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是平等的,也分三六九等

 云中漫步者也 2013-12-01

人是平等的,也分三六九等 
 
 
  一看这标题,你肯定吓一跳,或者是以为我在炒作,故意制造噱头。

我只是说出了一个事实。

作为社会人,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作为国家公民,每个人都平等的受法律保护。人格,即是人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排他性,这些都要受到尊重和保护。一人做事一人当,一个人怎么想,怎么做,是他自己的事情,反正责任后果由自己承担,只要不有损于别人,他人是没有资格对其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的。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并受到尊重和保护,这就是人格上的平等。

但事实上,人的行为是受道德、观念、知识、智慧等左右的。人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都有阶段性特征。所以,不平等是事实,即存在三六九等,特别是在道德修养、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更是如此。

曾经在网上交流,极力宣扬自己的早期家庭教育理念:“做人就是做父母,做父母就是做教育,品格传递品格,只有德性靠家庭遗传,德就是守道,道就是褒涵真理的规则、规律。”有人听不进去,嘲笑于我:“什么时代了,居然还在谈道德!”哈哈,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目光短浅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实惠,还总是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升的过程。就孔子的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四十岁到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传统儒学提出了人生修炼必须履行“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从思想上讲的,是人生修炼的八个阶段。它们前后是递进关系,也是因果关系。想跳过前面的,直接到齐家或者平天下,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社会生活中,有的人在处在格物的阶段,有的人在修身,有的人正在齐家……更有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入门,不知啥是格物,也不会去格物。所以,人与人是不同的。

学校教育是通识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她只培养合格公民。等到国家挑选栋梁之材时,才会出现精英教育。作为功利的家长,要想孩子成龙成凤,只能在家庭教育上下真功夫。虽然学历并不代表能力,但仿佛学历越高,他进入上层生活圈子的机会就越多,从事体面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从思想道德修养上说的。“学而优则仕”,也是这个意思。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你说的话,别人听不懂,要么是你的原因,要么是他人的问题,不要吵。有耐心,用你的智慧把道理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跟人解释清楚;看不上他,只管树起大拇指“赞赏”人家。当然,还有更高的,压根儿就不给予理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