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州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纪实

 粉红色的美洲豹 2013-11-25

立足当地实际  破解发展瓶颈

创造竞争优势  打造特色园区

----兰州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纪实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科技工业园区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创举。通过建立科技工业园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各国和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种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提升国家竞争实力,为了抓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机遇以跟上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决定。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建立试验区以来,发展到2008年,54个国家高新区已实现工业增加值1.27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18.6%,比全国工业增加值的增幅高9.1个百分点。大部分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基础性力量,成为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导力量,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成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行者。

但国家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条件与环境不同,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有的国家高新区由于发展理念滞后、政策扶持欠缺、发展资源匮乏、创业环境落后等原因,发展仍处于艰难维系的境况。地处西部的兰州高新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际遇。因此,如何立足当地实际、破解发展瓶颈、创造竞争优势、打造特色园区,真正实现“二次创业”目标,就成了兰州高新区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寻求发展规律,查找自身差距。

在科技部的导向和指导下,全国高新区发展很快,兰州高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与先进高新区相比,整体差距较大,发展速度较慢,经济规模较小,这种状况与兰州市的地域、经济、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关系。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实现突破,就必须掌握高新区发展规律、了解当地实际、明晰自我优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寻求高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们认识到一个高新区的成功发展必然依托一定的必要条件,那就是要依托大的经济总量;依托高的市场化程度;依托丰富的高新技术资源(包括人才、资金、土地等);依托发展较快、实力强大的高科集团;依托一套不断创新的机制体制。而欠发达高新区发展滞后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没有找到并掌握高新区的发展规律;二是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建设特色园区;三是没有抓住发展机遇。五个成功条件是兰州高新区要努力做到或争取到的,而三个落后原因也是兰州高新区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

(二)查找兰州发展高新区的优劣势

兰州有四个劣势、三个优势,即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的区域劣势;远离经济中心,辐射能力差,交通运输能力差的交通劣势;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合理的经济劣势;土地奇缺,地价奇高,自然资源匮乏,人才流失严重的资源劣势。以及兰州是传统老工业基地,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熟练工人;拥有一批大学、中科院的分院和分所;当地政府对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高新区的愿望和要求三个优势。

(三)总结兰州高新区发展中的问题

经过认真分析,兰州高新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发展缓慢,经济落后。虽然是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但没有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速度一直较缓,经济规模较小。②区域狭小,布局分散。高新区内大部分区域已为建成区,没有大规模成片的可开发区域,导致企业分散在兰州市内。③规划滞后,功能模糊。没有科学、详细的建设规划及产业规划,土地功能定位模糊,产业布局混乱。④土地匮乏,资源奇缺。由于兰州“两山加一河”的地域限制,可供高新区开发的土地资源十分匮乏。同时,由于地处西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也十分紧缺。⑤总量偏小,排名落后。兰州高新区纵向相比,发展速度基本都保持了每年3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横向和其他国家高新区相比,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总量仍然居后。

(四)研究兰州高新区园区企业的特点

通过仔细调研, 兰州高新区园区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民营企业居多,但大部分处于创业期。②总体数量较少。高新区有1000多家企业,但高新技术企业只有二、三百家。③企业规模较小,大部分都是利用本地资源和科技优势发展起来的。④发展速度较快,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瓶颈因素的制约。⑤融资难度较大。企业都需要外部资源的支持,包括社会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行政资源(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经济资源(如资金)等,但融资渠道较少、难度较大。⑥盈利能力弱。大部分企业利润率较低。

二、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瓶颈。

    要想破解兰州高新区发展瓶颈,打破发展僵局,就必须理清思路、另辟蹊径、科学发展。基于对高新区发展规律、兰州本地的优劣势以及兰州高新区和企业自身特点的认识,通过到周边高新区考察、与科技企业座谈等认真、深入的调研活动,兰州高新区确定了2008年—2010年三年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定位,瞄准两个目标,实施“三步走”战略,突出四大空间布局,推进五种发展模式,着力提升六大能力,为高新区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围绕一个定位

    根据国家科技部的导向,结合兰州实际情况,兰州高新区的发展定位为:引领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潮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推进兰州市场化进程的试验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试验场。

    (二)瞄准两个目标

    经济目标:技工贸总收入2009年达到650亿元,2010年突破1000亿元,三年实现翻两番。

升位目标: 2010年,在国家高新区的排名提升到35位左右,进入国家高新区中游行列。

    (三)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2008年,开发彭家坪新区,树立形象。

第二步,2009年,整合省市园区,扩大总量。

第三步,2010年,统筹全省资源,提升排名。通过两至三年的工作,使高新区成为全省高新技术资源的聚集区,实现升位目标。

   (四)突出四大空间布局

    实施依托雁滩建设新区,东进榆中、北上永登的空间拓展战略,重点打造高新区的雁滩中心区、彭家坪新区、榆中和平—定远—夏官营产业基地和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

1、建设好雁滩中心区。在“十一五”期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经营”的原则,不再引进产业项目,大力引进总部经济项目及各级科研院所与实验室,争取用三年时间,将雁滩建设成为高新区的行政中心、研发中心、高档商务中心和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

2、建设好彭家坪装备制造业生态园区。在“十一五”期间,将彭家坪新区基本建成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集科研、教育、生产、生活、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化新型工业园区,努力打造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城市新区形象,彰显高新区魅力。

3、建设好榆中和平—定远—夏官营产业基地。在“十二五”前期,启动和平、定远产业基地建设;并依托和平、定远,逐步将东拓空间过渡到夏官营,建立夏官营产业基地。和平产业基地以贵金属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为重点;定远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夏官营产业基地是高新区中长期规划发展的主要区域,重点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和现代农业等产业。

4、建设好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十二五”期间,拉开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框架。依托兰州中川国际航空港,与中川镇小城镇建设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引大灌区的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新材料、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建设 “以空港为中心,两翼开发,启动工业带动商贸,统筹兼顾,一体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园,肩负起兰州市拓展空间的重任。

   (五)推进五种发展模式

1、建设产业基地。依据各个专业园区不同的发展特点及产业规划,建设发展高新区专业产业基地。如依托兰州装备制造业的雄厚基础,把彭家坪新区建设成大型装备制造业的生态园区;依托“两兰(兰炼、兰化)”的优势,延伸产业链,把西固石化产业园建设成西北最大的石化基地、石化原材料及产品集散地、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依托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的实力,把金川工业园建设成国内最大的镍、铜、钴等稀有贵金属的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基地。

2、发展“一区多园”。推进高新区对省、市两级开发区和在兰高校科技园区的整合,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打造以高新区为核心区,其他产业园区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整体提升产业规模,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兰州石化工业园、金川工业园、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皋兰三川口工业园、临洮中铺工业园已经加入兰州高新区。

同时,兰州高新区也与兰州大学签订了共建国际动漫研发基地的合作协议,与西北民族大学签订了共建生物医药技术平台的合作协议,与兰州理工大学签署了共建兰州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合作协议。

3、吸纳企业入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的金字招牌,争取更多核心竞争力强、产业规模大的企业集团入驻,从而使企业借势发展,高新区做大增量,实现合作双赢。抓住兰州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改制,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机会,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兰州高新区。

4、盘活现有用地。充分利用好已经国家批准的建设用地新建项目,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培育内生动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高新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5、整合全省资源。突破地域限制,吸纳全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高新区,享受高新区的优质服务。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兰州,使国家级高新区的政策优势辐射其他地州市开发区,建立起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平台。

   (六)着力提升六大能力

    1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着力提升空间拓展能力。

按照“立足兰州、依托全省、盯住全国、放眼世界”的原则,建立起动态开放的发展格局。一是加快“一区多园”建设。充分发挥高新区中心区在政策、服务、孵化方面的优势,吸引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总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整合在兰的省、市两级开发区和高校的科技产业园,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与其他地州市设立的开发区进行对接,将国家级高新区功能对外辐射,带动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做好园区指导工作。根据地域特点、资源基础和产业优势,指导各园区做好规划和管理工作,使各个园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进行专业化分工,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保障和促进各个园区良性发展。三是快速推进新区建设。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省、市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时机与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大中型企业进驻彭家坪新区,把国有企业的技术、设备、人才等存量优势转化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量优势,大力培育根植性的本土高新技术企业。

2、加快资源整合步伐,着力提升规模扩张能力。

支撑兰州高新区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是传统企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延伸以及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因此,今后的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增量、存量并举。实施“育苗造林”工程,在培育、孵化和项目引进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培养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紧紧抓住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硬性提高其R&D投入比例,提高核心竞争力。并对传统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挖掘、延伸产业链,鼓励企业开展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区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二是高新、传统齐抓。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积极吸纳省内传统产业进入高新区进行改造提升,通过高新区的政策、技术、人才等优势,将全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聚集到高新区,做大总量。三是统筹全省资源。按照一流科技园区的要求,构筑投融资、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信息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集聚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统筹全省科技资源,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科技创新资源都统筹到高新区,提升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全省产业资源,通过发挥高新区的创新优势,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聚集,延伸产业链;统筹全省土地资源,能够变性的土地或已经变性的园区,争取都建成高新区的产业基地;统筹全省金融资源,大力吸引金融机构总部、金融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总部入住高新区,加快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市场拓展和金融产业壮大,优化金融集群生态环境,提升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促进金融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四是扩大孵化规模。积极引导和鼓励建设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孵化器的主体多元化、功能专业化、形式多样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依托创业服务中心、高新技术创新园、联创孵化园、南特孵化园等已建成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引进国家级实验室、工程中心、检测中心、认证中心以及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使该区域成为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等科技创新要素最集中、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城市创新中心。

3、加快产业壮大培育步伐,着力提升产业聚集能力。

一是强化产业特色。以“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为突破口,优选发展潜力大、行业前景好、集群特征明显的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重点产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环境优化等措施大力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构筑产业高地。二是实现产业聚集。重点推进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的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化进程。通过园区把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创新要素高度集中,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良好市场前景的“小巨人”企业,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行业的“发展快艇”,提升产业规模。选准一批具有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集聚和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聚集。三是提升创新能力。支持骨干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引导、鼓励他们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靠专利、技术等站稳市场,实现产业扩张。通过对专有技术、精巧技术、特殊技术、核心技术的掌握,逐步提高企业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高新区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四是发展品牌经济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和品牌战略,引导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自觉、主动地争创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并在创品牌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实力。五是实行产业引导。在招商引资中对重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向有可能形成产业集群的区域进行布局,主动按照产业集群的思路调控项目的区域布局。发挥高新区在体制、环境、产业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全省的大型企业通过技改、扩建等方式“入园”,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四,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步伐,着力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一是办好担保公司。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加快兰州高科创业投资担保公司的运作步伐,继续发挥政府资金导向作用,通过担保成功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参与企业的发展。二是吸引风险投资。优化风险投资环境,积极探索“高新区+高新技术成果+风险资本”联合支持科技项目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和形式,鼓励和支持企业引入风险投资。加强与深圳创新投资公司等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扶持一批成长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发展壮大。三是搭建银企平台。采取信用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加强银企合作。对投资大、技术先进、回报率高的高科技项目,建立项目信息库和推荐制度,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引导银行贷款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四是培育企业上市。抓住创业板市场即将推出的机遇,推进首批上报培育的海默、节能环保、兰石四方、南特、西脉等五家企业做好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精心筛选项目,坚持“培育一批、成熟一批、上报一批、上市一批”,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第五,加快竞争优势打造步伐 ,着力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立足兰州的实际,千方百计捕捉和创造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一是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创业者服务的意识,以企业为中心,关注每一个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帮助企业解决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瓶颈”因素,努力营造一个比其它城市的高新区更加浓厚的创业氛围。二是搭建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曾经历多次失败。我们要努力给创业失败者以更大的宽容,让更多的在其他地方创业失败的二次创业者,甚至多次创业失败者在兰州高新区生长、发展、壮大起来,在全国打响“二次创业者的乐园”的旗号,打造兰州高新区不同于其他高新区的竞争优势。三是加快中介聚集。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特点和需求,大力扶持和发展中介服务机构,成立了“科技中介超市”。通过提供统一集中的办公场所和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的科技中介机构入驻高新区,以形成完善的中介服务平台,针对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融资、管理、营销、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提供帮助,降低了企业创业成本和门槛,把中介机构的发展打造成兰州高新区的亮点和竞争优势之一。四是更新扶持政策。结合高新区实际,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形成与国家和省、市政策的相互补充,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和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来高新区落户、发展。五是提升孵化功能。按照“精选项目、优化资源、重点孵化”的思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孵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注重项目引进和孵化的数量向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效益转变;从园区的管理服务以一般管理向系统化创新创业孵化管理转变;从简单的场地出租向资源的优化和孵化器的经营转变。

第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着力提升人才吸引能力。

  把打造人才高地作为提高科技创新实力的长期战略来抓好抓实。一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按照“为人才创业服务,靠人才促进发展”的思路,根据园区发展需要,制定适度超前的动态人力资源规划。以更新的人才机制,更优惠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创业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为“留得住”人才创造条件。二是加强人力资源运作。完善人才中介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各类高端人才入区创新创业的“绿色通道”,把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能量极大地释放出来,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使高新区成为全省一流的聚人才、聚科技、聚资本、聚企业的投资沃土和创业乐园。三是设立人才奖励资金。由高新区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资金,用于资助从事科研、技术开发所引进的科技人才和对高新区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以此调动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把高新区打造成人才聚集的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