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末谨防小儿厌食症复发

 雪球儿. 2013-10-19
 
 
秋末谨防小儿厌食症复发

提要: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但并不是只凭“食欲不振”就可以诊断为“厌食症”的。秋末小儿大多喜欢喝冷饮、吃瓜果,在这个季节寒热交错,必须和其他病症相区别。所谓厌食症,必须先排除是否患有感冒或内科慢性疾病,例如:长期泄泻、慢性肝炎、肺结核等,如果是因为这些疾病而引起的厌食是自然的,等到疾病痊愈后厌食就会改善。真正的厌食是指长时期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也不想吃,甚至拒吃,这种情形一般连续两个月以上才符合所谓的“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又称消能紊乱,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差、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少见)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者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二、小儿厌食症病因:

大多数小儿厌食症不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而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如:饮食无规律,无固定进食时间,进食时间延长或缩短,正常的胃肠消化规律被打乱;片面追求高营养,肉蛋奶无节制地填喂,损伤胃肠,引起消化不良;零食不断,嘴不停,胃不闲,导致胃肠道蠕动和分泌紊乱,饮料、雪糕、巧克力等高热量,使血糖总是处于较高水平而不觉饥饿;进食环境差,边吃边玩或进食时家长逗弄、训斥,使大脑皮层的食物中枢不能形成优势的兴奋灶;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进食,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以拒食作为提条件的筹码;运动不足,代谢减少,胃肠道消化功能得不到强化;服药太多或滥用保健品、补品,增加胃肠消化吸收的负担都会引起厌食症。另外,生活不规律、睡眠欠充足、过度疲劳、便秘、身体不适等,也是厌食不可忽视的原因。还有应该注意的是,小儿情绪变化也可引起厌食,特别是因家长溺爱对小儿进食采取不适当的态度,会引起神经性厌食。

三、小儿厌食症症状:

小儿虽有轻度食欲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但无伴随症状,小儿活泼、愉快、精神饱满无症状者,多为正常。如果伴有疲倦、精神萎靡、低热者,多系结核或其他疾病感染。伴有腹疼和便血者应注意胃、十二指肠溃疡,寄生虫等。伴反应迟钝,皮肤粗糙,少汗和发育不良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低下。伴多汗、肋骨串珠、方额、颅骨软化等骨骼改变系佝偻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