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彦——天生我才

 昵称12149590 2013-11-29

杨彦——天生我才

(2012-11-12 16:46:42)
标签:

杂谈

书画名家》之

杨彦——天生我才

 

 

 

 

 

 

片花:

解说:童年时,大师的画作是他眼中的鬼怪

杨彦:因为他眉目不清,对于一个幼小的心灵看着像鬼一样,看着看着就害怕,说难听一点就是鬼,实际上就是一个鬼,

 

解说:长大后,他自信地走向天才之路

杨彦: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受,我肯定成功了,这一辈子我一定是大师。

解说:西藏之行催生他独特的作品

杨彦:很多人看到这张画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联想到那种华丽的珠宝,有人联想到太空的陨石,有人联想到一定是跟西藏有关系。

〈天生我才〉中国山水画家——杨彦

 

开场:一幅画的故事

 

解说:1992年北京国际拍卖会,一幅为《大宁河览胜图》的长卷以2 . 2 万美元的价格拍出。这在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书画拍卖市场中引起震动。这幅作品由李可染题卷首,启功、苗子作跋。长卷的作者就是当代山水画家杨彦。杨彦究竟是什么人?他的画又有着什么独特之处呢?

 

 

 

第一部分:与绘画结缘

 

2008

 

解说:走进杨彦工作室,画家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这座二层小楼的厅堂是拼接的玻璃屋顶。墙楣上方悬挂着“度一精舍”的牌匾。太阳筛下的点点光线,将房内的一切都染上自然的生气。杨彦说,这是他的世界。

 

解说:白须、童颜、唐装,50岁的杨彦从事绘画四十载,是一个公认的高产画家,1986年以来,国内外出版社为其发行大型画集十余种(把真正的大型画集展现),举办大中型画展20多次(增添若干画展外景镜头济南、台湾剪彩)。而他与绘画结缘,却源于童年时代看到的一个“鬼怪”。

 

19581979

004508

杨彦:当时就是家里有一本水墨画这本书,封面就是梁楷的泼墨仙人。这本书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对这个泼墨仙人就非常的有神秘感,多次的看到以后就挥之不去,因为他眉目不清,对于一个幼小的心灵看着像鬼一样,看着看着就害怕,要捂起来,然后还想看,几次从书柜里找出来,就要看一下,分辨一下什么东西,什么也没琢磨透他的五官是什么样。

 

解说:这个被杨彦称为“鬼”的画作,《泼墨仙人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是宋朝画家梁楷的代表作。画中用泼墨手法描绘了一个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的仙人形象,然而这幅在常人眼中闲情逸志的画作,在年幼的杨彦眼中,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震憾。

 

004603

杨彦:当你睡不着觉的时候,一个小孩的那种目光,自然而然的就投向了无垠的天空,那时候有一个幻觉,就像泼墨仙人就要从天空里走来似的,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从梦里也会出现。

 

解说:如今这幅如梦魇一般的中国山水画已成为杨彦珍贵的藏品,而当初正是这样一个模糊的影子,牵动着一颗幼小的心灵,向着扑朔迷离的梦境中追寻,这个梦也促使杨彦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004642

杨彦:这张画对我产生的影响太大了,就像一个艺术之神,应该这么讲,说难听一点就是鬼,实际上就是一个鬼,现在说它是一个艺术之神,它领着一个极具天赋的一个神童,走向了艺术之路。我这样说,我觉得是比较准确。

 

解说:1958年杨彦出生于青海,一岁时随母亲移居到南京。江苏历代画家辈出,“丹青”土壤自然肥沃,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得这个来自西北高原自诩为神童的人可以自由地浸淫在书画世界中,自从被那个画中的“鬼怪”惊醒,年少的杨彦苦练书法、临摹历代名作,对宋元明清历代书画先贤们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心血。为山水画的写实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画面:杨彦的早期临摹

 

解说:他的抱负也在日积月累的积淀中愈加清晰。

 

004726

杨彦:二十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年的一个夏天,我骑着自行车回家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受,我肯定成功了,这一辈子我一定是大师。从那以后对这个自信就再也没有过怀疑。

 

 

解说:七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和众多年青人一样,虽然有着满腔的抱负和热情,杨杨彦还是像大多同龄人一样进了工厂,成为了一名热处理工人。这与他的艺术梦想有着巨大冲突。

 

同期:补上调动工作的故事

 

解说:就是这么经过千辛万苦调动而成的工作,让杨彦总算干上了与画画沾边的事,这在当时众人眼中看来已是求之不得的美差,踌躇满志的杨彦却丝毫不能满足。仅仅工作了一年之后杨彦没有和家里任何人商量,自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1号带005026

杨彦:我要求到北京来学习单位不同意,我立即辞职,辞职完了以后我母亲很难受,哭,因为那时候我是三级工,又给我调在设计室里工作,当时设计室全是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的,好多画家,我什么文凭也没有,你还要什么更好的条件?这个条件最好了,就这样我就辞职,坚决的辞职。

 

解说:家人的劝阻没能冲淡杨彦实现“天才”梦想的强烈愿望,带着这种自信与期冀,他开始遍访名师,承载了众多优秀画家的精髓。一九七九年杨彦 拜访了李苦禅,先生看完杨彦的《钟山虎踞图》称赞道:"杨彦作画很有悟性,这张可以送投展览……"。杨彦回忆道:"看到家中刀枪剑戢,听老人回忆往事,感到艺术人生的丰富和艰辛" 对杨彦而言,这些师长的名字就像一颗颗暗夜里的星,不但照亮了他寻梦的路途,也对他的绘画风格带来重大影响。

 

1980——1989

 

解说:19868月,杨彦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八幅长卷、六十多幅作品,引得名家云集,好评如潮。这次画展也为他奠定了坚定的信念和创作的基础。此后,他先后绘制二百余幅长卷,题材涉及山水、花鸟、人物等领域,作品被海内外众多美术馆院收藏,台湾喜好杨彦书画的友人们还自发成立了“杨彦画友会”。

片花

 

第二部分:在“混沌”里沉醉(统一“混沌”应改为“浑沌”片子中有很多错误时而是“混沌”时而是“浑沌”)

 

解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山水画家强化了变革意识、创造意识和时代意识。他们在古代山水画的老传统和上一辈艺术家创立的新传统的基础上,借鉴、继承、创新,从而出现了多种形式、风格并举的百花争放局面。每位名家大师都各有其创作方法。而在山水画创作的过程中,杨彦对自己的创作也有了新的认识,“混沌学说”出现在他的创作过程中。

 

2号带005302

杨彦:我所说的混沌,不纯粹是视觉的,不是最后画一张让你看不明白的画,糊里糊涂的画。这个混沌是整个行为方式的混沌,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的一个整体的混沌,也就是说绘画过程也是混沌的。

 

解说:杨彦用泼墨创作来说明“浑沌”杨彦看来,泼墨的过程演绎了人对自然的感悟、利用、和再创造的过程,其所有意义在于泼出的“感觉”,而不是痴迷于局部的惟妙惟肖。

 

002632

杨彦:你越具像,越面面俱到就越少,因为你不可能再现那么大的景物的东西。这个时候只有是让很多形象介于,有一个模糊的界限,这个形既像这个,又像那个,也可能像那个,这就是所谓的混沌。它在边缘当中去找这个答案。

 

解说:杨彦说泼墨画就像火山喷发的过程。只有在一定的量上有积累的时候,喷发出来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002305

杨彦:古人对这个阐释已经很多了,我说的梁楷,后来石涛讲混沌中放出光明。实际上郑板桥讲的难得糊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这种哲学思想派生出来的。还有齐白石说是与不是之间,还有朱启章说过的,水至清则无鱼,笔至清则无画。这都是对大泼墨,大写意,对混沌的一个实践以后的一个高屋建瓴的认知。

 

解说:混沌学说来源于庄子。庄子把“浑沌”这种不能见、不可摸的抽象体,比拟成纯朴天成的自然之道。旨在说明顺应自然才是生命的归宿、生活的最高境界,而郑板桥的“难得胡涂”则很通俗地道出了杨彦心中的“浑沌”境界。“浑沌”之说被引用到美学领域后,就成为艺术创作的一种至高境界。

002305

杨彦:所以说只有一种混沌的画,相对走向抽象的画才有生命力,才会在不同的读者,不同准备的人眼光里面,产生共鸣。

 

解说:追求混沌,与其说这是杨彦的艺术观,倒不如说是他的人生哲学。闲下来的时候,杨彦更愿意呆在自己远离都市的小院里,看看走走。他爱身边每一个细小的生命,并享受这些事物带给自己的愉悦和宁静。即使是在他人眼中最不起眼的自然界的变化,在杨彦的眼中,都有着生命独特的美感。

 

1号带004214

杨彦:竹子下过雨以后,窜出新黄来,窜出新的竹笋来,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新鲜事,见的太多了,可是你如果是一个有心人,你对每一年春雨的到来,这种竹子的生态,你都有新的喜悦和期待。我们也是生命,草也是生命,这个人跟客体生命的这种相互照应的时候,你给予它的时候,和它给予你的时候,这是一种心灵的一种对应。

 

 

解说:1988年,杨彦步入“而立之年”。此时,他已入选《中国画新百家》和《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画引领风骚一千多年后,要发展,首先要继承。但如果只是遵循古人的艺术领域,墨守前人的表现技巧,不给它注入新的生命力,这颗瑰宝也将黯然失色

 

1989——1999

画面:先展示

解说:这是一组描绘海底世界的画作,画面展示了一幅神奇的海中景象,绘画风格充满幻想色彩,谁也不会想到这是出自一位中国传统山水画家之手。而这正是杨彦对生命的一种关切形式。

 

画面:

解说:从1989年春开始,杨彦开始描绘《生命的律动》——海底系列。这幅看似脱离传统的长达百米的巨作,其实仍有着中国画的根基,作为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用如梦如幻的墨笔,把直觉、感情,直接转化为形式,再现生命宏大历程,杨彦把墨象造型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作为探索中国画前途的一种观念的建立,杨彦是有实质性突破的。他没有局限于对海底世界局部的具象表现,而是用独特的绘画语言和符号,去展现生命的起源,繁衍的律动。

 

同期:1号带003427

杨彦:补同期

我把笔墨的各种形态给它单元化…………

这个长度不是我选择的,它是绘画本体有这样的张力,有这样的一个延续性,所以它不仅占了空间,还占据了一个时间。所以在一个大的时间跨度上我创作这张画的时候,我跟画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微妙,好像是一个相互创造的关系。

 

 

 

黑场

片花

 

第三部分:行走世界

2000——2005

 

解说:作为一个山水画画家,杨彦的创作终究要回到山水之中。在沉寂一年后,创作出风格迥异的〈海底世界〉,性情随意的杨彦开始游世界,走遍名山大川,他所追求的大山大水的悠远与豪迈也促使他另一代表作品的问世,一系列名为《远山的呼唤》山水画作品在杨彦笔下诞生。

 

2号带003750

杨彦:这个远山的呼唤是我们精神家园的栖息之地,对传统山水可居可游,小桥流水应该是一个超越,它看上去是无人区,但是我们对这一个营造的意境,有一种崇高和悠远的精神含量在里面。

 

 

解说:《远山的呼唤》是杨彦对古代传统山水精神的现代阐释。由此建立一种开放性的现代山水创作观念。

 

同期:是一个永远要栖息的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要不断的追寻。它一直在我们的远方,我叫它远山的呼唤,这是我山水画一个大的走向。

 

 

片花:

2006

 

解说:激情的写意精神是杨彦为自己的山水创作树立的新观念。而这时杨彦泼墨山水的风格也日趋定型。2006年是杨彦48岁的本命年,中国人讲究本命年少出行。但恰恰是在这一年。杨彦选择了西藏这片众人向往的高原之地,在这里经历了他人生中最多的行走,杨彦怀着兴奋之情踏上高原,却忽略了这种兴奋下埋藏的危险。

2号带001721

杨彦:当我在快接近阿里的时候,那个时候高度已经在四千多,我由于过于兴奋,动作太大,而且也是去了没几天,基本上还没适应高原的那种稀薄空气,我就玩命的拍照片,一下子高原缺氧,头特别疼,然后加上在珠峰第一个大本营底下,海拔六千多的地方,被雨淋了一下,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一到西藏感冒发烧就非常严重,结果肺炎一发起来就非常严重,当时我咳出来的血都是粉红色的沫状的,头是剧疼无比。

 

解说:由于异常兴奋引起了强烈的高原反应,杨彦病倒了,他不得不与随行的朋友分开。孤身一人搭上向低海拔地区撤离的汽车。没想到就在归途中杨彦经历了难忘的一幕。

 

同期:2号带002626

杨彦:那个车子开到一个山口,有那个经幡,一有经幡车上的人就会祷告。

一到有经幡的地方他们就要念经,低沉的男低音,同时喊出一个声音。

002736

杨彦:那个声音叫“切受”,就是这么个声音,开始我听不懂,后来过一会儿又过一个经方,很有节奏,切受这么一喊,婴儿就开始啼哭。

 

 

002855

杨彦:到了天蒙蒙亮的时候,终于踏上了一个坦途,那个车子的颠簸声音也低了。

002939

杨彦:一边是黄颜色的花,在微紫光的照射下,一边是东边天刚刚放蓝,相对轮廓线非常清晰,所以就开始没有太大的颠簸,光线照进来以后,再看到婴儿也睡熟了,看几个皮肤很黝黑的藏民们也犯困了,也没有什么经幡可以叫了,头就开始这样,那个节奏很像一个大型交响乐进入尾声的那种感觉。

 

解说:杨彦说西藏之行像西方交响乐的过程。开始是混沌、抽象到慢慢的有次序,延续、和谐、灿烂又归于宁静。

 

2号带003220

杨彦:尤其是一个艺术家,你如果是非常清醒的一个状态去了西藏一路回来,没有糊里糊涂那种感觉,可能对西藏的理解还不到位,就是要有一种缺氧,要有一点头痛,再加上这种体能下跟西藏去对话,才有这种特殊性。我觉得不是一种赏玩,不是到苏州园林去,你就是去玩一趟,钻一钻山洞,走一走小桥流水,不是这种感觉,到西藏去那真是一种人跟生命的一次对话,一次挑战。

 

第四部分:飞扬的激情

 

解说:西藏之行给杨彦留下太多的景象和记忆。他的创作激情再次被激发。由此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创作想法。

 

同期:我从西藏回来以后,就一直有这样的冲动,要画这个朱砂系列的作品,像那一年是我本命年,我48岁本命年,那一年里头我也想多画点红画,因为有朋友建议我出一本红画册,就为这本红画册,我也多画了点红画。那段时间我也舍得了,我就把明代收藏的好的朱砂也拿出来用了,很长时间,收藏了多少年舍不得用,我也想开了,今年不用什么时候用?我把朱砂也拿出来用,这样在那一年里头,产生了一批红颜色的画。

 

 

解说:朱砂又称丹砂、辰砂,粉末为红色,是我国传统的矿石之一。我国利用朱砂作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由于色彩鲜亮,可以经久不褪,作为一种绘画用色被很多人喜爱。 红色代表着生命、激情与进取,杨彦的红画册,红的张扬与热烈,把朱砂运用到了极致。

 

1号带003826

杨彦:用朱砂画画由来以久,古人就有过。扬州八怪有一个叫李长的他画过一条鲤鱼朱砂,但是有道理,这个鲤鱼是红的。古人也有拿朱砂画竹子,那有人问你怎么那个竹子是红的?他返过来问,为什么竹子是黑的?他问的很有理由。所以拿什么颜色画跟你表达的东西实际上不是非得要有一种太直接的关系,这个时候颜色代表着一种超越于物象的一种特性,一种指向。

 

 

 

解说:杨彦的红画集是他对自己本命年的一种馈赠,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有一幅作品是杨彦融合了两种生命体验而成的作品,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

补充采访0215

杨彦:我把这17枚胆结石按照比例给它放大,而且胆结石我用放大镜去把这个里面的纹路,从微观世界来体会一个宏观的一种把握。

补充采访0312

杨彦:石头这个东西,它是多年凝聚的一个东西,在我体内来讲,它可能是有一个病灶,我关键是用朱砂来画它,这里面寄托着一种情丝,让人感觉到,很多人看到这张画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联想到那种华丽的珠宝,有人联想到太空的陨石,有人联想到一定是跟西藏有关系。

补充采访0412

杨彦:所以像这种东西,它解读起来可以讲是信息量比较大,也给读者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想像的空间,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搁进去去解读它,这样一件艺术作品生命力就源于在这儿。

 

第三部分:难得的童真之心

 

2006——

画面:同期照像

解说:作为一个多产的艺术家,杨彦很喜欢发现新的创作形式,他不拘泥于单纯的绘画艺术,触类旁通,即便在使用数码像机这个现代工具进行在绘画写生的过程中,杨彦也会找到创作的乐趣。

 

2号带004614

杨彦:对于影子这个特殊意义的现象,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这个影子是我折射出来的,它又跟我不一样,我跟它还有对话,它可以交流,是这样一种感觉。

 

解说:杨彦摄影中的影子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着进取和征服的主动意识。杨彦说只要这个三维世界有微妙变化,他的影子就不会重复。

(照片展示)二号带采访带最后一段有影子照片

 

解说:杨彦说其实这些爱好都是抱着玩儿的心态,没想到玩儿出了名堂,玩儿出了感觉。他在放纵着自己的艺术行为,也放纵着一颗亲近自然的童心。

 

1号带004116

杨彦:实际上天真这两个字是非常有意思的,苏东坡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天真烂漫是我师。我就把这句话经常题在画上,因为人只有天真了以后,带着一个童心来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才可能有这种热情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你如果是老气横秋,老于世故,到最后只能是老泪纵横。

杨彦学生高春峰:要是说从跟杨老师学画,技法并不重要,关键是从杨老师身上学到一种精神,什么精神?那种在绘画上不怕苦,甚至他对自然的理解。

0459

就是学到一种对绘画的执着,对绘画和对自然界的一种贴切。

 

字幕:20087月,潘家园XX

同期:友人来访,弹琴

 

解说:在杨彦的七星画馆常常会有一些新朋或老友,带给他不一样的惊喜和创作灵感。适逢杨彦的朋友广陵琴人来此雅聚,这位弹奏古曲的琴师是古琴广陵派的传人,一段琴画合奏的美妙情趣跃然呈现。

如同杨彦自己画中表现的一样,人生就是一幅画,一段曲。

 

杨彦艺术履历:

1986

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1989

创作长卷《生命的律动》

 

2001

出版《远山的呼唤》山水专集

 

2003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彦》

 

2004

杨彦画友会于北京开设画馆

作品列入“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名录。

2005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杨彦作品精选》出版发行

2006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家·杨彦》

 

2007

《杨彦书画集》卷六出版

为《庄子心得》插图

为政论书《复兴之路》插图

出席“世界红十字日大型公益纪念活动”

人文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画史·名家经典作品集·杨彦卷》

 

2008

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杨彦画集》

参加零度空间艺基金赈灾捐赠会

参加华夏名人艺术书画院捐赠活动

参加首都体育馆赈灾晚会

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发行《杨彦花鸟精品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