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情表》

 liubaoliang 2013-10-22
《陈情表》课前预习
臣密言:臣以(        )险衅(        ),夙(        )遭闵(        )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        )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        )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        )鲜(       )兄弟。门衰祚(        )薄,晚有儿息。外(活用:      解释:           )无期功强近之(        )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        )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        )疾病(句式:      ),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        )奉(        )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        )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句式:      ),拜臣郎中,寻(       )蒙国恩,除(        )臣洗马。猥(        )以(        )微贱(活用:      解释:          ),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        )所能上报。臣具(        )以表闻(活用:      解释:           ),辞不就(        )职。诏书切峻(        ),责臣逋(        )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句式: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活用:      解释:          )笃(        ),欲苟(        )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句式:      )。臣之(       )进退,实为狼狈(句式:      )。
伏惟(        )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        )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活用:      解释:           )郎署,本图宦(        )达(        ),不矜(        )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        )至陋(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        )以(        )刘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        )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        )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活用:      解释:           )。臣密今年四十有(        )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        )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
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句式: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        )臣微志(        )。庶(        )刘侥幸,保(        )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        )犬马(活用:      解释:           )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活用:      解释:           )。
























《陈情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一些常用的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掌握本文中出现的一些常用成语。
2、.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陈情于表,情深理切,感情真挚,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
3、体会文章真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和“孝”的含义。
教学重点:
1.文言文背书技能的训练和文言文字词句的归纳。
2.文章的陈情特色。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句的理解,剖析“情”的含义,即:苦情、亲情、忠情。体会作者融于事的巧妙手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思路
一.何谓陈请    解题
二.为何陈请    作者 背景 知人论世
三.所陈何情
四.如何陈情     理清思路   说理技巧   陈情效果
五.整合名句  描述体验
六.处理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何谓陈请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陈情表”,“表”这种文体,我们在初中就接触过,学习过 《出师表》, 表是古代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属给君王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陈情表就是向君王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陈情表”,那文中是谁向谁陈情,说的又是什么事呢?
明确:陈情主体:李密
陈情对象:晋武帝
陈情内容:是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家有祖母需要奉养,不能应诏赴任的实情。
二、为何陈请    作者 背景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课文注解)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
背景介绍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在这样的情况下,曾经做过蜀国郎官、有外交才能且有孝名的蜀汉旧臣李密就成了晋武帝笼络的对象。然而,阅读文本我们知道,李密因家有夙婴疾病的96岁老祖母需要供养,而无法出仕。因此写了这篇奏章推脱朝廷的任命。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构思这样一篇文章,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目的,让皇上答应他的请求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三、所陈何情
1、那么课前的预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密在这篇《陈情表》中主要陈述了自己何种情感呢?
明确:苦情
2、那么,李密是如何表现自己辛酸苦楚的命运的呢?请结合第一段具体分析。
明确:
父丧母嫁 (生孩六月到舅夺母志)      从小就无父无母确实让人同情。
多病零丁 (臣少多疾病到至于成立)    从小就体弱多病,孤苦伶仃。
门衰祚薄 (既无伯叔到形影相吊)      家中人丁衰微,内外无亲。
夙婴疾病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祖母长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3、那么李密的这些不幸能以本文的那句话进行概括。这句话在本段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我因为命运不好,从很早的时候就遭遇了不幸的事情)。作用:总摄、统领的作用,统领全段
小结:
父死母嫁,是祖母“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则写出了祖母“躬亲抚养”的不易;家中人丁衰微,内外无亲,指出供养祖母的责无旁贷;祖母长年卧病在床,则暗示自己不能离开。由此可见,李密和祖母都离不开彼此,而这种相依为命的紧密关系,用文中作者自己的话讲就是“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4、身世坎坷艰难是李密的苦情之一,那么,文章的第二段有讲了李密的何种苦情呢?
明确:进退两难之苦。(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5、是什么让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明确:“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6、为什么想要“奉诏奔驰”?
明确:报答朝廷的恩宠。“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除臣洗马”;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朝廷的恩宠越来越重。
7、李密列举这些想说明什么?
明确:我李密对朝廷的器重充满了感激,一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将内心对朝廷、对君王的感激涕零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可以想见,晋武帝看到此处定会频频点头,赞赏李密识大体、知君恩呢?
8、既然朝廷器重、君王恩宠,李密就报君恩好了,为何又不出仕呢?
明确:因为祖母供养无人。“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9、那么,对于李密因需供养祖母而无法出仕的请求,朝廷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则告诉不许。”
10、不仅不答应李密的请求,朝廷要求李密可谓是步步紧逼,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明确:“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切峻、责、逼、催、急等,写出了各级逼迫的那种“急”,含蓄地表明了朝廷强己所难之窘迫、苦楚。
小节:李密为了报答朝廷的恩遇,想为朝廷尽忠;但相依为命,久卧病榻的祖母又离不开自己的侍奉。忠孝不能两全的窘迫处境,让读者也不由得为他着急。我想,晋武帝看到此处也定会微微皱眉,这的确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陈情至此,我想晋武帝因李密屡召不就而心生的不满,此时已被渐渐的消弭了。
11、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晋武帝为什么非得征召李密做官呢?难道晋国真得就没人当官了吗?
明确:背景介绍、知人论世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在这样的情况下,曾经做过蜀国郎官、有外交才能蜀汉旧臣李密就成了晋武帝笼络的对象。
其次,晋武帝在立国之初,就提出了“孝治”的治国理念,所以以孝闻名的李密自然就成了拉拢的对象,晋武帝想树立一个“孝道”的典型,以证明自己治国的成功。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密非应诏出仕不可。
10、李密为什么不肯出仕?
明确:一方面,李密因家有夙婴疾病的96岁老祖母需要供养,这是不能;另一方面,作为蜀汉旧臣,他对蜀汉念念于怀,无心出仕,这是不愿。不能是客观现实,而不愿才是真正的内心所想。
11、前面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李密通过陈述自己的苦情消弭了晋武帝对自己的不满,但是李密知道,要想真正达到自己不出仕的目的,仅仅凭动之以情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晓之以理。那么,李密是如何通过说理让武帝信服的呢?
明确:首先,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在第三段的开头李密就提到了晋朝的治国纲领“圣朝以孝治天下”,为自己孝敬祖母不能立即赴任,找到了理论依据,将自己的行为纳入到晋武帝的治国体系中,使之产生认同感。就是说,我李密尽孝心,顺应当时潮流,符合晋国的国策,虽是个人私事,但也是忠于您晋武帝的表现。于情于理,我李密对祖母都应是“区区不能废远”。我们还可以再想像一下,晋武帝如果有胡子的话,读到这里他一定会捋着胡须频频点头认同。
12、但如果你是晋武帝,看到曾为蜀国旧臣的李密说我和祖母都挺苦的,我现在要奉养祖母以尽孝心,所以我不能出去做官,你们会怎么说?
明确:晋武帝可能会说,既然你要奉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时你又出来做官呢?你李密之前多次“辞不就职”“辞不赴任”是不是为了名节而一臣不事二主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这种态度是不是对我的不满呢?
13、李密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明确:自污明志。为了打消武帝的疑虑,李密不惜自污。“臣少仕伪朝,历职朗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意思就说:自己曾经做官就是为了显贵,从来都不顾惜名节。况且我对新朝给我的恩遇,充满了感激,我一个亡国贱俘,怎么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呢。这是在赤裸裸的表忠心啊!
你想,听了这样的表白,感激之词,晋武帝还会有疑虑吗?(没有)甚至还有可能龙颜大悦呢。
14、然而,李密内心清楚的知道,不应诏肯定是行不通的?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延缓出仕的时间,那么,他又是怎样让武帝答应他不立即出仕,满足他“愿乞终养”的请求的呢?
明确:李密提供了一个能够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先尽孝,后尽忠)(“臣密今的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祖母年纪大了(“九十有六”),而且时日无多(“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而我则年轻力壮(“臣密今的四十有四”),我奉养祖母的时间会很短暂,但向您陛下尽忠的时间还很长,终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我报效国家,两者可以并行不悖,只是有先后缓急之分而已。如果您成全了我的孝情,不仅是对您治国成效最有力的展现,也会让我对您死心塌地的尽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小结:
在李密这一番以“孝”为中心,环环相扣,入情入理的陈情说理之后,标榜以孝治国的晋武帝,就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了。史书上记载:“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让照顾祖母的任务,由地方官和李密一起分担。还感叹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从这惊人的效果中,可见这篇奏表写得多么成功。当然这样一篇精心构思,以情动人,以理说人,合情合理,环环相扣的文章,打动不仅是晋武帝,还有每一个阅读本文的读者。宋代大学士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其文的精妙。
四、赏析语言
但是一篇文章光有好的构思还不够,还要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有很高的语言艺术,它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到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下面就请大家再次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及内容,来说一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
1、四字骈句: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2、对偶句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 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
①“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②“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③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形象生动。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五、整合名句  描述体验
整合了第一段中的“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第三段里的“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最后一段里“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要求:学生依据这几处文字描述一下李密是怎样侍奉祖母的。
示例:“
一间简陋的房子里弥漫着药味,九十六岁高龄的祖母躺在床上,不时地发出低微的呻吟。李密守候在边上,不时地给祖母掖被子。床前一个炉子上的药罐里炖着药。该吃药了,李密小心翼翼地扶起祖母,让她斜躺着,先尝一下药的冷热是否合适,然后一匙一匙地喂。有些药汁从祖母的嘴角流了下来,他赶紧用毛巾轻轻擦去。祖母吃完药躺下了,李密就坐在床边看书,只要祖母一有动静,他就马上放下书,察看祖母的情况。白天如此,晚上也是这样。他的朋友见他越来越瘦,劝他雇一个奴婢来服侍祖母,他总是摇摇头说:‘让别人来服侍,我不放心。祖母当年养育我,比我现在服侍她还要辛苦,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不能报答万一, 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附:板书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