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不可尚奇 吉峰

 农家乐爱爱小屋 2013-11-03

学书不可尚奇   吉峰

(2011-01-10 07:22:08)

学书不可尚奇

                       吉 峰

     清代书家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以行医为业,终学不仕,善隶书,兼善治印。为访河北,山东汉碑,倾尽家资。自称:“作字最不可轻易,笔管到手,如控于钧弩,少驰则败矣。”朱彝尊称他“八分古今第一”。<隶法琐言>上说:“先生自言学者不可尚奇。其初学隶。是学闽中宋比玉(明末书家宋钰),见其奇而悦之。学二十年,日就支离。去古渐远。深悔从前不求原本。乃学汉碑。始知朴而自古。拙而自奇。沉酣其中三十余年。溯流穷源,久而久之,自得真古拙真奇怪之妙。及至晚年,醇而后肆,其肆处是从困苦中来,非易得也。”

 

     郑簠所说的 “奇”,是以楷书的方折笔法替代圆转精密的篆书笔法来写汉隶,因而“日就支离”而“去古渐远”。

    张旭的草书“出幽入明,殆类神鬼雷电。”(宋潜溪跋张旭书<酒德颂>真迹),你说奇不奇。行笔看似纵情恣意,信笔而为,奇怪百出,不可端倪。实际上“求其源流,无一点不该规矩者。(<宣和书谱>)”。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夫守法度至严,则出乎法度者至纵(<广川书跋>)。”可初学的人,“不知其所以好者在此,但视其怪奇。从而效之,失其指矣(<东观余论>)。”

     由此可见,书法“尚奇”,更尚原本。那什么才是书法的原本呢?学习书法又为什么要求原本呢?又该怎样求原本呢?

 

  一、什么才是书法的原本呢?

书法的原本,郑簠的意思就是真古拙真奇妙。真古拙,真奇妙又是什么呢?是“朴拙”,是天然朴素,是不加雕饰。是“纵横有可象”(蔡邕)。是“同自然之妙有”(孙过庭)。大朴不雕,大巧若拙的奇,才是真正的奇。书法不是不尚奇,而是尚本质的奇,尚自然的奇。

     二、为什么要求原本呢?

水有源,树有本。水无源不能渊远流长;树无本不能根深叶茂。书无原本就会如人一样不能立。我们常说“艺无止境”,艺无止境就是因为“艺”是有源有本的。艺术的源和本就是气象万千的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正是如此,人们对艺术的追求自然也就无有止境了。郑簠对此感慨颇深:“学二十年,日就支离。去古渐远。”的原因就是“从前不求原本。”而是将本末倒置了。

     三、怎样求原本呢?

 

  1、求原本就是尚质,尚法。质是本质,是本色;法是法自然,以自然为法。苏东坡说钟繇、王羲之的书法“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妙在笔画之外,也就是妙在“各尽字之真态”(姜夔)。因而有“真奇怪之妙”。

     2、要得古人笔法。清书法家杨宾说:“学书在得笔法而会古人之意。”怎样才能得古人笔法?孙过庭说,先求平正,既得平正,继求险绝,既得险绝,复归平正。是的,由平正入门,是为学成规矩。然后才能平中求奇,奇到极点了,自然要回归到平正(物极必反)。虽然这也是平正,不够这时的平正已是巧用规矩的“平正”。是天然的平正,是本色的平正。是纵心所欲而不踰距的平正。只有天分与学力俱至,才可得到。也正如郑簠所说只有“从困苦中来,非易得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