的脉,还很急,很数,比较紧,弦急,这是什么呀,气郁于内,不能很顺畅的发散于外,肝郁。

 

  然后稍微一用力,其实他的力量并不大,稍微一用力,你就觉得尤其是尺脉稍微有点陷下的感觉,有点空陷,就是肾精不足,这就牵扯到定位了。两个手,左手稍微软些,右手弦象稍微有劲,明显些,右手稍微有劲些,右手比左手稍微力量大一些。左为阴右为阳,左边的脉气偏主阴血,右边偏主阳气的,说明他阴精亏的更明显一些。

 

  再结合舌苔,舌头很软,而且比较湿润,也是中土虚,凡是舌头软的都属于中土虚。

 

  再一个,舌头根部舌苔比较腻,根部舌苔腻,必然肾虚,下焦湿气盛,肾气不虚,湿气不会淤滞在下焦。

 

  再一个,舌头中间的缝儿很明显,舌头中间的这个缝儿,跟督脉对应。督脉就是经络的中气,跟脾胃的中气也密切相关,也是中气不通的一个表现。本身他脾胃很虚,脾胃运转不好,就郁在那了,所以导致整个督脉的经络的中气也堵上了,舌缝就很明显。

 

  这里舌中缝儿和整个舌头软呀,舌苔比较腻呀,脉偏软偏黏呀,都是一回事,我们从各个层面都验证了,就是脾胃虚。

 

  当然舌头舌尖稍微有点红,然后这个脸的两侧包括到脖子稍微有点发红,脉气有点弦细而急,这是肝气郁,郁而化火的一个象。

 

  所以小黄的主要问题:肝气郁,脾胃虚,肾阴亏,对吧。

 

  那么,我们是分成三块来说的,实际上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你要从象上去感受,就是说中土受到了一股……刚才谁说的摸着脉偏凉,李同学是吧?他这个中土有一股气,有一股凉气压着,整个里面的凉气升发不出来,就好比被束缚在里面了,捆起来了,想透透不出来,就是这么一个象。

 

  这个病的根源在哪里?在中土,并不在肾虚,肾虚是中土郁了之后,阳气浮越于上,上下不通畅了导致的。中土郁上之后,气血化生不好,肾气收藏的通路也堵着,不能很好地收藏。堵了以后,这股气好像被捆着,老想动老想挣脱,就很难很好的收藏,所以他为什么脉比较快比较急燥,老想冲出来,被束缚了,它不舒服呀,所以他的肾气始终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收藏。只有心神安宁的时候肾气才能很好的收藏,脉气这么急这么快,怎么可能收藏,越不能收藏肾气越亏,肾气越亏,中土的后援越弱。肾阳越弱,中土就跟着脾阳也越弱,这就是恶性循环。

 

  所以他的根源在哪里?在中土,这是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根源在中土,中土虚弱。

 

  中土虚弱的原因是什么?我知道小黄是比较喜欢吃凉的,吃水果之类的,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所有的疾病说到根上,都在神的层面,在脾气性格、心性上。

 

  小黄是个特别好的小伙子,怎么讲呢?他对谁都特别好,很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所以你看,当你对所有的人都很好的时候,那唯独对自己肯定不太好,这是必然的。所以说你看,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肯定是自己扛着,不会发泄给别人。他容易把有些事情,潜移默化地,他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就压在心里了,这是性格使然。

 

  还有一个原因,你看凡是小伙子的脉比较细的,一般他做事都特别仔细,因为用心很细致,这样用心细致的人一方面就是肾气消耗比较大。另一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这个气比较专注,比较细腻,比较专注,就不容易放开,气容易郁上,这才是他生病的根本原因。

 

  所以呢这个病要想好,要从中土着手,去给他运转中土,把中土转开,中土能转开,整个局面就活了。但是这个从根源上来讲,小黄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性格。怎么说呢,就是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要强壮一些,这方面不能太柔。

 

  再就是日常生活当中,寒凉还是要控制些,尽量不要吃凉的,因为你吃寒凉的话就压着。他为什么想吃,因为郁火在内,想吃凉的,越吃火气越重。

 

  先要破中土郁结,他的中土郁结是一股寒郁,郁而化火,既有热又有寒,是火包寒,郁火在外,陈寒在内的一个象。这个时候要用温散,温散陈寒,稍微加一点流通祛郁热的药。

 

  中焦的陈寒,干姜是必用之药,为了让干姜温散的效果就是定位更准确些,我们适当用一点甘草。为什么用甘草?因为甘草是偏守的,按说郁结往外散,用甘草不太合适。但是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他中土很虚,脉很细,很软。再一个呢,就是他下焦湿气很黏,这是土不克水,土气太弱,挡不住了,所以稍微用一点甘草,3克以内,不要多了。干姜稍微量可以大一点,用到10克左右都可以,干姜甘草,干姜10克,甘草3克,先把中焦这个阳气给它一化,中焦把寒气给它化开,温阳,温中阳。

 

  还有郁火,郁火怎么去处理?火郁达之,稍微发散一下,可以用薄荷和焦栀子这两味药,清凉发散。焦栀子这个药是所有苦寒药里面流通性比较好的,不会引起明显的郁结。刚才有同学用了莲子心,莲子心流通性稍微差一些,也很好,但是不如焦栀流通性更好。

 

  大家注意,我们用药的时候不要老想着去补什么,补脾胃,补肾,不要想着去补,当你用药没有补泻概念的时候,用药就会更灵动。

 

  用药,无非就是调整气机的流通,气机郁结在这儿动不了了,用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当它能够正常动起来的时候,有收有发,有散有藏,自然就有补有泻,补泻自然就在其中。不要刻意去想着补泻,补泻只是气升降收藏的一个体现,当你从调气机的角度去用药的时候你就甚至不用考虑补泻,自然补泻就自然蕴含其中。

 

  所以我们就是首先是让中间这股气先动起来,用干姜甘草把它一温,它就动起来。这股气动起来就要散,脉急是不是,里面有一股气郁着所以要流通起来,可以用柴胡、陈皮这两个药,把气给它动起来。顺便加上刚才讲的薄荷焦栀子,把里面的郁热一清,整个气就流通起来。

 

  气动起来之后,再考虑它中土很弱,要运起来,有专门运中土的药,白蔻、竹茹、炒白术、枳实,这都是常规运中焦的药,都可以用上。干姜甘草只是把里面的陈寒破一下,让它有个动的机会。

 

  肝气的郁结,是因为久病入络,就是他面部两侧发红,脉弦,久病入络,就是肝郁。他不光是气分的郁结,脉急,是气分。那么脉细,包括舌色稍微有点发暗,两侧有瘀点,这就是血分的问题了。所以要稍微用一点流通血分的药,像丹皮、桃仁,当归、升麻,这些都可以用,这些流通的药用上之后,可以打开通路,流通通路。

 

  我们还要考虑到他脉细阴亏不足这一方面,用一点党参,是比较平和,滋养中土的药。然后用点肉桂,为什么要用点肉桂?肉桂这个药很香,辛温,香气很浓郁,是一股正气,就跟天罡正气一样。

 

  有一个人用桂枝汤,专门治疗抑郁症,效果很好,为什么呀?抑郁症因为老提不起精神来呀,用桂枝汤给他增加一些活力,相当于提神。刚才说小黄稍微缺乏男子汉的阳刚之气,用点桂枝,一方面是鼓动肝气升发,另一方面也是给他来点阳刚之气。当然这个不要太多,因为他毕竟还是偏阴亏,3克就可以了。

 

  那么滋肾阴的枸杞子、黄精需不需要用?可以用,要注意药的配伍。因为他舌根部苔比较腻,肌肤有点发粘,这就是湿气比较重。你就稍微给它用一点利湿的药,白茅根或者泽泻都可以。就是枸杞子、黄精照样用,给他稍微滋养一下下面的肾气,但是要用点泽泻,或者白茅根。郁热盛的时候白茅根更合适,白茅根流通热气效果更好,单纯湿气重的时候用泽泻就可以了,这时白茅根应该更合适,用20克,把下面的湿气流通一下,利湿以通阳气。最后用点黑丑,把浊气往外排一排,这个方子基本上就出来了。

 

  刚才写方子时又加上一点桔梗和香附,加强流通,不加也可以,桔梗和香附流通气分的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刚才小黄这个案例,我们主要学什么呢?就是你去把握气的时候,要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个气的流通情况,并且要从中分析出根源在哪里。

 

  你看他的肝气郁是一个很明显的症状,肾阴亏也是一个很明显的症状,脾胃虚也是一个很明显的症状,都很明显。我们到底以哪个为主?老年人可能肾阴亏是一个根源,他老了嘛,这要结合看不同的人。再就是根据你的气感,小黄所有症状里面,气感里面给我们更多的是黏,软,粘滞,不通畅这种感觉,这都是中土生湿,湿气粘滞的一个象,都是中土的问题。所以他的根源在中土,在脾胃,就是要学会从整体上去判断病根的根源,任何一个病往往都有一个根源,从哪个环节引起的其他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可能来的就快一些。如果你是单纯补肾去了,单纯疏肝去了,这个估计都不会有一个特别好的效果。咱就慢慢去感受这种,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问:槟榔可以用吗?

 

  答:槟榔这个药降泻比较急,用点可以,但是对于有郁热的情况来讲,用白术枳实更合适一些。

 

  问:黑丑用多少量呢?

 

  答:黑丑3克就可以,比较虚。

 

  问:连翘可以用吗?

 

  答:连翘主要用于上焦气分的郁结。小黄呢不算是结,只能算是郁。有结的时候,摸脉会非常不通畅,连翘可能更合适一些。他的脉只是绷得比较紧,还不到结的程度,毕竟还年轻,用连翘有一点病轻药重,没有必要用这么大的,用上也没错,也可以。

 

  问:我非常喜欢吃水果。

 

  答:这个季节你可以吃一点樱桃,樱桃是酸柔养肝的,相对来说寒性小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