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与外企比较-华为与GE

 联合参谋学院 2013-10-28
    华为与GE-组织与架构   同样是碳原子,只是原子不同的排列,形成的物质一种是石墨,一种是金刚石。 华为 华为已是一个商业上的巨头,但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患上了大企业病。 初入华为,发现华为有两多,一是会议多,二是胶片多。 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商业帝国,会议多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华为的会议之多,多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许多人几乎天天见不着面,不是在会议室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即使见了面,还是耳朵上挂着耳机,在开电话会议。注意,这些人并不是中高级管理人员,而只是普通的基层人员。 与会议多相伴的还有胶片多,华为事必汇报,汇报必写胶片。对许多人来说,写胶片已成为主业,成为最重要的事。许多team已经不是一个人在写胶片,而是一个团队在写胶片。 会议多和胶片多只是表象,它们真正的根因是什么? 那就是华为的组织结构过于复杂:一是部门多,二是层级多。                                           (一)部门多 华为部门粒度太细,部门太多,且各部门分属不同的组织领导,以致所有人心中只有KPI,没有华为二字。 这带来许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利益分配和责任划分困难 在华为听到最多的一个名词就是部门墙,喊得最多的一个口号,就是打破部门墙。实际上呢,部门墙非但没有打破,反而越来越厚。 因为涉及部门太多,每一个业务各部门都会尽量展示自己的存在,放大自己的贡献,争取本部门的利益;当出现问题时,所有人又都会尽量撇清,减少本部门的责任。但无论是利益还是责任,部门之间总有重叠的地方,此时争功诿过便成了部分人的第一选择,而一旦有人这么做了,剩下的人无论主动被动,都会这么做。 正因为如此,很多主管会欣赏和鼓励下属和别的部门吵架,谓之有狼性。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部门墙自然越来越厚。会议也沦为各部门利益PK的战场。 责任不明确,大家都在推来推去,那两个部门间责任交集的地方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很难解决。这正像中国食品安全,有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5个部门管着,反而很难管好。 第二个问题是部门间协调和决策困难 各部门分属不同的领导,没有一个有力的组织来直接领导。不好协调怎么办,那就开会,太多的协调会应运而生。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想法,意见难以统一;同时战线拖的太长,后方与一线都不明白对方的处境;再加上各自部门的利益,自然很难说服别的部门。 今天这件事上你卡卡我,明天那件事上我就卡卡你,效率进一步降低。业务变成了各部门间的博弈,协调会最后就变成了博弈会。这种会议经常毫无结果,绝大数的都是议而不决,最后能决定的就是下一次开会的时间。 因为部门很多,责任不明确,没人能负全责,也没人愿意负全责,决策便很困难,即所谓的没人敢拍。只好汇报到上一级,如是者三。 总之,为什么会议那么多,会场就是博弈的战场,分割利益需要会议,推卸责任需要会议。部门越多,会议就会越多。 (二)层级多 华为有5级部门,再加上PM,PL,华为的管理者太多,大量的中层管理者只起到信息的上传和下达的作用,人称二传手。这些信息的汇报需要大量胶片,华为的胶片文化就此形成。 信息链条太长 决策者一旦需要信息,都是一级问二级,二级问三级,一级级的问到基层,再一层层的上报回去。在汇报的过程中,因为路径过长,会造成大量信息失真,同时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屏蔽修改一些信息,这种修改层层放大,使得信息面目全非,最终造成了决策不接地气。最后是决策者居庙堂之高,不知江湖之远。 三个和尚没水喝 管理者太多,权利太过分散,责任也同样分散。遇到问题时,没人愿意站出来负责任——如果干好了,功劳是大家的;干不好则很可能背黑锅;而投机取巧的反而容易高升。长此以往,一旦遇到需要决策的时候,大家都学会了明哲保身,只将情况向上汇报。最后,所有人都是听汇报,作汇报,不担责,不决策。 那大家平常都干嘛,写胶片汇报呗。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华为,折腾的动静越大的团队,受到的评价越高。因为他们总是很忙,总是在不停地改进,显得非常积极主动;至于结果吗,大部分人只看胶片。 中央集权制 管理层太多,表面上权利分散,互相制约,但谁都有权就等于谁都没有决定权,最后还要依赖上级拍板,实际上是中央集权制。直接造成高层的时间被大量的汇报会议所占满;而且大量的决策都由高层制定,为各层的工作承担决策的责任和风险,其中错误一定会有。 同时中央集权制还有一个弊病就是响应慢,据说恐龙肢体的感觉要过很久才能传到大脑,当它踩到一根刺时,他要过几分钟才能知道。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枝枝节节都要依赖“首脑”做决策,难免要出种种问题,更何况,“首脑”要处理的信息可比恐龙踩到一根刺要复杂多了。 总之,层级多造成了汇报文化,汇报文化造成了胶片文化,胶片文化又衍生了一个副文化,那就是报喜不报忧文化,这点在马电事件中已经充分的展示了。 GE的比较                                                                           1981年4月,杰克韦尔奇初掌通用时,通用电气的销售额为250亿美元,盈利15亿美元,市场价值在全美上市公司中仅排名第十,公司机构臃肿,等级森严,对市场反应迟钝,在全球竞争中正走下坡路。而到1999年,通用电气实现了111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全球第五)和107亿美元的盈利(全球第一),市值已位居世界第二,是迄今历史上与微软仅有的两家突破6000亿美元的公司。 杰克韦尔奇在GE的成功固然有种种原因,但个人认为,他成功的一切基础是对GE组织架构的大刀阔斧的简化。 因为原来的GE机构臃肿,管理层级复杂,层次过多,僵化的官僚气息令人头痛。正是僵化的体制使得员工习惯于以往的成就,循规蹈矩,看不到未来的危机,缺乏创新,很难有大的突破,这时无论有多少良计,也是一纸空文。 关于他怎么实现组织变革,已经有很多总结了。个人总结两句话:就是横的(部门)砍一半,竖的(层级)砍一半。 (一)部门     GE尽量减少部门的数量,保持部门粒度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在GE,许多功能相关的职能尽量集中在一个部门,许多互相合作的部门尽量拥有一个共同的领导。须知,打破部门墙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 (二)层级 GE现在的层级只有三到四级,而且更为关键的是,GE很少有官僚主义气息。这一点,正是始于杰克韦尔奇。 杰克-韦尔奇如此痛恨并描述官僚主义:“我们培养对官僚的仇恨,而且我们在使用‘仇恨’这个可怕的词语时从没有过片刻的犹豫。官僚必须受到嘲弄,必须铲除……我们的每一天都是一场战斗,我们要摧毁官僚机构,使我们的机构保持公开、通畅和自由。即使官僚作风在GE内已经基本上被清除干净了,我们也应该保持警惕——甚至应该保持一种多疑症的态度——因为官僚倾向是人性的一部分,是难以抗拒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会回到你的身边。官僚使人感到压抑,使人颠倒主次轻重,限制人们的梦想,使整个企业面向内部。” 如果对GE组织结构做一个总结的话,马化腾的“大公司平台,小公司精神”,我觉得是一个最好的注解。     越是大公司越需要简单的组织结构,因为碍于自己的规模,它们本身已经够复杂了。 Business环 我认为一个公司的经营活动主要有生产、研发、销售、财务四部分构成,比如供应链管理和制造管理都属于生产,测试和RD都属于研发,市场、行销和服务都属于销售,业务起于供应商,通过生产、研发、销售,到达客户,再通过财务,最终闭合成一个环,这个环就是Business。业务流在这个环上跑一圈,就带来了现金流,我们一切的活动,一切的部门包括HR、法务、质量等,都是为了业务流能更好更快的在这个Business环上循环,进而带来更多的现金,这就是lead to cash。而流程的意义,就是裹挟着业务流,在环上循环。                           流程流              业务流              现金流          <-   财务  <- 供应商->生产->研发->销售->客户             Business环 对照上面的business环,我们会发现部门太多,粒度太细,一个流畅的业务流就被大大小小的部门生生割裂。层级太多,就会拖慢业务流的速度。可以看出,适度简单的组织架构最适合Business环。 郭士纳当年在IBM推行IPD,原因就是因为IBM原来的组织架构太过于臃肿复杂(据说搬一个柜子要六个人审批),郭士纳无法打破原来的组织,就在其上抽出人来,重建了一个轻量化组织,便是IPD,郭士纳称之为让大象跳舞。因为原来的组织结构还保持着,便是矩阵式结构。     总之,如果把公司看成一个系统的话,组织简单,则系统简单,即使出了问题也一目了然。组织复杂,则系统复杂,正所谓浑水好摸鱼,滥竽易充数,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是哪里的问题,甚至不知道出了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