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推拿家用大全

 fy5878150 2013-10-25

【手阴阳】

[位置]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

图片

【小天心】 [别名] 鱼际交。

[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图片

【老龙】

[位置]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老龙。

[功用]开窍醒神,退热。

[主治] 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图片

【端正】

[位置] 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操作] 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用] 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

[主治] 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

图片

【内劳宫】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功用]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

[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图片

【外劳宫】

[位置] 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

[操作] 用揉法,称揉外劳;用掐法,称掐外劳。

[功用] 本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陷佳穴,能发汗解表。掐揉外劳宫主要用于一切寒证。

[主治] 受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痢疾,脱肛,遗尿,疝气等。

图片

【一窝风】 [别名] 外一窝风。

[位置] 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用]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主治] 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图片

【总筋】 [别名] 内一窝风。

[位置] 在掌后腕横纹之中点。

[操作] 以指按揉称揉总筋;用拇指甲掐称掐总筋。

[功用] 镇惊,醒神。

[主治] 惊风,夜啼,潮热,呕泻等。

图片

【退六腑】

[位置] 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一切热证。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腮腺炎,大便干燥等。

图片

【膻中】

[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操作] 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

[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