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拳发劲秘要

 建华1968 2013-11-08





内家拳发劲秘要

一、
 
        发劲掌心微相前送,人自身被两力相拉,一力由肩及顶项向上,一力向地下微踩,瞬间己身被内气填充,即丹田气炸向四肢周身,瞬间脚踩大地,故如大地打人 .......

       普通人是十二经脉通,而奇经八脉只每两时辰与十二经脉通一穴,小滴涓流之通,而内家修者可将八脉气足通关而逐渐趋向全通,成洞庭湖(八脉),可倾刻间调节长江水(十二经脉),故一但发劲,丰盈之气由丹田炸向四肢及周身,故周身澎湃之气,可伤人可发人,高手在对手拳脚攻己身时,吐气开声,身颤微拧,则对手自伤或跌。内家高手感觉两臂是插在丹田,不在肩膀。纯厚者既轻灵又猛烈,轻轻用内劲一拍,挨者即如同挨猛击,惊慌不及人已跌出。

  胜敌无绝招,见敌打来,心念一动,随式打去,即可成功,乃无意中抖擞之神威。功夫上了后背才能真发力,有人来袭,狗熊蹭痒痒般浑身一颤,对手就出去了(震倒了)。发劲其实就是一颤或说是一抖,而前提是松,如果松了,劲仍难发出,要在腰上找毛病,劲要练到背上,试劲的方法:浴后不要擦,用抖劲尽力一抖,看背后的水珠能抖去多少,看那些水珠弹出的力量有多大。整劲试法,身子直立,平伸双臂与身体成十字型,反臂手心向下,然后坐腕,极力向外撑。然后,可请人猛击你手掌,你身子飞出,而拳架都不会散。

       惊抖力又叫抖翎劲,发出来是抖胯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背劲,背上的出劲,蓄发在于背,要抖背。近身之后,蓄发变动全部由背上完成,手头自不必有什么抽撤蓄力,而只管一直压制着他,而他再怎么控制挤压你的双手也没关系,你自管背上一抖,连续打击。

      翻浪劲表现在后背和肩上,惊抖劲表现在腰上,想一下猫、狗下水洗澡上来后抖掉身上水的动作,试着做一下,两手臂平伸如抱圆柱状,两手掌朝前,用腰部急速抖动,体会一下是什么感觉。 -

  练拳一惊一乍的不行,动手得一惊一乍。动手时讲究惊乍打人,一是靠对手惊起自身,打出本能反应,二是出手冷脆惊起对手,一打就是一个空白,就是说打了他,他也不知道怎么打的。练习吐内劲打沙包使沙包不动只震动悬挂之绳。 -


二、

  胜人一靠身步灵活,使彼不能沾已,故能得势得机。二靠内劲精粹,出手无式无拘,故能因敌制敌。内家胜人只在一沾之中。倘若不能在一沾之中胜人,便是功夫不济。每遇劲敌,一沾即发,其劲直透彼之内脏,无论彼是化是打,皆受内伤,称为内家绝手。

内劲者,不用意而神自明,不运气而气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所谓应物自然,感而遂通。用力浅缓,其应之亦柔,发力深重,其应之亦猛,此为内劲之性也。实战打法,一接手,劲就要入到他体内,使他回不得手。把人向远处发,不过是玩劲儿而已,能有多少劲儿渗进去。 -

  打拳即是练功力,能短劲才能制外家高手。化者须练到沾触即化打看不到化,圈小至无圈,实战中才能发挥内家之能。内家无论截(形意撞抖震颤搓)顺(太极履发)闪(八卦闪抹)三法都不离一沾,只越高者沾之无形,彷佛闪过却攻者已飞跌。

形意抖震劲、烈劲、炸劲,初功者身首皆颤,此劲直接施于人身即可杀人。尹氏八卦称干冷劲,太极称冽劲,鹤拳称骏身震身纵身宗劲,心意称战劲颤劲。无非沾控间一滑颤即拉回,彷佛无动,以极高速之能为,故初者颤脚,二者颤脑,三者颤脊椎,四者颤人神气气血。 -

  刚分整拙,柔分真伪。拙刚易出,练力便可得之。形意初成于刚,刚至贯通则达柔,真柔者乃是转运刚整之劲于周身,求其贯通而不发也,欲发则随时随处皆可,故真柔是以刚整为基。刚柔互济可生奇劲。如震抖之劲,即顺、截二劲合一所生。震头即头昏眼黑。震胸即心颤血乱。震周身即四肢欲散。欲得此劲,第一自身整劲出得要快。第二对彼之劲听得要灵。第三认彼骨缝认得要切。

用时先顺摧彼劲,即刻以整劲截之。前后只是一瞬,两手一抖而己。欲震其头,先要顺摧其重心,继而以截劲向其颈椎骨缝处走。欲震其胸,截劲要走彼腰椎骨缝处。劲打不到彼脊椎骨缝处,震劲不生。顺不离其重心,截不离其椎缝。上下一线贯穿,如抖绳子一般。然震劲伤人深矣,可使脊椎骨节错位,乃至伤中枢神经,彼即废矣。 -


三、

  高手用劲,不见其形,疾如闪电,一发即收,一出手必如雷动电发,使敌不得尽其守御之。蓄而后发,如闪电一发即收,一击即中,中之之顷,疾如掣电。劲之应敌如矢之离弦,其着于身如蜻蜓点水,一着即止。若猝不及防而劲至,则应以警劲,敛气竦神,紧以当之,震以杀之,行所无事矣。发劲时外示柔软,内涵坚刚,足腿用劲,由脊发出,当机立断,应发即发,不可迟疑。

用劲最难,虽劲大于敌,用而不当为敌用,用之过早,则劲已出而敌未着,过迟则敌已入而肘不得伸,劲因不得达,皆授人以隙。敌无论以何手来,吾均宜及身而紧,一紧即发,必使敌手不得抽,而吾手已压敌境。倘沉之过下,或起之过昂,敌人蹈隙最易。手足吞吐之劲必同等,如以五十磅之劲打出,亦以五十磅之劲收回,吞吐劲不相等,病在迟缓,故敌人得接其手而还击之。快由于有劲,无劲必不能快,吞吐之劲相等,则无留顿不收之弊,敌非但不能接,且受伤尚不知手之来路,故临敌万不可接人手。 -

  放松是发劲的前提,极柔软后能极坚刚,只有做到充分的放松,去掉全身之僵劲,才能够发出完整一气的弹抖劲。全身骨节松开肌肉松弛,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肌的用力,使力不至于在中途被对抗肌的紧张用力而消耗减弱,使周身之力能够在一瞬间达到着力点,也就是集全身之力于一个力点上。肌肉紧张用力的时间要短,要在发力到落点的一瞬间高度紧张,而后再迅速放松,发劲时肌肉紧张的时间越短,力到落点的速度就越快,威力也越大。

要想打好弹抖力,关键是腰裆劲的配合,发劲时要转腰扣裆,腰部旋转,裆劲扣住,可使动作快猛迅疾,力达梢节。练习螺旋劲,要以身体中心为轴,在发劲时身体迅速向一侧转动,产生离心力。对称发力,不至于出现发力落空而失重的现象,以保持自身的中心平衡。 -

  衡量一个拳手发劲的质量,劲要从足下发出,劲不生于根就好象是无源之水,没有叫的蹬地反弹,就不会有节节贯穿的推动力,也不会发出威力强大的整体劲;有腰裆的弹抖旋转力,在放松的基础上,快速的转腰扣裆就会产生周身一体的弹抖力。

有落点劲将周身之力集中发出于一个着力点,如只是周身弹抖而劲无落点,没有穿透力,就等于华而不实,看似很厉害却没有杀伤力。 -


四、

  用劲总以中线重心不失,周身光线不断为枢纽。出手恍如蛇吸食,打人犹如震地雷。求劲之法,慢优于快,缓胜于急,而尤以不用拙力为最妙,盖运动之时,须使全体之关节任其自然,不稍有淤滞之处,骨须灵活,筋须伸展,内须舒放。

平时练习,三尺以外七尺以内,如临大敌之象,交手时有人若无人之境。颈要竖起,自头至足一气相贯。拳由心窝去,发向鼻尖前。鼻为中央之土,万物产生之源,冲开中央全体皆糜。 -

  发劲时必须放松,注意力要集中,精神要振作,要把发劲意念集中在目标后方。劲发自于躯体,不要有预兆,要提高躯体的鼓荡频率、振幅。必须学会利用自身重力、物体惯性提高动作速度。学会拧腰转胯打出全身之力,击中目标前一瞬迅速翻拧,打出脆劲,击中目标时全身肌肉突然紧张打出撞劲。

既要练习发短劲打出震撞之力,又要学会发长劲,发出长劲后,立即顺势带动身形步法作适当调整,使发劲自始至终保持平衡。不要在疲劳的时候练习发劲,要切记有劲、练劲、长劲,在保证动作速度的情况下进行力量练习,并确保动作的末速度最快。连续发劲时,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使发劲具有一定的节奏。要重视反应速度、发招速度的练习。重视身体的柔韧性练习。 -

-

  对于初学者练习发力,最先不可能通过放松来明白发力,而是要用全副力气来发力,要有每发一拳既把人体打穿的强烈意识,因发力配合开合呼吸所以不会伤身,只有把力量打出来了,才谈得上放松发力,之后才谈得上摸索诱发点。只管放力去打。轻轻松松的把最大的力量释放出来,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拙力尽去后,不用力还要把拳打出去,打法尽在一个赖字,就是整体赖在别人身上,注意此时身上的筋骨必须已经完全舒展开了,把这股赖劲练成自然,练出速度,到这步支顶力和撑抱力可说已有小成,随随便便放在人身上就是一个整体,你要用拳打,一拳就可以把人放翻,一个趟步就可以把人趟起来,因为对方要用局部受你的整体力。拳的根本是“舌顶上鄂,提肛,气降丹田”,没有这个,练拳等于瞎跑趟,较上丹田有立竿见影之效,动手能增两百斤力气,不较丹田,比武要寻思怎么动劲,而较上丹田,不知不觉就动上了劲。 -


五、

  人的先天之力有大有小,力气大的打力气小的是自然规律。但武术修炼的是力的质量。如果一拳可以打出周身的力量,那么这是整体力。力气越大的人整体力肯定大。但是练到了周身一体,身体一颤即可伤人,这种力方可称为内劲,练到了这个层次,力气大和小已经无所谓了,因为这么高频的力打在谁身上都受不了,内劲表现并不光就体现在杀伤力上。

内家拳练的是全面的功夫,空有一击必杀的能力,打不到人家身上也是白搭,所以练拳要练身步法,不但要练快,也要练准,进步和落步都要又快又准,才能夺对方的机势,高手相争,胜负立判,靠的就是身步法的极其灵巧和一触即发的劲力。 -

  形意拳发劲称之谓抖绝劲,务要全身放松,身体高度的协调统一,全身的劲力集中一处的整撼力,也称暴发力,参考观察骡马干完活打滚后混身一抖的劲力。形意发力时,肌肉是由松到紧的,好似全身的散劲顷刻间聚于一点,这一点可以是拳,也可以是全身的任何部位。开始时劲是聚不起来的,随着练习的过程,劲会逐渐好起来,松为了速度,紧为了整劲。先松后紧,运动过程中松,发力瞬间是紧,随之而松。一张一弛。 -

  将丹田的鼓荡之力,腰胯的抖擞之力,和肩背的翻浪之力合而为一,形成冷、弹、脆、快的抖炸之力,沿自身骨架劲路渗入对方体内。动作幅度很小,外形上只是机灵一颤。将这种零距离发劲做到随心所欲,才能谈到在实战中自由运用粘、连、绵、随、牵、捺、逼、吸等内家劲诀。

在吸气、呼气、闭气三种状态下皆可发劲,所发之劲才是五脏之力。形意发力劲长,平时练拳就要将劲往远放。形意之打人以崩拳最有名,不管单崩或双崩都如坦克车撞人,故形意之拳极实非抽击,快如冬天打冷战(抖颤),能整能沉打人非抽弹击而是捅、崩、撞、打,打人成飞。发劲是利用呼吸,然后用神、用意、用气将劲打出去,可使对方如触电样跳出。这种劲打出去,会使人吓一跳,而有惊心动魄之感。 -


六、

  力源于脊骨之内,正直不偏,而中正安舒,如脊骨不能中定垂直,劲发时不能由内及外。一只猴子竖蹲不动时其形较短小,但身一纵几乎长大了一倍。戴氏拳以“蹲候桩”作为入门,其形简意深已显而易见。

蛇之折、鱼之游、兽之搏、禽之扑、百兽万物之运动、力量均源于脊骨之开合。如在水中抓住鱼,刚离水面它便会猛然扭动背脊,脱手而去。一个壮汉不一定能抓牢一条鱼。鱼也是脊骨发力。鱼被钓上来的时候那惊恐与疼痛时所翻滚的动作就是进身时的身法。当达到八十公里时速一个紧急刹车,那就是进身发劲的感觉了。

舍却丹田而主动去锻炼脊骨、腰椎,腰椎一动丹田自然会内动潜转。脊骨、腰椎提放卷纵扭转开合;以五节腰椎内部的惊炸弹拦劲弹抖起四梢之力;以腰椎提起的重力砸向对方的重心实点,轻易的将对方击出,真功夫在能否以脊骨的提纵展落去撞击对方整体重心。如对方对你面部突然击出一拳,你随意探手一接,对方能否旋转着栽出去,如果不能就证明你对脊椎的内转发力还没有真正掌握,不能有效的利用脊骨旋转起落之内劲去切削对方的重心。

任何动物发力时,都是在腰。如猫捕鼠、虎发威,都是将腰后坐而弓,借弹劲猛力而出。脊骨与后腿成一直线,发之才能有力。膝不能超脚尖,鼻尖不能超膝尖,超此三尖即失重心,便受人制。 -

  拳起的时候,身体要落,你拳落的时候,身体要起,这个是起落,这样的起落是无穷尽的,而拳起身起,表面上看,是把脚上的劲蹬到手上了,但是你这个力发的过火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发力,然后蓄力,再发力的过程,而拳起身落,拳落身起的起落,实际上你发力的同时,就蓄了力,可以发力发力再发力,是真正的炸力无断续。

内家最讲究的就是吐纳,寸劲,出处轻灵,出击精准,要打准点用长劲不太容易做到,长劲猛但卤钝,要打一个面可以,要打一个定点比较难控制。而寸劲讲究一个松字,在到达目标点前一瞬间才紧绷筋骨,打完又立刻将筋肉松弛,以待机再度张弓疾射。一般习内家拳者,以肚皮的缩鼓为鼓荡,为丹田力,其实正犯了努力努气之病,以腹部肌肉的局部用力推动全身撞人抡人而已,看似威猛,但必须距离才能发挥,一旦被对方顶死,必须调整才能二次发劲。 -

  真正的松沉是一搭手就有一种直入骨髓的感觉,在松沉状态下发出的力,是相当厉害,把人打飞轻而易举。打拳要松柔和,心态也要柔和,慢慢的就可以把拳打得劲连。

还有一种感觉就是自然,内家拳是相当自然的,这样练的拳才对,而且用时不思而然。力往身回缩, 手脚上感觉轻灵, 并不是求松, 自然的放松。行拳由身体蠕动, 这种蠕动需用意去领。行拳感觉自己像练瑜珈,手脚虽然轻灵, 但所用的是根节力,别人感吃不消,只是轻轻的动,发劲只是一爆,消解别人的力,不需用招式,只用身体的开合(阴阳互换)。 -


七、

  内家工夫不到家即是形打,重外劲重体能重技法,全身伸缩束展以助劲力,借身体全势之缩伸,摧进内脏神经结实摧打伤人,此是形之劲打,河南心意之外形是典型内家形打,气力身形并摧,外形极猛烈惊人。功夫上身后一点浊力都不须使,也无须再考虑攻防招式,自然会恰到好处,自然控之胜之。

自由进退中,只要如小儿女人怕人打到头脸般的遮一下,沾粘控已可自然完成,敌已落于掌控中,或跌或倒地或扭曲如包粽。沾一听二顺势击发是三,高者一二三合一,如龙卷入,如水注入,顾打合一。沾粘控之利害在周身能以寸劲击人。 -

  拳劲之发放,在贴身靠打,节节贯穿,如长江之浪,一波而三叠。即以手粘住沾实发力,意念深透,劲力不绝。招法练时要开阔博大,方有气象万千之象;用之时则短马贴身,在实战中捶练;而劲力的运用和完整的劲道,则在单操空试中求得。下功夫练好拳架桩功,使内劲和动作融合起来,气力合一,这样练下去,定能不期然而然。 -

  太极走粘劲,松胸腹以吞吐;形意走推劲,合手足以截撞;通背走鞭劲,顺腰臂以摔拍;拦手走炸劲,抽肩胯以穿弹。与人对敌,若发现对手中轴坚固如山,又游动如莽时,那便是刀背劲。与人对敌,若发现对手沉拔自如,拎称洒脱,吞吐无常,那便是剑指劲。以徒手扶剑的意识行功走架,便会练就飘逸的“剑指劲”。习拳者,只有领悟了拳中的刀剑棍棒味后,才称得上“懂劲”。练了剑架以后,发劲成一线直透对方脏腑。







习练内功功夫秘诀


先练站桩

           站桩的姿势最根本的一条:头顶百会上提,好像一根绳子把人从天空吊着,尾闾往下垂,一个脊柱两头抻,目的是把脊柱拉直,虽然人们脊柱的生理弯曲是为保持人体平衡而自然形成的,但往往是身体很弱的人脊柱的弯曲度较大,脖子往前弯。胸向后凸,腰往前塌;而体魄健壮的人腰板却挺得很直。因为身体好体内气足,前面有丹田气充着,能把上身撑起来,腰可以不往前塌。丹田气不足,身体撑不起来,就靠腰部的脊骨前曲到丹田部位来撑着,才能保持身体平衡。腰椎前曲,就影响了丹田气的聚集。要通过练功,把脊柱拉直,丹田那里就可以容纳更多的气了,气足了,腰椎自然就后凸挺直了。所以三心并不仅是采气聚气,而且是调整形体,改变形体的自然弯曲,使它符合健康人的结构模式。站桩时脊柱要直,练功时腰还要往后凸。三心并站桩的姿势有几个特点:大腿根那里空一空,尾闾下垂不能往后翘,丹田要往回收,但不是瘪肚子,腰要往后凸,百会往上领,下颏往回收,身体放松。同志们如果真想出功夫长本事,不要只盯着什么高级功,还得从基本功练起来。我练拳时我的老师叫我先练站桩,半年后腰站开了才正式教我练拳。

 身形要求:

百会上领,下颏回收,颈项松直,松肩空腋,两手指尖似接非接如桃状扣于肚脐(或混元位),也可两臂呈抱月式站桩,即站桩时两臂在胸前呈环抱状。含胸拔背,腰腹部放松,命门向后突,尾闾下垂(以两足跟连线为边向后做一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中心是尾闾指地点)。两脚成后八字(内八字)平铺于地,两膝放松微曲内扣,圆裆,两大腿根部回收成一空虚三角并有向两侧撑开之意。整个身体下蹲呈似坐非坐状,姿势高低依体质而定。一般初习者可站高些,以后随着练功层次的加深和形体的放松(尤其是腰部的放松),可在保证姿势正确的前提下尽量下蹲。其它各部身形要按静态身形要求调整。姿势合度后,可体会“四上一下”,即百会上领,舌抵上腭、会阴上提、脚心上提、尾闾下垂,使周身上下气机平衡、和畅,然后开始定式站桩。

    本功法发动真气快,富力强身、充足内气、放松形体作用明显,不仅适于病人锻炼,而且是武功基本功,尤其是练动功松腰胯、松尾闾的捷法。

鼻子则以意念向下至会阴,从尾闾沿脊柱向上至头部,引眼、耳、舌一起至通天穴(百会穴前5分、旁1寸5)一撩,如伸出两个触角,在头项上方相合,然后收入头内。经此布意,调整了精神境界,使神回收,头部气血充足,便于练功者进入气功态。应该是头顶向上虚悬或上顶。头顶百会处似有一根绳子把人吊起来,或百会处如轻轻地顶着一个球,不使球掉下来。顶头悬时不能梗着脖子,脖子处不能用意念,意念应在百会处。头顶虚悬要从始至终,站多长时问头顶就悬吊多长时间。

     在头顶向上虚悬的同时,要拉着下颏往回收、往上提,同时鼻子尖往下一转找会阴,从会阴那里往后一转,往上提,顺着脊骨上来到头顶。会阴往上提时要顺势把膝盖和脚心带起来,脚心也往会阴处并。做好三心并先得从会阴那里并,会阴往上提带着脚心上来,三心才能并好。这样往上一提整个人就拉起来了,就象兜子兜起来似的,人悬起来了,站庄时就会觉得轻松一点。百会往上提要配合尾间下垂,上下两头拉。身体微下蹲,尾闾下垂象立到地底下一样,支撑着身体,意念要使尾闾和地连结在一起,臀部“似坐非坐”。这时,头往上一拉,加上会阴上缩,胯往上挤,腰就松过来了。

身体下蹲后容易犯的毛病是两膝盖死往里扣,往里挤,把裆夹住了。应该是膝盖往里拧着往上提,再往外挤往外翻,从大腿根后边往外撑,把胯给撑开。两脚站得不能太宽,脚跟比肩稍宽一些,脚尖和肩宽度差不多,也可以稍窄一些。脚太宽,腰不易往后放松。宽度适当,站庄时身体会慢慢往下坐,越来越矮。身体不松,腰不松,蹲低了就非常费劲,不过,开始站庄时不论怎么站都要费力气,膝盖、大腿酸痛,这时就要坚持,爱怎么酸就怎么酸,就是耗着不动,可以用意念去体会哪里酸,怎么酸法,把气注进去,还可以用百会、会阴、鼻子尖往上提膝盖。这时的酸正是长力气、换力气的时侯,等到气足了把“拙力”换掉了,以后就不会酸了,身体也会蹲得更低了,身体重心也不会都压在后脚跟上了。

腿这一关就不太好过,因为上边有重力压着,所以身体下蹲时不要勉强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身体好的同志应该要求自己严一些,因为站庄是给自己站,站直了省劲,可是越直越不出功夫,作用和往下坐一坐差多了。

两只手中间抱着一个小球(手里总要有抱着球的概念),两臂围着一个大球,这个球也非常娇气,一松就掉、一挤就破。百会上顶,尾闾下垂,练功中舌尖要把上腭顶住,而意念要使之顶到百会。百会上领,舌顶上腭,会阴上提,脚心上提,同时尾闾下垂,“四上一下”整体地同时进行,上下气机平衡,身体会很轻松。不注意尾闾下垂,光上不下,气机上涌,失去平衡会带来血压升高。姿式对了,意念对了,身体松了,慢慢体内气机充足、通畅,气一通,身形自己会往下矮。身形矮注意膝盖不能过脚尖,这样站膝盖上面有两鹤顶穴,膝盖放松就是用意念上提一点鹤顶穴(就在膝关节膑骨上),膝盖就轻了些。再用意念把膑骨上缘往上一提,从膝盖到脚这一段就较轻松了,如果不这样做,当你下蹲膝盖处非常死,腰又没松开,同样膝盖是会出毛病的。

     关于对肩部的要求:松肩坠肘。松肩必须结合空腋,即腋窝要空要虚,不光松肩还要虚腋,当肩往下松时腋下是空的、虚的,不要挟住胳肢窝,如挟住胳肢窝便是实了,胳肢窝好象挟个气饼子一样。这样松肩和空腋相结,肩可以松,不会往下垂,而且使肩和背更加虚灵了。怎样虚腋呢?方法是先松肩,把肩往下一松,然后以肩胛骨上面的两个穴:肩骶穴与肩髎穴稍微往外撇点,有一点的意思,腋就空了,这样肩关节就开了,做到松肩虚腋了。用肩膀上的骨头尖稍微往上一转,就有含胸的动作,腋窝空了与开胸结合起来,加上两肩头一转,腋窝就虚了。

对会阴部位的要求。会阴是内气变化的重要地方。练功时一定要收缩会阴,只有收缩会阴后精气才不往下漏。收缩会阴有三部分内容:一是肛门,即提谷道,收缩谷道如忍大便似的,二是前阴,三是会阴上提。这是练精化气的关键。有的人练了精,化不了气,精足了遗精了。松腰、松胯和垂尾闾是练功的关键。周身能不能松开,就要看腰、胯和尾闾能不能松开。这个地方能松开,将来你身体各部分慢慢都可以松开。如果这个地方没有松开,去松别处了,还是不行的。这个松动是通过垂尾闾第二步功练出来的。会垂尾闾了,以后再讲泛臀,练形神庄的松前后胯,是专练松胯的。应该尾闾垂得较好时,要结合提谷道。当尾闾在尾闾往下垂时,千万不能一味的往下垂,要同时提谷道(提肛门)相结合。这个问题要讲清楚,否则出弊病。过去在关键的地方谁跟谁配搭就不讲。垂尾闾也讲,提谷道也讲向前扣起来了,这时可以不提了。当尾闾往下垂时,必须提谷道。

练站桩功时,要尾闾如钟锤。可分为四步:一步是往下垂尾闾;二步是泛臀;三步是尾闾往前扣;第四步是尾闾如钟摆会动了。先前后动,后转圈。当尾闾练到第四步,尾闾会转时,丹田气就听使唤了,尾闾一动全身气就动了。这就是尾闾如钟锤或钟摆,什么是垂尾闾?垂尾闾是将尾闾骨往下垂。松腰垂尾闾是练站庄的,练动功时,开始都有往下垂尾闾的意思。就是要挂着个钟锤,但不让它摆动,只是让它往下垂着就算了。人直立着做垂尾闾时,两脚平行分开与肩等宽成一直线,这时尾闾骨差不多是跟两脚跟平着的,而两腿往下一曲,尾闾骨往后靠去了,锤便靠后了,与两脚跟形成了等边三角形。开始时,先找到尾闾骨,在腰俞的尾闾骨跟骶骨相接的地方,从那里往下来,是以那儿为动点的,所以从那儿往下来了。尾闾骨不是垂着的,是往后斜着翘着的。那个样子垂尾闾就不行了,且犯了直的禁忌。蹲的越往下,尾闾骨越往后去,功夫再高些,尾闾骨就垂下了,功夫再高,它往前去了,此时尾闾骨会动了,就活了。

怎样松腰呢?松腰的方法很简单。即面对墙站立,两脚分开以肩等宽,脚尖触墙,慢慢地往下蹲,蹲下去了,腰就松开了。做时,不要穿高跟鞋,那太省力气了,蹲墙就没有意义了,蹲墙的好处,膝盖不能过脚尖,鼻子也不能过脚尖,被墙挡住了。开始蹲墙时,失重,容易往后栽,要慢慢地练。这是一种练功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跟垂尾闾一起练。

什么是垂尾闾?垂尾闾是将尾闾骨往下垂。松腰垂尾闾是练站庄的,练动功时,开始都有往下垂尾闾的意思。就是要挂着个钟锤,但不让它摆腰出来就是这么个意思:正身站着,腰(系腰带处)向后突,丹田(小腹处)稍向前突出来,腰就出来了,丹田的容积大了,前后径大了,气足了。总之,丹田要往前去,腰往后突,拉开了。这样子丹田呼吸就有条件了。

要使身体壮,就要慢慢把腰松开来,弓出来。人们坐着时,由于骨盆支着,系腰带处又容易往后弯了一般身体弱的人的腰是前塌的当你站着的时候,腰要往后突,即后面系腰带处往后突,前面系腰带处往前弯。这段这么弯一下,那般那么弯一下,脊柱弯曲,重力重叠,达到保持平衡。我们练气功不能让腰老是弯曲着,要把它伸开、拉开。由于重力压着怎样拉开呢?办法就是松腰松胯。松腰有个标准不练功的人一般情况是从上而下的力量压在腰上,压得很实,松不了而讲的是些关键的东西,你在初学时是关键,中级功是关键,到高级功时还是关键对一般练功者《气功探邃》够用三四年的拨背与落膀相结合。你们可以慢慢体会两条胳膊两张弓,两条腿为两张弓,脊梁骨为一张弓武功还讲一身备五弓当拨背时,先把大椎穴往起提,当下颌往回收时大椎穴也往上提,大呼一口气,就有了含胸的意思,肩头再往外一拉,开了,就够了怎样的开胸法呢?是要借助两个肩膀头往外引,有的人一往外引,肩就往上抬起来了,所以,又不能拨肩往上纵,只能是稍稍往前一引,胸就开了。含胸又要开胸就是两个肩头往上一拉,就开了,就在那一点点上,不能开大了下颌往回收,通过喉头找到玉枕,百会往上顶,自然把项坚起来。用下颌往回一收,意念通过喉头上找百会,很自然地把头悬起来,从喉头通过玉枕到达百会古人比方头如悬磬。庙里和尚撞的磬,磬是头向上的站庄是动功(包括武术气功)的基本功,它不仅是强身壮体的有效方法,而且是打通关窍的有效方法。身形要按各部身形正确姿势来调整。站庄有高站与矮站两种,高站是开始练功的姿势,一般是臀部下坐、膝曲(可参看垂尾闾四步功法之前二步方法);矮庄是大腿保持水平态,膝不要过足尖,上身要直立,不可前倾,能完成这一动作,需长时间下苦功锻炼方可。药无贵贱,中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最简单的功法,只有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去练,也能练出功夫来前面讲到的各部身形的姿势都要认真地去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腰与尾闾,这里再详细地讲述一下。

  (一)松腰:

腰椎脊柱、腰韧带、腰两侧肌肉、脊关节都要放松。用百会上顶,尾闾下垂,上下牵拉把腰抻直,不是硬挺。腰不要向前塌,要向后突,但不能瘪肚子。一般说身体健壮者丹田气足则腰板直。体弱者,丹田气量少,脊柱无力,难以支撑身体重量,才用腰前塌来维持平衡,遂产生不正常的生理弯曲。腰对丹田,丹田气足腰椎脊柱自然可以向后伸直。松腰的方法,首先应练三心并站庄,可辅助练习面壁蹲墙:即脚尖顶墙,两脚并拢,腰向后放松,胸内含,身体慢慢下蹲;起时用百会穴上顶,把身体拉起来。

练气功只有把腰松开,才能使周身气血流通,腰松不开,也易导致人体的阳气上升的多、下降的少,会出现虚阳上越,得高血压、脑溢血、半身不遂等病。腰为肾之外府。肾中藏有元阴,元阴化生阳气,注入气海以滋补全身。腰为人体重要支柱,故练功家特别重视。松腰为三心并站庄中的重点。

一般不练气功者脊柱有自然的生理弯曲,古称“九曲黄河”。生理弯曲形成颈项向前弯,胸椎后突,腰椎前弯,骶椎向后,尾椎向前,尾骨尖后翘。体弱者丹田气弱。由于丹田气不足,故需加大脊椎的弯曲度,以维持身体之平衡。这是不正常的。智能功的三心并站庄,就是要解决脊柱的不正常弯曲,使之气机通畅,强健身心。

(二)垂尾闾:

三心并站桩对尾间的要求是,两脚呈后八字,以脚后跟连接为一边,向后划一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即尾闾下垂的指地点。初练站庄者,姿势可略高些,尾闾够不到三角形中心,臀部可能有些后翘;待腰放松,能直着向后突,臀就不翘了。大腿根部要回收成一空松的三角,臀部要有往后坐的意思,呈似坐非坐状,使身体整着放松下来。腰不松开尾闾就难垂到位置。与此同时还要把骨盆后面的骶髂关节分开,站庄中脚的姿势与膝内扣使大腿根部往两侧拧掰着,就是用姿势和气机冲开 髂骨。形神庄第七节开后胯也有此作用。胯松开尾闾才会动。腰、尾闾在站庄中十分重要。

    站庄姿势正确与否要解决两对矛盾:腰向后突,小肚子不能往回瘪;大腿根部后收呈虚空的三角使尾闾对准指地点,臀部不能后翘。解决的办法是,百会上顶,尾闾下垂,上顶下坠把脊柱抻直的同时,用丹田气充斥使腰向后放松,臀部后挪,大腿根部虚空,使脊柱的运动范围加大。垂尾闾的同时必须提肛,免得气机下降而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或疝气。少林站庄要求马步庄,童子拜佛式,主要是泛臀,挺胸迭肚,把肚子收起来。这三种一种裹臀,一种泛臀,一种垂尾闾。智能功是垂尾闾,与太极拳和形意拳对尾闾的要求相仿佛。有些门派的站庄为把胯关节松开,一开始就要求泛臀,然后尾闾前扣,目的是把会阴封住,便于接通任督二脉。有的扣尾间(一般是扣骨盆),采用裹臀靠胯之法来练。各家门派为达松腰、松胯、垂尾闾之目的采取的方法和着眼点各不相同,这就是目前有各种不同站庄的原因所在。大家明白各种练法的用意、好处,从而进一步掌握三心并站庄的动作要领,理解其目的,便于掌握规律。

附:站桩松尾闾四步功

动功与内家拳都注重松腰胯,但罕有谈及松尾闾者。然尾闾能运动周身之阳气。依紫阳八脉经,阳维脉就在这里。尾闾不松则气难以灵动。在尾骨与髋骨相接处有穴名腰俞,即腰部气血转输之处。前贤云:“欲松腰胯舍尾闾而何求”。现将松尾闾四步功介绍如下。

   1.垂尾闾:按前述三心并站庄练法的要求,尾闾下垂,呈似坐非坐相。能否练好垂尾闾的关键在于尾闾下垂指向地面的位置是否正确。初练功者下蹲程度小,尾闾与指地点的连接成一向后的斜线,随下蹲的程度加大,其连接亦渐趋垂直,待成垂直线时,即可转入第二步功法。

    2.泛臀:继上式,两足平行站立,上身不动,两股骨头(髋关节部)向外后撑,膝内扣微微内收,大腿根内侧放松,向后收,臀向后突(上身勿前倾),但不是上翘。这一动作可以拔开腰骶关节,松开臀后面的骶髂关节(这是一个假关节,除妇女妊娠后期外,一般不能松动),从而使臀向后、外泛(亦做翻)张,至骶髂关节能松动,即可转入第三步功法。

    3.扣尾闾:随着泛臀的练习与下蹲程度的增加,尾闾逐渐移到指地点的后面,尾闾与指地点的连接呈向前倾斜的直线,于是尾闾从下垂状态变成向前扣的状态。指地点可以从三角形中点渐向前移,直至两足联机中点。待下蹲到大腿呈水平状时,即可进入第四步功法。

    4.转尾闾(亦叫尾闾划圈):两足尖稍向外撇,两手向前或侧平举,开始尾闾做前后划弧摆动,继而做左右划弧摆动,最后做转圈动作。此式微与形神庄中的转腰涮胯动作似同实异。彼是力催形动,转动整个骨盆;此乃丹田气动,转动仅在尾闾。古人把尾闾转动喻为钟锤、钟摆,一是表明其重视程度,一是为保密。须知这是腰胯全松以后之事:尾闾灵动自如,气机圆活无滞,已达全身一家、意气合一之境界;与开始即以意念为用而调动一些混元气不可混同。

综观上述可知,今日练动功的虽有的强调“垂尾闾”,有的强调“泛臀”,有的强调“缩臀靠胯” (也有扣尾闾之功效),实质并不矛盾。因三者是松尾闾不同阶段的要求。当然,如果把某一阶段的要求局限化,当作整体或当作唯一正确姿势,则是以偏概全了。上述松尾闾的四步练法,由于各家对尾闾的要求不同,因而有所侧重。一般练太极、形意等内家拳,要求垂尾闾;练少林拳要求泛臀,即松后胯;练八卦掌则要求缩臀靠胯。为什么要求不同?因尾闾在不同的形式下有不同的作用。尾闾下垂,使气机容易收归丹田,向外发力时,从丹田叫力较易,对初学者也容易做到。太极拳讲太极推手,尾闾下垂就不易被推动,因此要求尾闾下垂。在尾闾下垂后丹田气充足了,就要冲开后胯,使骶髂关节能够活动,作法就是泛臀。骨盆后的骶髂关节是假关节,一般不会动。练气功就要把此处练活,使骨盆、骶髂关节能活动。如果把耻骨连合处练松开,把臀泛开,活动范围就更大,丹田气就会更充足,如果发力打人,力气会更大。因此,少林拳练功强调泛臀。八卦掌讲究轻灵,只泛臀不行,尾闾要向前扣。尾闾向前扣,不仅封住海底以炼精化气,而且能把气调起来,使动作轻灵。因此八卦掌练功要求尾闾前扣,即缩臀靠胯。 

  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掌等不同功法看起来对尾闾的要求不同,实际上也是练习松尾闾不同阶段的要求,从垂尾闾、泛臀、扣尾闾到转尾闾,直到尾闾能划圈了,灵动自如,气机就达到圆活无滞,能随自己指挥,也就达到周身一家、意气合一的境界了。但须从垂尾闾练起,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如果把某一阶段的要求局限化,当作整体或当作唯一正确的姿势,则属以偏概全。

  另外有所谓“尾闾如锺锤”,“尾闾如钟摆”的说法。实际就是第四步的尾闾会动、会摆、会转。会转以后就能调动周身的气机,尾闾往哪儿动,气就往哪儿冲。象一口大锺,它不会自动响,怎么才能响呢?一拉锺锤,撞到锺上锺就响了。尾闾就象锺锤,尾闾往哪边一靠,气马上就往那儿去。使丹田发气,用尾闾扣激,把气发到周身各个地方。但这仍是初级的调气发功,功夫高时则“周身处处是丹田”,不需要再从丹田去调。

  尾闾有穴名“腰俞”,可窥见尾闾和腰的有机联系之一斑——转尾闾是腰胯全松以后之事;而松腰又要从松尾闾的第一步“垂尾闾”做起,古贤云:“欲松腰胯,舍尾闾而何求”。初练垂尾闾者要注意与提肛结合,否则一味下垂易招致某些弊病。 

  【按:】腰和尾闾全松(会转尾闾)以后,将与人们常见的一些病疾“无缘”。所谓的心脑病、高血压、关节炎、腰间盘突出、某些慢性病等等,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会发生质的飞跃。

  专业练功的,武术、气功等等以此为基、为阶、为径,会孜孜以求自身智慧的无穷潜力。一般人注意站立时腰部伸直乃至后突;坐时腰部伸直乃至前塌;百会上领、尾闾下垂(结合提肛),对舞蹈、体操、军姿、仪表、身形健美乃至气质、风度和我们的身心健康均有裨益。

腰为肾之外府,肾中藏有元阴、元阳化生元气,注于气海以滋养全身。又腰为支撑人体的重要支柱。松腰可使腰部灵活,这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此即古人谓“命间源头在腰隙”之意。另一方面,腰部放松,可使气血流通,从而保证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古人说“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四肢”,又说“力由脊发”,腰部不能放松,是达不到此境界的。

  要求:腰部要放松,松腰、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等都放松,逐步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一般人们站立时腰部前塌,松腰要求腰部伸直乃至后突;坐时腰部伸直乃至前塌。伸直时不要硬挺,而是上下牵拉,好似各脊梁骨椎骨轻轻重迭在一起,古谓“形如九曲式珠”,就指放松的脊椎而言。

  尾闾即我们已经退化了的小“尾巴”。尾骨上与骶骨相接,前扣之骶骨与后翘之尾骨相接处有微隙可活动,有穴名腰俞(即腰部气血转输之处),尾闾处非常重要。内家拳注重松腰胯,但罕有谈及松尾闾者,然而尾闾之活动关系到到周身阳气的发生和发动。尾闾能运动周身之阳气(张紫阳八脉经称阳维脉即在此处),尾闾不松则气难以灵动。龟、鹿长寿,其尾闾均能灵活转动。尾闾松动后则气机易于流通,故古有“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之说。需知这只是尾闾松动后的初级效用罢了。

  专门松尾闾之方法,则有“垂、泛、扣、转”四步功诀,现分述如下:

  第一步,垂尾闾 。有站庄松腰的方法(略)。

  第二步,泛臀(略)。 

  第三步,扣尾闾(略)。

  第四步,转尾闾(尾闾划圈)……此是丹田气动,转动仅在尾闾 。古人把尾闾转动喻为锺锤、钟摆。一是表明其重视程度;二是为了保密。须知这是腰胯全松以后之事:尾闾灵动自如,气机圆活无滞,已达周身一家、意气合一的境界。与开始即以意为用而调动一些膜络混元气不可混语也。

松腰松胯往往跟尾闾联系在一起。要松腰,往往就得松胯,胯不松,腰也不好往后突,要松腰松胯就必须伴随垂尾闾。尾骨有四节,连到一起成一个整的了,但它又不是直的。有的人小尾巴还翘着。要是翘着的,你得慢慢让它直着下垂。尾闾这一关非常关键。看它体积很小,都以为小尾巴是废物。人的尾巴进化没了,但是那个气机还在。尾骨与骶骨相接之处有骶管裂孔,外面被韧带封住了。脊柱管里面的脑脊液直接跟脑子连着,尾骨一转动,就把骶管裂孔的韧带动了,使得椎管里面的液体受到振动,一直传到脑子里。这里面是通过共振作用传上去的。上回我给同学们讲,咽津、咽唾沫要注意食道的管壁,可以从管壁一下子传到小肠、丹田里面去了。而尾闾一动弹,从椎管振动到脑脊液,一下子也可以到脑子里面去了。转转尾闾,脊柱里面、脑脊液里面有什么感觉没有?(学习应该会举一反三。现在智能功里好多东西,跟我从老师那里学的东西不—样了。我就是把以前练功的诀窍,通过练功有体会了,根据我们现在的知识,把它简单化了,并赋予新的内容。)尾闾不是死的,平时不动,现在我们就动动尾闾,它牵着骶椎韧带,振动椎管里面的脑脊液,还有马尾神经。马尾神经从椎管里面下来有好多,到最后只—根下来,它非常敏感,一动弹整个地都传上去了。练功结合着现代科学知识,就能增加它的感受性。我们学的知识不能白学,要结合它去体会体内的变化。同学们学解剖时,有些名词可以不记,而这些东西你练练功,体会体会,这儿有什么感觉,那儿有什么感觉,拿什么做标志,那你就得记住它了。尤其是脊柱,脊柱管里面的脊髓、网膜腔、脑脊液循环,还有脑脊液从哪儿渗出来、怎么走,等等,这些都很重要。讲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如脑子里面的脑脊液环流,现在大家还都没有注意到。练周天,按丹道功应该是走脊柱管里边。练周天功的要是懂得这些科学道理,练功要快多了。我们现在有了这些科学知识,练周天可以很快。为什么不这么练呢?因为从脊髓的**孔往上走,如果在第四脑室到第三脑室这一段通不过去,就能冲死人,有些危险。将来练功的人多了,哪能管得那么细呀?所以现在我们还从外边练,比它更快更省事。我们学了这些知识就得经常想着。我们安排这些基础课都非常有意义,现在把专业课先弄起来,将来基础课还得加上气功的知识。

武术气功讲“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练内家功的也讲这句话。尾闾要中正,不能歪着;体形歪,尾闾也要正,直着往下垂。我有个朋友,一块跟老师练拳,他比我们早去好几年。他练功时尾闾歪着,腰就是松不了。我们几个师兄弟都松了,他还没松。过了七八年,我去他家帮着他搞,才松开。他为什么松不了呢?他说他的胯有毛病,得往后收着,一收收歪了,拧着屁股,尾闾还能垂得下去?我说你先正着练,他不听,他搞了七年多才松开。要懂得尾闾中正往下垂,似坐非坐,好像下面有一根绳子垂着,而你坐在上面。

下面讲一讲松尾闾的四步功诀。

第一步是垂尾闾。同学们练三心并站庄,一开始就练垂尾闾。

第二步,泛臀。臀部往外泛。泛臀是开后胯的意思,不是撅屁股,脚尖往里扣,膝盖往里拧,胯关节往外翻,一翻一拧,把后面撑开,臀就往外翻出去了。

第三步,扣尾闾。尾闾往前扣。

第四步,转尾闾。会扣尾闾了,骨盆不动,转动尾闾骨。能转尾闾,过去叫尾闾如钟锤、如钟摆。这句话是太极拳祖师讲的。因为周身的气通过尾闾来发动后,阳气就上升了。怎么去调动全身的气呢?靠尾闾,尾闾轻轻一动,就把会阴的气提起来。这是一个关口。尾闾不会动,会阴的精气自然上升是不大容易的。道家功讲,练丹重视精气,怎么办呢?提谷道,谷道往上一提一缩(缩谷道的目的是让尾闾动一动,如尾闾不动弹,光缩谷道,阳气往上上天梯不好上),尾闾一动弹,气就引过来了,它自己往上升。这是从内景上讲的。我们不练周天功,不着意它,但我们练功的时候,周天自己会动,里面自然而然要变化。练意念周天,用意念一导,想气到尾闾,气到命门,有股热气就上去了,那是皮下的混元气。经脉之气就不是那么简单,需要通过呼吸来推动,经脉之气走的是脊柱外面,比皮肤之下的混元气要深一点。真走脊柱里面非动尾闾不行,不动尾闾气不好进去,当然不是绝对进不去。过尾闾关头顶要有气感,头顶一痒,尾闾跟锥子扎一样疼。一痛,真气透过封脊椎管的韧带和结缔组织,从脊柱管往上走。尾闾要不会动弹,不好进去,走脊柱管里不大好走。咱们不搞周天功,随便这样说一说。真要讲练周天,有些关窍都有内容(自然周天另外说)。讲这些是给同学们开开窍,似乎不是练功要领,但是懂得这些道理后,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加深了。

腰、胯、尾闾这三者是一个整体,这儿讲的是形。我记得我一个老师练太极拳,练八个劲,叫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老式太极拳108式,一开始打劲,无论什么姿势都打出掤劲,往外捋也打出掤劲。他一个劲打了二年:八个劲一共打了16年。他问他的老师:“我这个劲怎么还不整呢?”他老师说:“就是,打这么久怎么还不整啊?你摸摸我的腰吧!”一摸腰,老师的腰会动弹。“噢,这个!”一比划,三天就过去了。他跟老师的关系是很随便的(我跟我的老师也一样),一拍桌子:“老师你早干什么去了?让我搞了16年,原来关键在这,早给我说不早解决了?!”“我也不知道你悟不出来。”你要不摸一下腰,又看不着,怎么悟去?这个老师教我们时,说先把腰站开再学别的,省得钻16年钻不出来。我们三个月就把腰解决了。腰一般不让你看,不让摸,也不说。松腰是什么样子,站庄怎么站,丹田什么样,松胯骨特别是松后胯什么样,下次站庄先让同学们摸摸体会体会。尾闾要自己下功夫解决它。尾闾还要靠气,意念一动胯骨就转,胯骨一点不动弹也不容易。通过肛门收缩,尾闾前后可以动,转圈就不好动弹了,需要慢慢练。

垂尾闾虽然在武术书上有,如形意拳和太极拳,都讲垂尾闾,但到底怎么练,一般人都没有多去注意这个问题。八卦掌讲裹臀靠胯,胯往前靠着,不是垂尾闾,它相当于垂尾闾的第三步功,直接走扣尾闾。尾闾一扣,章门往上提气,把海底封住。练轻功有些窍穴,比如,从会阴往命门一提,从百会一走,往印堂一穿,往前发力很快,一个箭步就窜出去了。用这些窍点把气打起来。要往后退,用章门提会阴,一提气,到了肚脐,从那儿整的非常快,一提到百会,玉枕往后一带,自然而然,“哗”就往后窜出去了。这是用穴位、气脉的运行来练功夫的。你就以为蹦蹦跳跳这么练?那就费死劲了。跳高跳一辈子,才跳两米四多,人家跳两丈多,那样练怎么跳得了?那是内在的气脉练法。不过,现在不打仗,也不比武,这个东西我们就不多搞,咱们只搞保健。没事时,动一动尾闾,注意百会要提着,“尾闾中正神贯顶”,如果神不贯顶,经常注意尾阊,精气聚到海底,没有往上提就容易跑。要注意松尾闾、垂尾闾跟提肛、提顶结合起来。龟、鹿、鹤这三种动物长寿,现代科学没怎么研究,古人认为它们的长寿都跟尾巴有关系。鹤休息时头拧过去拿嘴跟尾巴连上;鹿小尾巴根会转,而牛、驴、马的尾巴根不会转;龟尾巴不长,尾巴根也能动弹。1973年我的小表弟生病,我买了几只鳖给他补身体。我先研究研究,弄一盆水,把它们放到水里。在旱地它们都挺老实,慢慢爬呀爬呀,好像爬不动,没什么本事,而到水里就来劲了。有的害怕,可能感到对方厉害,气足,一个跑,另一个追上去,用嘴一碰它那身子、盖或肚子,稍稍碰一点点,一会儿它就死了。为什么一碰就死呢?按武术讲,是电气把它整体打坏的。它往前冲时,尾巴一动弹(不是用爪子划水),身体箭一般出去了,爆发力非常强。说明尾闾一动弹,全身的气发动很厉害。一个老师讲,他们太极拳老师哥俩和徒弟看一个吊着的大钟,钟中间有一个锤,一个指着钟锤说:你看这是什么意思?学生说不知道。老师说这就是咱们练功的根本。他哥一拍桌子:“哪这么多事?吃饱撑的!”不让说。什么道理?佛家和道家练功关键不同之处:佛家的法器是磬,上面敞口;道家是钟,而钟是扣着的。磬从外面一打才能起反应,说它是反应论,里面是空的;道家不是,形体是空的,自己里面有东西,锤在里面挂着,一拉,“咚——”从里面打。佛家从外面调动气,道家从形上、从里面用尾闾调动全身气。“庞老师,不是用意念调气吗?”对,但可以借个手段,借尾闾动使全身气脉动弹。“腰不是主宰吗,怎么又出来个尾闾?”意识也主宰,腰也主宰,尾闾也主宰,别分开,是个整的。你懂得窍门了,尾闾轻轻一动弹,腰为主宰,尾闾与骶骨相交处有穴位叫腰俞(俞当转输讲。中国的穴位的取名,都是有意义的),腰俞不放在腰上,放在尾闾上去干什么?因为腰部的气血是从这儿转输的,尾闾稍稍会动弹一点点感觉就不一样了。

    70年代,我到气功界的一位朋友家去,他正在给学生讲身形要求,我就在一边听着。讲完后,学生走了,我说:“你讲动功怎么不讲垂尾闾?”“当着这么多人,什么都讲还行啊?”我说:“可是我们老师什么都讲,也不拿这当回事。”“那不行!”早期他有七八个徒弟,其中一个姓张,高血压怎么也好不了,练她的功练好了。又练了二年多,一练功就腰疼。他们在听课,我也不言语。那时,我在朝阳门外住着。一天我到日坛公园练功,他看到我,说:“庞大夫,我这腰疼是怎么回事?我用各种办法都解决不了。”我说给你摆个姿势就行了。姿势—摆,把尾闾一托,一扶,马上过去了。有些姿势,我们必须注意调整它。你懂得什么是正确的,把姿势摆一摆,问题一下就解决了。咱们为什么讲姿式呢?道理就在这里。有好多姿式不摆正,光用气调不行,你调过去了,他一会儿又变了。正确的姿势引导气血按着正常路线运行,错误的姿势导引气血按照错误路线运行,所以形还是很重要的。

前身环抱,加快松腰的步伐,练第四,五,六大家可能都容易明白,第七节的前身环抱的松动骶髂关节很重要,一般来说,当命门腰椎往后凸到一定程度再往后凸就比较困难了,这时候此关节松动一点,腰椎也会往凸一点,而且它对松动骶骨尾巴骨也很重要;还有这个功也是联接形神庄和五元庄功法的纽带,它对于强化至命桥功能是一个很好的功法。

到后来,你还是蹲得很低,但是别人一摸你的腿,肌肉都是放松的,就跟没用力似的,一点儿都没绷劲儿,因为那时你已经不是用“力”去站桩了,而是用“气”在站、用状态在站。——这个过程也是漫长的,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站着站着说不定哪一天突然感觉自己气整了,有一种很“整”的感觉了,那个整就是气的状态,那时就自然会放松了。这个不是说了就会的,而是练出来的。你练出来了,一说你就知道,因为你有了;没练出来的时候,就像听天书似的。

在站三心并站庄的时候,开始,只要我们把姿势站对了,重心就自然是在脚后跟的,不可能是重心平铺于整个脚掌!在站桩的时候要想重心平铺整个脚掌,确切说是整个脚掌均匀用力,这是要练才能做到的,这是需要靠练才能出来的功夫。待大腿站到60度以下时需要泛臀松后胯,如果能待站庄到大腿45度左右上身仍能直立站低庄半小时,这时就不要再往低站了,站庄形气一定得松开,绷着劲练不仅累,更不利气的提升变化。45度低庄就是松开骶髂关节的时候时,后胯已初步松动。

 静明老师的三心并讲解

 双手自然下垂,松肩虚腋。把两肩轻轻地向前转、向上、向后,然后向斜上方轻轻外撑、自然放松。然后把两上臂慢慢落下来,这样就自然做到了虚腋。含胸拔背,深吸一口气,缓缓地从鼻孔把呼出来,这样我们的胸自然放松下落,就恰好是含胸的位置。拔背呢,会阴向上提,带着我们的涌泉穴向上,一提要提到百会,百会向上虚悬,同时下颌回收,我们的脊背就拔起来了,我们悬着的气就领起来了。注意命门向后放松,尾闾下垂。意念尾闾指地,会阴要上提。在我们命门向后放松和垂尾闾的时候,往往会阴就会不自觉地放松了。所以每次向后松命门和垂尾闾的时候都要注意再提一下会阴。

一提就直接透过天门提出去,提到头顶上方一尺左右的虚空中去,这样虚悬着自己。心安神静。同时命门向后放松,整个身体随着命门向后放松而缓缓向后平移。当平移到了极点的时候,膝盖微微放松,身体下蹲。一开始蹲的姿势可以高一些,但姿势一定要正确。随着练功时间的推移,我们放松了以后会整个体式会自动往下蹲,不要一开始就蹲的特别低,一开始姿势的正确更重要。全身放松。

我们感觉一下我们的腰腹部,两胯、膝盖感觉一下它放松的状态。

注意我们每次都不是直接的蹲下去的,而是要先把命门放松,把命门向后放松,然后身体的臀部自然的向后平移,当移至到一个极限,膝盖一放松重心就向前靠了一点,然后人就自然蹲下去了,这样的下蹲,我们的脊柱会自然的向后绷出去,像一张弓一样,使我们的姿势基本也就合度,而不是脊柱直着向下蹲下去,是腰向后放松的蹲下去。尾闾下垂,尾闾要向下垂,意想着自己就像长了一条气的尾巴一样,垂直的垂下去,意想以两脚的后跟连线为一个边,向后面画个等边三角形,我们的尾闾要垂到这个三角形的中心去,要时刻有这个意念,要随时检查,我们的尾闾是不是下垂的。两肩放松,两肩要有个向斜外方放松的意念,这样肩就平着向外撑着放松出来了

无论身体哪里有酸痛等感觉的时候,都要放松的察照那个地方。我们再做几个蹲墙动作,让身体上下的气机再平衡一下。百会向上虚悬着,命门向后放松,缓缓的下蹲,意念要体察我们的脊柱,一节一节的脊椎放松的蹲下去百会向上虚悬着,命门向后放松,意念一直在我们的身体里面,缓缓的下蹲,这就是标准的蹲墙,收下颌,百会上领——起。徐徐的就象飘起来一样,全身体放松拔背 a.要领:拔背与落膀相结合。b.作法:百会上领,大椎带动颈、胸椎上拔,尾闾与腰骶椎下沉,尽量把脊柱抻直。腰部要放松,包括腰椎、腰部的韧带、肌肉等都得放松。站着的时候得注重二、三、四腰椎都往后突怎么把腰椎突出去呢?尾闾下垂,拔背,上面一拔,下面一垂,腰就往后拉开了。另外,要通过收腹,用腹部的气往后推腰椎,用吸气的办法,吸气吸到命门上去,隔膜往下去推腰椎(膜后面连着第一腰椎,腰椎就轻易突出去了。智能功不讲调息,但是我们注重呼吸里边内在的气机变化。一吸气,隔膜往下沉,肚子别往前鼓,往后沉到腰,使腰往后突。你摸着腰两侧,使劲一吸那儿就往外鼓,带着腰椎往外出不要弯腰这样腰椎很快就出去了。我们要经常摸着腰椎这个地方,吸气时它会鼓,呼气时会瘪还不要真松开,把腰的姿势摆对了,尾闾一下沉,百会一上领,腰一放松,自发功马上就停。以三心并站庄松腰可以把姿式松腰、呼吸松腰、意念松腰等方法都用上。转腰涮胯是以转动来松腰的。形体无论多疼都不要紧,只要呼吸不乱,就一定有足够的能量站下去。站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一种很整的状态,自然能同时察照全身。只要呼吸不乱,就能坚持住姿势的正确和自然下降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姿势正确,脊柱要竖直认真按功法书上写的做,一开始高点没关系,但要有一个“放松后要自动向下降”的意念

第3个是大球——球的边在脊柱。意为使脊柱向后绷,同时上下抻拉开——把每一节脊椎都仿佛都上下拉离了一样。这样还有利于垂尾闾。因正常人尾闾是上翘的,有四个生理弯曲。但当意念脊柱是一个大球的边缘时,就把脊柱真正拉直了,并且向后微突。这时你就必须收下颌了,因颈曲直了,同时也必须领百会,因下颌是向内向后向上提着收的。这样尾闾不仅会下垂,还会随着功夫的上进而逐渐前扣,尾闾前扣,会带动上面与它相连的骶骨,使之向后绷关键就是从直立到蹲下去的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姿势做正确。尽管这个下蹲的时间一分钟都不到,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姿势调整不好,那么后面整个的站庄过程,你都会觉得非常难受,非常辛苦,膝盖发紧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的问题,我就讲一下我的体会,怎么站才比较好身子不是直着往下坐。身子直着往下蹲,你的大腿根就折住了、就不是空松圆撑开的了,那么你折住了气就不好往下通,你的腿就会觉得非常累,时间长了就会麻,再时间长了你的脚就会痛。领着百会,整个人就象被一个气的绳子向上提着然后体会丹田里边有一团气,这团气催着你的命门平着向后移,命门、就是你的腰,它平着向后移的时候,要注意脊柱是垂直的,是随着腰向后平移自然带动整个竖直的脊柱向后移,但是它平着往后移在你快到极限的时候,把膝盖轻轻一放松,在快到极限的时候,膝盖只要往前微微一松,我们的臀部就会自然地坐下去,这个过程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你往后一移,就要摔倒,你保持平衡,膝盖一放松,身体就蹲下去了,你这样蹲下去之后它非常自然,这个气它是从丹田贴着你的脊背充斥到你的腿,然后充斥膝盖,充斥到脚上去的,这样做整个人就非常的顺溜。这样做就不是往下压,一压的话胯膝踝都松不好。你百会提着把整个人都抻拉开的情况下,命门往后移,上身也是直的,脊柱是直的,向后平移,移到一个极限的时候,膝盖一放松,往下一蹲。这样胯、膝、踝各个关节处就都是非常空松的,然后就要注意圆裆,想象有个气球一样的一团气夹在你的裆这里,把裆充实开了,一定要提着会阴。裆圆撑起来的时候,我们这个大腿根就要把它撑开,大腿肌肉往外翻,就会牵着我们的胯骨往外抻拉。我们用意念、用丹田气从丹田里面催着骶骨向后放松,使骶骨向后走,同时髋骨向外拉,这样就把骶髂关节耳状这个鹤顶穴的位置:我们膝盖有一块能动的圆形骨头(髌骨),这个穴位就在这块骨头的上缘边上,想鹤顶穴就想着它是从腿里面往上提的,一直提到丹田去,有了这个意念,膝盖就不会发紧了,而且整个练功过程都要全身放松。我曾经带过一次站庄,那个里面我觉得应该是讲得比较全的。

膝盖这里一定注意四点:

第一、是要往里扣;

第二、扣好之后,把裆圆撑之后再往外撑一下;

   第三、这个气从涌泉上来,用鹤顶穴提着往上走,要有向上提升的意念;

一个是尾闾,尾闾一定要往下垂;一个是命门,命门一定要向后放松。把这两点调理好了,这个抖自然就会缓解。尾闾下垂,命门向后放松,就不会出自发功。注意提会阴,再往后放松命门,向下垂尾闾的时候,一定要马上提会阴,从百会把它提出来。一般情况下,把腰向后放松的时候,往往就会不自觉地把会阴也放松了,所以,一定要在每次向后放松命门之后都要再想一下提会阴,然后给自己加意念“要放松、不要抖”,很慢地在心里这么念几句,就好了。内八字还是比较容易做的。只要坚持练下去,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两腿内扣,两个膝盖也会微微内扣,大腿骨(股骨),也就是我们膝盖到胯骨整个这一根“人体上最大的长管状骨头”——它是一种往外拧的感觉我们把一只手抬起来,手掌心向里、小臂向斜下方伸出,把手握成拳。我们做个比附:比如说,我们的这个拳头就相当于我们膝盖的位置,而我们的整个小臂,就相当于大腿里面的大腿骨(股骨),那么我们的肘就相当于是股骨头了,也就是大腿骨里面的上端——股骨端头。我们做两脚内八字、内扣的时候,就相当于我们的“拳头”(这里比附为膝盖)稍微往里扣一下,我们拳往里扣的时候,胳膊肘(这里比附为大腿骨上端的股骨头)肯定是要往外翻扭一下的。在我们站庄,两脚呈内八字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膝盖(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拳头)往里松微内扣,那么必然会带动股骨头,也就是大腿骨的上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肘)向外翻张。而我们的股骨头是在髋关节里面的,股骨头的向外翻张,就必然带动整个髋关节向两侧抻拉出去;在我们两侧的髋关节都向外抻拉的时候,那么就是使得我们的骶骨两边的耳状面关节(整个脊柱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在一起)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我们所说的“耳状面”关节,学名应该是“骶髂关节”——就是骶骨左右两侧和髋骨相连接的地方——骶骨和髋骨相连接的这个地方,在婴幼儿时期是一个可以有微小活动的关节,但是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这个本来可以活动的关节慢慢就长死了、不能动了,成了一个假关节,就是我们说的耳状面关节。这个关节,到了成人时期,只有孕妇在临近生产的时候才会再次松动——是被胎儿的气场和胎儿的形体给撑开的,如果这个关节不松动,就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分娩。那么我们练功都讲松腰,其实狭义的松腰,庞老师讲“就是松动这个耳状面关节——骶髂关节”,老师讲,这个关节一旦松开了,上下气机才会真正“整起来”、尾闾才会“如钟锤、如钟摆”一样的灵活运动(没有松开这个骶髂关节之前,气不能很通畅地连通下去,尾闾就不会动)。这个“骶髂关节”一旦松开,老师讲,首先会很痛,需要继续练足丹田气,把已经松开的关节里面充斥上充足的混元气,疼痛才消失,人也就随之变样子了。我们平时说的“松腰”,也就是狭义的松腰,只得就是松动这个“骶髂关节”。为什么说是“狭义的松腰”呢?因为当这个“骶髂关节”松开以后,还要松动整个脊柱,要把整个脊柱都松开,而“骶髂关节”是其中最难松动的一个环节。

很显然,要松动骶髂关节,就要把骶骨两边髋骨往(往左右两侧)外抻拉,同时,把骶骨往外(也就是往后)放松,这样才能更好的把这个“骶髂关节”抻拉、松动开。

如果有个人背对着你站在你在面前,他的腰偏下面一点左右两侧那儿有两个凹陷的窝儿,就是那个地方过去叫腰眼——骶髂关节,狭义松腰松的就是这个地方。把那个关节给他松开,当练到这种程度的时候,丹田里的气要相当充足,丹田气非常充足,这时候丹田里的气就会真正沿着脊柱上来,沿着脊柱两侧上来,沿着侧索神经面上来,而且还能渗透到脊髓里边去,就是“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真正的这里松开了,气就能通到尾闾上去。我们的尾闾才会转。那么这个关节怎么样分开,最好的方法就是老师教的三心并站庄,脚尖往里这么一扣,膝盖也随着微微往里扣一点,然后大腿根那儿骨头往外翻,它就把旁边的髋骨往外一抻,我们又有松腰的意念,把这个骶骨用丹田气往外绷,我们保持这种意念,这样站庄站两个小时,那么气对骶髂关节的冲击非常大,总有一天会把它冲开的。这个关节冲开了,会有一个缝儿,那个缝儿刚有的时候,是比较疼的,气刚渗的时候比较酸,松腰首先松的这个地方。当然还有其他的,我们就先讲最根本的第一个层次。关于内八字的特点,一个是放松了足三阴经,再一个是它会使我们的股骨头牵扯着这个髋骨向外松腰。

内八字有两个作用。

当我们真正有一天能够把大腿蹲平的时候,我们的脚尖就会自然而然地往外开,逐渐就平行了,我们的两脚就会自然得变成平行,它就不是内八字了。我们的大腿从膝盖这儿往上,做一条铅垂线的话,我们大腿和这条直线成45度,能达到这个度数的人已经就非常少了。当我们大腿跟铅垂线的夹角达到90度的时候,大腿根已经蹲平了,这个难度相当高,我们现在离这个还差得很多,我觉得现在大腿和这条铅垂线能达到30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就是说随着我们身体往下低,我们的脚尖就会很自然地向外伸。当我们真蹲平的时候,脚就自然放平了。
师资班的时候,你的大腿和小腿的夹角达到五六十度了,庞老师就不要求你的脚成内八字了,它就会自然地往外开,这时候两脚一定要内八字,等你腿蹲得越来越低,两脚就会慢慢慢慢地蹲平比较典型的是少林的“小马步”,它那个练气力非常厉害,人可以很有力量,但他的那个腰的牵拉抻动的确不如内八字。这都是老师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思考之后,才把功法改创了然后真正的要练站庄了。这时要把命门平着向后放松,整个身体从大腿根那儿开始也要平着往后移,你大腿垂直着往后平移,它肯定有一个极限,你再往后移就会栽倒了,你快到极限的时候,膝盖微微放松,然后身体蹲下去,这样蹲下去,是以腰带动向后放松蹲下去,你的腰就向后放松了,不是塌进去的,这样就非常舒服了,因为这样蹲得比较高,不是使劲蹲下去,大腿根、膝盖一放松,身体从大腿根这儿开始,上身是垂直的,向后平移,移到极限的时候,膝盖一放松,微微向下一蹲,姿势就非常合度,感觉全身气非常整,非常舒服一下,改成了内八字。在这种姿势上站,姿势就非常正确,当你蹲下去之后,要注意,膝盖向里内扣的时候,大腿根向外一翻张,通过股骨头牵连着胯骨轴,把胯骨就向外撑开了,然后把会阴往上提,这时会阴千万要往上提,会阴提到我们的命门去,会阴斜着往后倾,那你们会阴也提了,命门也向后放松了,丹田气充斥到命门,命门向后放松出去,等于丹田气推着你的骶骨在向后走,然后两个大腿的股骨牵着胯骨往两边、往外走,就等于把所有力量集中在骶髂关节——就是“腰眼”那个地方,要松到那个关节上头,这个姿势一摆,目标就是直指松腰的,一提会阴,自然小腹微微地有一点紧张度,这就是站庄最合适的姿态要圆裆,大腿根不要夹裆,把这裆圆撑了,好像裆里面夹了一个吹圆了的大气球一样,这样,里面就非常空松,气也就好流通了,往往膝盖过分得往里扣,就会影响圆裆的动作,当把腰、胯、裆调整好之后,把膝盖再向外撑一下,平着向两边撑,裆就会圆得更好,膝盖也不会过分地往里扣,就会保持一个非常正常的状态,然后把脚心放松一下,两脚自然平铺于地,这时姿势就会非常合度了,整个人会感觉到很舒服,上下气机是浑然一体的。然后无论站庄什么姿势,一定要把两脚心涌泉往上提,提到会阴,一直提到百会,百会提出去,提到虚空里面,离着头上方一尺远的地方,整个身体向上悬着,百会上领的意念要一直有着,保持这种姿势站着,时间长了自己给自己加意念,慢慢关节放松了,气就充斥进去了,身体会自己往下落。自己站着觉得“咯噔”往下降了一点,然后过一会儿又会觉得“咯噔”又往下降了一点,徐徐下降一般的时候前半个小时不见得有什么变化,前半个小时气逐渐地升起来,半个小时以后人的气比较充实了,再站就会慢慢感觉到身体在缓缓下降,这是一种必然的感觉。想着百会上有一根绳子,在领着你,在提着你,直着往上悬着,然后命门往后放松,腰平着往后移,移到一个极点的时候,膝盖放松,慢慢地向下落下去,这样人就会非常整,上下气就浑然一体了。这样站着,半小时之后气机升发起来了,全身的气很充实了。如果你姿势做得非常正确,用百会上领,尾闾下垂的意念又有,他肯定会越来越低。你在站庄调整身形的时候,您觉得姿势都摆正确了,然后把眼睛睁开,看一看自己的膝盖是不是超过脚尖了,只要膝盖没有超过脚尖,膝盖在脚尖后面(相对于铅垂线来说的),膝盖越回收越好;鼻尖没有超过膝盖,你不能膝盖收得很多,整个头都探出去了,那样就趴得太厉害了。只要这三点做到了,无论膝盖多疼多酸,都没有关系,都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气通了就好了。膝盖不超脚尖,鼻尖不超过膝盖,只要这样做了,那么这儿疼那儿疼都是正常现象。站庄膝盖疼是必经的一关。我的姿势还是非常标准的,非常正确的,老师常让我到台上给同学们打形,但它就是疼,它就是一种通嘛,是气向形体里面入,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

自然下降好,我们只要练功姿势正确,一开始加意念说,我随着练功放松,我会自然地下降。真正地下降其实是在半小时后,它肯定自然地往下降。加意念自然下降,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是最好的。如果很勉强地蹲下去,就会非常累,一累你就会烦躁,一烦躁气就定不住了,你气定不住,往外散乱得非常厉害,练功就失去意义了。姿势正确,自然下降这是最好的,尤其是年龄大一些的同道们,四十岁五十岁往上的姿势正确,自然下降是最好的选择。喉头回收,下颏找喉头,喉头向后找玉枕,玉枕向上找百会,百会上领(注意:喉头回收为重点,收喉头不是向后挤,而是喉头向后拉,若只收下颏,则上来的气只是头上的气,而喉头一收,往上一提,就把丹田气提起来了。百会上领,应将意念注于百会上方,在此处上提,百会上提的同时,注意展眉落腮);

第二:鼻尖找下颏,向下找会阴,绕会阴上行,找玉枕、百会,百会上领;(注意,绕会阴上行时,意念兜着会阴沿脊柱内侧向上拔背 a.要领:拔背与落膀相结合。b.作法:百会上领,大椎带动颈、胸椎上拔,尾闾与腰骶椎下沉,尽量把脊柱抻直落膀方法:拔背时先把肩上耸,尔后肩头向后划一圆弧下沉,两膀相随而动,同时外开放松即可。

站庄时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意念收向命门,吸满气,微微向下一坐,同时腰放松,可反复进行3~5个呼吸。每次站半小时,此法不仅能松腰胯,亦为松尾闾之捷法。4提会阴:第一步从腹底往命门和肚脐联机中间提;有了这个基础,再往上走一步,往混元窍提;最后提到百会上,这样就可以使精气上升;往百会提要注意:不要提到发旋处,要提到百会前1.5厘米到2厘米的地方,发旋的位置深处是昆仑宫所在处,是祖性还家之所,精气往那提不行,往前提才行站庄姿势正确与否要解决两对矛盾:

腰部放松后突,小肚子不能往回瘪,大腿根部往后收呈空虚的三角,使尾闾对准指地点,臀部不能翘。解决的办法是:百会下领、尾闾下垂、上提下坠,把脊柱抻直的同时,用丹田气充斥,使腰向后放松,臀部后挪,大腿根部虚空,使脊柱的运动范围加大。垂尾闾的同时必须提肛,免得气机下降,而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或疝气。

     每次站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一小时,这是培补肾气、通透全身最可靠的功法了,您尤其要注意自始至终都是领着百会、提着会阴的,而且要一直提到头顶上方一尺远的虚空处,和百会一起领起来。

来自网络


 



《十三势》及内功心法秘要

太极十三势

太极十三势,又名长拳十三势,为太极拳中基本的八个方位打法和五种步法。涵盖太极拳的“拳法”、“手、眼、身、步”及“心”法的要领。

  • 太极十三势:

退

    • 四正:掤、履、挤、按。
    • 四隅:采、挒、肘、靠。
    • 五行:进、退、顾、盼、定。

 文献资料

《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十三势者,掤,履,挤,按,采,列,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者。掤履挤按,即,四方也。采挒肘靠,即,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

 《十三势行功歌诀》

十三总势莫轻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梢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休。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遗叹惜。

《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沈著,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或无微不利)[1]。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连而不断。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似车轴。

 注解

  1. ^ 气遍身躯之谓

身法八要 - 武禹襄   
涵胸,拔背;裹裆,护肫;   
提顶,吊裆;松肩,沉肘  
太极拳解 - 武禹襄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後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黏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後不先。      
精绅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黏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後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後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後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馀。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太极拳论要解 - 武禹襄     
解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往来气贴背,敛人脊骨。要静,内固精袖,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太极拳内功心法秘要举例  

 

之秘要诀窍 

   千百年来,太极拳的内功心法之秘要很少形成文字,形成文字的东西永远表述不清身心的感觉和身心的独特体验。这些感觉和体验是内向性运用意识引起的内气催姿势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就是拳家们所说的内功心法。现在,我们择其要地简述其中的部分内容。 

   1.周身一家。周身一家是传统太极拳家最为推崇的太极境界之一。周身一家就是时刻保持周身的整体性,不顾此失彼。任何动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后,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个方面。如何做到周身一家呢?太极拳老前辈们留下了许多方法。第一,身如钟鼎。要求不管坐着还是站着,都要意念像一口钟一样把整个身体都罩起来,这样周身的气也会整起来。第二,内外相合。传统的养生法要求周有一动无不动,如何做到呢,主要的方法就是有内三合和外三合。内三合要求把神意气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外三合主要是用意念把肩和胯连上,把肘和膝连上把手和脚连上。意念这样一连,百会再一提,感觉就不一样了。此外,内外相合的方法有3圈相摞等。第三,一身备五弓。身备五弓”的五弓是:脊柱一张弓,上面弓梢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梢是尾阎,弓背是脊中到阳关(这个弓背较长一点);上肢一张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别是弓梢,肘关节是弓背;下肢是张弓,胯骨到骰骼骨和脚源 分别是弓梢,膝关节是弓背。每个弓梢都不是一点,而是展开的。如何做到“一身备五弓”呢?关键是用五弓之意来代替躯体。 

   2.内外相合。随着功夫境界的提升,“外三合”和“内三合”有了基础,还必须做到内外相合。如何做到内外相合呢?可以用意念造型的办法,假想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大圆气球,在球内有一个水平线和垂直线相互交叉的十字,十字交叉处在圆心,好比是自己的中心点。练拳时要求的“四梢平”就是指十字横竖线的四个端要保持平衡。找平的要领是:十字的横线标志着两肩相平,保证人体不致倾斜;十字的坚线垂直在百会穴与尾阎之间,从而就能体现出“虚领顶颈”和“尾阎松垂”的内涵。胸椎前侧的十字线交叉点即是身体的中心点,这是练习太极拳必须注意的关键之处。内外相合要求把身形和内劲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太极拳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但是,这种结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通过认真钻研和刻苦磨练才有可能实现。 

   3.松散通空。有的老师讲松散“就像十三层塔层层叠叠”,有的老师比喻松散“像烟灰一样松散”,而汪永泉陆扬式太极拳老六路的秘法就是练“三道气圈”——这是直接练习松散通空的保密之法。经常进行三道气圈的训练,逐渐就会飞遍周身不稍滞”,不光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三道气圈,甚至能感到对方的三道气圈(这还只是初级的神明),揉手时可以运用这三道气圈,比如,用自己的气圈或者自己的意念非常快地碰对方的肩圈或者胯圈,则对方会被弹到拙力所远不能及的距离等。当然,我们现在练三道气圈主要还是为了养生。如何进行三道气圈的训练呢?用“意念造型”的方法——用意念道出一个三道气圈的形象来——等练得有了基础,自然就会有感觉。刚开始只能是想像(意识导引的意识圈),然后是气的因素强化,到最后自然而然形成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弥漫圈。 

内功心法之身心调整方略 

   内功心法的修炼主要是对神意气形的身心锤炼,这种锤炼不是随随便便进行的,而是通过一定程序的身心调整,使精神状态(意识状态)和生理状态(形体动作)从杂念纷呈的“五马分尸”和“四分五裂”状态,进人内心宁静(心中一静)、意识专一(专注一方)、气血通畅(气遍周身)、形体放松(松稳慢匀)的境界。如何做到这这些呢?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长期的身心修养过程——“修”是修正、修改、修复不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状态,“养”是培养、培育、滋生出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状态——这个过程要贯彻太极拳锻炼的始终,这其中,身心调整是进行内功心法修炼的前提条件。内功心法之身心调整的方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中生有。许多人都知道无极生太极这句话。但是、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呢?所谓无极者即”无”,所谓太极者即“有”,无极生太极即“无中生有”之意。此外,道家所说的“无极”也有身体的意思。身体这个无极处于寂然不动的状态就是“无”。如果这个“无”有了运动。比如,我们的心(头脑)发出指令,所谓的“心为令”——念头(意念)一动,这就是太极的动,也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有”,这个“有”是神(精神或者意念的发韧点)意(意念)气(内气和外气)的变化及运动。这就是无中生有。这个“无中生有”也是指太极拳爱好者通过长期的习练和体悟而产生一种特异能量、一种新生物质的过程——太极拳老前辈所说的“身上有了东西”,或者说“功夫上身了”——通过假借修真或意念造型导引这种特异物质的产生和聚积过程,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无中生有乃太极拳内功修炼的总纲。 

   2.神为主宰、太极拳强调神为主宰。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念的发轫点。比如,做任何太极拳的过程必须做到松散通空。意念想“松散”、想“通空”等都是神为主宰,也就是意念在里面起主导作用。主宰就是要发挥主导的作用——让自己的精神气质和意念的发轫点做主人、发指令。神为主宰,主宰谁?其中一方面就是主宰意念的运动。也就是练拳的过程中只管意念不管气。气是被姿势催发出去的。一开始练太极拳就以神为主宰,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则“阶及神明”的境界就有达到的一天。如果不养成“神为主宰”的习惯,而是“形体主宰”、“气为主宰”,则就会真正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3.调整虚实。调节虚实的关键是分清虚实——重心所在为实。怎么调节呢?主要从两个方面努力。第一,从形体上调整虚实。①先要把两只脚的重心调一调(往当中调),使身体左右平衡;②用脚来调整;根据具体情况把重心放在脚掌、脚心或脚后跟,使身体前后平衡;③通过整个身体的平衡调整虚实。不同的动作当中有不同的姿势来互相平衡。第二,要从意念上调整虚实。意念往哪放,气就跟着过来往哪儿集中;这儿就是实;相反的方向气少了,那边就是虚。意念所在处为实,意念不在处为虚——在锻炼的过程中多注意这个问题。此外,在运动的时候,如果有往前的力量,则意念要向后;如果有往后的力量,则意念要往前。 

   4.圆活绵联。一般来说,圆有几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在动作构成上,每个动作的运行过程中要有圆的内容在里边。第二,形体各个部分之间要圆。若不圆就容易僵,一僵气就停滞了,就不通了。这就是所谓的“圆空法生”。怎样才能做到圆的呢?按照太极拳“腋窝像夹着个热馒头”、“勒腰束气把裆撑” 要求调整好身形。绵联不断的内涵主要有3点:①动作的绵联——动作绵联有两方面的意思。 方面姿势无论怎么动在运转过程当中要绵联不断,也就是动作要均匀;绵联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动作间的转换要绵联。②气的绵联——每做一个动作,不能光想着形体,还得考际。③意的绵联。太极拳为了把两手的气炼整,主要采取的方法就是两手一合一开的同时,想着手里边有球,跟着胀大,,撒手就掉了,这么连着动,意的绵联就容易养成了






关于太极拳的十大解密

 
太极拳解密之一:太极拳的本质
 
太极拳解密之二: 松肩坠肘及其练法
 
太极拳解密之三:虚领顶劲
 
太极拳解密之四:意念
 
太极拳解密之五:双重
 
太极拳解密之六:劲道
 
太极拳解密之七:松腰松胯
 
太极拳解密之八:太极气功
 
太极拳解密之九:传统杨氏太极拳。
 
太极拳解密之十:太极内功
 
太极拳解密之一:太极拳的本质
 
 太极拳的发源地是咱们中国,练太极拳的人何止千万,可许多人练不出太极功夫,其实就是不知道太极拳的本质。练太极拳有迷茫区,许多人都知道松,可很少有人知道松的结果或松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有其他一些原因造成太极拳爱好者练不出太极功夫。
 
 一是体操化,如简化太极拳,完全错误。
 
 二是力气化,如有些人在散打中加入太极拳的招式,就认为是太极拳了。
 
 三是书本的误导,一些书中尤其是现代人出的书中,对太极拳的解释极其错误。
 
四是视频误导,受理解错误的诱导,做出来的动作也是错误的。
 
那么,什麽才是太极拳的本质呢?
 
 沉:就是太极拳的本质。 松:是方法,沉:是目的。 沉:是感觉,如,一抬手臂就要有沉感。 沉:是太极拳的根本,其他的气、腰挡劲、圈、园、球等等,都是在沉的基础上的附加品。 失去了目标,就等于失去了练的方向,再加上太极操和力气化的忽悠,就会与应该走的方向越走越远。
 
除了脑袋以外,身体其他的肢体和肉体都要练出沉来: 简单说就是,手臂沉,并作用到肩,肩放松,手臂的沉重感就会通过肩部作用到脊椎,再加上脊椎的含胸拔背,造成背部的向后撑,从而完成脊椎到手臂的撑劲,也就完成了手臂的力由脊发, 没有手臂的沉,就不会有手臂的撑劲。 通过松腰,使得腰以上的身体重量作用到跨上,下沉。 通过松垮,把跨以上的重量作用到腿上,从而完成腰挡劲,下沉。 通过松腿脚,把脚以上的身体重量作用到脚底下,从而能完成力发于跟,下沉。 小沉要服从大沉,小沉要辅助大沉: 这一点不太好理解,身体各个部位是有重量的,通过松,要体现出这种重量来,就自身的重量来说,手臂就属于小沉,身体就是大沉。举例说,比如右转体抱球,右手臂是小沉,当身体右转体下沉时,就会把小沉的右手臂通过跨给翘起来,右手臂属于服从。而左手臂,会随着身体下沉也向下向右下沉,完成辅助身体下沉的作用。
 
 重量的区别: 假如你住楼房6层,要背着100斤重的女友上楼,你就不会觉得太费力气。假如让你扛100斤重的大米上楼,很少有人能做到一下子就能扛上去,即使扛上去了,也累个半死。 同样的重量,为什么作用到人体的效果就不同呢,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活体,一个是死体,那么,为什么死体的物体扛起来就会觉得死沉死沉的,关键一点就是死体的物体完全放松,造成给扛着的人的下压力特别大。
 
 结合太极拳,练拳时就要把身体练沉了,就如同死物与活物的结合体一样,从有力的不沉,练出无力的沉,蓄力时,全身沉造成身体的压缩,并作用到地面上,造成脚的下蹬力非常大,这种下蹬,通过大地的反作用力,通过一开聚开,把下沉的身体给催荡出去。 其他地方沉还好理解,腿的沉就不太好理解了,下面我就说一下腿的沉: 有车的朋友都用千斤顶换过轮胎,假如先把车搬起来放到千斤顶上(是假如,假如千斤顶是人腿脚),这时千斤顶没有发力,只是承受汽车的重力(假如汽车是人的腿以上的部分),那么汽车的重量加上千斤顶的重量都作用到地面(千斤顶有自重),这个重力是两者的合力,这时慢慢的摇动千斤顶,使的千斤顶慢慢的升起来,那么,千斤顶即有往下的顶劲,又有往上的顶劲,物理学上有一个力往小的地方释放的特点,对于千斤顶来说,大地的力大,无法往大地走,就会往力小的地方走,也就是往上顶汽车,这就是太极拳力发于跟的原理。 假如地面是沙土地,千斤顶就会往地下陷,这时的千斤顶无法完全体现大地的反作用力,给汽车的顶力就小,那么就要换成大号的千斤顶,就象拳击,由于无法体现下蹬力所发出的力,就要不断的练身体的肌肉力,来弥补下蹬力的不足。 总之,沉,才是太极拳的根本,动作只不过是形,再有,太极拳许多动作来自于外家拳,那么,动作本身并不能说明就是太极拳,假如拳击散打中,用的都是太极拳的招式,并不能说明就是太极拳,因为没有练出沉来,就脱离了太极拳的根本,属于发力方式与太极拳有本质的不同。
 
 那么在练拳中什么才能体现太极拳呢?
 
上(手臂)始终要有沉的撑劲,中,腰跨有下沉的腰挡劲,下,要有发于跟的蹬劲,不管动作怎样,这些都要具备,就属于太极拳。
 
 结论:练出身体的沉来就是太极拳,没练出沉来就是太极操。
 
太极拳解密之二:松肩坠肘及其练法
 
 练出松肩坠肘的目的一是手臂练出沉来。二是练出手臂的撑劲。三是练出手臂的气来。(关于气,以后的文章再详细的说明)
 
 就手臂而言,有三种地方产生力量。 一是肌肉二是筋。三是关节肌(关节之间的肉体组织,有人说叫环形肌)。 太极拳总要求松肩坠肘,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为的就是体现和增加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有些人一想到用力,就会想到肌肉,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人体用力的组织。 由于筋和关节肌,在平时用力的情况下,被肌肉力隐藏起来,使人体会不到,那么通过松肩坠肘,就要把被隐藏起来的筋和关节肌的给扩大化,最终显现出来。
 
 在练拳当中,只有不断地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才能显现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并且逐渐增大筋和关节肌的力量。通过松,它们之间属于肌肉力慢慢的递减,而筋和关节肌的力慢慢的逐渐递增。 我一直强调,练出松肩坠肘,手臂就会觉得沉重,其实,这就是突显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而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 这时就如同筋带动骨头在做动作,而肌肉就如同沙袋一样包裹在筋和骨头的外面,一旦练出筋和关节肌的力就能体会出这种沙袋的重量。
 
 什么是撑劲呢 由于手臂放松练出沉来,手臂会下拉肩部,肩部放松会下拉脊椎,如同沉重的手臂通过肩挂在脊椎上。由于腋下要求有空档,造成手臂尤其是肘部向外,那么沉重的向下的手臂,再加上肘部向外的力,二者的合力交汇混合,加上含胸拔背,形成向下向外的撑劲。
 
 练出手臂的沉来,就会有肩关节开了的感觉,那么,肩关节开了就会感觉到是关节肌和筋在用力的引导手臂做动作。
 
 下面说一下手臂的练法: 用起式讲解。
 
钓过鱼的朋友都知道,把鱼竿放出去以后,在抬鱼竿时,用手只抬手握的这一节鱼竿,就能体会出钓的鱼的大小。 照此方法,做起式的双臂抬起动作,这时大脑只想着抬大臂,小臂和手都不用管,就如同抬鱼竿。动作与起式相同,全身放松,只是用大脑去想抬大臂即可,不可用力,大概用4-5秒时间抬起手臂。 注意,全身放松,大脑只想大臂,不要管身体,反复的练习。这是比较投机的方法,主要是能尽快体会出手臂的沉重感。
 
 太极拳解密之三:虚领顶劲
 
说到虚领顶劲,先讲一个小故事吧。 前几年的时候,到公园练拳,看到一个老头在练太极拳,可是一看总觉得别扭,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个老头打拳时总是梗着脖子练拳,就像一个大蚂蚱的脖子一样,脖子往上梗梗的,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这个老头年轻时在三门峡工地干活,跟一个大学生学的太极拳,而这个大学生是照着书本学的拳,这才明白,原来是把太极拳的虚领顶劲的要领给理解错了,造成的梗脖子。
 
 那莫什么是虚领顶劲呢? 这里说一种现象,就好容易理解了。 大家平时在火车站、工地等地方,看到一些人或者手提重物,或背着重物的时候,这些人在重物的下压下,造成脖子上伸,而且物体越重,脖子上伸的越厉害,并且感觉好像脑袋往上顶一样,这就是虚领顶劲的一种表现。 看了上面这种现象,就应该明白了,虚领顶劲,是在身体练出沉来以后,手臂的沉重感的下沉下拉(压)肩部并下压整个身体造成的,如同手臂提着重物造成下拉肩部和身体一样,所谓虚领顶劲,这个虚,就是好象的意思,是由手臂的沉重感下拉肩部,造成的一种脖子、脑袋往上伸的本能的现象,这个顶,也是感觉脑袋往上顶一样。 没有手臂和身体的往下的沉重的下压(拉)的作用力,也就没有脑袋往上的顶。 在练拳时,不要想着脑袋往上顶,只要求做到脑袋直、正即可,当练出沉来以后,由沉重感下压身体造成的虚领顶劲自然的就会出现。绝不能脑袋往上顶,更不能梗脖子。
 
 前面说道的小故事,由此想到一个拳架,就是“书本架(照片架)”,练太极拳的都知道杨澄普的体用全书,书上有杨澄普的拳架照片,许多人都按照照片校正拳架,或按照照片练拳架,在现代当看到某个人练杨氏85太极拳,尤其是起势(抬起手臂的定式时能看到手掌心),左棚手(定式时面朝西南而不是正南,(假如面朝南练拳)),就可以断定此人是照着书本上的照片(图画)学的拳,所以,这里给定义为'书本架’。
 
 太极拳解密之四:意念
 
许多朋友把意念看得很神秘,其实意念是很简单的东西。 所谓意念,其实就是大脑的注意力灌注到肢体的想法,这里面包括大脑对肢体的指挥、指令、指示、指引、引导、注意力、关注点、想象等等。身体还要服从、做到大脑的这些想法。 比如,你走路端肩膀,朋友叫你把肩膀放下来,你就能够把肩膀放下来,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受大脑的指挥,肢体服从大脑的指挥,从而把肩膀放下来。
 
 结合太极拳,比如松肩,从手掌一要动开始,大脑的注意力就要灌注到肩部,使得肩部按照大脑的要求放松,一直引导到手掌停住位置,期间大脑的松的意念不能停。 由于太极拳要求整体松,大脑一下子注意不过来,很可能产生注意这里,忘了那里,属于丢三落四,这时就要采取“逐渐加量法”。 比如长期的松肩,形成习惯后并保持住,这时就要加上坠肘的意念,那么一出掌就要做到大脑的注意力关注到肘部,只要手臂一动,大脑就要想象肘部下坠,时间长了,肘部就会有下坠感,结合松肩,肘部的坠感就会更加强烈。 练出一个地方的松后,必须保持住,才能逐渐加入其他地方的意念,这样才能循序渐进,不会丢三落四。等于是练出一项,保持住一项,然后再加入其他的意念项目,这样才能最终练出身体的整体松。
 
 太极拳的松,不是自然的放松,而是有意的放松、刻意的放松、甚至是故意的放松,也就是肢体的放松必须经过大脑控制,才能达到太极拳要求的放松。 比如手臂自然下垂,是自然放松,但并不能体现肢体的沉重感来,必须加上大脑给手臂放松的想法,才能逐渐练出手臂的沉重感来,这才是太极功夫。
 
 由于太极拳的松是逐渐练出来的,程序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哪个地方练出松来,那个地方就会逐渐练出沉来,把练出沉来的地方保持住,然后再练其他地方,只有这样,功夫才能逐渐长进,假如从松肩开始练,慢慢的手臂就会觉得沉重,在保持手臂沉重的情况下,再加入坠肘的想象力,将来手臂就会越来越沉,功力就会越来越高,其他地方也一样。
 
 太极拳解密之五:双重
 
到现在为止,还有许多朋友认为盘架子时同时出掌就是双重,这是犯了太极拳的原则性错误。
 
 双重是有条件的:
 
 1:必须是推手: 推手一是练招式的运用,二是练对对方力量的感知,高手对于对方力量的感知非常敏感,功夫浅的人一旦用力,就是犯顶,功夫深的人就可以“见力发力”,把对方给发出去。
 
2:必须是功夫浅人双手(双臂等)用力顶死: 功夫浅的人在推手时,有一种本能的顶抗,对方哪里用力就顶抗哪里,单手顶抗就是单重,双手顶抗就是双重。 功夫浅的人,用力前推时,与功夫深的人的棚劲相顶抗,由于功夫浅的人用力最大时,力量是在上半身,而功夫深的人的力量是在全身。 功夫浅的人用力推,当推不动的瞬间,是被功夫深的人的棚劲接住的,这时功夫浅的人用力达到最大,导致无法转换、无法使用腰挡劲,使得力量上浮。而功夫深的人,用棚劲接住后,还可以继续使用腰挡劲,用力发于跟,催动腰挡劲,发出的刚劲非常大,功夫浅的人就会被发出去。 如果功夫浅的人双手用力前推,而功夫深的人没有采取见力发力,而是采取柔化的方式进行化解,那么功夫浅的人虽然是双手用力前推,但这时就不是双重。
 
 3:对于功夫浅的人来说是双重。对于功夫深的人来说就不是双重。 功夫浅的人双手用力前推,对方见力发力,这时功夫浅的人就是双重。功夫深的人用棚劲接住对方双手的用力前推,这时采取见力发力,那么,功夫浅的人就是双重。
 
 太极拳解密之六:劲道
 
 太极拳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拳架(套路),二是劲道。 练拳架,不练劲道,只是一个空架子。 练拳架,同时练劲道,才能练出太极功夫。
 
 一般人练拳架,只练套路,不练劲道,或练不出劲道,那莫这个拳架只是一个空壳子,就跟简化太极拳相似。 不管练什么拳架,只要没练出劲道,这时都可以认为是空架子。
 
 什么是劲道? 大体上说,就是通过松,练出沉来,当身体带着这种沉感做动作,时间长了就能练出一种沉劲,就是松沉劲。
 
 根据动作的不同,又细分为棚劲,按劲等其他劲,这就是劲道,但本质都是松沉劲。
 
 总体上太极拳的劲又分为上下两种劲。 一是力发于脊,当手臂练出沉来以后,手臂是非常沉重的,通过不断的松肩,就把手臂的沉重,传导给脊椎,等于是沉重的手臂挂在脊椎上,这时,手臂就会有一种沉重的,同时又向下、向外的撑劲。这种沉重感越练越沉,而且,最主要的是手臂的性质开始改变了,变得又沉又硬,就如同棉里裹铁一般。 当有了这种撑劲以后,脊椎到两手臂就成为一个开口的圈形,使得脊椎传到整个手臂有一个向外的膨胀感。
 
 太极拳要求做动作非常的缓慢的练,慢练的原因就在于此,当缓慢的做动作时,一是为了练出这种沉感,再一个就是在做动作时保持这种沉感,也就是不丢劲,并且还要把这种沉劲越练越足。同时,为的是把肩关节练开,这样气就能练到手臂,直到手掌红等等。由于肩关节拉开,对于治疗肩周炎有很好的疗效。 一般人打击对方时,就手臂而言,基本上都是用拳、肘、这两个点,而太极拳练出撑劲以后,除了拳、肘、掌、指以外,整个手臂,随意一个地方都能发力。而且,手臂既可以前后发力、也可以左右发力、也可以里外发力,还有上下都可以发力。
 
 另一个就是力发于跟,当身体都练出松沉劲以后,这时由于身体是沉的,这种沉劲最终会练到并往下作用到脚底下,造成脚跟对大地的作用力加大,感觉脚往下的踩劲非常大,同时大地的反作用也会加大,当大腿由弯曲往伸直的状态运动时,脚下的踩劲进一步加大,大地的反作用也进一步加大,这种踩劲就会催动沉重的身体运动,同时加上力发于脊的撑劲,其威猛的刚劲非常巨大,而且,发出的力,非常的冷、脆、硬。
 
 太极拳要求整,所以,力发于脊,和力发于跟是一体的。 许多人认为快速出拳就是刚猛,这是非常片面的,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没看到事物的本质。 太极拳练出松沉劲以后,既可以快速出拳发力,也可以慢速出拳发力,而且是不光是拳头,而是整个手臂的随意一个地方都可以。
 
 松沉劲是太极拳的灵魂,虽然有人使用太极拳的招式,但用的却是肌肉力,也不能称为是太极拳,因为用力的本质与太极拳不同。
 
 太极拳解密之七:松腰松胯
 
松腰:是方法,开跨:是目的。 先举一个例子,南方有一种轿子,叫滑竿,下面左边一个轿夫,右边一个轿夫,肩上抬着竹杠子,竹杠子上坐着一个人(这里说成站着,就如同脊椎一样),走起来,轿子就会一上一下的起伏悠荡。 先说“移跨”: 有几个现象 一是,当轿夫站的位置距中心的位置近,轿子中心往下悠荡的幅度就会小,当轿夫站的位置,距中心点远一些的时候,轿子往下悠荡的幅度就会大。
 
 结合太极拳,由于人的大腿肌肉非常的强壮,也最为有力,从感觉上说,大腿的支撑身体的位置在前后裤线内,就如同轿夫距中心点的位置近一样,造成裆部无法下沉。 而人的腿,是由骨头和肌肉组成的,构成了支撑体,从人体的结构上看,骨头是支撑胯骨的边部的,也就是支撑在胯骨的外侧的尖端位置,但由于肌肉力巨大,造成肌肉支撑在前后裤线的内侧,掩盖了骨头的支撑,造成无法沉裆,也就阻挡了开跨。
 
 通过站桩,练拳等的练习,练的是大腿前部的肌肉,由于大腿前部练得肌肉力很强壮,就会慢慢造成大腿后部、胯部、屁股等的地方的大块肌肉慢慢放松,先是这些地方的肌肉放松了,大腿前部的肌肉力的面积加大了、也强壮了,这时,再慢慢放松大腿前部的肌肉的用力面积,这时就会造成前后裤线内的支撑点,慢慢的往大腿的骨头上转移,最终由骨头支撑住胯部,等于支撑的位置,由裤线的位置,转移到胯骨的外侧,而大腿前部用力的肌肉力,从而成为辅助的支撑。由于支撑点转移到胯骨的位置了,支撑点远离中间,从而使得裆部能够下沉了,这就是沉裆。 结果就是,腿骨上顶着胯骨,胯骨下压在腿骨上。 那么,把大腿肌肉力的支撑,转移到大腿骨的支撑胯部的形成,我在这里,说成是移跨。
 
 开跨: 滑竿,是由两个轿夫抬着的,当一个轿夫不抬了,放下了,就会造成滑竿的倾斜,倾斜到一定程度,又由于上面坐着的人的重量下压,滑竿就会在抬着的轿夫的肩膀上往下滑动。 结合太极拳,当身体后座时,一条腿承重,一条腿虚放着,由于腰以上也放松,越放松越沉重,脊椎带着整个上身就会下压在跨体的中间,由于腿骨上顶在跨的边部,脊椎与腿骨,形成下压与上顶位置的错位,在上下不是一条线的位置上,一个下压、一个上顶,时间长了,造成胯骨的倾斜变形,跨与腿骨之间,慢慢就如同裂开一样,在胯骨与腿骨之间的,微微的能够左右的移动。这是胯骨的左右移动开跨。那么裆部就会随着胯骨的倾斜变形而往下走。 再说前后移动,从人体的侧面看,脊椎在胯骨的后面,由于不断地松腰,身体练出沉来,那么腰以上的重量,就会往下压在腰部,腰部放松,身体重量就会顺着腰,往下接着下压、沉坠,就会造成身体在胯部的后面往下压,时间长了,胯骨,就会随着身体的下压而变形,慢慢的,就会造成胯骨与腿骨,在前后的位置上移动,这就是胯骨前后的移动的开跨。
 
 再说裆,由于脊椎下压在腰部,腰部放松,身体重量就会顺着腰,往下压着尾椎,由于尾椎是往内收的,那么,就会造成尾椎,往裆部的前卷,这就是铲裆。
 
 总体上,胯骨前后、左右都能活动了,这就是开跨,在感觉上,胯骨突出的位置,有又酸又胀的感觉。
 
 活跨圆跨: 胯骨,能够前后、左右活动了,还不算完,由于还有转换等动作,比如后座以后,再转换成转体等动作,等于是胯骨的前后的开,移动到极限后,再转换到左右的开,胯骨在腿骨上走了一个弧形,很有可能会造成咯咯愣愣的颠簸的感觉,也就是不润滑,这是因为,胯骨周围或附近,有许多肌肉、脆骨、大筋等等,这些东西虽然变得放松了,由于松是有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松的程度小的,会阻碍胯骨的转换,那么,还要不断地练,把这些阻碍转换的东西给磨掉,使得胯骨转换时,变得非常润滑,将来,还要练到胯骨在腿骨上的活动范围不断加大,胯骨能在腿骨上画圈,这时,就是活跨圆跨了。
 
 由于开跨后,裆部沉下去了,由于肚子是软软的肉体,那么裆部的下沉,就会带动小腹的下沉,也会带动肚子下沉,就会往下落到沉下去的跨上,这时等于胯骨在托着肚子,又由于活跨,在做动作时,由于两跨之间的转换,肚子就会随着跨的转换而转动。
 
 太极拳说,内动大于外动,其实,从根本上说就是胯骨在腿骨上的活动范围的的加大,当四肢动作定型后,以后就会保持不变了,但胯骨,由于不断地练,开的程度越来越大,从感觉上觉得大于四肢的动作幅度。
 
 从感觉上说说开跨的过程
 
断裂: 当跨刚开时,没开时感觉跨与腿是长在一起的,开了后,感觉是一块冰,突然断裂开了,上面的冰,慢慢的感觉能够在果冻一样的肉体里移动。(这一点因人而异,我本人也是左跨有这种感觉)
 
挖坑: 开跨后,比如左腿后座,感觉如同一个人站在身体左侧,在往右,用铁锹往地下挖坑。 比如右腿后座,感觉如同一个人站在身体右侧,在往左,用铁锹往地下挖坑。 比如马步状态,感觉如同一个人站在身体后侧,在往前,用铁锹往地下挖坑。 这个坑,越挖越深,肚子,随着这个坑的深度而往下落。当肚子落到这个坑里,做动作,肚子就会随着动作转。练到这一步,就算把肚子的气练出来了,平时不太显,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
 
 这里说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来说明一下肚子的气功: 有一次单位开会,开完会,大家一起下楼,我跟前面的一位同事闹着玩,一边下楼,一边拍了同事肩膀一下,由于同事比我矮一个台阶,他回身就照着我的肚子就是一拳,由于等于是前后左右都是人,也没地方躲,并且手还在同事身体的上方,也来不及用手去挡,主要是来得突然,余光看着同事的拳头就要打到肚子了,心里一急,嘴里不自觉的轻声啊了一声,在同事拳头挨到肚子的一刹那,就觉得肚子像汽车的安全气囊一样,瞬间膨胀起来,同事的拳头打上肚子以后,自己感觉肚子就像一个膨胀的皮球,往外有弹劲,也不疼,后来同事见到我,就说我肚子硬。以前并不知道,肚子的练出来气是怎么回事,通过这件事,一下子就明白了,以后在故意的找这种感觉,却又无法找到了。
 
 铲劲: 加上腿以后,感觉地下这个坑,如同一口大锅,被两根柱子给支起来了,而脊椎和这口锅,就如同一把铁锹似的铲子,脊椎就是铲子的木耙,两跨到裆,形成铁锹前部的铲子,竖在这口锅的里面后延处,当后坐到位时,由于前腿的不承重,这口锅被后腿的一根柱子支撑着,就会造成这口锅往前的倾斜,等于是后边高、前面低,当往前弓步时,感觉这个铲子,从后边的高出,往前边的低处在锅里铲,这就是铲劲。 总体上,胯部一直都有往外又酸又胀的的感觉。
 
 太极拳解密之八:太极气功
 
我赞成这样一句话: 气为血之师,血为气之母。气赖血养,血靠气行。 这句话,说出了气与血的关系,也说明了气是存在于血液当中的。
 
 说到气之前,先说几个概念。
 
 一是:沉降。 当人在拿大顶、站倒立的时候,一会就会把脸憋得通红、变紫,这说明血液在人体内,是向下沉降的。
 
 二是:膨胀。 人在运动中,人体内部温度会增高,血液的温度也会增高,就会造成血液的膨胀,同时,血液就会造成压力的增高。
 
 三是:压力往弱的地方释放。 当人在运动时,比如跑步,会变得脸色通红。 由于运动,造成血液温度、压力增高,又由于人的肌肉力很巨大,增高的血液的压力,无法往肌肉里释放,就会反而往上,就是脸部这个肌肉力小、压力小的地方释放,所以,才造成的脸红。
 
 四是:通透性(通畅性)。 上学时都做过实验,就是在一个玻璃杯里,放进去许多黄土,然后在倒上水,就会发现,水往土里渗透的很慢。当改成沙土时,水渗透的很快,那么,把黄土与沙土的渗透能力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沙土的渗透能力很大,这里就叫通透性强。
 
 下面就结合我自己在练拳当中,练出来的感觉和现象对太极气功进行分析和说明。
 
练太极拳,几乎练出什么东西,都是有感觉的,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感觉。
 
 练太极拳,是由上而下练出沉来,同时气也随着沉慢慢练出来的。
 
 先说手臂: 当手臂的肩关节松开了,手臂就慢慢地有沉感了,那么手臂就逐渐的感觉沉重、膨胀,越练感觉越强烈,练到一定程度,手掌就开始变红,手掌感觉有针从肉里往外扎,嗖嗖的非常疼,手掌由红、变紫、变青,后又回到红色。 这个过程说明,运动造成血液的压力增高,又由于肉体松,变得通透性增加,加上血液的沉降的作用,以及手掌的肌肉力比手臂的肌肉力弱,那么血液,就会往手掌的方向运动、释放,所以,手掌就变得通红(如同跑步脸红的原理一样),那么,手掌有针扎的感觉,是气在打通毛细血管,说明通透性增加,使得气遇到的阻力减小,使得气的传输容易,速度也快,那么,气才能顺利的达到手掌,才能有针扎的感觉。
 
 练出手臂沉来以后,到一定程度,手腕做勾手时,会感觉小臂里有一个小球,随着脉搏冲撞手腕的脉搏处,非常难受,所以就改为直着手腕做勾手了,过了这一段时期,这种现象就慢慢消失了,身体其他地方没有这种感觉。 说明做勾手,给了气血的通畅一个阻力,所以,气血走到这里才形成冲撞。
 
再说身体: 手臂练出气来以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练出身体的气,说明身体的气很不好练。 练到身体时,开始觉得在胸部的中间,与心脏平的位置,往里有5公分的地方,感觉里面长了一个如同枣大小一般的瘤子,越练长的越大,最后如同一个小苹果一般大小,当时给吓坏了,赶紧问师傅,师傅说没事接着练,我虽然接着练,但心里很不踏实,而且越练,这个瘤子就慢慢地往下走,走到心口窝,也就是“人”字的地方,也就是胸骨与肚子的肉体结合处时,这个小苹果,如同一个灌满了水的气球,突然爆裂,把里面的水,给洒在下面的肉体上了,这时一下子感觉肚子的肉体很硬,因为上面感觉是水,由于有比较,所以感觉肚子的肉体像冰一样硬。慢慢的,肚子的肉体的冰,慢慢的从上面融化,融化的冰,变成水,等于冰在托着水,在慢慢地往下融化。当融化到小腹时,我还想,这可能就是太极拳所说的气沉丹田吧。练到这里,在做动作时,肚子就会随着动作的转动而转动。 练到小腹以后,我当时还想,小腹下面是双腿,不知道这个冰还能不能往下融化,即使往下融化,下面是两条腿,那么怎么进行分叉融化。结果,跟本就不用管,冰化到小腹下,会自动进行分叉,接着往下融化,融化到大腿部的中间时,师傅说,你已经松到腿上了,我很奇怪,师傅能看出来,也是为了考验师傅一下,就问,您说我松到哪了,师傅在腿部一笔划,你松到这里了,我当时就说,您看出来了,我确实感觉松化到这里了。以后,会练到脚底下为止。
 
后来,回想起身体练出气来的过程,明白了,胸口里面感觉长瘤子,是由于这个地方距离心口最近,心脏给出的血液的压力最大,而且胸部中间里面开始最先松,使得气血能够往这个地方释放、膨胀、并且汇集到这里,由于瘤子涨到一定程度,沉降作用,又由于瘤子下面的松化,又使得这个瘤子慢慢的往下降。 通过这个练出气来的过程可以看出,肉体松,给血液膨胀的压力往肉体里的释放创造了条件,同时,血液的沉降作用,又使得膨胀后的气血下面僵硬的肉体慢慢的融化。 练到脚下以后,肉松以后,使得肉体的通畅性增加,使得气血能够在肉体里顺畅的通行,就是拳论所说的气遍全身了。那么,这个融化的过程,就会感觉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
 
 一般人谈论太极的气,就会拿出拳论,照本宣科,人与亦云,断章取义,凑出一篇大论,其实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太极拳的气是练出来的,必须经过练出来的过程,才能体验出太极的气。 太极拳是一种放松运动,该用力的地方就用力,但尽量用最小的力,不该用力的地方就放松,那么,不用力的地方的放松,就给气血通畅性创造条件,当气血没有阻力了,就能达到气遍全身。
 
 说完气,我再说一下呼吸。 所谓腹式呼吸,是身体练出沉来以后,肚子会下沉,就给肺部的纵向扩张创造了条件,由于肺部的四周是胸腔,肺部被胸骨所包围,在放松情况下,无法横向扩张,那么,由于腹部下沉,就给肺部的往下的纵向扩张呼吸腾出了空间,所以,才是所说的腹式呼吸。 呼吸,是根据身体的需要,会自动进行配合的,而绝不能人为的进行控制。 以后,再有人说:动作要配合呼吸,或呼吸配合动作。你就哈哈一笑,换台、断网、走人。
 
 太极拳解密之九:传统杨氏太极拳。
 
有位网友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说有一个人,通过网上播放的视频,找到一位所谓的杨氏大师学太极拳,一见面,就跟大师说:我一看您打拳的视频,就觉得您有真功夫,这位大师夸赞的说道:你很有眼光。 我在这里提醒初学者,你要是通过拳架的视频,就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太极功夫,你就不是初学者了,你至少达到宗师级的水准了。
 
 现在许多人明白简化太极练不出东西来,开始学习传统太极,就杨式太极拳来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杨澄浦传下来的传统杨式太极拳,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初学者,下面我就讲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杨澄浦传授下来的传统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俗称正路子,或称大架子(到南方以后的称呼就不说了) 传统杨式太极拳,虽然是一套拳,但表现形式又分为母体架和拳架两种。
 
一是,母体架:是核心架、原体架、基础架、或者说功力架。 这套拳架,是传统杨氏太极拳的核心,其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球、圈、园、弧等等,构成了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母体架。 真正的杨澄浦的弟子,必须由杨澄浦手把手传授这套母体架,这样,才学到了杨式太极拳最核心的东西,非真正的弟子,根本就不教。 如果教的话,等于教两边,先教母体架,然后不断地校正,再教拳架,又不断地校正,很累很麻烦。 学杨式太极拳,必须先学这套拳架,这套拳架是母体,更规范,也更容易练出内在的东西,当练到一定程度,才能由师傅指引着练后期的拳架。
 
 二是,拳架:是由母体架,演化出来的拳架,是母体架的扩展、放大,变化。 练到拳架,就偏重于发力了,必须把母体架练出一定的功力,才能学拳架,动作是由母体架演化到拳架的,但绝不能脱离母体架的范畴,也就是说,母体架的动作是原本的点,也就是出发点,从出发点出发的手脚动作等,才是正确的动作。 比如,搂膝傲步,搂膝是怎么来的,是由母体动作演化出来了,这样才是真正的搂膝。
 
母体架注重练出劲道,拳架注重发出劲道。 假如,没学母体架,而直接学后期的拳架,第一,不是真传,第二,动作变形的非常大,那么错误也就大。 由于先学母体架,这是本,那么以后即使学后期的拳架,由于不脱离本,即使练错了,也可以再回到母体架上来,这样就不会犯多大的错误,并且知道怎样改正。 假如不学母体架,直接学后期的拳架,由于脱离的本,一旦练错了,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没有母体架的束缚,就会随风飘荡,造成练成什么样的都有。
 
由于学拳者会把后期的拳架,当成原本的架,等于脱离了母体架这一步,直接走到第二步,那么在后期的拳架上要是再接着练错了,就会错到第三步、第四步,造成变形非常大,练出内在东西的希望也就越来越远。
 
练杨式太极拳,有四个要求。 一是,不许乱动。 二是,直接了当,一步到位。 三是,不许加入额外的动作。 四是,不许加入自己的想法。
 
 下面用我学的拳架,在这里指出一些人常犯的错误吧。
 
 1,起式,抬起手臂后,往回拉一下在下按。 这里多了一个回拉,这一个多余的回拉,立刻就把下按应该练出来的功效给拉没了。 陆续的有网友找到我,让我指点一下拳架,几乎都问到起式的下按是干什么用的,我就让网友伸出双臂,用下按,从上往下一拍网友的双臂,网友就如同皮球一样跳了起来,这就是下按的功效。当然,也有拍不起来的时候,前几天有一位网友找到我,我开门一看,好家伙,比我高半头,宽一半,又厚一半,就没拍起来,说明自己还有练得不够深的地方。 但是,练下按,必须直截了当的下按。 太极拳,练出什么东西,能达到什么功效,不用别人说,练到一定程度,自己自动就会知道的。
 
 2,右抱球。 有的人先要往左甩一下双手,再往右甩双手,再往前甩,成为棚,身子还往右转。 既违反了直接了当,又增加了额外的动作。 本来动作严谨、规范、要求都非常高的动作,给练成甩手操了。 抱球,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抱球,一是手掌抱球,二是手臂和胸口,要圈着球,这两个同时达到要求,才是真正的抱球。 练出开跨沉裆以后,这个球,左右在两臂的内侧圈着,球的后面被胸口轻轻地推着,而下面,是在小腹。 (关于球,以后有时间再说吧) 太极拳分为外形的球,和内在的球,如果外形的球都不对,那么,能不能练出内在的球,就可想而知了。
 
 3,左棚手 许多人左棚手,都是身子朝向西(背北朝南练)为什么要朝向西,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推手,也没有身子朝向西棚的,跟推手对不上,那么,肯定是不对的,有一天在书上看到杨澄浦的拳架照片,一下子明白了,毛病没有出在杨澄浦身上,而是出在摄影师身上,也就是说,杨澄浦的左棚是身子是朝向正南的,但这时,摄影师并不会太极拳,不知道定式在哪,这时没有按下快门,而是等杨澄浦开始转向左抱球的半途,给拍下来了,造成杨澄浦左棚手照片的定式,是身子朝向西的,那么,许多人按照照片进行学习,或进行校正,才造成左棚手斜着身子。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推测,由于我学的拳架,左棚手必须胸口朝向正南) 因为从内在来说,就是跟球有很大的关系,一旦身子朝向西,无法练出前弓步的开跨,不开跨,内在的球,根本就练不出来。
 
下面说说正确动作:
 
 1,起式,抬起双臂,必须直接下落,腿停,手臂必须到位停住,即使不同时到位,也不许再调整一下。 (要是总调整,就影响了整,就太极拳来说,最不好练的,一是沉,二是整)
 
2,右转体抱球,身体、双手,直接往右走,重心一到停住,其他地方必须到位停住。 抱球,这里有接力、化力、蓄力,又有上护头、下护身的意思。
 
 3,右抱球定式,手掌抱球,同时手臂和胸口同时圈住球,同时完成到位,到位,就是抱好了球停住以后,抬腿、迈左脚时,身体纹丝都不许晃动。
 
 4,左棚手,胸口逐渐朝向正南,左手臂,从下、往前、往上,到达稍高于肩,膝盖停住,手臂必须停住。 从球的感觉来说,胸口慢慢推着胸前的球往前走(注意手臂与胸口的对应关系),而手臂,如同这个球的表面的下面、前面有尘土一样,用手臂的衣袖和手,从、下、前、上,在圈着、并擦这个球表面的尘土,而右手,走了一个近似于起式的下按。
 
本来不想写这篇文章,因为可能会引起争议,由于师承不同,教的也不同,造成学的也不同。 比如,就弟子来说,都是弟子,有入室弟子、入门弟子、挂名弟子、记名弟子、学习班弟子、大帮轰弟子,那么教起来,也分为手把手教、真心教、糊弄教,凑活教、随意教等等,都是教,学的东西不一样,结果肯定也就不一样,对太极拳的理解也不一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造成现在说法很不一样。 假如您对我这篇文章有意见,我只是把我学的东西,和练出来的东西给说出来了,至于对不对,本人不争论。
 
 太极拳解密之十:太极内功
 
太极拳的文章成千上万,但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回避一个问题,就是都不说太极内功练出来是什么样的,也就是都不说练出太极内功有什么感受。就给一些滥竽充数的假大师创造了骗人的条件,使得初学者上当受骗,有些假大师甚至贼喊捉贼,其实是掩盖自己的骗人的真相而已。
 
 注意:太极内功,练出什么来,都是有感受的,这些感受才代表了真正的太极内功。
 
 沉,是太极内功的基础、平台,没有练出沉,绝对练不出太极内功。 有人可能会问了,有的人,尤其是某些所谓的大师,没练出沉来,也能发人。
 
 我在这里郑重的提醒太极爱好者,练太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盘架子,必须正确的拳架,才能练出太极内功,也就是过程正确,结果才能正确,错误的过程(拳架),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内功)。
 
 第二部分,就是推手,假如拳架不正确,或干脆不练拳架,能不能直接练推手,明确的说当然可以。那么能不能练出发人,明确的说也能练出一定的发人。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发人,只是太极拳最粗浅的,最皮毛的、最不干脆的发人,往好了说,只是太极发人的一些技巧而已,可以说,甚至都达不到太极的力发于脊。 一旦这样的人,穿上一身太极的行头,自封为大师,大作宣传,其欺骗性非常巨大,这一点初学者一定要注意。
 
 有的网友说,某某某大师说了,不应该练出沉来,练出沉来就僵了。呵呵,这个大师,是真大师还是假大师,您自己琢磨吧。
 
以前回答网友的提问时,回答过内功的感受,今天从新整理出来,形成太极内功,进行单独发表。
 
原则上说,练太极拳的内功感受是随着练的程度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 就说松肩坠肘的感觉吧 当肩关节开始松开,就会慢慢的觉得手臂发沉,并且慢慢的膨胀,感觉如同手臂绑着沙袋,随着肩关节松开的程度越大,沉重感就会越大,做动作时就会感觉沉重、很累。
 
 在这里,尽量从上往下说,因为练出内功,也是从上往下练出来的。
 
 注意:每一项感受,至少有3-4个月的强烈期,然后慢慢的消退,有些感受,是长期有。
 
 1,感觉手臂开始有沉重感,并且越练沉重感越强烈。
 
2,感觉手臂的膨胀和手掌的膨胀。
 
3,某些动作,如抱球,感觉如同真的抱一个气球,两手臂之间有弹性。
 
 4,手掌开始通红,严重时变成青、紫色,后回到红色。
 
 5,手掌或手指,如同有针从肉里往外扎,同真的针扎感觉一样,嗖嗖的有疼感(至少要扎3-4个月)。
 
 6,做勾手时,感觉有一个小玻璃球,随着脉搏,顺着手臂撞击手腕的脉门(也是3-4个月)
 
 7,感觉手臂变成垒球棒子,小手臂粗重,大手臂细轻,通过环,吊在肩膀上。
 
8,某些动作,感觉手掌是一把沉重的铁铲子,手臂是铲子把。
 
 9,做按时,感觉手臂里各有一个小绳,系在嗓子的左右扁桃腺上,手往前伸做按时,感觉这两根小绳在拉动扁桃腺。由于手臂练出沉来以后,这种沉会拉动到脖子根部,就会把脖子拉长,就会拉动脖子内部的器官,那么,就会拉动扁桃腺。
 
 10,做左輣手时,感觉手臂骨头上面的肉体,往下压在骨头上,骨头下面的肉体,会往下拉坠着骨头。
 
11,做左輣手时,感觉手臂在往前擦一个球的下、前的球面。
 
12,抱球时,感觉双臂在圈着一个球,球的后面靠在胸口上。
 
 13,感觉穿着一个沉重的沙袋背心,脖子根部以下,往下沉、坠。
 
 14,从肩到脊椎,之间的肉体,变成胶皮状,并且有酸累感。
 
 可以说,有的感觉短一些,有的感觉长一些,此起彼伏,不断涌现。
 
 身体在练出沉来的过程中,同样会有不同的感觉、感受。
 
 1,感觉浑身绑满沙袋,感觉非常沉重,很累。
 
 2,如同站在齐脖深的水里做动作,感觉有阻力。
 
 3,如同浑身绑满皮筋,感觉做动作非常费力。
 
 4,胸口中间,感觉里面长一个瘤子,越长越大,以后会慢慢的往下走。
 
 5,如同身体像冰一样,感觉从上到下,慢慢的融化,化的部分感觉变成水,没化的部分感觉是冰,感觉冰在托着水,并逐渐的向下融化(气练出来了,有脱胎换骨的感觉)。这一点可参看,太极拳解密之八:太极气功。
 
6,跨关节逐渐的练开了,逐渐的感觉胯部的滑动性增加了。
 
 7,做动作时,感觉肢体一下子就滑动到位了。
 
 8,感觉肚子会随着动作转。
 
 9,脚下的踩劲特别大,感觉能把地下踩一坑。
 
10,腰胯漆脚没磨好的地方,感觉坐汽车里,走在一些警示线的地方,有一种咯咯愣愣的颠簸感。
 
 11,练开跨时,感觉跨部向外又酸又胀(开跨必须有这种感受)。
 
 12,感觉腿和跨,如同一个要散架的凳子,身体坐在凳子上忽悠忽悠的练拳(中正安舒)。
 
 13,腰与跨,如同两跨之间是一口锅,腰裆感觉是一把铲子,往前去的时候,如同用铲子在铲锅里的菜(腰裆的铲劲)。
 
 14,后座时,感觉坐在一个鸡蛋粗的木棍上,非常稳当(骨头的支撑)。
 
15,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感觉有球的存在,根据动作的不同,球的形态不同,位置也不同。
 
 16,开跨后,感觉以跨尖为支点,能感受形成的杠杆力。
 
 17,开跨后,腰、跨、裆的旋动,能感受形成的螺旋。 大致练出上面说的这些,说明太极内功练出来了,差一条,都说明练得不全面。
 
 说明一下:有的人手臂练得好,有的人腰胯练得好,有的人棚劲练得好,有的人练得粗一些,有的人练得细一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差别的。从感觉上说,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些东西必须练出来,比如说身体整体的沉重感、太极气功,太极球等等,只有练出这些才能代表太极内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