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腰围保健康

 tuzididie 2013-11-03

  “楚王好细腰”,接下来一句便是:“宫中多饿死”,看来对“楚王之好”是取否定态度的。自唐以降,尽管环肥燕瘦各有所好,但中国人总体上是喜欢胖一点的。民间一般对于肥胖者多视为“有福之人”,因为此等人士必定衣食丰足,而且毋需辛勤劳作之故。

  到了近代,食品极大地丰富了,而在中国更由于美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吃的方面,有了更多关注。二三十年下来,竟有许许多多的人“发福”了。

  科学研究发现肥胖容易引发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病症,而脂代谢紊乱又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脑溢血之类,为影响我国民众生命健康的头号大敌。肥胖之事岂能不加重视。

  要知道是否已经发生肥胖,就要关注体重。人的正常体重应该与他的身高相应,通常的算法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叫做“体重(质)指数”的算法;以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如身高1.75米之人,体重若为80公斤,则其体重指数[80/(1.75×1.75)]为26.14。我国以18.5至小于24为正常;以24至28为超重;若大于28则为肥胖。则此君已属“超重”范围。此种算法只适用于成人,不适用于儿童。另,此种评价方法亦不适用于肌肉发达者。

  看来单以体重论肥胖,尚有些不足之处,何况近代科学研究认为危害健康严重的是内脏型肥胖,即民间所称的“啤酒肚”者。因为腹内的脂肪更易产生一些“生物因子”,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其中典型的,如一种被称为“抵抗素”的物质,它能抵抗胰岛素,以致糖代谢发生紊乱,糖代谢的紊乱又必引发脂肪、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既然如此,腰围与健康的关系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国健康学界提出的控制标准是男性成人腰围应不超过90厘米,女性成人应不超过85厘米。测量的方法是:直立,以肋骨最低点与髂骨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为测量点(不是以肚脐为测量点),以软尺紧贴(但不束紧)测量。

  腰围事实上还受体型大小的影响,若单以85或90厘米为标准也不尽合理,所以又有“腰臀比”与“腰高比”两个判定标准:腰臀比是腰围与臀围(臀部最大处)之比;据说许多大明星如梦露、赫本等都保持在0.7左右的“黄金比例”,如此固然是好,但从健康计,女性不宜超过0.8、男性不宜超过0.9,是必要的。腰高比是腰围与身高之比,一般认为应低于0.5,老年人亦不宜超过0.6。

  西谚有云“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而据报载:我国城市男性近30年来腰围增加了12厘米。这事又岂能等闲视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