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暇出智慧 标准答案式教育严重束缚青少年的思想

 文山书院 2013-10-16

闲暇出智慧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16日   14 版)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所抽取的创造力最高的五分之一青少年中,他们的智商不是最高的;在抽取的智商最高的五分之一青少年中,他们的创造力不是最高的。

 

    显然,高智商的人并未显示出创造才华。那么,创新教育,该如何做起?日前,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做客光明网,就创新人才的培养等问题接受了专访。

 

标准答案式教育严重束缚青少年的思想

 

孩子僵化的思维一旦形成,后来再努力开发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记者:一项调查显示,将近95%的受访者觉得当前盛行的“标准答案式教育”带来很多弊端,比如:会使青少年变得机械化;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被压制,失去想象力;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等。对此,您怎么看呢?

 

    郭永福:标准答案式教育严重束缚青少年的思想。很多标准答案并不科学,但是为了得高分,都要死记硬背,一字不差按它来回答。结果是,好奇心被扼杀了,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考力丢失了,不敢异想天开,不愿寻根问底,久而久之,求知提问的愿望没有了,怪异创新的想法不敢提了,学习的积极性减弱了,个性、闯劲、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被磨灭了,遇到问题就找标准答案,离开书本啥也不会。孩子僵化的思维一旦形成,后来再努力开发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当下青少年缺乏质疑精神的问题的确存在,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孩子上幼儿园、小学,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的是一句话:听老师的话;孩子放学回家,父母关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而不是在课堂上提了多少问题;老师不喜欢、不鼓励学生提问题,怕影响教学进度,怕回答不了;学校奉行的是“师道尊严”,而不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考试搞标准答案;社会上唯书唯上不唯实,缺乏鼓励质疑的氛围。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怀疑是知识的钥匙。只有敢于怀疑,才能减少盲从。杰出人才都是在不断质疑、不断思考、不断挑战权威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一个孩子缺少质疑,就缺少创新动力,缺少智慧,成不了创新人才,难对社会有大的贡献;一个社会缺乏质疑和探索,就会导致愚昧、盲从和欺诈;一个国家缺乏批判精神和科学思维,就难成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

 

中小学的创新教育,首先要抓创新人格的培养

 

对问题的好奇心、对学问探究的兴趣,是老师给予学生最宝贵的财富

 

    记者: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创新教育”都包括哪些内容?

 

    郭永福:林崇德教授指出:创新、创造性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应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乔布斯重新定义了创新:创造性地使用别人的成果也是创新,追寻一种完美的用户体验也是创新。林教授还指出:创新人才是由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所形成。创造性思维也就是创造性的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也就是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

 

    中小学的创新教育,首先要抓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发展的基石,没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就不可能放射出创造之光。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所抽取的创造力最高的五分之一青少年中,他们的智商不是最高的;在抽取的智商最高的五分之一青少年中,他们的创造力不是最高的。同时还发现,高创造组的青少年平均智商低于高智商组,甚至低于大学生的平均智商。

 

    高智商的人为什么未显示出创造才华?经研究发现,富有创造力的人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力量是多种人格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独立型人格、灵活型人格、容纳型人格、主动型人格、痴醉型人格。与之对立的则是从众型、刻板型、偏狭型、被动型、表浅型人格。研究发现,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不只是智力的训练、思维方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教育。

 

    在创新思维培养方面,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培养想象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注意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好奇心是天生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探索周围环境的天然欲望。他们可以向大人提出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说明他们是有思考潜能的。很多创造发明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但是好奇心也很容易被扼杀,被磨灭。所以,对孩子的好奇心一定要鼓励和保护,决不能挫伤它。对问题的好奇心、对学问探究的兴趣,是老师给予学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对学习充满激情,充满兴趣,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有了优良的学习品质,很强的学习能力,终身受用。

 

别把孩子的大脑变成储存器

 

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玩耍和不做任何事情

 

    记者:家长们更喜欢把孩子送进“兴趣班”。日前有报道说,武汉“最着急”家长:花12万为5岁儿子报17个培优班,让孩子学习拼音、声乐、英语、钢琴、识字……您认为,当下家长们对孩子的这些培养方式,存在哪些问题?

 

    郭永福:这样做,实际上是用成人的意志去要求孩子,同化孩子,扼杀孩子的天性,扼杀孩子的首创精神,使孩子越学越没有兴趣,越学脑子越木,越没有灵性,从而使知识僵化,思想呆滞,思维僵化。

 

    教育是有规律的,孩子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要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提供适合的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玩耍和不做任何事情。只有当他们有大量空间、时间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德国,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培训班。他们认为,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长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不仅德国如此,其他欧洲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所以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德国乃至许多欧洲国家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的很多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就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学完了。从表面看,我们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是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孩子只会被动接受知识而不会主动思考。这样做,是要阻碍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亚里士多德说过:闲暇出智慧。怀特海认为,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当父母的一定要遵循孩子成长和智力发展的规律,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不要让孩子抢跑在起点,累倒在途中,输在终点。(采写:光明网记者付君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