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是鼓舞??【原创】

 陋室书屋2 2013-10-14
(2012-01-11 08:39:40)
 

    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即是学习探讨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掌握其精髓,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鼓励比批评有力量,善于运用鼓舞性语言的人,总是能得到许多人的拥护。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发现教育对象身上的优点,并用带有鼓舞性的语言及时激励教育对象。若是在教育对象身上看到的是缺点,家长教师都要能够做到正面引导,避免讽刺挖苦。教育的对象虽然是孩子,但是他们也有自尊心,和成人一样爱面子。讽刺挖苦只会让他们反感,甚至叛逆,最终造成不听家长或老师话的局面。

    儿子大学毕业前,对自己人生之路的选择很固执。他爸因为从来不正面引导,总是说他这样不行,那样不能做,儿子是听着爸爸的讽刺挖苦长大的,从小心灵上就有阴影,所以在爸爸面前表现得很叛逆。父子俩最后一次长谈中,儿子被爸爸的一些话激怒了,他无法忍受,大声对爸爸说:“我就剩这么一点自信心,也快被你打击没了。”儿子的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让我心痛了好多天。

    经过痛苦地抉择,我决定说服他爸,尊重儿子的选择,那怕是他的选择付出一生都不能成功,不能出人头地,但是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会幸福的。也许我的决定是错误的,让儿子失去了一份固定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为了生计需要自己独立去闯,去经历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坎坷。但是,几年的闯荡,他却成熟了许多,对许多事物的认识比我们站得高,看得远,而且几年艰苦的磨砺,使他重新认识了父母之前的教育都是为了他好,只是爸爸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妥而已。

    近年来,父子俩的关系融洽了,儿子也知道关心爸爸了,常常在电话中问爸爸身体咋样,要多锻炼,要吃好点,不要为他担心。简单的问候,简单的叮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变化,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由此看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用带有激发性的话鼓舞孩子学习的勇气、做人的决心,远远胜于用批评的语言谴责缺点、打击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

    鼓舞人心是一种最富有智慧的教育和管理艺术,是教育先辈们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成人在工中作需要领导的鼓舞,同样孩子在接受教育中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鼓舞,会鼓舞孩子的家长是好家长,会鼓舞学生的老师是好老师。

    家长管理教育一个或两个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很难明显看出鼓舞的效果,但是老师不一样,每天要面对几十甚至成百学生,老师的语言如果总是带有鼓舞性,在工作中可以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这样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会顺利得多。

    一九九八年,班级有一个女学生叫王莹,天生迟钝,新学年初期,摸底考试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这个女生不只是学习差,每次分配的劳动任务也是无法完成,班级学生嘲笑她,她也感到不自在。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王莹很会擦玻璃,经她擦过的玻璃没有划痕,很洁净。有次学校卫生大检查,给她分了三个女生帮忙,教室靠走廊的窗子让她一个人擦,干完活又故意让她们几个留在教室里等着,检查的老师们看着明亮的窗子玻璃说,你们班谁擦的窗户,玻璃这么干净。此后班级拿到了优胜红旗,同学们高兴,她也开心。

    不用多说,检查组老师的话已经给了王莹很大的鼓舞。王莹以后在劳动中总是表现得很积极,不会做的事情也主动去做,班上同学也不嘲笑她了,有时还主动帮她。学习上她也很努力,成绩稍微有一点变化,就给一点鼓励,她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起来了,在其他科任老师的积极配合下,王莹的学习成绩不断地提高,学年结束时,她的考试成绩已经从班级倒数上升到中游。

    再迟钝的学生,身上总会有闪光的地方。家长、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这样做可以鼓舞孩子的精神,只有精神处于最佳状态,孩子才有可能做好应该做的所有事情。

    关键时刻,家长一句鼓舞性话可能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老师一句鼓舞性的话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人生轨迹。新东方的俞敏洪就是一位鼓动专家,他被誉为当下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精神领袖”,他富有鼓舞性的语言曾经改变了多少学生的命运,又有多少学生不是在他的鼓舞下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而且他还将继续鼓舞着更多的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