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记辑注

 悟道参禅学习 2013-10-12

蜀记辑注

佚  名 

孙琪华  辑注

 

    ●目录

 

    益 

 

    蜀郡

    成都县(今成都市区):——武都山精    文翁   老子   武担山   相如宅

    广汉郡

    雒县(郡治,在今广汉县北):——三蜀

    伍城县(今中江县城关镇):——七里坂   真武山

    晋康郡

    江源县(郡治,今崇州市旧怀远镇):——张陵   三皇

    汶山郡

    都安县(郡治,今都江堰市灌口镇):——青城县   三石人

    犍为郡

    安阳县(今荣县城关镇):——竹王庙

    武阳县(今彭山县东北旧江口):——武阳

    南安县(今乐山市):——石人

    梓潼郡

    涪县(今绵阳市东岸):——石新妇

    沈黎獠郡

    沈黎郡(今汉源县北九襄镇):——沈黎太守

    沈黎郡   汉置

    严道县(今雅安市区):——严道   邛竹

    牂柯郡   汉置

    且兰(今贵州德江县西):——夜郎国

  

    其 

 

    益州风俗  鳖灵  法聚寺僧    扶留木

 

 

   《蜀记》辑注

 

益 州

 

蜀郡

 

成都县:(今成都市区)

 

    武都山精:武都山精化为女子,美而艳。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作东平之歌以悦之。无几,物故。王乃遣五丁于武都担土为冢,盖地数亩,高七尺,上有一石,圆五寸,径五尺,莹澈,号曰石镜。王见悲悼,遂作曳邪之歌,龙归之曲。今都内及毗桥侧有一折石长丈许,云是五丁担土担也。

    《寰宇记》卷七十二,华阳县,“武担山在府西北一百二十步,一名武都山。”引《蜀记》。

    《蜀中广记》卷三,成都府三,北门之胜引同。

    按:《蜀王本纪》亦称《蜀记》,观《艺文类聚》卷七十,服饰部下,“镜”,所引者标明为《蜀王本纪》,然与以上所引,文句大异,足徵《寰宇记》所据,非《蜀王本纪》,当是李膺或任豫之文。此条《寰宇记》卷七十二,在“龙归之曲”句下,尚有“今都内及毗桥侧,有一折石,长丈许,云是五丁担土担也。”之说,而《蜀中广记》卷三,在“龙归”句下,则引“《路史》曰:‘开明妃墓今五担山也,有石阙,石镜’。”等叙述。因此以为李膺所书,应终止于“龙归之曲”,以下皆后人所补述。暂辑入。备考。关于五担山事迹见下条注。至折石与石阙,据《华阳国志?蜀志》:“成都县内有一方折石,围可六尺,长三丈许,去城北六十里曰毗桥,亦有一折石,亦如之,长老传言,五丁担土担也。公孙述时,五担石折。”据上《寰宇记》云是宋时即两石已折,以后更不见记载。

 

    文翁:文翁在蜀日,常言:少力田,方聚柴为陂未就,夜有百十野猪,载土著柴中,比晓塘成,稻常倍收。又常言欲断一大树,指断处,去地一丈八尺,祝曰:吾得二千石斧,当着此处。因掷之,正着欲砍处。

    《蜀中广记》卷五十九《方物记》引《蜀记》。

    按:《汉书?文翁传》:“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刘啟,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历,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后“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据以上文翁是一循吏兼教育家,也作躬耕之事,但决非术士,此条应是后人因敬重而加以渲染。

 

    老子:“老子西渡函谷关,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谓曰:‘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及期喜往,果见于大官李氏之家。授喜玉册金文,名之曰‘文始’。”

    《蜀中广记》卷七十一,《神仙记》第一,引《蜀记》。

    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之吏也。”孔子问礼于老子,以为“其犹龙耶。”老子离周至关(或谓函谷关,或谓散关)关令尹喜要老子为其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按老子本一著名玄学家,被道家尊为始祖后,遂被编出许多神话。

 

    武担山:“蜀王开明妃死,遣五丁担土为冢而成。以是得名。”

    《益部谈资》卷上,“武担山在藩司右西。”引《蜀记》。

 

   山精化为女子,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而死,王遣五丁于武都山,担土为冢。”

    《元丰九域志》卷七,成都府武担山一名武都山下引《蜀记》。

    按:武担山在成都旧城内西北角,北较场的东南角,为一高约二十余米,长约百余米,宽三、四十米的土丘。成都地势平坦,不应有丘,此高耸之土阜,当为墓冢无疑,且其土质与成都土质不同,记载中谓“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武都”,《蜀中名胜记》、《方舆纪要》等书谓系指绵竹县北三十里之武都山(紫岩山)与相符合。又据罗泌《路史》载,“梁武陵王肖纪曾发掘得玉石棺,中有美女如生,掩之而建寺其上。”可见此土丘所传故事虽荒唐,亦有其部分可资研究处。石镜,又名蜀镜《太平寰宇记》云:“厚五寸,径五尺,莹澈可鉴。”此石圆形光洁。半埋土中,似为人工琢磨之墓石。后经掘出,系一象腰鼓形之大石,因仅露顶部于地面,呈圆形,故被称为“镜”。抗日战争时期,蒋政权军官学校改武担山街为洛阳路,复建暸望台于山顶,石镜为塔基所埋,不复能见。(此条李思纯有遗稿存本馆)

 

    相如宅:相如宅在市桥西,即文君当炉涤器处。”      

    《寰宇记》卷七十二,华阳县“相如宅在州西四里。”引《蜀记》。

    相如宅见李膺《益州记》同条注。文君未曾在成都当炉,见琴台条注。又本条谓“相如宅在市桥西。”《寰宇记》卷七十二引《益部耆旧传》又谓“宅在少城中笮桥下。”

    注:按吾师蒙文通教授著《成都二江考——附论大城、少城、七桥、十八门》谓:《华阳国志?蜀志》云:“西南石牛门曰市桥。”《括地志》谓“大江一名笮桥水。”大江即流江,是笮桥在流江上,出石牛门渡郫江为市桥,“郫江名市桥江。”《寰宇记》云:“笮桥去州西四里,市桥在州西四里,足证市、笮二桥同在一地,分架郫江、流江之上。”相如宅当在二江之间,市、笮二桥所在邻近,故或谓在市桥西,或谓在笮桥下。参李膺《益州记》同条注。

 

广汉郡

 

雒县:(郡治,在今广汉县北)

 

    三蜀:益州谓之三蜀,广汉即其一也。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引《蜀记》。

    注:《华阳国志?蜀志》:“益州以蜀郡、广汉、犍为为‘三蜀’,土地沃美,人士俊义,一州称望。”因此三郡原为蜀国及秦蜀郡之地,故称“三蜀”。左思《蜀都赋》:“三蜀之豪,时来时往。”“蜀郡,州治,西汉时益州治广汉郡雒县,公孙述据成都自兼西州牧,治成都。东汉复治雒县。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刘焉为益州刺史,徙治绵竹。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徙治成都,蜀汉、晋因之。刘禅,及晋以后,辖县六,即成都、郫、繁、广都、临邛、江原。广汉郡,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属县八即什邡、雒、绵竹、广汉、郪、新都、五城、德阳。犍为郡,孝武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时治鄨(县名,在今贵州遵义市,后属牂柯郡),县十二,即僰道、江阳、武阳、南安、资中、符、牛鞞、南广、汉阳、郁邬、朱提、堂琅。(均见常志)

 

伍城县  (今中江县城关镇)

 

    七里坂:长三里一名羊肠坂,屈曲壁立难昇。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四潼川府景物下引《蜀记》,条文前有“在中江县十里”句。

 

    真武山:周回三里,六屈三起,因名,山出龙骨。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四潼川府景物下引《蜀记》,条文前云在中江县东二里。

    按:中江县本汉郪县地,三国蜀置五城县,南朝宋曰伍城县,齐梁因之,隋改玄武,宋改曰中江。

 

晋康郡

 

江源县:(郡治,今崇州市旧怀远镇)

 

    张陵:张陵避疟丘社中,得咒鬼之术,自造道书,以诳百姓。为大蛇所吞,弟子耻之,云白日升天。陵子衡为系师,衡子鲁为嗣师,以祖妖法惑乱天下。

    《广弘明集》卷九,第十页周甄鸾《孝道编?观音侍老七》引《蜀记》。

 

    “张陵被蛇噉绝,云白日升天。

    《广弘明集》卷九,第十八页,周甄鸾《笑道编?老子作佛十八》引《蜀记》。

    注:《三国志?魏志?张鲁传》:“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鲁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据巴汉垂三十年。”

 

    三皇:凡有二十四治,而阳平一治最为大者,今道士上章及奏福厌,皆称阳平,重其本故也。以上清为洞主,灵宝为洞真,三皇为洞神,故曰三皇。

    《广弘明集》卷八,第二十二页,释道安《二教编?明典真伪十》,依张鲁引《蜀记》。

    按:所谓“三皇”,是指道家所尊奉的三位类似神圣的祖师,亦即“老君一气化三清”的三位道教中的“天尊”。各道教都将他们塑供在正殿(或称“三清殿”)。“治”是道教的教区。阳平,地名,在彭州市。

 

汶山郡

 

都安县:(郡治,今都江堰市灌口镇)

 

    青城县:青城县,因山得名。山上有黄帝授道坛。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州郡部剑南道蜀州,引《蜀记》。

    按:北周时清城县在今都江堰市东南。唐改为青城,元省,故治在旧灌县(今都江堰市)西四十里。(见《地名大辞典》)又《蜀中广记》卷六引《周地图记》云:“武帝(宇文邕,时间公元566年——578年)改齐基(县)为青城县,因山名也。《志》云:废青城在今县(灌县)西四十里。此所谓的”黄帝“,是道家所尊奉的”三皇“。

 

    三石人:秦时蜀守李冰,作三石人于白沙邮,立水中以压水灾。刻字为约曰:水竭不至脚,盛不至腰。’”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今都江堰灌口镇)景物下,三石人引《蜀记》。

    注:此条与《水经注》所引《益州记》文极相似,虽皆无作者姓名,但李膺《益州记》作李膺《蜀记》者已数见,其他(如任豫书)兼有两名者尚少,故此条可与前辑在都江堰市与松潘县诸条(辑自《水经注》者)相映证,今暂置于此。

 

    “李永(冰)为作三石人在青城县北,立于水中,以压水灾。

    《寰宇记》卷七十三,青城县引《蜀记》。

    注:《蜀中广记》卷六引《古今集记》曰:“李冰使其子二郎作三石人,以镇湔江,五石犀以压水怪,凿离堆山以避沫水之害,穿三十六江,灌溉川西南十数州县稻田,自禹治水之后,冰能因其旧迹而疏广之。”《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又迳汶川道,汶出徼外岷山西玉轮坂下而南行,又东迳其县而东注于大江,又有湔水入焉,水出绵道,亦曰绵夷(虒)县之玉垒山。吕忱云:‘一曰半浣水也’下注江。”注按《汉志》:“蜀郡有绵虒县。”注云有“玉垒山湔水所出,东南至江阳入江。”绵虒县,故治在今四川汶川县西。江阳,即今四川泸县治。玉垒山在今理县东南新保关。但山脉甚长,见玉垒山条。

 

犍为郡

 

安阳县:(今荣县城关镇)

 

    竹王庙:昔有女人于溪浣纱,有大竹流入而触之,因有孕。后生一子,自立为王,因以竹为姓。汉武帝使唐蒙伐牂柯,斩竹王。因有此故,故土人不忘其本,立竹王庙,岁必祀之。不尔,为人患。

    《寰宇记》卷八十五,荣州旭川县(今荣县城关镇)竹王庙引《蜀记》。

    《蜀中广记》卷十一荣县引同,只“有大竹”作“流水上”,无“入而”、“因”、“以竹为姓”、前“因”及“因有此故、故”等字。

 

    竹王祠:昔有女人于溪浣纱,有大竹流而触之,因有孕。生子,自立为王,以竹为姓。汉使唐蒙伐牂柯,斩竹王。土人因之立祠。

    《元丰九域志》卷七,荣州引《蜀记》。

    注:《水经注?江水》:“温水出牂柯夜郎县,故夜郎侯国也。唐蒙发西南夷开以为县。”“鬰水即夜郎豚水也。汉武帝时,有竹王興于豚水。”《华阳国志?南中志》:“有竹王者興于豚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脚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按豚水即今北盤江,在古夜郎国境内。《后汉书》谓竹王即夜郎侯。《寰宇记》卷八十五荣州《禹贡》:“梁州之域,古夜郎之国。汉武开西边道为南安县地,属犍为郡。齐于此立安阳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荣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置旭川,明为荣县(今荣县城关镇)。”关于竹王故事,应是夜郎的传说,大概是古时以竹为图腾的编撰。参夜郎国注。

 

武阳县:(今彭山县东北旧江口)

 

    武阳:秦惠王使张仪,司马错伐蜀,蜀王开明拒之,不利,退至武阳见获。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州郡部十二,眉州引《蜀记》。

    按:武阳,今彭山县双江乡。《华阳国志?蜀志》:“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遁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张仪”,战国时著名纵横家,时为秦相,《史记》有传。“司马错”,秦国名将,在惠王、武王、昭王三朝带兵长达三、四十年,司马迁说他平蜀后,“因而守之”,是长期镇蜀地者。“开明”,是继杜宇(望帝)后称帝的蜀王,传说其名曰鳖灵。《华阳国志?蜀志》:“开明立,号曰丛帝”,“凡王蜀十二世。”“武阳”,在今彭山县东北。

 

南安县:(今乐山市)

 

    石人:昔诸葛亮南征蛮中,十里刻一石人,今黎嶲路尚有存者。

    《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六,成都府路嘉定府,景物上,石人引《蜀记》。《寰宇记》卷七十四,嘉州犍为县,《蜀中广记》卷十一,嘉定州犍为县(在今犍为县城关镇)引同。

    按:犍为县,《元和郡县志》:“本南安县(今乐山市)地,北周于此置沉犀郡(故址在南齐已荒的南安县地),并立武阳县(在今犍为县城关镇东岸),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郡以县属戎州,又改武阳为犍为县,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割属嘉州。”查汉南安县在今乐山市,南齐亦然,宋升嘉州为嘉定府亦在乐山县,故置于此。《寰宇记》卷七十四:“本汉犍为郡,因山为名,治僰道在今宜宾县西南。后汉移理武阳,在今彭山县东。后周保定三年(公元963年)于沉犀山下置沉犀州。”《益州地理志》云:“昔有犀牛渡江至此而沉(或谓李冰于此沉(石)犀牛以压水怪),故以为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沉犀郡,于大鹿山下置犍为县,旧在武阳故城,后属戎州。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隷嘉州。天福元年(公元936年)獠叛移于江西岸,县南临大江,在今犍为县城关镇东岸。“黎嶲道”或系指黎州(今汉源)至越嶲(今攀枝花东南)道上?

 

梓潼郡

 

涪县:(今绵阳市东岸)

 

   石新妇:昔有人远征,妻送至此,大泣不忍归,因化为石。至今郡人祠之。

    《寰宇记》卷八十三,绵州巴西县(今绵阳市)。“石新妇在剑阁上”引《蜀记》。

 

    “昔有人远征,妻送至此,因化为石。

    《元丰九域志》卷七,绵州引《蜀记》。

    按:巴西县,系汉涪县,南齐因之,西魏更名巴西。

 

沈黎獠郡

 

沈黎郡:(今汉源县北九襄镇)

 

    沈黎太守:汉武元鼎十一年(若从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推,应是公元前107年)分蜀郡西部邛笮为沈黎郡,十四年罢。

    《宋书》卷三十八,州郡土四,沈黎太守。

    按:元鼎兴仅六年,次年即改号元封,云十一年,非也。沈黎郡郡治,在今汉源县北九襄镇。“太守”,官名,秦设郡守,管一郡政事,汉景帝时更名太守。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沈黎”郡名。《华阳国志?蜀志》:“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蜀南部邛都为越嶲郡,西部笮都为沈黎郡。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罢沈黎,置两部都尉,一治旄牛主外羌,一治青衣,主汉民。”非合邛笮为一也,下注,邛都,部族名,中心区域,在今西昌。笮都,部族名为旄牛羌之一部,主要分布在今汉源、石棉、冕宁、盐源、盐边等地。《后汉书?邛笮都夷传》:“至天汉四年(沈黎郡)并蜀,为西部置两都尉,一居旄牛,主羌外夷,一居青衣,主汉人。”蜀郡西部都尉至东汉时改为蜀郡属国,辖青衣(今芦山),严道(今荣经),徙(今天全东),旄牛(今汉源南)四县。

 

沈黎郡   汉置

 

严道县:(今雅安市区)

 

    严道:秦灭楚,徙楚严王之族于此,故谓之严道。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州郡部十二,雅州引《蜀记》。

    按:严道在今雅州市城关镇。严王即庄王,东汉避明帝刘庄讳改,《蜀记》袭而未予更正。至于所谓“徙庄王之族”,实则楚国早已分封其贵族于今荣经一带,且兼辖今昆明各址。非秦灭楚后方徙。详见蒙文通教授所写《古巴蜀古史论述》,及徐中舒教授《论巴蜀文化》。

 

    邛竹:汉张骞奉使寻河源,得高节竹,植于邛山,号曰邛竹。今缘山皆是,可以为杖。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州郡部十二,邛州引《蜀记》。

    按:张骞寻河源所到之“邛山”,应是“邛崃山”,在今荣经县西,不在今邛崃县,置于邛州有误。邛崃山一作邛崃,亦曰邛僰今名大关山,在四川荣经县西,本作邛笮,故邛人笮人分界处。

 

牂柯郡  汉置

 

且兰:(今贵州德江县西)

 

    夜郎国:古夜郎国传为:一女人浣纱,有竹浮下而中啼声,取而视之,则孩也。及长,呼为夜郎。封竹溪王。

    《蜀中广记》卷十一,嘉州引《蜀记》。

    按:夜郎国在贵州,《舆地广记》:“汉武帝开夜郎置犍为郡治故且兰地。” 且兰县:汉南夷且兰国,武帝灭之,置故且兰县,晋改曰且兰,梁以后入于蛮。今贵州平越县治。《汉书?地理志》:“夜郎故县乃属牂柯郡(在今贵州德江县西)。”是嘉州犍为郡,非夜郎故地。后世徒见嘉州名犍为郡,又领犍为县,遂以之为夜郎国,实误。有关犍为郡演变经过: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西南夷所置,初治鼈(今贵州遵义县西)。元光五年(公元前128年),移治南广县(今云南东北盐津县西)。昭帝元始元年(公元前85年),始治僰道县(今宜宾市)。王莽改郡名西顺,领县十二,其中南广、朱提、存马、堂琅四县,在今云南省东北。汉阳县在今贵州西。在今四川省境有七县:僰道县、江阳县(今泸州市)、武阳县(今彭山县东北双江乡)、南安县(今乐山市)、资中县(今资阳城关镇)、符县(今合江县城关镇)、牛鞞县(今简阳城关镇绛河北)。

 

其 他

 

    益州风俗: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文。

    《寰宇记》卷七十二,剑南西道一,益州风俗,引《蜀记》。

    《汉书》云:“人食稻鱼,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泆,然地沃人骄,奢侈颇异,人情物态,别是一方。”

 

    鳖灵:鳖灵于楚死,尸乃沂流上,到汶山下,忽复更生。乃见望帝,望帝立以为相。时巫山壅江,蜀民多遭洪水,灵乃凿巫山,开三峡口,蜀江陆处。后鳖灵为刺史,号曰西州皇帝。以功高,禅位与灵,号开明氏。

    《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四,第二九六七页引《蜀记》。

    注:《华阳国志?蜀志》:“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曰杜主…七国称王,杜宇称帝…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让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御览》卷八百八十八引《蜀王本记》:“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垒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陆处。”又,《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以上俱谓开明决玉垒以除水害。

    按:“玉垒”山名,《汉志》蜀郡绵虒县:“玉垒山,湔水(今灌县白沙河)所出。”白沙河发源于都江堰,则开明决玉垒,是凿都江堰宝瓶口分岷江为沱水。而《水经注?江水》又谓:“时巫山峡而蜀水不流,帝使鳖灵凿巫峡通水,蜀得陆处。”与《蜀记》合,其说不一,有谓开明凿巫峡,是附会其说。

 

    法聚寺僧:法聚寺内有僧,先在房,至夜,忽谓门人曰:外有数万人,头戴帽,向贫道(僧)乞救命。急开门出看,十余人担蠡子,因赎放生。

    《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七,第三八五三页引《蜀记》。

    注:“蠡子”,虫名。又“蠡”与螺通,螺,蚌类。

 

    扶留木:扶留木,根大如箸,又似柳。根有蛤名古贲,生水中。烧以为灰曰牡蛎粉。先以槟榔著口中,又取扶留藤一寸,古贲灰少许,同嚼,除胸中恶气。

    《蜀中广记》卷六十四,方物记六食肴引《蜀记》。

    “扶留”,藤。《文选》左思《蜀都赋》:“石航水松,东风扶留。”

    注:“扶留,藤也。缘木而生,味辛可食。”“蛤”一种有介壳的软体动物,蚌类。《国语?晋》卷九“雀入海为蛤”“牡蛎”软体动物,简称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