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脂肪”食品不等于没脂肪

 笑熬浆糊糊 2013-10-17

 

如今,市面上许多食品都打出了“零脂肪”、“零反式脂肪”的概念,很多消费者因其不含脂肪不用担心肥胖而认为可以放心饮用。不过,有营养专家提出,这些食品虽不含脂肪,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糖分等同样会导致人发胖,大量饮用不利于健康。

相关案例


玲琅满目的玲琅满目的"0"脂肪食品

据《半岛晨报》报道,32岁的张女士,生完孩子后体重一直下不来。她非常希望恢复到生孩子前的苗条身材,但总是管不住嘴,每次去超市都买些饮料、零食带回家。自从商家推出“零脂肪”饮料,张女士认为,既然写着零脂肪,肯定要比其他饮料更加健康一点。于是每天喝这类饮料,但是一个月下来,体重不但没有减下来,反而还重了5斤。

近几年,一些标有低脂、“零脂肪”的食物、饮料纷纷上市,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但低脂、“零脂肪”食品不等于没有热量,下面为大家揭秘两个误区。

误区一:低脂、无脂=低热量、无热量


零脂肪高含糖零脂肪高含糖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准》的规定,每100克食品中的脂肪含量低于或等于0.5克,就能标为零脂肪。但是,人体脂肪除了来源于膳食中的脂肪外,还能通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也就是说,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品即使不含脂肪,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同样有可能转化为脂肪。

由于低脂、“零脂肪”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普遍都比较高,这样一来,虽然从食物脂肪中获取的能量少了,但是却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得了更多的热量。

误区二:无反式脂肪=无脂肪含量

每100克食品中反式脂肪少于0.3克的食品可贴上“无反式脂肪”标签。“反式脂肪”属于“不饱和脂肪”,其化学结构特殊性常常会引起动脉硬化、血栓等问题。出于健康考虑,食品制造商会尽量去除他们产品中的反式脂肪,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它不含饱和脂肪。如薯片、曲奇、烘烤等精加工食品,包装上印有醒目的“无反式脂肪”的字样,其背后可能意味着更多的饱和脂肪。

专家观点

“‘零脂肪’常让顾客联想到低能量,但事实却相反。”国家一级营养师郑育龙指出,“大多数饮料原本就不可能添加太多脂肪,商家强调其脂肪含量实际上是为了混淆顾客的观念,将其作为标榜的噱头。”

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王旭峰则表示,常饮用含糖量较高的饮料会增加患龋齿、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市民在购买食品时,别光看“零脂肪”、“非油炸”、“无蔗糖”等字眼,还要看清食物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配料表能反映全部配料,营养成分表则能反映食物的营养价值,只有看清这两个表,才能真正了解食品的真相。”

反式脂肪有害健康已是不争的事实。2012年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常食用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使人易怒、攻击性变强。研究人员为此建议,尤其不要给未成年人食用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
分子结构:不饱和脂肪酸(顺式和反式),oleic acid

反式脂肪( Trans fats )又称为反式脂肪酸、逆态脂肪酸或转脂肪酸( Trans fatty acid ),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单元不饱和或多元不饱和)。

反式脂肪的名字来自于它的化学结构,其分子包含位于碳原子相对两边的反向共价键结构,和顺式脂肪相比,这种反向分子结构不易扭结。

动物的肉品或乳制品中所含的天然反式脂肪相当少,用天然脂肪反复煎炸,也会生成小量的反式脂肪。

人类食用的反式脂肪主要来自经过部分氢化的植物油,与未经处理的植物油相比,人造反式脂肪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更久、使食物口感更酥松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生产点心、饼干、面包、蛋糕、炸薯条、甜甜圈及其他煎炸食品中。 

反式脂肪因为被归类为不饱和脂肪,所以在被发现其危害健康之前是被视为取代饱和脂肪的较符合健康的取代品,尤其因为普遍宣传的健康饮食观念更助长了反式脂肪的使用量。许多速食连锁店也因此由原来的含有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改用反式脂肪。

现代认为人造的反式脂肪是比饱和脂肪更不健康的脂肪,因此在少数国家中被严格管制,而较多国家要求食品制造商必须在产品上标注是否含有反式脂肪,而也有多起因反式脂肪而引起的法律诉讼正在进行(主要是针对速食店进行的诉讼)。许多食品公司已经主动的停止在产品中使用反式脂肪,或是增加不含反式脂肪的产品线。[1]

反式脂肪可分两类:

一类是天然的,一类是人工制造的。

天然反式脂肪酸存在于就牛羊肉和牛羊奶中,含量不高;

人工制造的反式脂肪又分两类,包括有意生产出来的以及无意中生产出来的。

“有意生产”反式脂肪开始于1910年。氢化技术可以人工控制产品的软硬度,让液体的大豆油可以变成猪油或黄油的硬度,甚至是石头的硬度。这些产品还可以与其他配料调配在一起,做成种种口味迷人的食品原料,比如焙烤业离不开的起酥油, 比如在各种冲调粉末产品中大行其道的奶精等等。

另一类“无意生产出来的”反式脂肪,是在油脂的加工或烹调过程当中产生的。只要是液态的油脂,都富含各种“不饱和脂肪酸”。用180℃以上的温度长时间加热,比如油炸、油煎等过程当中,都会产生反式脂肪。加热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反式脂肪就越多。[1]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们平均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应为总能量的1%或更低;换言之,每日摄取不超过2克的反式脂肪。

美国

2006年美国立法要求所有每份含反式脂肪超过0.5克的食物都必须在标签上注明;纽约更立法要求,从2007年开始,餐馆使用的油类、人造黄油和植物乳化油等,每份反式脂肪含量不能超过0.5克。

新加坡

在新加坡,保健促进局已开始跟本地食品厂商、材料供应商和快餐店等商讨推出较低或不含反式脂肪的材料和食品,并鼓励商家把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含量列在包装上,提高公众对反式脂肪的意识。通过该局种种标准、不含反式脂肪或仅含有少过0.05克反式脂肪的食品都能够拥有“更健康选择”标签。[1]

中国

中国卫生部于2011年10月12日发布了编号为GB28050-2011的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其中“强制标示内容”的4.4条款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另外D.4.2条款规定,“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g,过多摄入有害健康。 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能量的1%,过多有害健康。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 

上述国家标准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2]

植物牛油 、糖果和巧克力条、蛋糕、面包、饼干、薯片、曲奇饼、非乳制奶精、鲜奶油顶料、肉酱粉、糕饼粉、冰冻炸薯条、炸鱼片,以及几乎所有的市售油炸食物;意式薄饼(pizza披萨)、人造奶油、甜甜圈、爆米花、奶油威化饼、麻油公仔面及出前一丁。

和其他可在饮食中摄取的脂肪不同,反式脂肪对健康并无益处,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食用反式脂肪将会提高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机率,因为它可令“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并使“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于2006年刊登了一份反式脂肪相关研究总结报告,指出只要摄取极低量的反式脂肪,就会大幅提高得冠心病的风险。该研究显示,美国因心脏疾病而死的人当中,每年有三万到十万人可以归因于食用反式脂肪。[3]

在长期多对象医学研究护士健康研究中,研究者在14年期间发现参加该研究的十二万名护士中发生了900次冠心病发作的相关事件,并统计出相对于从碳水化合物取得热量,每增加2%的反式脂肪热量摄取,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94倍(增加15%的饱和脂肪酸摄取才能得到类似效果)。

200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摄取反式脂肪与饱和脂肪酸会促进阿兹海默病的病情发展。[3]

2007年的一项研究指出,相对于从碳水化合物取得热量,从反式脂肪摄取的热量每增加2%,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风险将增加72%。[3]

201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多吃反式脂肪的人,情绪比较易怒,行为也较有攻击性。[4]

食物包装上一般食物标签列出成份如称为“代可可脂”、“植物黄油(人造黄油、麦淇淋)”、“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精炼植物油”、“氢化菜油”、“氢化棕榈油”、“固体菜油”、“酥油”、“人造酥油”、“雪白奶油”或“起酥油”即含有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品有:代可可脂巧克力、奶油黄油、葵籽油、蛋糕、调和油、固体汤料、大豆油、威化、派、薯条薯片、泡芙、奶油面包、玉米油、花生油、比萨、麻花。

欧美

2003年丹麦首先立法禁止销售反式脂肪含量超过2%的食材。天然反式脂肪则不受法例影响。
2006年10月30日,美国纽约市就此问题召开了听证会,该市健康委员会最后决议,2008年7月1日起,该市餐厅的每份食物中使用的人造反式脂肪不得超过0.5g。
2008年1月,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决议,在餐厅与速食店使用的油脂中,反式脂肪含量不可超过2%。
2008年4月,瑞士追随丹麦立法对反式脂肪食品进行限制销售。
2008年7月,美国加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签署法案,禁止在该州餐厅中使用反式脂肪,该法案将于2010年正式生效。

亚洲

许多传媒和网站有提及反式脂肪对健康之影响。但大体而言亚洲区并未全面高度关注反式脂肪禁用之立法事宜。市面上仍不断有大量加工食品含反式脂肪。
2008年在中国的“两会”上,杭州政协委员曾提交了一份《关于在中小学中限制销售碳酸饮料和高热量高脂肪零食》的提案。该提案提出应限售富含反式脂肪的零食和饮料。[5]

2013年3月18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公布了反式脂肪酸的评估结果。权威调查证实,反式脂肪酸虽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但中国居民的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反式脂肪酸犹如毒药”的说法有被夸大的嫌疑。

通过研究,中国人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仅为0.16%,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也仅为0.3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的限值,也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