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本掌故: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

 率我真 2013-11-19
   《王摩诘文集》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文集。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字摩诘,郡望山西祁县,后随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擢进士第,授太乐丞,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又曾为河西节度判官。天宝时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陷长安时被俘获,押解洛阳,迫受伪职。乱平后,肃宗乾元中(758—760)复拜给事中,责授太子中允。迁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多才多艺,精诗文、书画、音乐。其诗清新秀雅,兼善各体,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合称“王孟”。王维所作山水田园诗,描绘自然美景,着意闲逸萧散的情趣,艺术技巧很高,为世人所推崇。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许彦周诗话》称:“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都对王维诗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因崇信佛教,钦佩大乘佛教居士在家菩萨维摩诘(意为洁净、没有染污的人),故以摩诘为名。

  王维文集由他的弟弟王缙搜集整理,总共四百余篇,分为十卷。

  宋代四川地区曾刊刻大量唐人文集,其内容多源于古本,惜传本不多,故为藏家看重。《中国版刻图录》称:传世蜀本唐集分为十一行本和十二行本两个系统,其十一行蜀本,旧谓北宋刻本,实刊刻于南北宋之际,存世仅《李太白文集》、《骆宾王文集》、《王摩诘文集》三种。今存各类王维文集版本中,此宋蜀刻《王摩诘文集》时代最古,研究价值极高。此本钤有“子京”、“项墨林鉴赏章”、“袁氏尚之”、“顾印千里”、“汪印士钟”、、“以增私印”、“子协卿”、、“周暹”等印记,表明此书自明代以来迭经名家收藏,有明袁褧题款和清顾广圻手跋,可谓流传有绪。当年周叔弢先生为求此书,与海源阁后人杨敬夫商之经年始获得。

  宋刻《王维文集》传世极少,其文字胜于后世通行本处甚多,钱谦益《初学集》卷八十三《王右丞集》跋云:

  《文苑英华》载王右丞诗,多与今行椠本小异,如“松下清斋折露葵”,“清斋”作“行斋”。“种松皆作老龙鳞”,作“种松皆老作龙鳞”,并以《英华》为佳。《送梓州李使君》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作“山中一半雨”,尤佳。盖送行之诗,言其风土,深山冥晦,晴雨相半,故曰“一半雨”,而续之以“焚女”、“巴人”之联也。

  钱曾《读书敏求记》卷四《王右丞文集》条云:“此刻是麻沙宋版,集中《送梓州李使君》诗,亦如牧翁所跋,作‘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知此本之佳也。”钱曾旧藏本后为黄丕烈所得,称作“山中一半雨”本。此蜀刻《王摩诘文集》之《送梓州李使君》诗句,亦作“山中一半雨”。周叔弢先生喜爱此书,曾给书室起名“半雨楼”,并特制“半雨楼”印章一枚。

  1982年,已92岁高龄的周叔弢先生得见此书影印本,兴奋异常,当即写下一篇题跋,其中有言:“今见此影本,如晤故人,数十年前光景恍然在目。国家重视文物,化身千百,佳惠士林,可为此书庆,我一人欣然欢呼,乌足以尽之。”周先生爱书之情,实令人敬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