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与养生

 易真颜 2013-11-18
 

[转载]周易与养生

周易与养生

            一、四时阴阳论

1.何谓阴阳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阴阳。譬如,在形容男子时会说他具有“阳刚之气”;在买花的时候,卖花人会告诉你哪种花是“喜阴”的,哪种是“喜阳”的等。那么,到底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呢?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民,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从字面上理解,阴、阳两字的古义是背日和向日,起初并无任何哲学内涵。阴,《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系传》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阳,《说文解字》日:“高明也。”《说文解字义证》曰:“高明也,对阴言也。”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所有事物皆有阴阳两个属性,且两者蕴涵着相互依靠、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淮南子·天文训》讲天地的起源和演化问题,认为天地未分以前,混沌既分之后,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凝结为地;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两气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可见,阴阳是两种基础粒子,是宏观物质形成的基础。中国的传统学术中,有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及“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的观念。
说到阴阳,大家就会想到太极。大约在北宋年间,出现了道教的太极图。太极图以一条曲线将圆形分为两半,形成一半白一半黑,白者像阳,黑者像阴,白中又有一个黑点,黑中又有一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分开的两半,酷似两条鱼,所以俗称阴阳鱼。“阳”的代表:天、父、雄性、热、昼、表面、过去、破坏力、单数。“阴”的代表:地、母、雌性、寒、夜、里面、未来、包容力、复数。
《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由此,中医学发展出以人体阴阳虚盛为判断疾病与治疗方向的指标。人体不同的部位、组织,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动,都可划分为阴阳两类,例如:背为阳、腹为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动为阳,静为阴;流动性佳为阳,流动性差为阴;力与精神为阳,体液与温度为阴。按照同样道理,身体每一经络系统都分为阴与阳,不同的病症类型亦可按阴阳划分,故有同病不同治的说法,就是因其阴阳消长不同而来。阴阳既相互对立统一又能相互转化。
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故阴阳可无限细分,而这概念亦应用于中医学上,以解释生理活动的不同状态。例如:五脏为阴;当中的每一个脏器,其活动状态又可细分为阴阳,如肝阴、肝阳;肾阴、肾阳等。
2.四时之阴阳变化
《黄帝内经》中讲的春天,不是单纯的春天的概念。春天只是一个比喻,比喻人生命的初始,比喻万事万物的开端。
在冬天阳气闭藏的时候,其实已经孕育了生机。在春天,这个生机开始表现,这就是阳气的生发季节,这个时候,对应了五行中的木,所以又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到了夏天,是万物茂盛的时候了,经过了春的生发,生命到了长的过程,所以说,“夏三月,此谓蕃秀,万物华实”。阳气“长大成人”,风风火火的,用脉来说就是洪了。
从春到夏,也就是一个木生火的过程。所以,从春天到夏天,就是阳升的过程。对应我们的人体,如果一个人很颓废、没有精神,我们就可以考虑这个过程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刚才讲完阳升的过程,现在讲阳收的过程。
到了秋天,金秋主事,主阳气回收,大地将春夏生发的能量回收起来,也是果实累累的季节,这就是阴阳转化的奥妙。到了冬天,阴成了主事,阳气潜藏,所以水冰地坼。如果在冬天,这个阳收不好的话,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书中就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等之类的话。
3.四时之法成
所谓“四时之法成”,是说人类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春、夏、秋、冬,四时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的生命活动也是相对应的两方,人体必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否则,人体生理节律就会受到干扰,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就会降低。即使不会因感受外邪而致病,也会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而发生病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明确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人们在养生中要顺从四时阴阳这个根本,围绕着“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平调阴阳、以合四时的理论,即主动调节内脏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二、人体三宝:精、气、神
 
    说到自然界有天、地、人三才,这是古人总结的宇宙自然规律。人们经常也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何谓精、气、神呢?我们就谈谈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精、气、神?

1、什么是精。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一般认为精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人生下来先天从父母那里带来的;后天之精是人成长过程中从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就是脾胃消化谷物水分而生成的,所以,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生命的基础,后天之精是生命的养源,二者关系到人的生命体质和健康长寿。

2、什么是气。人体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气是中国中医理论独有的论点,气的含义非常的广泛,大致可以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是存在于人体中的一种精微物质,有推动人体各脏腑活动的功能来维持生命的动力。古人认为元气一旦耗尽,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2)、宗气——主管呼吸,是积于胸中之气,是以肺吸入的天地之清气和脾胃气化的水谷之气的总成。

(3)、营气——和卫气都是水谷精微所化,营气与血液同行于脉络之中,营运全身所以叫营气。

(4)、卫气——是运行于脉络之外,主要是滋养脏腑、温润肌肤、护卫体表、排泄汗液、恒定体温的功能和作用。

3、什么是神。神是人体内在精与气的外在表现,是人的思想意识和生命质量的反映。中医理论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所以,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精气神在人体发挥作用的表现。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气生于精,精依赖气,神又体现精气,三者缺其一人的生命将会终结。

(二)、如何养好精、气、神?

1、养精。首先要从食物的合理搭配和营养需要做起。按照中华民族传统膳食养生规律,“五谷宜为养,失豆责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勿使之过。”另外,春季生发,夏季壮大,秋季收敛,冬季内藏的养生规律也要牢记,按季节调节养生习惯,保证养精蓄锐。

2、养气。首先要重视环境之气,多呼吸新鲜空气,尽量避免嘈杂环境和空气污染不利于健康场所环境。

3、养神。主要是解决情绪和思想问题,长寿的人大多心胸开阔、心地善良、性情温和、善于l理智的驾驭自己的感情,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思想情绪。

    精、气、神是养好生命的根本,养生的目的就是养好身体的元气,元气充足了人体才会健康长寿。所以,精气神也是我们养生的主要内容。

(三) 、养精气神的方法

1、情绪、心态调整

2、饮食科学

3、练九宝功。

    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导语]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看成重要致病因素,认为这七种过度的情绪变化,可引起人体脏腑功能失调,称为气机紊乱。

所谓“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古代医家不仅认识到精神状态与发病密切相关,而且对预后也有巨大影响,强调“精神内伤,身必败亡”。过分强烈的情绪变动,也常是引起猝死的重要诱因。高血压病人突然暴怒,诱发中风,因脑出血而骤死并非少见。心脏病患者在过分激动时,也可能骤然死亡。

精神内伤可致病,调养精神则可防病。中医认为不应让精神过分耗散,而应让它内守。,要避免过度精神波动,尽量减少忧思郁怒,经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自在,使心情处于恬静状态,这样能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气机调畅,疾病就难以发生。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指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就是内无所蓄;“惔”就是外无所逐;“虚无”是虚极静笃,致于自然的意思。“恬惔虚无”实即摒除杂念、畅遂情志、神静淡泊,保持“静养”之意。

精神内守,有利防病去疾,抗衰防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而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不干那些损人利己的事,不贪不义之财,不做伤天害理的勾当,自然心静神安。神气清净内守,则五脏六腑的气机协调,邪不能害,自可益寿延年。

如果不注意调养精神,心术不正,挖空心思为自己谋算,处心积虑聚敛财富,或贪污受贿,或巧取豪夺,或谋财害命,就必然精神内伤,丧志折寿。他们做了“亏心事”,必然会白天于心不安,夜晚恶梦缠身,总害怕有一天“被捉”,心境常处于紧张、自责、忏悔、恐惧状态。这一系列的精神负担和异常情绪,必然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代谢,降低免疫功能,正气衰惫,百病丛生。

   要想达到精神内守,应做到“四不”。一不贪得。做人要戒贪欲邪念。只有甘于淡泊,没有过多贪求,才能神安气定,体健寿高。二不患失。对于个人地位的高低,荣誉的大小,报酬的多寡,享受的厚薄,如能泰然处之,怡然自得,随遇而安,则对健康十分有益。只有做到既“不以一得为喜”,也“不以一失为忧”,就能保持心境安静。三不动情。面对不顺心、不如意之事,既要从容面对,又要自我克制,自我调适,自我解脱。无烦恼所困扰,则精神轻松,免疫力高,病魔便会退避三舍。四不小气。要改掉自私的毛病,心胸宽广,宽以待人,宽以容人,凡事应该看得远点,想得通点,想得开点,不要事无巨细都“往心里去”。一个人如能谅人之过,念人之功,助人之短,扬人之光,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友爱,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称心如意,则心静神安,灾病不生,福寿永存。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新娘图片,新娘发型图片

 

[转载]周易与养生

 

秀场嘉宾图片,美妆图片,热力互动图片,红唇妆图片,唇妆图片,高级定制时装周图片,巴黎图片,美丽达人图片,明星·Beauty图片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转载]周易与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