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和青年校长的谈话》(8)

 飞雪549 2013-11-02

读《和青年校长的谈话》(8

星期天,依然是一种休假的生活,平静而充实。下午,一家人去体育活动;晚上,夫人看学生作业,儿子作最后的中考复习,我继续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也许,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会伴随我的一生。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部必须反复欣赏的名曲,每次翻开苏霍姆林斯基,总会感觉到教育世界的无比美妙。

我们在学校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几乎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8次谈话主题是关于“怎样做学年总结”。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总结”相比,我们的学校真是太少总结了,我们甚至从来都没有过总结,我们每学期的所谓总结常常只是“工作的罗列”,苏霍姆林斯基的总结建立在全校教师的实践与经验之上,把师生脑力劳动的发生作为中心,是学校经验的抽象与概括,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纲领。

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教育思想都是在不断的“总结”中发展起来的。他说“我只是在当了几年的校长、分析了上千节课之后,才开始明白:一堂好课并不是教师一字不差地把事先制定的教案搬到课堂上来。”好课,“它的诞生只能是在课堂上。”(841页)而这种认识的建立就是在不断地总结之中的。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校长的“笔记本”,这种笔记本“不要光是记录那些显眼的事物。首先要把那些不经过仔细观察便不易看到的事物记下来。”而且“要善于找出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纷繁复杂的关系”。(844页)

关于“校长的听课”,他说,“有一些校长把课堂教学看做是无所不包的,认为学生的知识只是取决于它。”于是教师不欢迎学校领导听课,不愿意“为校长(或视导员)而上课”,他认为,“如果教师知道(并且亲身体验到)校长能够看到并且理解学生的知识状况是取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能够以这种理解为指导思想来分析教师的工作,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会显得很自然,就会按照自己原来的设想进行工作,也就不会产生‘上课给校长听’的想法,同时也不会把校长只作为监督者来看待。”(845-846页)

苏霍姆林斯基极其重视“分析”。“对学校实行教育思想的领导,其规律就在于,我们必须经常把现在跟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否则就很难工作”,他建议校长们“要善于回顾走过的道路,对于已经做过的事情要进行思考;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就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846页)“要善于对事物进行分析、概括,并灵活运用概括出来的结论。这正是学校实行教育思想的领导的实质所在。”(847页)不同的学校,办学的经验是不同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面貌。这首先是因为那里的教师都有他们自己的一般教育观点和信念,有他们自己达到总目标的途径,也有他们各自遇到的障碍。正是这种有个性、有特色的东西,应当在教育工作的总结中,在学年的计划中反映出来”。(862页)我觉得这简直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特色学校”思想。

——在我与学校的接触中,做得很多的一件事就是与学校一起总结经验与发现问题,我深深地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几个字,我一直认为:首先,任何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智慧;第二,办学智慧是存在于学校一切活动之中的;第三,办学智慧的自我发现是学校不断走向成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总结”是重要的,是极其重要的!

如何做“总结”?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积累事实,善于从一些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智力基础,你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顿然领悟的时刻,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实质,会突然再现在你面前。”(849-850页)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办学生涯中,有着无数这样的例证,比如关于“阅读”的理解,他在研究中不断地提高着对“阅读”的理解,他说“不会阅读并不是智力发展不正常的结果,相反,是不会阅读阻碍了智力的发展”,“我们感到自己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命运负有重大的责任:他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他的智力发展。”“阅读不只是一种基本技能,而且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851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总结”来自于日常的思考。他例举了众多的“周末思考”证明了这一点。他的做法是每天有一些记录,每周对这些记录与一周内的听课通盘思考,“抛开为数众多的事实,而着重研究最主要的东西。”(853页)他认为“从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研究事实,到作出概括而抽象的结论。——这是我们学校领导每天都应当走的一条路。”(852-853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种“总结”必须是校长自己做的。“如果你把这件事委托别人去做,自己撒手不管,你就会成为一个‘不熟悉情况的人’。如年复一年这样,你就会渐渐成为一个多余的人了。”(858页)——这个“多余的人”真是一针见血,事实上,在我们今天的学校里,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多余人!

2007年6月17日星期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