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趣闻之二十三:凳、椅、桌

 一个好老头 2013-11-25

上回说的是跪坐时的坐具,今天咱说说坐姿升高后的坐具与承具。

凳: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小篆 

凳的本义是床凳,是一种床前的踏具。《广韵》:“凳,床凳。

椅: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小篆  

本义是树木名字,即山桐子。《诗·銿风》:树之榛栗,椅桐梓漆。”但这个含义时读第一声,后来改造为坐具含义时读三声。《正字通》:“,坐具后有倚者,今人俗呼椅子。 

桌: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小篆 

本义是桌子。“桌”字本作“卓”,后变作“桌”。

“凳”,得名于“登”。“登”本是上车踩的器具。凳这个物件是上床踩的器具,因为上车与上床动作相同,故也称上床踩的器具为“登”,又因这个器具与几形似,故专门造了一个字“凳”(后有人加上木字偏旁成为了“櫈”)。后来把登床的器具加高就成了坐具。《恒言录》:“凳,木登子……盖以登床得名,后人稍高之,以为坐具而。

椅与凳的区别是有靠背,可倚靠,古人就依据此点为它起名为“倚”。后为区别对此字加以改造,将立人旁改作木字旁(因为椅子是木头制造的)。椅子这类高型能够垂足坐的坐具是从西方传进来的。据说,椅子发源于古埃及,后传入西亚,在传入欧洲,最后传入中亚和印度。椅子在中国的开始流行是在唐中期,但到了宋朝才将垂足坐作为正式场合的坐法,并且以高坐为尊。

古时还有一种能够垂足坐的坐具叫做“荃蹄”,荃蹄就是现在的坐墩。

高足桌子的出现是随着坐具升高而到来的(案的高度也在增加),与此同时,床在增加高度的同时逐渐转变为专一的卧具。“桌”为什么一开始借用“卓”字而不用其他的字?这是因为“卓”字的字义反映了桌子这个物件的突出特点。桌子比原来席地而坐时所用的几、案要高的多,高是桌子的独特之处,也是与几、案的唯一区别,而“卓”字的意义正是“高”。《说文》:“卓,高也。”所以,依据桌子的高的特点,古人便给这种物件起名为“卓”。后来为了区别“卓”字的原有意义和表示桌子的含义,才在“卓”字字形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把“卓”字的下部改造成“木”(与改“椅”字道理同)。“桌”字起源较晚,迄今为止,只发现明代人的著作中有此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