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廉吏名言警句启思

 songsgt 2013-11-15
古代廉吏名言警句启思
2013.11.15人民法院报
□ 左连璧

    粗翻典籍古书,发现历史上的廉洁官吏都十分注重品性修养,始终坚守节操,遵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恪守礼义廉耻四项基本准则,安于清静寡欲,并具有强烈的知耻之心。诵读这些名言警句,受益良多。

    “既然当官就不要再去干捞钱的勾当”

    官商本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之道,为官者应追求的是两袖清风、服务民生;商人应追求的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当官与发财,理应分道扬镳。为官者既想做官又想发财,而且想通过做官来发大财,那就大错特错了。

    《史记》“张仪列传卷十”载,张仪曰:“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即张仪说,我听说争功名的,应去朝廷;争实利的,应去市集。历史上有这种主张的廉吏还有公仪休等人,如《史记》“循吏列传卷59”载,春秋时代鲁国宰相公仪休说:“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即当官享受俸禄的人不得再去干别的事情和老百姓争夺利益,得了大利的人不能指望再去得小利。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卷11”载,范蠡曾感叹:“在家为民就能积起千金,在朝为官就能位至卿相,作为一个平民,这已经达到顶点了。”又如《元史》“刘斌传”载,刘斌,作战勇敢,屡立功勋,多次受到提升,直至元仁宗时,升为济南新旧军万户。刘斌临死的时候,对儿子刘思敬说:“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即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严持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遗财不如遗德”

    廉吏们对于自己身后给子孙们留些什么,颇有独到的见解,概括说,就是“遗财不如遗德”,无形胜过有形,软件重于硬件。最宝贵的是留下奋斗的精神,做人的本领,而不是身外的多少财产。正所谓“留下千垛干柴,不如留下一把斧头。”

    《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官至司徒,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人称“四知先生”。亲朋好友劝杨震为子孙置办些产业,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汉书》“疏广传”载,疏广也不为家人和子孙积攒财富,他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家里本有旧田老宅,让子孙勤于耕作,应该能够供其衣食,与普通人相同。”

    《史记》“萧相国世家卷”载,“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即萧何购买田地房屋时,总是挑最穷困最偏僻的地方,而且不修高楼大屋。他说:“后代子孙们,如果是好的,那么他们就应该效法我的俭朴;如果他们不成器,也省得叫那些权势之家夺了去。”

    《汉书》“韦贤传”载,韦贤,于汉宣帝时官至大鸿胪、丞相,后因年老多病请求免职。《史书》记载,做丞相辞官归居的,就是从韦贤开始的。其四子韦玄成也官至丞相。所以在韦贤家乡邹鲁,流传着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即给后代留下黄金满箩筐,不如留下一部经书。

    《南史》“徐勉传”载,徐勉于梁武帝时,被授予中书侍郎,参与掌管吏部选官,后任吏部尚书。徐勉虽然身居要职,但不经营产业,家里没有积蓄,将俸禄都分送出去以供养穷困的亲属。门客、老友有人进言,徐勉回答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軿;如不才,终为他有。”即“别人把财产留给子孙,我把清白留给他们。子孙如果有才,就会自己取得财物;如果没有才,财产终究要为他人所有。”

    “以不贪为宝”

    珍贵的东西为宝,被人们统称为宝物,喜爱宝物乃人之常情。然而,子罕心中的宝物却与众不同。《左传》“襄公十五年”载,子罕以司城身份在宋国执政时,有人得到一块美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子罕说:“我把不贪当做宝,你把玉当做宝,如果你把美玉送给我,我们两人就都失了宝,倒不如各自保存好自己的宝物。”在子罕眼里,视不贪的品格为宝,比玉珍稀,比金贵重,有了这个无价之宝,自然就会对世上其他任何宝物,尤其是那些来路不正的所谓宝物,不会再心仪心动,因为唯恐失去了自己身上的无形之宝。

    看来,只有心中视廉为宝,手中才能常持此宝,永生享用,以一宝御万宝。

    “并非怕人知道才不受贿”

    慎独,在独处中谨慎不苟,清廉如玉,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古代廉吏都特别看重这一点,他们拒贿却赠的举动,往往发自内心深处,出于严格的自律,而非依靠什么外在的约束和监督。

    《新唐书》“李尚隐列传”载,李尚隐,性格刚直。唐玄宗开元中年,官至广州都督、五府经略使。任满还朝,有人送李尚隐一些黄金,并说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的。李尚隐坚辞不肯受,说:“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即这是我性分如此,不可移易,我并非怕人知道才不肯受。

    “取之在义不在官大小”

    有些官员贪污受贿的托词之一,就是我不是什么多大的官,对官场风气的好坏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这不对。不论你的官位大小,你所代表的都是公共权力,你的一言一行,民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甚至还会据此来评价政权的优劣和政治的清浊。只要官帽在身一天,就丝毫懈怠不得,就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新唐书》“钱徽列传”载,钱徽,曾任太子庶子。宣武军行营兵马使韩公武,欲在朝中求得内助,以重金贿赂公卿,送给钱徽二十万钱,钱徽不受。有人对他说:“你不是执政当权大臣,没有必要谢绝。”钱徽说:“取之在义不在官。”即取人之物,在于义与不义,不在官之大小。钱徽又任江州刺史,州中存有牛田钱一百万,是原任刺史拟作宴客与送礼用的。钱徽对官属说:“这钱本是用来备耕的,岂可挪作他用?”遂命代农户交租税。

    “以贿赂护身吾不忍为”

    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知耻又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孟子曾说过“人不可以无耻”。即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羞耻。可见知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官吏来说,那就更为重要了。康有为说:“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知耻心。”《菜根谭》也说“盖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恶迁善之门。”正因为有着强烈的知耻感,廉吏们才能有所不为,对别人能却赠拒贿,自己更不会去行贿。

    《南史》“袁湛列传附袁宪传”载,袁君正,南朝梁武帝时,官至吴郡太守。袁君正有一子,聪明好学,年仅十四岁,就已经为当时名流所称道,皆劝他送子策试博士。当时生徒参加策试,惯例须行贿赂。门客中有人劝袁君正为考官准备钱物,袁君正说,“我哪能用钱替儿子买科第!”

    《新唐书》“杜佑列传”载,杜希望,唐玄宗开元中年为鄯州都督,知陇西节度留后事。宦官牛仙童奉使巡边,别人劝杜希望厚赠金帛,以结其欢心。杜希望说:“以贿赂护身,吾不忍为。”牛仙童还朝,便奏杜希望不称职。于是,杜希望被贬官至恒州刺史。后牛仙童受诸将贿金事发,论罪处死,而送金诸将皆获罪,唯有杜希望无事一身轻。

    “一衣虽微,不可不慎”

    人若要修行道德,就要时时处处谨慎,必须在人所不注意的极其细微的事情上加以留意。只注意大的方面不出问题,小的地方错误重重,且认为小事不至于妨碍大体,那就错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就是这个理。而且大凡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之类,犹如吸食毒品,最易上瘾,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第三乃至更多次,吸得越多,欲壑就越难填满,一旦东窗事发,则悔之已晚。

    《明史》“王溥传”载,王溥,洪武末年为广东参政,以廉洁闻名。其弟由老家来看他,有一属吏与其弟同船,赠送其弟一件布袍。王溥命弟弟退回去,说:“一衣虽微,不可不慎,此污行辱身之渐也。”即受人一件衣裳是小事,但玷污品行、玷污身体,往往是从这些小事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王溥居官数年,僚属馈赠皆不受,就是受诬告入狱时,对部属给的用作打点的钱物仍不要,说“吾岂以患难易其心哉!”即我不能以患难为由就改变秉性,受收别人的钱物。

    “吏人之物,一毫也不敢侵犯”

    《菜根谭》中有句话:“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把它用在官吏收受僚属的贿赂上,最恰当不过了。吃人嘴笨,拿人手短。即使你原来是一个多么公正无私、睿智进取的人,再也无从施展了,因为下属们对你的尊崇感、信任感不在了,而是心生厌恶。廉吏们对此都特小心谨慎。

    《北史》“儒林列传”载,石曜,居官清俭。北齐后主时,为黎阳郡守。时丞相咸阳王世子斛律武都出为兖州刺史,性贪暴。先过卫县,自县令、丞尉以下,聚敛绢帛数千匹相奉送。至黎阳,斛律武都令左右叫石曜及县官也前来奉送。石曜乃手持一绢,往见武都说:“此是老石机织所出,聊以奉赠。自此以外,皆须出自吏人。吏人之物,老石一毫不敢侵犯。”武都素知石曜清廉纯儒,内心虽老大不愿意,也不好指责什么。

    “唯恐辱没祖先及家乡父老”

    人的心中要有所敬畏。所谓敬畏,其实就是严肃认真,小心谨慎,防止出错。人不能没有敬畏,否则能干成事吗?廉吏们往往敬畏父老乡亲,敬畏祖宗先人,唯恐自己不够检点,犯了罪过,给乡亲和先人抹黑。按今天的话讲,这就是心中时刻装着民众。官员的是非功过,最终是由民众来评说的,敬畏民众是必须的。

    《新唐书》“韦夏卿列传”载,韦夏卿,唐德宗贞元中年,官吏部侍郎。韦夏卿的从弟韦执谊,为翰林学士,尝受人金,有所干请,密以金置夏卿怀中。夏卿毁怀中衣而不受,说“吾与尔赖先人遗德,致位及此,顾当是哉?”即我与你凭借祖先遗德,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地位,哪能做这等事呢!于是韦执谊大惭。

    《明史》“周玺列传附涂祯传”载,涂祯,初为江阴县令,明武宗正德初年为御史,巡按长芦盐场。时宦官刘瑾纵容私人贩卖官盐,又命其党羽毕真托人私自捕捞海物,侵夺国家商业之利。涂祯依法予以制裁。刘瑾大怒,假传圣旨,将涂祯逮捕入狱。在京中的江阴同乡人商议凑钱向刘瑾行贿,以解救涂祯。涂祯得知此信,坚辞不可,说“死耳,岂以污父老哉!”即我不过一死罢了,哪能以此污辱家乡父老呢?涂祯竟受重杖三十,死于狱中。

    《周书》“裴侠传”载,魏正光年间,裴侠任义阳郡守,追随太祖征战,被任命为河北郡守。裴侠生活俭朴,为民着想,百姓官吏都很感激他。按河北郡旧制,应有渔夫、猎人三十人供奉郡守,还配有三十人为丁夫,供郡守驱使。裴侠说“以口腹之欲来役使别人,我是不干的。”于是,裴侠全部撤掉这些人,不让他们为自己干活,而为官府买卖马匹。日积月累,马匹竟然多得成群。离职之时,什么也不要。百姓颂扬他“肥鲜不食,役税不取,裴公清惠,世上典范。”

    裴侠曾和众多牧守一起拜见太祖,太祖令裴侠站在一边,对其他牧守说“裴侠清廉谨慎,一心为公,为天下第一,今天众人中如有同裴侠一样的,可以同他站在一起。”众人都黯然无声,没人敢接话。太祖于是厚赏裴侠。朝廷内外都表示叹服,称裴侠为“独立君”。当时有些同朝为官的族人讥笑他说:“人生仕进,应当生活富裕,名望又高。像你这样清苦,究竟想干什么?”裴侠答道:“清廉是为官之本,节俭是修身之基。况且我们是大族,世代都能成就美名,所以应当做到这样:活着,被朝廷称赞;死后,流芳千古。如今我侥幸以平庸之才,承蒙特殊的恩遇,我安于穷困,并不是为了追求虚名,而是志在自我修养,恐怕有辱先人。我这样做反而被讥笑,还有什么话说?”讥笑裴侠的族人都惭愧而退。

    “安身存正在于无私寡欲”

    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要节制。荀子就说过“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即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否则就会像程颐所说的那样“一念之欲不能制,而涡流于滔天。”就会贪得无厌,奢侈挥霍,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精神颓废,人格低贱,到头来必然是“欲而不知足,失其所有欲。”因为贪欲过多而遭致毁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置于社会的风俗、道德、法律、习惯、规范、纪律的管治之下,强化自我约束,做到少私寡欲。

    《晋书》“潘尼传”载,潘尼,西晋文学家,以文章知名,生情稳重恬淡,不与人争利,安心研读,专志著述。著有《安身论》,以铭其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盖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简言之,就是“安身存正,在于无私寡欲。”即要想保全自身的正直,关键在于无私寡欲。潘尼所处时代正值“八王之乱”,朝廷多变故,身为侍中、中书令,职居显要,能从容应对,后病归故里,得以善终。

    (作者原单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