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见采红菱

 苏迷 2013-10-02
又见采红菱
  王华
  苏州多湖泊,湖中多菱藕,所以唐代杜荀鹤写下了"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的优美诗句。
  菱的品种虽然很多,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煮熟后吃,有馄饨菱(似馄饨)、和尚菱(无尖角)、沙角菱、老乌菱等; 另一类菱则是生吃的,那便是"水红菱"。
  从前苏州玄妙观里有小摊专卖"铜锅菱"。菱倘若放在铁锅中烧煮,外壳就会变成黑赤赤灰朴朴,显得难看而卖相全无。在紫铜锅中烧煮,则菱熟而外表青白,糯而香甜,真是"色香味"俱全也。
  在《仙潭文献》中有"'水红菱'最先出。"的记载。每年中秋前,"水红菱"开始上市,所以"水红菱"又名"雁来红"。水红菱称得上是水灵灵,红艳艳。因其甜而多汁,脆而略涩,别有一般滋味,因此是夏末秋初苏州人钟爱的一样果蔬。
  有一首歌叫《采红菱》,由姚敏作词,陈蝶衣作词,据说原是江苏民歌,其实是一首情歌--"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郎有心,妹有情;就好像两角菱,从来不分离呀,我俩一条心……"1966年,十四岁的邓丽君就因一曲《采红菱》而从此走红。其实"水红菱"是四角菱,而不是词中所说的两角菱。因要形容两个人"郎有心,妹有情",四角菱就变成两角菱了。
  清代张大钧为锦溪的"菱荡湾"写过一首《菱歌晓唱》:"何处清歌杂晓钟,溪头拨掉采菱翁。影摇水面疑金质,香引风中敛玉容。韵入帘栊人未起,味尝午后曲当终。为怜只隔堤三尺,菱荡莲塘迥不同。"
  "藕花菱蔓满重湖",在曲曲折折绵延数里的湖面上,密密麻麻都是碧绿的菱叶。每年的采菱时节,菱塘上笑语荡漾,但见垂柳飘拂的绿荫深处,飘出一只只菱盆。椭圆形的菱盆中,坐着穿红着绿的女孩,粗辫乌黑油亮,眼睛和湖水一样清澈。她们一边以手上的木板轻轻在盆边拨划,一边随着菱盆贴在水面或左右旋转,或飘游向前,一会儿盆中就堆满了水红菱。这不正是一幅美丽动人的"江南采菱图"吗?
  苏州人吃水红菱最为讲究,谓之"鲜菱宿藕",从不吃隔天摘的,因为出水后的红菱,过得半天一日,就渐渐变灰发黑,不再娇艳,口味也迥然不同。
  周作人先生曾在《菱角》一文中说:"水红菱形甚纤艳,故俗以喻女子的小脚,虽然我们现在看去,或者觉得有点唐突菱角,但是闻水红菱之名而'颇涉遐想'者恐在此刻也仍不乏其人吧?"我记得从前有一本外国电影叫《红菱艳》,翻译者既将"红菱"比之芭蕾舞鞋,又喻为青春短暂--绝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