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枢针灸》学习:人迎寸口脈诊

 shuofenglin 2013-10-07
 本帖最后由 成哥 于 2013-7-30 22:19 编辑

      阴阳脉-人迎寸口脉

    《灵枢终始第九》:“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藏为纪﹐阴阳定矣。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1)﹐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相司守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为平人”。
    《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2)﹐知阴者知阳。.三阳在头﹐三阴在手(3)﹐所谓一也”。
    《灵枢四时气第十九》:“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寸口主中﹐人迎主外(4)﹐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5)”。     【注释】﹕
     (1)脉口人迎﹕脉口﹐指寸口脉。又称气口。人迎﹐指人迎脉。
     (2)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指了解经脉阴阳表里关系。头﹕指人迎脉。
     (3)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三阳﹐指阳明太阳少阳﹔三阴指太阴少阴厥阴。头指人迎脉﹐手指寸口脉。全句指阴阳经象反映在人迎寸口二脉。
     (4)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中﹐内也﹐指阴经﹔外﹐阳也﹐指阳经。
     (5)平﹕指常人。
    【按语】﹕

     本篇论述了人迎寸口脉的候诊部位以及正常人迎寸口脉的状况。寸口脉反映阴经﹐人迎脉反映阳经﹐此即“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临床上通过比较人迎寸口两脉的强弱﹐了解经脉阴阳平衡与否。这即是《灵枢终始》中“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以﹐人迎寸口脉亦可称为阴阳脉。有关人迎寸口脉的具体检查方法﹐参考本篇附篇。     关于正常的人迎寸口脉﹐本篇论及了两个方面﹕第一﹐必须是“脉口人迎应四时也”。即寸口人迎脉随四时而有相应的变化﹐具体就是“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第二﹐必须是“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即人迎寸口两处指下的感觉如同按在同一条拉紧的绳索上。这里指出检查人迎寸口脉时﹐不是注意其脉的大小快慢浮沉﹐而是需要揣摩两脉指下应指力度﹐以确定两脉的强弱。正常脉象应是两处指下感觉基本一致﹐春夏之时﹐人迎略强于寸口﹔秋冬之时﹐则寸口略强于人迎。这是经脉阴阳随四时变化反映在阴阳脉诊上。
     《内经》中记载了三种不同的脉诊﹐即寸口脉诊﹐三部九候脉诊﹐人迎寸口脉诊。其中﹐人迎寸口脉诊临床上主要用于检查经脉病变的虚实﹐即《灵枢经脉第十》中﹕“是动所病”和“是主所生病”部份。
     人迎寸口脉诊不仅确定病变的经脉﹐而且﹐指导临床输穴的配伍﹐针刺方法﹐针刺疗程以及针刺预后等。
     阴阳学说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阴阳脉诊\\\\正是这一原则在针灸实践中的具体反映。在接下的五篇中﹐将详细讨论此阴阳脉诊在临床辨证治疗上的具体应用。
     现今的针灸教科书中﹐这一在针灸临床中极为重要的脉诊\\\\法竟然没有记载。查考《内经》以后针灸医生的临床实践﹐亦无此脉诊临床应用的记载。换言之﹐没有一个针灸医师临床上应用过此脉诊法。

    1、根据人迎寸口脉诊进行经脉辨证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故人迎一盛(1)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2)上为格阳(3)。寸口一盛病在厥阴﹐而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4)。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5)﹐关格之脉赢(6)﹐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灵枢终始第九》:“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7)﹐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8)﹐名曰溢阳(9)﹐溢阳为外格( 10)”。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11)。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12)﹐溢阴为内关(13)﹐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14)”。
     【注释】﹕
    (1)一盛﹕盛﹐指脉大。一盛是大一倍﹐二盛是大二倍。
     (2)已﹕通“以”。
     (3)格阳﹕气血盛溢于三阳﹐于三阴格拒不相交通。
     (4)关阴﹕气血盛溢于三阴﹐与三阳隔绝﹐不相交通。
     (5)关格﹕此处指的脉象﹐为阴阳俱盛之脉。阴关于内﹐阳格于外。
     (6)赢﹕音义同“盈”﹐作“有余”或“大过”解。乃盛极也。
     (7)一盛而躁﹕指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又兼有躁动之象。
     (8)且大且数﹕大﹐盛也。数﹐快也。
     (9)溢阳﹕溢﹐充满而流出来。盛极﹐是过分充盈的意思。
     (10)外格﹕阳气盛极﹐格拒阴气不得出外﹐即阴阳不能相交。
     (11)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12)溢阴﹕阴气盛极﹐盈溢于五藏。
     (13)内关﹕内﹐阴气盈溢于里面五藏。关﹐关闭﹐阳气不得复入。是阴阳表里互相隔绝的死证。
     (14)关格者与之短期﹕关格﹐指阴阳俱盛﹐各盛其盛﹐互相格拒而不通。与之﹐既谓之。短期﹐言死期将近。

    【按语】﹕
    关于根据人迎寸口脉确定病变经脉﹐本篇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人迎或寸口脉的强盛﹐确定病变经脉在阳或在阴。如“人迎一盛病在少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等。
    第二﹐根据人迎或寸口脉强盛程度﹐确定具体病变经脉。如“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寸口一盛病在厥阴﹐而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盛﹐强也。这里清楚地指出﹐人迎寸口脉诊的关键在于辨别指下脉搏力度﹐而不是脉大小浮沉﹔
    第三﹐在以上辨证基础上﹐再根据人迎寸脉的躁动与否﹐确定病变是否在手阴阳经脉。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即脉动的强盛﹐仅能确定足阴阳经脉﹐以及病变经脉所在。而脉躁与否﹐则决定病变是否在手阴阳经脉﹔
    第四﹐若是人迎或寸口脉强盛四倍以上﹐则预后不佳。如人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第五﹐上述依据人迎寸口脉诊而确定的病变经脉﹐仅反映经脉实证。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指手足少阳的实证。至于手足少阳的虚证﹐则需要结合经脉辨证。如临床根据经脉病变的症状辨证为手少阳经病变。但是﹐这时人迎脉反小于寸口﹐则提示为手少阳经虚证。所以﹐临床经脉辨证乃是脉诊与症状辨证的结合。具体各条经脉病变的具体症状﹐参考经脉辨证部份。
     以上关于人迎寸口脉的论述﹐可由下表一览。
     附表1
    人迎脉       病变经脉       脉盛而躁       病变经脉        经脉虚实
     一盛         足少阳           一盛而躁       手少阳            实证
    二盛          足太阳           二盛而躁        手太阳           实证
    三盛          足阳脉           三盛而躁        手阳明           实证
    四盛    且大且数名曰溢阳   溢阳为外格    预后不佳

    附表2
    寸口脉      病变经脉        脉盛而躁        病变经脉       经脉虚实
    一盛         足厥阴            一盛而躁        手厥阴           实证
    二盛         足少阴            二盛而躁        手少阴           实证
    三盛         足太阴            三盛而躁        手太阴           实证
    四盛     且大且数名曰溢阴    溢阴为内关    预后不佳

    以上根据人迎寸口脉诊确定病变经脉及预后﹐足见古人针灸临床实践中已达到了何等高的境界。


    但是﹐《内经》中这些关于人迎寸口脉诊的论述﹐若是仅靠我们通过临床摸索﹐很难真正掌握这一脉诊。
所以﹐在《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之后﹐虽无续文。但在《灵枢》中﹐继本篇之后﹐紧接着在《灵枢经脉第十》中﹐就有关于十二经脉临床病变的具体论述﹐使人迎寸口脉诊可以实际地应用于临床。例如﹐肺手太阴经的病变为﹕“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臂痛风﹐汗出﹐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由于各经病变均有其特定的一组临床症状。所以﹐对于人迎寸口脉诊\\\\不熟悉的初学者﹐临床上可以先根据病人主诉症状﹐再参考各经病变的特有症状﹐进行初步的经脉辨证﹐确定病人所病经脉。然后﹐再通过检查人迎寸口脉的大小﹐明确病变所在经脉的虚实。此临床实践过程可由下图表示﹕
    收集病人临床症状--参考经脉病变“是动”“是主”部份--确定病变经脉--检查人迎寸口脉大小--确定病变经脉的虚实。
     这样﹐从临床症状进入经脉辨诊﹐再结合人迎寸口脉诊﹐不仅使经脉辨证成为可行。而且﹐通过如此反复的临床实践﹐针灸医生对此脉诊的认识﹐如“何谓之一盛二盛三盛﹐又何谓之脉躁”﹐也会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地有更具体地认识﹐终会达到“按其脉﹐知其病”的神之医境。

     2、根据人迎寸口脉诊\\\\制定针刺补泻原则
     《灵枢终始第九》:“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而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阴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按语】﹕

    本篇经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了阴阳脉诊\\\\\\\\\\\\应用于针灸临床。
     第一﹐根据人迎寸口脉诊\\\\﹐确定补泻经脉。例如﹐“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即临床上人迎若大于寸口一倍﹐则病在足少阳﹐且是足少阳有余﹐阳盛则阴虚。故临床上需要泻足少阳经﹐。同时﹐还需要补其表里经-足厥阴经﹐而非任何其它阴经。
     《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即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是阴阳表里经脉。当足少阳经有余或盛之时﹐足厥阴肝经则相对不足。所以﹐在泻足少阳经的同时﹐需要补足厥阴肝经。如果﹐人迎一盛且躁﹐则病在手少阳﹐针宜泻手少阳﹐补手厥阴。此即“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余经病变补泻取经原则﹐皆如足少阳。
     不仅如此﹐脏腑病变时亦需要表里经取穴。《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篇》中﹕“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巟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这里的肝病治疗就明确地指出需要取穴足厥阴与足少阳经。
    这些关于脏腑经脉病变时取穴的原则﹐完全被后世针家所忽视﹐今日针灸临床取穴已完全没有阴阳表里经脉的原则。例如﹐临床上针刺治疗肝经火盛之证﹐一般只是泻肝经行间穴或太冲穴﹐或肝胆经俱泻﹐如泻行间﹑阳陵泉﹐而非根据本篇中所论述的补泻原则﹐即肝经火盛取穴应为泻足厥阴肝经行间或太冲﹐补足少阳经阳陵泉。又如治疗心经火旺﹐只有泻心经神门﹑少府﹐却没有补手太阳经上任何一个穴。
     第二﹐确定阴阳经脉输穴补泻之数。即阳经实证为泻二补一。例如﹐“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即取足少阳经上两个穴﹐针以泻法﹔足厥阴经上一个穴﹐针以补法。阴经实证则泻一补二﹐例如﹐“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即足厥阴实证﹐取足厥阴经上一穴泻之﹐取足少阳经上二穴补之。即阴经实证只从阴经上泻一穴﹐而阳经实证则从阳经上泻二穴﹐这是阴阳经实证补泻取穴的不同之处。     关于阴阳经虚证的取穴﹐本篇没有明确论述。但根据阴阳经脉实证的取穴原则﹐应可推出﹐例如﹐“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这里是指足少阳有余的取穴方法﹐足少阳有余则足厥阴相对不足。这样﹐当足厥阴经脉病变﹐“寸口反小于人迎”时﹐即足厥阴不足﹐此时足少阳则相应有余。这与上面的“人迎一盛”时﹐反映的足少阳有余则足厥阴相对不足一样。所以﹐取穴原则仍应是补一泻二﹐即补足厥阴经一穴﹐泻足少阳经二穴。余皆类推。
     以上论述非常清楚﹐当经脉出现虚实时﹐补泻输穴均应取自阴阳表里经脉。至于应当取一经之上的那一个或那两个输穴﹐在本书输穴篇中有详细讨论。     这里治疗经脉虚实仅取三穴﹐与后世临床处方用穴原则亦大不相同。一般认为﹐临床输穴选择多少与病情轻重有关﹐病情重则取穴多﹐病情轻则取穴少。而本篇所论为经脉病变﹐仅次于脏腑病变﹐却仅取三穴﹐其相较于经筋病变“以痛为输”取穴法﹐输穴选用要少的多。所以﹐临床输穴应用的多少与病情并不成正比。
     第三﹐确定针刺补泻的先后顺序。如“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即无论病变阴经阳经﹐均要先补后泻。这是临床针刺补泻时施针的原则。
     第四﹐确定针刺频率。如“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即足少阳经脉病变需要每天一次治疗。余如足太阳“二日一取之”﹐即每两天针刺一次﹔足阳明则是“日二取之”﹐即每日针刺两次。阴经病变针刺频率与表里阳经相同﹐如足厥阴病变﹐亦是“日一取之”。另外﹐手足经脉针刺频率亦相同﹐如手少阳病变﹐其针刺频率亦为“日一取之”。
     关于病变经脉不同﹐针刺频率不同﹐本篇仅有对足阳明太阴的解释﹐即“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阴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换言之﹐针刺频率与经脉气血多少有关。
     这种因病变经脉不同﹐而有的不同针刺频率﹐反映了针刺疗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中药和西药的临床应用﹐均有相应的服用规定。例如﹐临床上高血压病人服药﹐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两次﹐依药效在体内维持时间长短而订定。同样﹐本篇中所论述的各经病变治疗频率﹐针灸医生与病患都应当遵从。因为﹐遵从经脉辨证而确定相应的针刺频率﹐就象遵从西药服法一样﹐是确保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     本篇中各经针刺频率的论述﹐是古人临床经验的宝贵经验﹐实应为后世针家所继承。然而﹐就象其它针刺原则一样﹐《灵枢》中关于针刺频率的论述﹐后世针灸临床上根本看不到﹐针刺频率依医生而定﹐甚至依病人而定﹐没有任何原则。或是一周一次﹐一周三次﹐或是每日一次﹐或是认为针刺越频繁疗效越好。
     对于一般的针灸医生而言﹐针刺频率的临床实际实行十分困难。但是﹐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因为﹐病人是否接受是一回事﹐医生是否知道并且给予病人正确的说明又是另一回事。无论对于病人还是医生而言﹐疗效是最重要的。
     今日针灸临床研究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没有将针刺频率纳入针刺处方中。若是今日针刺的临床研究﹐能将此一重要因素纳入观察﹐通过对临床某些疾病的具体治疗观察﹐确定其临床可靠性﹐则必将针灸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第五﹐检查补泻结果的依据﹐即“气和乃止”。补泻的目地是阴阳平衡﹐本篇所论的“气和”标准就是人迎寸口上下如一﹐这就是“气和”之义。这里是指每次针灸治疗后﹐必须要达到“气和”﹐而不是说要等到针刺几次以后或几十次以后。“气和乃止”﹐即一旦“气和”﹐则针灸治疗停止﹐不必再针。反之﹐若未能“气和”﹐则仍要再针﹐直至“气和”。此即《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关于临床“气和”之详情﹐参考针刺技术篇“气至而有效”。     最后﹐上面谈到每次针灸之后﹐都必须达到“气和乃止”﹐即阴阳平衡。那么﹐阴阳平衡既然已经平衡﹐针灸治疗一次就可﹐为何还有针刺频率之说呢﹖ 关于这一点参考下篇《灵枢寿夭刚柔第六》。
     《灵枢》中这一篇关于针刺的精辟论述﹐使我们看到阴阳理论如何具体地应用于针灸临床中的每一步骤﹐说明了阴阳理论对针灸临床的绝对指导作用。这些有关针灸治疗极为重要的原则﹐后世针灸临床已荡然无存。 以上有关根据人迎寸脉确定补泻原则﹐可由下表一览。
     附表3
    脉诊                        补泻经脉                            取穴数目                 针刺频率                治疗结果
   人迎一盛           泻足少阳补足厥阴,躁取其上。泻二补一                日一取之              气和﹐即人迎=寸口
   人迎二盛           泻足太阳补足少阴﹐躁取其上。泻二补一                二日一取之           同上
   人迎三盛           泻足阳明补足太阴﹐躁取其上。泻二补一                 日二取之              同上
    寸口一盛          泻足厥阴补足少阳﹐躁取其上。泻一补二                 日一取之              同上
    寸口二盛          泻足少阴补足太阳﹐躁取其上。泻一补二                 二日一取之          同上
    寸口三盛          泻足太阴补足阳明﹐躁取其上。泻一补二                 日二取之              同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