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料病人的心得体会(一)

 大明逸轩 2013-11-26

照料病人的心得体会(一)

 

妈妈卧床的经历,历历在目。那期间,我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

一直想将这些点点滴滴写出来,可是总是懒得动笔,今天我终于下定决心将这种其中的心得体会付诸文字,也算是了我一桩心愿。如果对于诸位看官还会有一点点的帮助的话,我将会十分欣慰!

我不是医护人员,所有观点仅仅是我从一个病人家属的角度观察思考得出的,并不一定是科学的。但是,我是用心的!

有说法叫做:“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

其实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希望如此。但是生活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并且这种负担在到来之前往往没有任何的预兆,所以会令人措手不及。这时间,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积极的面对,然后告诉自己——困难是有的,但是办法也会有的!

妈妈曾因为车祸而卧床七年有余。在这七年多的时间里,无助是最初的感受,然后便是陷入沉沉的迷茫而无法自拔。

后来,我渐渐地明白了,所有这些负面的情绪对于已然发生了的事情来说都是于事无补的。最终的无可奈何之后,我唯一的选择就是面对。当静下心来的时候,我忽然间发现——面对,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的!

在这七年当中,面对病人时我学会了很多以前从未考虑过的事情,比如病人的心理特点,自我的心理调节以及相应的护理知识。从中有不少心得体会,在这里一并写出来,供和我有同样情况的朋友参考,并愿他们的亲人早日回复健康!

 

一、病人的心理特点

病人,之所以称为病人,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状况开始区别于健康的人。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的心态也会随之改变。这种改变后的心理现状,称之为病人的心理特点。

以下,为我对病人心理特点的解读,一家之言,望看官们批判的解读!

当一个人由健康人变成病人时候,他的心态是无法用我们健康人的心态来衡量的。但是只要你细心的观察,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心态与小孩子颇为相似。掌握了这种规律,你就不会再迷茫了。

我们曾经看过无数的电影、小说,很多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彰显出大无畏的精神风貌,比如“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这些英雄的形象,让我们错误地解读了人面对生死的心理与态度。其实他们并不是从不畏惧死亡,而是在特定的环境和心理下所做出的异于常规的表象而已。如果你能真正走进这些人的心灵世界,你就会发现,这并不一定是他们真实的心灵趋向。他们的真实心灵,会有很多种可能——有时候是一种理想的完美,有时候是一种落寞的抗争,有时候会是一种无奈的屈从。

这些英勇无畏的表现,尚且含有很多的水分,作为普通人的面对,就更不会有太多的坦然。那么,普通人会有如何的表现呢?

作为普通人,特别是在和平年代,很少会遇见危及生命的意外环境。所以,面对生死的概念,很多时候也便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生病!

人食五谷杂粮,怎能不长病生灾!

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话,可是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面对起来会十分的沉重。这时间,最容易产生的就是恐惧,恐惧的产生,会使人的常规心理趋于改变。

说到这里有些人也许会笑,生病再正常不过了,现在的医疗条件这么好,哪有这么严重?

这句话正是说到了关键所在。因为“医疗条件好”,才“没有这么严重”,这两者是有因果关系的,不可断章取义。要在从前,得了重感冒,也许就会要了一个人的命。现在人之所以感受不到这么严重,是因为有了心理安全的保障——医疗条件好了!

但是,无论医疗条件多么的完美,总有解不开的难题。当人们真正面对了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不会那么从容了。

具体表现就是——一个人知道自己得了不可预知未来的病的时候,心里便会产生无边的恐惧,感受到死亡即将来临一般。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生病了,却完全可以很轻松的治疗痊愈。这时候的病人,又为何会有心灵上的微妙变化呢?

但凡得了病的人,性情上总会异于常人,只是简单地病发时,人们的性情改变的并不明显,常常被人们忽略罢了。被忽略的并不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上升到意识领域,这应该叫做潜意识。

司马师临终时告诉司马昭:“事关身家性命,勿轻付他人!”这句话说出了人心底最真实的想法——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并不是不对,而是相信自己过了头就会怀疑别人,这样的怀疑,正是潜意识产生的原因。

这样解读开来,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潜意识就是原始心态存在的原因。所以,我把这种潜意识称作浅层恐惧,这样的恐惧往往不被人重视,如此而已。

当这种浅层恐惧还没有植根于我们的主观意识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想到生死,但是会产生莫名烦躁感,这就是初始的病人心态。但是,当一个病人需要入院治疗,或者是需要动手术时,这种浅层的恐惧就会迅速扩张,那时间,他们的脑海里就只有一个词——生死的选择!这种东西一旦形成就会根深蒂固,很难抹除。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一个好端端的人,就因为一场小手术,变得截然不同。

表现出来就是一副小孩子的心性,脾气忽然变得暴躁,说话做事不经大脑,无理取闹等等。这时候他们会动辄对亲人大喊大叫,一句话说不着又会委屈的哭,或者说些“我不用你们伺候了,我死了算了,活着也是累赘”之类的话。其实,这些都是些负气的话,之所以着重强调,也只为只为满足他心理上的渴望罢了。总之一句话,无论你如何去做,在他看来,你的关心还不够!

这时候,作为病人的家属,跑前跑后,忙得不可开交,生活的常规被打破,自是一身疲惫,还要承受无端的责难,心里就会失衡,所以,长此以往就转化为亲人之间的心理对立。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大抵源于这种对立的心态!

当然,照顾病人从来都不会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我也不会把这种事情描绘的无限美好,因为那不符合事实,我想说的只是如何把握病人的心态,才可以将这种面对成本降到最低!

目前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家庭一般是三口之家居多,也就是说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所以,我们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了孩子们的身上。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仿佛一点做不好,就会亏待了孩子一般。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可以听到家长的抱怨,却看不到父母的狠心。很多人都明白,这是爱的表现,叫做包容。但是,很多人也忽略了事情的本源,这种包容的背后,其实是强者对于弱者的同情。

面对了孩子,我们会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我们是强大的,孩子是弱小的,保护弱者,是人心灵深处的正义感。这是自然法则,最真实的东西。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该明白我的观点了。没错,我的观点就是——“健康是强大的,生病是脆弱的!”当强大对于脆弱没有威胁的时候,脆弱也就会在强大面前变得肆无忌惮。病人的内心很明白,这里没有危险,肆无忌惮也就自然而然的蔓延开来。

强大之于脆弱而言,作为强大,是没有任何理由推脱责任的,所以,面对了一个孩子般的病人,我们应该拥有一种心灵上的包容,这样的包容,会让我们的健康变得更加坚定信念,会让我的心态变得更加趋向平淡。健康会使人变得坚强,平淡会化解心中块垒。

病人,就是一个孩子。一个充满恐惧的孩子,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为引其强大的你的注意,让你更加关心爱护他,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心理渴望的满足。

这就是病人的心态,只是因为病理的程度不同,这样的表现不同罢了。

请记住,病人的心声是——我最亲爱的人,我很害怕,请你不要放弃我,请你陪着我!

    请以一个大人看待孩子的优越感面对病人,这样一来,你的委屈也就会慢慢淡化。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