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医杂著(11)

 学中医书馆 2013-10-15
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是动而得之,阳症也。其病必苦头痛,发燥热,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泄,无气以动,乃天热外伤元气也。宜清暑益气,用香薷、黄连、扁豆、人参、黄 、五味、知母、石膏之类。
暑热发渴,脉虚,宜用人参白虎汤。人参一钱五分,知母二钱,石膏五钱,甘草二钱。竹叶石膏汤亦好。石膏一两,半夏二钱五分,甘草二钱,人参二钱,麦门冬五钱,入竹叶,水煎。
东垣清暑益气汤,治长夏湿热蒸人,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胸满气促,肢节作痛,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痞闷,小便黄数,大便溏而频,或痢,或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黄 、升麻、苍术各一钱,人参、白术、神曲、陈皮各五分,甘草(炙)、黄柏、麦门冬、当归各三分,葛根、泽泻、青皮、五味各二分。
若暑热之时,无病之人,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凉台冷馆、大扇风车得之者,是静而得之,阴证也。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大热,无汗。此为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宜用辛温之剂以解表散寒,用浓朴、紫苏、干葛、藿香、羌活、苍术之类。若外既受寒,内复伤冰水生冷瓜果之类,前药再加干姜、缩砂、神曲之类。此非治暑也,治因暑而致之病也。若外不受寒,止是内伤冰水冷物,腹痛泄泻,或霍乱吐逆,宜缩脾饮,砂仁、草果、甘草、扁豆、干姜、乌梅,或理中汤加神曲、麦芽、缩砂、苍术。此专治内,温中消食也。
若吐泻,脉沉微甚者,不可用凉药,可用附子大顺散∶熟附子、甘草、干姜、杏仁、桂,或附子理中汤加芍药。
夏月多食冷物及过饮茶水,致伤脾胃,吐泻霍乱。故治暑药多用温脾消食、治湿利小便。医者要识此意。
若既伤暑热,复伤生冷,外热内寒,宜先治其内,温中消食,次治其外,清暑补气,而以理脾为主,于前阴阳二条内相兼取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已兼此意。其用黄 、升麻、人参、白术、甘草、麦门冬、当归、五味、黄柏、葛根,是清暑补气也;苍术、神曲、陈皮、泽泻、青皮,是治内补脾也。
愚按前症又当分别中暑中 、脉虚脉沉、无汗有汗、发热不热、作渴不渴、或泻不泻、饮寒饮热,辨其阴阳虚实,不可泛投寒凉之剂。盖为夏月伏阴在内,古人用附子大顺散之类温补阳气,厥有旨哉!何今之老弱,至夏月患食少,体倦,发热作渴,或吐泻,腹痛,头痛诸症,反服香薷饮,复伤元气,无不招引暑症,以致不起。至若清暑益气汤内用猪苓、泽泻之类,必审其果有湿热壅滞,方可用之,否则亏损其阴,而伤其目矣。用当审察!仪部李北川,仲夏患腹痛吐泻,两手足扪之则热,按之则冷,其脉轻诊则浮大,重诊则微细。余曰∶此阴寒之症也。急服附子理中汤,不应仍服,至四剂而愈。
注夏病属阴虚元气不足,宜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黄柏(炒)、白芍药。挟痰者,加半夏、陈皮。
愚按丹溪先生云∶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成四时,人之五脏六腑亦应之而衰旺。四月属巳,五月属午,为火太旺,火为肺金之夫,火旺则金衰;六月属未,土大旺,土为水之夫,土旺则水衰,况肾水尝藉肺金为母,以补其不足。古人于夏月必独宿而淡味,保养金、水二脏。经曰冬藏精者,春不病温。十月属亥,十一月属子,正火气潜藏,必养其本然之真,而为来春发生之本。若于此时不恣欲以自戕,至春升之际,根本壮实,何病之可言哉?文选姚海山,仲夏头痛,发热,气高而喘,肢体倦怠,两手麻木。余谓热伤元气,用人参益气汤顿安,又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而痊。
若夏月伤暑,发热,汗大泄,无气力,脉虚细而迟。此暑伤元气也,服后方∶人参 黄 (蜜炙) 麦门冬(去心) 白芍药 陈皮 白茯苓(各一钱) 黄连(炒) 甘草(炙,各五分) 黄柏(三分) 白术(一钱五分) 香薷 知母(各七分)上姜、水煎,食前温服。
愚按前症有热伤元气而汗出者,有劳伤元气而汗出者,有因元气素虚腠理不密而汗出者。治法∶暑伤元气者,清暑益气汤;劳伤元气者,补中益气汤;元气素虚而自汗者,十全大补汤。如兼盗汗,佐以六味丸加五味子。前云大汗,无力,脉虚细迟,属阳气虚弱,纳黄柏、知母恐复损阳气,芍药、茯苓恐导损阴气也。治者审之!若夏秋暑热,因过用冷物茶水伤其内,又过取凉风伤其外,以致恶寒发热,胸膈饱闷,饮食不进,或兼呕吐、泄泻,此内外俱伤寒冷也。
人参 干姜(炒紫色) 浓朴(姜水炒) 陈皮 羌活 枳实 白茯苓(各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甘草(炙,五分)上姜,水煎,食前温服。
愚按前症宜用此方,如未应,宜用藿香正气散。若内外已解,寒热未退,或饮食不进,宜用六君子。
《保命集》云∶霍乱属阳明症,宜用和中、平胃、建中汤辈,或四君子汤。脉浮,自汗,四君子加桂枝主之;脉浮,无汗,四君子加麻黄。吐利转筋,胁下痛,脉弦者,木克土也,用平胃散加木瓜,或建中加柴胡、木瓜;吐利转筋,腹痛,体重,脉沉而细,四君子加白芍药、良姜。吐利,四肢拘急,脉沉而迟,属少阴,四君加姜、附、浓朴;吐利,四肢厥冷,脉微缓,属厥阴,建中加归、附。吐利,头痛而身热,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寒多不欲水者,理中丸主之。元戎云∶太阴症霍乱者,理中加橘红;下腹痛,手足逆冷,理中加熟附子;吐利后转筋者,理中加火 石膏一两。
上舍徐民则,夏月入房及食冰果面食,而患腹痛。余曰∶此阴寒之症也,急用附子理中汤以回阳。不信,别用二陈、枳实、黄连香薷饮之类而死。
进士刘华甫,夏月食生冷果品,患前症,余用附子理中汤一钟顿安。(凡方内用木瓜者,俱用砂器煎炒,恶铁故也。余方仿此。)若夏暑在途中,常服以壮元气、清热驱暑。服之免中暑、霍乱、泄泻、痢疾等症。
人参(一钱二分) 白术(一钱五分) 五味子(十粒,杵碎) 麦门冬(去心)白芍药(炒) 白茯苓(各一钱) 知母(炒) 陈皮 香薷(各七分) 黄芩(炒,三分)甘草(炙,五分)上姜、水煎,食前温服。
愚按前症若人元气虚弱,宜用补中益气去柴胡、升麻,加麦门、五味,或少加炒黑黄柏。人参益气汤亦可用。
若遇劳倦辛苦,用力过多,即服后方二、三服,免生内伤发热之病。此方主于补气。
黄 (一钱半,蜜炙) 人参 麦门冬(去心) 陈皮(各一钱) 白术(一钱) 甘草(炙,七分)上姜、枣、水煎,食前温服。劳倦甚,加熟附子四五分。
愚按前论开世俗之蒙 ,济无穷之夭枉。纳附子若素畏寒饮食者,尤宜用。若素喜寒饮食者,以肉桂或炮姜代之亦可。若因暑热伤气,而四肢困倦,或手足麻木者,先用人参益气汤,后用补中益气汤。
若人过劳心思虑,损伤精神,头眩目昏,心虚气短,即服后方补血为主。
人参(一钱) 五味子(十五粒,杵) 当归(一钱,酒洗) 麦门冬(去心,五分) 白芍药(炒,一钱) 山栀子(炒,五分) 茯神(去心,一钱) 酸枣仁(炒,一钱) 生地黄(酒洗,五分)甘草 陈皮 川芎(各五分)上水煎服。
愚按前症宜用此方,不宜多服。其麦门冬、芍药、山栀、生地苦寒,恐复损脾气。若脾胃素虚热而患前证,但以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亦可。若因饥渴劳役,或因误行攻伐,以致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或自汗,此为阳气内伤,宜用补中益气汤。若因饥饱劳役,或因误出汗,以致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脉洪大,按之如无,此为血脱烦躁,宜用当归补血汤。
 
附滑伯仁先生《诊家枢要》
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治。又长人脉长;短人脉短;性急人脉急,性缓人脉缓。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此皆其常也,反之者逆。
 
左右手配脏腑部位
左手寸口,心、小肠脉所出;左关肝、胆脉所出,左尺肾、膀胱脉所出。(命门与肾脉通。)右寸肺、大肠脉所出;右关脾、胃脉所出;右尺三焦、心包络脉所出。
 
五脏平脉
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肝脉弦而长,脾脉缓而大,肾脉沉而软滑。
心合血脉,心脉循血脉而行,持脉指法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者为大,又稍加力脉道阔软者为散。
肺合皮毛,肺脉循皮毛而行,持脉指法如三菽之重。按至皮毛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不利为涩,又稍加力不及本位曰短。
肝合筋,肝脉循筋而行,持脉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而脉道如筝弦相似,稍加力脉道迢迢者为长。
脾合肌肉,脾脉循肌肉而行,持脉指法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如微风轻 柳梢之状为缓,次稍加力脉道敦实者为大。
肾合骨,肾脉循骨而行,持脉指法按至骨上而得者为沉,次重以按之脉道无力者为软,举指来疾流利者为滑。
凡此五脏平脉,要须察之久久成熟,一遇病脉,自然可晓。经曰∶先识经脉,而后识病脉。此之谓也。
 
四时平脉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长夏四季脉迟缓。
 
呼吸浮沉定五脏脉
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其脉在中。心、肺俱浮,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涩者肺;肾、肝俱沉,牢而长者肝,濡而来实者肾;脾为中州,其脉在中。
 
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
即前所谓三菽、五菽之重也。
 
三部所主(九候附)
寸为阳,为上部,主头项以下至心胸之分也;关为阴阳之中,为中部,主脐腹肚胁之中也;尺为阴,为下部,主腰足胫股之分。凡此三部之中,每部又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为九候也。浮主皮肤,候表及腑;中主肌肉,以候胃气;沉至筋骨,候里及脏也。
 
持脉
凡诊脉之道,先须调平自己气息,男左女右,先以中指定得关位,却齐下前、后二指。初轻按以消息之,次中按以消息之,次重按以消息之,然后自寸、关至尺逐部寻究。一呼一吸之间,要以脉行四至为率,闰以太息,脉五至,为平脉也。其有太过、不及,则为病脉;看在何部,各以其部断之。
凡诊脉须要先识时脉。胃脉与腑脏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时脉谓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胃脉谓中按得之脉和缓。腑脏平脉已见前章。凡人腑脏脉既平,胃脉和,又应时脉,乃无病者也,反此为病。
凡诊脉之际,人臂长则疏下指,臂短则密下指。三部之内,大小浮沉迟数同等,尺寸阴阳高下相符,男女左右强弱相应,四时之脉不相戾,命曰平人。其或一部之内独大独小、偏迟偏疾、左右强弱之相反、四时男女之相背,皆病脉也。凡病之见在上曰上病,在下曰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左脉不和为病在表,为阳,主四肢;右脉不和为病在里,为阴,主腹脏∶以次推之。
凡取脉之道,理各不同;脉之形状,又各非一。
凡脉之来,必不单至,必曰浮而弦、浮而数、沉而紧、沉而细之类,将何以别之?大抵提纲之要,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也。浮、沉之脉,轻手、重手而取之也;迟、数之脉,以己之呼吸而取之也;滑、涩之脉,则察夫往来之形也。浮为阳,轻手而得之也,而芤、洪、散、大、长、濡、弦,皆轻手而得之之类也;沉为阴,重手而得之也,而伏、石、短、细、牢、实,皆重手得之之类也。迟者一息脉二至,而缓、结、微、弱皆迟之类也。或曰滑类乎数,涩类乎迟,何也?然脉虽似,而理则殊也。彼迟、数之脉,以呼吸察其至数之疏数,此滑、涩之脉,则以往来密察其形状也。数为热,迟为寒,滑为血多气少,涩为气多血少。所谓提纲不出乎六字者,盖以其足以统夫表里、阴阳、冷热、虚实、风寒湿燥、脏腑气血也。浮为阳,为表,诊为风、为虚;沉为阴,为里,诊为湿、为实,迟为在脏,为寒,为冷;数为在腑,为热,为燥,滑为血有余;涩为气独滞也。人一身之变,不越乎此。能于是六脉之中以求之,则 疾在人者,莫能逃焉。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附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冲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
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则阴阳虚实不别也。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也。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也。
明脉须辨表里、虚实四字。表,阳也,腑也,凡六淫之邪袭于经络,而未入于胃腑及脏者,皆属于表也;里,阴也,脏也,凡七情之气郁于心腹之内不能越散,饮食五味之伤流于腑脏之间不能通泄,皆属于里也;虚者,元气之自虚,精神耗散,气力衰竭也;实者,邪气之实,由正气本虚邪得乘之,非元气之自实也。故虚者补其正气,实者泻其邪气。经曰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大法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