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鸿墨轩3dec 2013-11-22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林霄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图1,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

 

 宋克1327—1387),字仲溫,號南宮生,又號東吳生,長洲人。元末明初書法大家。與楊維楨、倪瓚、高啓、徐賁、張雨、饒介、揚基、施耐庵等交遊。可以說,明初的頭一百年,書法家幾乎都在宋克的影響之下。宋克的學生有陳璧,陳璧的學生是沈度、沈粲。而沈度被永樂皇帝稱為“我朝王羲之”,備受推崇。以致明初皆是宋克書風。至於後來被僵化為被人病垢的“台閣體”,則非宋克之過。在元末,宋克書風突破了趙孟頫的書法籠罩,以章草筆法融入楷、行、草書,遒勁高古,卻是一種變革的力量。其年輕時期的草書《杜子美壯游詩卷》後有明正統年間狀元商輅的題跋,提及英宗一事:“我朝英宗御極時,宸翰之暇,偶見其書,笑曰:'仲溫何人,而書法若此,真當代王羲之也’。其見重若此,嗚呼,自開闢以來,書法之神妙,惟王羲之一人,羲之之後,能繼其高風者,余亦曰仲溫一人而已”。談到正統皇帝偶見宋克書法,驚乎其為“我朝王羲之”,但不知其祖永樂皇帝若見到宋克書法,還會不會稱宋克的再傳弟子沈度為“我朝王羲之”耶?

近得宋仲溫《賢者游於庠序帖》墨蹟一冊十一開,綾本,被裁成條塊再成冊,為蓑衣裱。說明此冊原來可能是個立軸。每頁尺寸:每字二寸上下。雖然殘破,卻字字完好。署名“廣平宋克序并書”。往日見其書作多署名“東吳宋克”,而署名“廣平宋克”者,本以為僅此一件,本文上網後,網友“小綠天樓”糾正我,告知《石渠寶笈》卷二十八《趙孟頫遺墨一冊》(上等黃三)後有宋克題識云“龍集乙巳七月既望,廣平宋克識”,此冊另見於《三希堂法帖》第二十一冊,趙孟頫遺墨冊後,宋克此跋書於饒介題跋之尾,皆稱由好友劉孝章出示索題,劉孝章元末人,詩人宋存爵、顧瑛、周至堯皆有詩贈劉孝章,稱“劉孝章治中”或“劉孝章經歷”,可見劉孝章為元末江南文化圈內的官員,此處不考。而“廣平”為宋氏郡望之一,因此知道宋克雖為長洲人,而其祖上來源於河北廣平郡的宋氏,這一點則可以確認。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2,《三希堂法帖》宋克題跋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3,宋克《杜子美壯游詩卷》局部(嘉德2009 秋拍)

對宋克郡望廣平的確認,正可以釋疑不久前萬君超兄提出的一問:一卷在嘉德拍賣賣出六千多萬元天價的宋克草書,《杜子美壯遊詩卷》的題記如下:“右杜子美壯游詩,東吳宋克仲溫書于廣平之草堂”,萬君超兄指出“書于廣平之草堂”的寫法很怪。確實,若不知宋克的郡望,以及宋克的“北游之行”,這樣的題記確有讓人覺有怪異之處。據《徐邦達集》第六卷,對於此卷的按語是:“此卷書法和上錄《進學解》極相像,大約在差不多的時候寫的。元廣平路在今河北省境。宋氏不知在何年北游,待考”。這件徐邦達先生談到的藏於北京故宮的宋克草書韓愈《進學解》手卷,書于其家鄉蘇州的“南宮里”,時“至正九年己丑(1349年)”,宋克二十三歲。徐邦達的按語是:“此卷書法稍生硬,還不太成熟,但已有勁健氣,是他早期的作品”。從書法成熟程度來講,《杜子美壯游詩卷》雖與《進學解》屬於同一時期,但明顯要稍晚於《進學解》。

對照宋克好友高啓的《南宮生傳》,提及宋克年輕之時的北游之行:“逮壯,見天下亂,思自樹功業,乃謝酒徒,去學兵,得風後《握奇》陣法。將北走中原,從豪傑計事。會道梗,周流無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華、會稽諸山,搜覽瑰怪,渡浙江,泛具區而歸”,就全明白了。或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宋克這次的北游中原,目的地就是其郡望“河北廣平”。時間在二十三歲之後。由於宋克這次北游的目的是“從豪傑計事”,自然不會張揚,猜想其以郡望為目的地的北游,是想集結族人起事。而留下的這《杜子美壯游詩卷》,正好印證了其北游的心境,卷中有句“枕戈憶勾踐,渡浙想秦王”、“群兇逆未定,側佇英俊翔”,顯示其救亂濟世之情。但由於“周流無所合”,起事的雄心顯然未得到族人的響應,遂沿途周遊名山勝水而返。也再不生出山之念。甚至後來拒絕了張士誠的延聘。從此“乃刮磨豪習,隱默自將,履藏器之節”(高啓《南宮生傳》)。我們已經無從猜想北游之間發生了什麽樣的事情,讓他發生了如此巨大的改變,以致救亂濟世之念全消。

這件書法冊的出現,不僅坐實了宋克郡望為“廣平”,也釋疑了《杜子美壯游詩卷》題記中的“書于廣平之草堂”,對高啓《南宮生傳》述其早年生平提供了一件物證。

此冊六百多年來沒有收藏印記和文字著錄,所以它的流傳成謎,或許是立場問題,有明一代,不敢示人,故裁成蓑衣裱秘藏起來。僅有當代藏家鍾天鐸的題跋藏印,以及王季遷的題首。

釋文此冊到手時因各頁順序混亂,不能完讀,後經比對、調整每頁順序,竟然可讀,而且是一篇完整的宋克自作文。全文如下:

   “賢者游於庠序之間,必習乎俎豆之事。其材既成,則具文武之用矣,及出而施於邦家。論政而圖治,蓋無德不可焉。後世二道既分,武夫則攻騎射而遺詩書,儒者則談禮樂而忘軍旅。或見訾於巽儒,或取責於暴驕,相互詆誚而莫能一,然各視其時之所尚而輕重焉。故戴鹖弁者或負其勞,視縉紳之徒蔑如也。

陸君則不然,少以材勇從征於江淮,累功受閫職,日從儒先君子以講夫為治之道。庶乎必若君者謂文武之用者歟?今年夏,遂授杭州路治中。夫杭,東南之都會,密邇強梗。往年守者弗戒,已有城下之戰矣。今君之杭,登乎山川,視其有可憑,則設為備御之規。行乎田野,見其有可復,則興為墾闢之利。無事則教民忠義,有事則率民將之,使寇不能復來,而民晏然保其家室,以樂生道死。於千里之內,則君之功效并善,豈不偉歟?僕與君有交游之好友,於君之行,敢以是為贈。

   至正廿六年,丙午建未月朔,廣平宋克序并書。

(鈐印:東吳生、宋克私印、宋仲溫)”

   這是一篇寫給“賢者”陸姓朋友的贈文,這位陸君時任“杭州路治中”。開篇是談最早的教育是文武并學的,而後世文武分道,武者不讀詩書,文者不習弓矢,而又相互輕視。但這位“陸君”則不然,因文武雙習而被當權者重用。被委任為“杭州路治中”後,率領軍民加強防禦工事,開荒造田,準備抵禦當時環踞在周圍的“強梗”。此篇正是贈給陸君的書作。

歷史背景:文中這位文武全才的“賢者陸君”為何人?文中之“強梗”又是誰?還要回到元末戰火紛飛的年代里去尋找。

元末天下大亂,各路英豪逐鹿中原。蘇杭一帶為張士誠所據。南宋故都杭州,在張士誠的割據範圍內。此時的張士誠雖名義上投降了元朝,實為武裝割據。其他幾路反元大軍朱元璋、方國珍環顧周圍并視其為敵手,也就是文中所說的“密邇強梗”。據《杭州府志》,杭州城於至正十八年(1358年)為張士誠從元軍手中奪下,至正十九年,朱元璋派分別派紹榮、常遇春攻打張士誠的杭州不下,故文中有“往年守者弗戒,已有城下之戰矣”。直到至正二十六年冬十月,朱元璋爲了配合徐達攻取蘇州,又派李文忠取杭州,十一月,張士誠部下潘元明率城投降,自此,杭州為朱元璋所得。次年徐達攻克蘇州,然後朱元璋稱帝。

宋克作此文,時值六月,杭州尚未易手,這位“陸君”就是張士誠手下的杭州路治中。“路治中”在元代屬從三品文職官員,官職不高。查《杭州府志》官職表,元代部份十分簡略,至正二十四年以後缺略。時值亂世,又是張士誠據杭期間,在《杭州府志》中竟然沒有陸某的信息。陸君剛被任命為“杭州路治中”不久,杭州就被朱元璋所取,時間很短,不為史書所載,也屬合理。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揚州《重修興化縣志》中找到了這位“陸君”的信息:

“陸謙,字仲益,復(指陸復,時昆山知府)從子,元末為杭州路治中。明兵平浙右。方國珍猶據甌越數郡,詔選通練才辯者喻之,謙往,喻以度德量力,無滋後悔,國珍遣使輸款。又嘗單騎招張鑒於揚州,鑒服其義,不忍害。授戶部主事改知廬陵縣,時有誣縣民反者,將盡誅,謙以家口保之,一邑獲全。轉湖廣都司斷事,征銅鼓蠻獠與有功,祀鄉賢祠。子闿容別有傳。以上舊誌。”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4,《興化縣誌》卷八,陸謙條

又查《廬陵縣誌》官職表,陸謙於洪武十五年任廬陵縣知縣。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宋克《賢者游於庠序帖》解讀
5,《廬陵縣誌》,陸謙條

據揚州《興化縣誌》,這位陸謙降明後,以通練才辯招降尚割據甌越之地的另一隻起義勁旅方國珍,還單騎前往揚州招降另一隻起義軍張鑒(張明鑒,青衣軍首領,據揚州,後降明),立了大功。在廬陵縣任上時,有人被誣告造反,全族將被誅殺,而仗義的陸謙,敢以全家性命擔保,使人一家得以保全。但陸謙的史料實在不多,僅此而已。但寥寥數語,已經勾勒出這位智勇雙全、膽大心細、能言善辯、行俠仗義者的形象,正像文中所言:“陸君則不然,少以材勇從征於江淮,累功受閫職,日從儒先君子以講夫為治之道。庶乎必若君者謂文武之用者歟?”。可見宋克沒有看錯人。

再看《明史·文苑傳·王行傳》附錄,對宋克的描述:

“(宋克)偉岸干,博涉書傳,少任俠,好學劍走馬,家素饒,結客飲博。迨壯,謝酒徒,學兵法,周流無所遇,益以氣自豪。張士誠欲羅致之,不就。……杜門染翰,日費十紙,遂以善書名天下。”

宋克的形象與這位陸謙有些相似,文武雙全。物以類聚,遂成為朋友。而在亂世中的宋克似乎悟到了什麽,先是拒絕了張士誠的延納,然後“辟一室,庋歷代書法,周彝漢研,唐雷氏琴,日遊期間以自娛”(見高啓《南宮生傳》)。

作《賢者游於庠序帖》時,宋克四十歲,次年,至正二十七年,蘇州城破,張士誠被殺。徐達兵臨城下時,張士誠的女婿潘元紹,逼家中七姬同日自盡,命張雨撰文,宋克書丹,立成楷書《七姬權厝誌》,勒石成碑,為宋克小楷名作。

宋克的最終去向: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登基,為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對江南大多數文人賢者曾經被張士誠延納,心懷怨恨,在後面的幾年裡,江南的這些文人、藝術家大多被清算絞殺。如揚基、徐賁、張雨、王蒙、高啓、趙原、陳汝言等皆死於非命。宋克入明以後去向,最明確的記載是洪武四年赴任鳳翔同知,但奇怪的是,從洪武四年到洪武二十年,只見到一件作於洪武二十年的《急就章》存世,這件天津藝術博物館的藏品,宋克章草《臨急就章卷》,作於洪武二十年,無本款,筆法也與其他宋克作品很不類,僅有“仲溫”一章,而且此章也未在其他書作上見到,依此定為宋克所書,實在難以成立。

我總以為宋克於洪武四年以後,去向不明。明初,這些江南文人曾經對新皇朝心懷憧憬,紛紛出來做官,得到的卻是無情絞殺。宋克雖然拒絕被張士誠延聘其帳下,但與其他曾經服務于張士誠的文武官員交遊甚密,不被清算也是難以想像的。宋克的好友高啓,於洪武七年(1674年)因《上樑文》案被腰斬,對於宋克來講,一定是個巨大的刺激,他會做出怎樣的反應?他是像其他朋友們那樣死於非命,還是隱姓埋名逃出升天?好像是一個迷。當我正在為宋克的命運迷惑不解的時候,福建文史館的朋友連天雄幫我找到了宋克卒年的依據:據解縉文集《四庫全書·文毅集》卷十五記載:“宋克,字仲溫,一字克溫,吳郡人,官鳳翔府同知,卒於其地,時洪武丁卯”(1387年)。解縉卒於1415年,距離宋克的卒年僅晚28年。若不是四庫全書抄錯,則這個記載是具有權威性的。雖然還是不能完全抹去心中的疑問:自洪武四年到洪武二十年,這十六年間為何沒有一件可靠的作品傳世或著錄?但我寧願相信《四庫全書》裏的解縉文集,給我們留下的宋克卒年的唯一線索。雖然是六百多年前的事情。我仍不禁為主人公的最終命運而長舒一口大氣。

這篇文章自本人博客載出以後,網友們討論熱烈,這次的修改,幾乎是在網友們的幫助下完成。連天雄兄、萬君超兄、小綠天樓。皆提供了我未找到過或注意過的文獻資料。特此鳴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