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的要点

 老庄. 2013-11-04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但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就是说,虽然发病机制是一致的,但是,临床表现千差万别。其中,高尿酸血症是基本的,此外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等。

有高尿酸血症,不一定就是痛风;只有在高尿酸血症的同时,伴有上述症状,才叫痛风。

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后者则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

临床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则多在更年期后发病。

临床分为

无症状期:只有高尿酸血症,而没有症状。

急性关节炎期: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多呈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躅趾及第1跖趾关节最常见;发热;初次发作常呈自限性,数日内自行缓解;可伴高尿酸血症。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痛风石(tophi)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常为多关节受累,且多见于关节远端,表现为关节肿胀、僵硬、畸形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和变性,严重时患处皮肤发亮、菲薄,破溃则有豆渣样的白色物质排出。

肾脏病变:痛风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仅有间歇性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呈持续性,伴有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夜尿增多,晚期可发生肾功能不 全,表现水肿、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少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或无尿。尿酸性肾石病,10%~25%的痛风患者肾有尿酸结石,呈泥沙 样,常无症状,结石较大者可发生肾绞痛、血尿。

诊断: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μmol/L(7.0mg/d1)、绝经前女性>350μmol/L(5.8mg /d1)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中老年男性如出现特征性关节炎表现、尿路结石或肾绞痛发作,伴有高尿酸血症应考虑痛风。关节液穿刺或痛风石活检证实为尿酸盐 结晶可做出诊断。X线检查、CT或MRI扫描对明确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急性关节炎期诊断有困难者,秋水仙碱试验性治疗有诊断意义。

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避免负重。药物选择依次为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罗非昔布、糖皮质激素等)

慢性期的治疗才是关键:1积极行降压、降脂、减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综合治疗。

2、非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减肥

3、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排尿酸药,如苯溴马隆、羧苯磺胺;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碱性药物:碳酸氢钠等。

预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肾功能损害及关节畸形者,经有效治疗可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急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若有肾功能损害预后不良。



(作者:棒棒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