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英语教学德育渗透之“点”、“时”、“度”

 随缘1972 2013-10-05

浅谈英语教学德育渗透之“点”、“时”、“度”

                  广汉市金轮镇中学        曾聪

     也许在很多人(教师、家长、学生)心目中,英语,与其他中文学科相比较,好像就只应该老老实实定位于“舶来品”和仅仅一门“谋生工具”而已,或许根本不存在其还承载有思想道德教育之职责!事实果该如此乎!?

其实不然!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不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在规律之一!春秋孔子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亦夫”;唐朝韩愈解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宋朝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从理论上更明确表述,“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些告诉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挖掘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适时运用有效的方法,渗透某种思想、观点、道德,去影响、教育学生,促进其思想的提高。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无论任何学科,都应承担起此职责,特别是作为当下中国中学生主要的学习科目的英语,也不例外。那么,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如何进行好德育的“渗透”问题呢?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抛砖引玉。

     一、紧扣教材,找准育人“渗透点”

    在现行英语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寄寓于知识之中:或“隐”于知识的描述中,或“现”在课题、字、词、句、话题中,如阅读文章《What a good ,kind girl》培养学生助人为乐之品德,《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引导学生树立锲而不舍的拚搏精神;再如单元课题《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设计假期活动计划,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江山的美好情怀,《When was he born ?》让学生学会使用when 和how long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用法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谈论自己熟知的杰出人物的事迹,并同时鼓励他们能以杰出人物为榜样,努力学习,争取在今后成为一名杰出人物或者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总之,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注意发展、努力挖掘,才能悟得其“育人”真谛;只有探寻到这些“渗透点”,德育之汁才能伴随智慧之果注入学生的心田。

     二、寻求最佳结合点,把握渗透“时机”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学科思想教育之源。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必须从教材出发,才能找到“源头”,引出“活水”。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一厢情愿来随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面、地位来安排教学过程,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思想教育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知识教学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思想教育敷衍了事,或时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爱因斯坦曾说:“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教学艺术就在于如何依据“文路”(教材)顺应“学路”(学生)设计“教路”(教学),匠心独具地创设出渗透点、渗透时机、渗透氛围最佳结合机会。比如在进行单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教学时,老师忽然故作叹口气状,像自言自语般说道:“UFO,国际上又被外国人如此统一命名!作为中国人,情以何堪啊!”。这时的学生看到老师那样儿沉重的表情,可能诧异,可能不屑,可能激动。诧异的学生可能会说:“老师,UFO意思就是不明飞行物的英文缩写,简称“飞碟”,这本身没问题啊!”;不屑的同学可能会说:“外国人首先发现,别人先这样命名有什么奇怪的呢?谁叫中国人自己不先发现呢?”;激动的同学可能说:“对啊,不就一不明飞行物嘛,今后中国发现了该类似物体,就叫中国飞碟!”。看到同学们这么七嘴八舌地言论,这时老师以平静的语气告诉学生们这么一段话:中国史书中记载,最早的外星人出现在七千年前的贺兰山岩画中。在那些记载氏族公社生活的画面上,可以看到头戴圆形头盔、身穿“密封宇航服”的人,与现代宇航员的形象极其相似。据《拾遗记》载:四千年前尧帝时代,一巨大的船形飞行物飘浮在西海上空。船体亮光闪烁,缓缓飘移。船上的人戴冠,全身长满白色的羽毛,无翅而能在高空翱翔。而在国外,公元前1450年,古埃及有关于不明飞行物的文字记载1947年6月24日,一个名叫阿诺德的美国商人驾着一架小型飞机在 华盛顿州上空,发现一组巨型不明飞行物以1000公里左右的速度,同 他一起在空中翱翔。阿诺德的有关目击报告第一次引起了公众的浓郁兴趣,从此“飞碟”或“UFO”(不明飞行物英文缩写)便迅速传播开来。中国古人以“星槎”来称谓不明飞行物体”或“不明天象,对比中外史料中关于飞碟及外星人的记载,正好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灿烂辉煌。正是中国人的谦虚,才成就了“UFO”的盛名远扬和同学们的很多误解,其实啊,“UFO”真名儿叫“星槎”啊!!”   

听似平淡无奇的描述,看似漫不经心的激动,此时的学生完全明白了老师的用心,与此同时,心底里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由此可见,只有把握好渗透时机才能获取最佳渗透效果,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德育渗透要像血液通过毛细血管渗遍全身,不能额外注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适当方法的“渗透”,德育才自然、有效。

    三、洞观全局,掌握渗透之“度”

    如果说找准渗透法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那么把握好渗透的时机则是为了解决什么时间,怎样突破的问题。显然,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点与最佳时机的结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知识的教学与思想的教育两不误,还要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二者关系。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而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更具有特殊性。因为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又会改变学科性质,这就要求教学中既不可偏颇任何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比如在教学单元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本单元教学点方面就是让学生掌握表示将来时态的be going to 结构,思想教育方面就是让学生通过谈论将来的职业,引导其从小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即可,而非强要学生一定要像姚明一样如何练篮球,像邓亚萍一样如何打乒乓球,像李云迪一样如何弹钢琴等等。如果这样,则有画蛇添足之嫌亦!把握好渗透之“度”,即要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而又不越位,否则,则有画蛇添足之嫌亦!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的确至关重要。选准“渗透点”,是渗透的重点,把握好渗透“时机”是渗透的难点,掌握好渗透的“尺度”则是渗透的关键。渗透只是一种手段,教育和培养合格的人才才是最终目的。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做到因学生制宜,因教材施教,寓情于教,才能有机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发挥英语课堂教学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的主体效果,从而成就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