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科普:糖友,你的最大敌人是并发症

 昵称535749 2013-10-12
治疗糖尿病的意义就在于各种并发症的预防。那么,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呢?
    浑然不知:无痛性心梗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大约占糖尿病死亡率的80%,这其中又有75%死于冠心病。多年的糖尿病会导致痛觉神经受损,使患者的心绞痛不典型、不明显,可以仅出现胸闷、气短、胸憋。患者可以发生没有任何症状的心梗,也就是无痛性心梗,并容易引起猝死。这是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查体,尤其是查心电图,并重视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综合管理包括血糖的严格控制、戒烟、血压达标、血脂达标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应为<100mg/dl;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或者其他靶器官损害者,其目标应设定为<70 mg/dl。
    “鸡蛋沫”尿上漂:快查肾损害
    糖尿病肾病因为早期无明显不适,容易被忽略而贻误诊治。患者最早期的表现可能是尿中有较多的气泡,气泡就像打鸡蛋时上面的那层沫一样。尿量大,且持续时间长,一般超过3~4分钟。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患者就要到医院筛查微量蛋白尿。即便没有症状,患者每年至少也要做一次筛查。 
   “蚂蚁爬脚上”:神经在报警
    一名老年男性患糖尿病8年,血糖波动较大,半年前出现双足底麻木伴蚁行感,后又发展为针刺样疼痛,经检查被诊为糖尿病神经病变。这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是最常见的,发生率为20%~30%,往往在患糖尿病后5~8年中发生。最典型的就是像戴上了手套、袜套一样对称且出现在远端的周围神经病。患者的初始症状是麻木和疼痛,夜间较重,可以有蚂蚁爬的感觉,忽冷忽热,有时候只有发凉发冷。
    控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总原则是防胜于治。但如果已经出现症状,患者也能通过治疗明显减轻症状。
    间歇性跛行:越疼越得走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最早的表现是间歇性跛行,也就是说走三四百米会出现小腿疼痛,上楼或走上坡路时症状会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再行走则会再次出现。此外,还有一个典型表现就是伤口难以愈合。一旦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就应该常规筛查下肢动脉彩超。单纯间歇性跛行首选药物治疗,同时要加上行走锻炼。这可能需要患者具备较大的毅力,因为要强忍疼痛,但锻炼可以促进肌肉收缩和侧支循环建立。
    视网膜病变:会夺走视力
    糖尿病病程在30年以上的患者,几乎100%都有视网膜病变,但轻重不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共分六期。一期是微血管瘤,二期叫硬性渗出,三期叫软性渗出。如果前三期病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发展到四期,也就是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但是这些血管很脆弱,容易破裂引起出血。如果这个血扩散到玻璃体里,就会把整个视网膜前的玻璃体遮住,视力就会明显下降。再往后发展,长期的出血会出现白色的大片膜状东西聚集在视网膜前,形成玻璃体视网膜前的增殖膜,这就是五期。如果说这个膜越长越厚,会引起牵拉它存在地方的视网膜发生脱离,这就到了六期,也就是到了最严重阶段,视力就会非常差。前两期和较轻的三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三期较重的和四期的病变可用激光治疗。如果到了五期和六期,则要做玻璃体切除手术,才能保住视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