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手机别忘常竖大拇指

 天地人和w 2013-10-10

玩手机别忘常竖大拇指

 

玩手机别忘常竖大拇指

   

    握拳后手向下,如果图中标示处感觉疼痛,那你就是智能手机‘中毒’者了!”近日,一张名为“一个动作判断你是不是智能手机‘中毒’者”的微博图片引发市民关注。不少经常玩智能手机的市民均表示“中招了”。其实这张图所示范的方法,与医生测试腱鞘炎的常用方法类似,测试时如有疼痛感可能是患上了腱鞘炎。建议“智能手机一族”在控制玩手机时间的同时,不妨轻柔有节奏地运动手腕、手指各关节,可做做竖大拇指夸人的动作,缓解手指肌腱压力。

  测一测看你是否也“中毒”了

  这张近期在微博和网上疯传的智能手机“中毒”测试图提示称:手臂伸直,握拳,大拇指握在拳里,把拳头往下压,如果图片中的蓝色部分感到疼痛就是智能手机“中毒”者。

  因为频繁玩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不少人的手“受伤”了。都市白领王小姐一有空就用智能手机发微信、刷微博,前天,她突然一整天手指都无法伸直,不得不前往医院就诊。30岁的市民李先生以前是“切西瓜”游戏的高手,“打飞机”游戏一出,他连续通关数天,结果手指关节起了一个疙瘩,一活动就疼。

  医生称“测试”有一定科学道理

  这张测试图有一定科学道理,临床上类似的专项检查叫做‘握拳尺偏试验’,即患者像图中那样握拳后,检查者双手握着患者拳头朝下转,如果图中所示蓝色部分感到疼痛,表示试验呈阳性,可初步诊断为桡骨茎突腱鞘炎。腱鞘炎又称“键盘手”、“触屏指”,是临床上最常见到的手外科疾病之一,好发于30~50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与人们过度使用电脑键盘、鼠标、智能手机导致肌腱过度摩擦有关。

  正常情况下,手指上的软骨可减少骨头间相互的碰撞与摩擦,而经常用大拇指玩智能手机触屏的人,其手部肌肉会长时间保持快速、紧张的运动,易导致手指、腕部关节过度劳损和手部肌肉痉挛。而长期的肌腱运动会导致腱鞘变厚,引起骨性纤维鞘管狭窄,继而肌腱被过度磨损而发生炎性反应,从而产生疼痛感。

  

玩手机别忘常竖大拇指

  

  提醒

  玩触屏手机可略弯手指

  如果活动时影响小且疼痛感较轻,该类患者可立即停止手、腕频繁运动,然后采用热敷、适度按摩等方式缓解病情。但严重者则需要局部封闭甚至手术治疗。市民在玩触屏手机等电子设备时,每隔30分钟停下来休息10分钟,让紧张的肌腱得到暂时的放松,并轻柔有节奏地运动手腕、手指各关节。

  首先要改变过度玩手机、电脑等不良生活习惯,在使用触屏手机时,要略微弯曲手指,且触摸屏幕的力量要适中,最好每隔20分钟就做一个手掌按压动作。还可适当采取“左右互搏”(即双手互击)等运动来缓解肌肉酸痛,减低手掌肌腱磨损,平时也可多做竖大拇指夸人的动作。但若疾病发展严重,要及时到专业医院骨科进行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