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欢迎光临游龙拳网站--

 梦回新疆 2013-10-14

余安仁师父谈《太乙游龙门》的传承

     《太乙游龙拳》的祖师是河南的太一道长,因得罪了官府,将“太一道”改为了“太乙道”。《太一功》改为《太乙功》,《太一游龙拳》改为《太乙游龙拳》。太一道长的第七代嫡系弟子承一道长流落到湖南平江,又将此拳传给了我的太祖父。并规定:只能单传,宁可失传不可误传。我的太祖父是清代著名武术家,精通“太乙门”的各种拳械套路以及各种功法。老年后归隐家乡湖南平江。后将功夫传给了我的祖父余韶,并告诉他,此门派的各种套路功法余家继承都较完整,唯独差一路“太乙游龙功”。并说此功法有特殊的健身延年效果,名称中又有“龙”字,于是被当时皇帝看中,现早已成为皇室独有的健身功,民间不得流传和修炼,为此我家没有得此功法。祖父一直为本门派缺少一路“太乙游龙功”而感到遗憾。年轻时他听说贵州有一老道知此功法,曾多次去请教,但道人的功法套路也不够完整。后来他有幸参加了辛亥革命,成为了一名年轻军官, 北伐时军队打到了湖北,他专程到武当山与山上太乙门派的道长进行了武术交流。可惜的是他们也没有得到“太乙游龙功”,并也说此功已为皇室独有。北伐军打到北京后,祖父又特意去拜访皇室后人,多方打听、请教,又经人介绍与我的祖母,当时的格格爱新觉罗?洪璋相识,并以游龙功为缘相知成亲。祖父说,当时奶奶也只知道部分动作,只有几个老太监知道得多一点,但都不肯说,更不愿意表演。最后被他多次拜访的诚意所感动,又看在他是革命军官的面子上才演练了,但又都不尽相同。祖父就将他们不同的优点吸收再与奶奶的动作以及他曾在贵州所学的结合,这才使“太乙游龙功”这个套路得到了完善。同时也使我家祖传的“太乙游龙门”系列得到了整体的完善。祖父青少年至中年每日都勤加习练,甚是刻苦,为此对本门派的各套路功夫都掌握得很是透彻。但随着官职越来越高也就不能公开习练了。因为旧时民间有个不成文的公约:武林不通官府,官府不交武林。他自团长、师长直至军长一直隐瞒着他的武林身份。除至亲家属和宗族老人外,外人无人知晓。 我自幼跟随祖父母长大,此门派的许多套路、功法自然也就看得多,听得多,耳闻目染,不知不觉中也练就了部分套路。一九四七年,父亲还特意为我和哥哥请来一位著名的武术老师,名叫童志高。老先生年轻时曾是两广镖局镖师,受教一年多。四八年后,祖父辞官隐居长沙,当时全国著名的武术名人向凯然先生(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作者)和杜兴武大师(号称南北侠,曾任孙中山的保镖)常到我家作客,他们的人生经历以及对武术的高深见解深深地熏陶了我。对我后来立志终生从事国术的研究、恢复祖传功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我在童年跟随祖辈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颠沛流离的军属生涯,逐渐长大后又由于各类政治运动而身心动荡不安,不能静心全力以赴地练功。文革时我又由于家庭出身问题成了当时专政对象,身心受到极大地摧残,三十多岁的人就头发花白,又是高血压,又是心脏病、胃病,成了真正的个少年白头。谁知这等磨难却成了激励我潜心练功的好事。文革后,我决心锻炼身体以重获健康与青春。当时我仅能凭借琐碎回忆,断断续续记起“太乙游龙功”的部分动作,拼凑着来练。天天练,日日磨,功法一天比一天精进完善,身体也就一天天好转。花白的头发全变黑,高血压、胃病也不治痊愈,我由一个未老先衰的病人变成了一个身体强壮的男子汉。开始是仅仅为了恢复健康而锻炼,后来却渐渐成了我的爱好与人生价值的追求。我下定决心,尽我毕生的精力恢复此门派的各项套路与功法。但道路却是不为人知的漫长艰难曲折。文革时由于被多次抄家,文物、书籍、拳谱全部被毁,祖父母又相继仙逝,父亲又在海外渺无音讯。我手头没有第一手资料,只得回到老家去拜访亲族长老讨教,他们也没有拳谱,只有一些往事的回忆片段,对此我也一一作下记录,再与自己脑海深处的记忆相结合,按照拳理、功理与风格的要求,将一个个的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动作连接起来。“太乙游龙功”祖父母老年时练得多,我也就看得多,有关其中的功理也听得多,所以我恢复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些。但此门派还有“太乙三十六擒拿”、“太乙七十二闭手”、“太乙乘风剑”、“太乙封山棍”、“太乙龟息功”、“太乙行步功”等,那却是一个庞大完整的体系,这整套的恢复,非一时之功一日之力可为。我既决心已下,绝不后退。当时除了上班,早、晚的时间就全部用在套路、功法的回忆、整理、研究、习练中。 常常半夜睡梦中醒来想起一个动作或名称就爬起来比划、记录,确定又修改,反反复复,经十几年的坚持不懈,总算大体完成,但有些地方尚不尽人意。正在这个时候,离别近四十年的父亲从海外回大陆探亲,父子相见不相识,老泪纵横。敬拜祖坟后,我们谈起了往事,他对我恢复祖传“太乙游龙门”很是赞许。他虽几十年未练功,但对武林旧事以及套路中的一些特殊名称还能记起些,尤其在拳理、功理和风格特点上对我的启发很大。这样就帮助我进一步完善了本门派基本的拳械与功法套路。中华文化源流上一条干凅且阻断的溪流终于被我疏通开来。它已汇聚到中华文化的江河中一起奔腾,流向了全国,流向了世界。为人们带来健康、快乐与友谊。为此我没有愧对先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