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宜陶名家77人。

 闯王兄弟 2013-12-05
历代制陶名家

宜兴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光辉一页。历代著名艺人所取得的陶瓷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明珠。在辉煌的宜兴陶瓷艺术中,尤以紫砂工艺最突出,点土成金的名手代代相传,后起之秀更是不乏其人,本节共收录见之于史籍的明代、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宜陶名家77人。
金沙寺僧 正德时人,制陶名手。佚名。金沙寺在湖父镇西郊的寺山东麓。为唐相陆希声之山房。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创始篇》:“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捕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僧的确切年代较难查考,推断比供春年代略早。约在成化、弘治年间。
供春 (又称龚春),正德~嘉靖年间人,生卒不详。原为进士吴颐山家僮,(吴颐山,宜兴人。正德二年(1507)发解元,正德九年(1514),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吴仕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给使之暇,仿老僧制壶,亦淘细土搏坯。所制茶壶,指掠内外,指螺纹隐起,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制成树瘿壶,寺僧叹服。后专以制砂壶为业。制品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敦庞周正。世称“供春壶”。《池北偶谈》:“供春制茶壶,款式不一”。《台阳百咏》:“台湾郡人……最重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值金一笏”。当时陶肆称颂:宜兴妙手数供春。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为供春所制,造型古朴,指螺纹隐现,把内壶身,有篆书“供春”2字。壶由储南强在30年代于苏州冷摊购得,缺盖(后由裴石民配壶盖)。据考证,壶原为吴大澂所藏。解放后,献给国家。
元畅 嘉靖~隆庆年间,生卒不详。关于他的姓之际,诸说不一。周嘉胃《阳羡茗茶图谱》、吴兔床《阳羡名陶录》作元畅, 陈贞慧《秋园杂佩》作袁锡;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作玄锡。今从周、吴之说。善制砂壶,以古朴著称。关于他的作品,未见著录。和赵梁、时朋、董翰,称为“四大家”。
时朋 一作朋朋,又作时鹏。嘉靖~隆庆年间,生卒不详宜兴人,时大彬父。擅制砂壶,以古拙见长。与董翰、赵梁、元畅,为“四大家”。也有人误以朋为大彬之子。
赵梁 嘉靖~隆庆年间宜兴制陶名艺人。生卒不详。一作赵良。他所制作的茗壶,多梁式,以古拙朴实见长。据传说,砂壶中之提梁式,创制于赵梁。和董翰、元畅、时朋,称“四大家”
董翰 嘉靖~隆庆年间,生卒不详。号后溪。所造茗壶,一改寺僧、供春以来古拙风格,是最早创造菱花式砂壶的名手。作品以文巧著称。和赵梁、元畅、时朋,称为“四大家”。
李养心 嘉靖~隆庆年间,宜兴人。一说为江西婺源人。生卒不详。号茂林。为“四大家”后的制砂壶名手。擅于制作小圆壶,世称“名玩”。排行第四,故又以“小圆壶李四老言”得名。所制作品朴中带妍,不加款署,仅朱书号记。陈贞慧《秋园杂佩》称他在时大彬之上,风格别具,为供春劲敌。原先壶坯都附入缸窑烧造,不用匣钵封闭,“不免沾缸坛釉泪”,自养心始,“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防止砂壶沾染釉泪。子李仲芳、也是制砂壶名手。
时大彬 万历时人。生卒不详。号少山、时朋子。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和铭刻等,都有深入研究。善用各式陶土或在陶土中掺杂砂缸土制作,有“沙粗质古股理匀”的赞语。所制砂壶,具有朴雅坚致的特色。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其后改作小壶。作品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为前后名家所不能及。所制茗壶,初期请书家落墨,然后自己用竹刀刻出运刀成书。大彬有两个徒弟:徐友泉和李仲芳,排行老大,都是当时的制陶名手,故有“壶家妙手称三大”(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之誉。大彬传世作品,南京博物院藏有《调砂提梁大壶》,壶上刻“天香阁”3字,有“大彬”印款。上海博物馆藏有《书扁壶》,底镌刻“源远堂藏大彬制”7字。时大彬制的《僧帽壶》,六方体造型,结构严谨,制作精细,六方的口盖,任意调动,都能准缝而合,体现了方器造型的高水平。底镌有“万历丁酉年(1579)时大彬制”9字。1959年出土一件《六方壶》壶底刻行书“大彬”款,并有万历四十四年(1616)墓志。《六方壶》现藏扬州博物馆。时大彬并塑有《观音像》。他的茶壶造型,主要有:四方、梅花、菱花、八角、六方、僧帽、提梁、龙蛋和汉方等。
*徐士衡 万历年间人。字友泉。宜兴人。生卒不详。制壶名家时大彬徒弟。长于仿古尊、垒诸器,配合土色所宜,毕智穷工,移人心目。所制有“汉方匾”、“小云雷”、“提梁卣”、“蕉叶”、“一回角”、“莲芳”和“菱花”等,种种变异,妙出心裁,“综合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题款喜作真书“友泉”两字,笔法类似大彬。士衡晚年说:“吾之精,终不及时之粗也”。说明他对老师时大彬是十分尊重的。徐士衡的作品仅以为吴氏一家所制计算,不下数十种,但流传迄今的十分稀少。徐士衡的儿子继承父业,有“大徐、小徐”之称。时大彬另一徒弟李仲芳,也是制壶能手,故有“壶家妙手称三大”(时大彬、李仲芳、徐大友泉)的赞语。
李仲芳 万历年间人。宜兴人。生卒不详。制壶名手李养心(号茂林)子,制陶名家时大彬高足。仲芳兼长家传与师承,造诣很深。他的作品,文巧精工,技艺俱佳。世传“大彬壶”,亦有仲芳所作,但由时大彬署名款识,当时有“李大瓶,时大名”之说。时大彬另一徒弟徐友泉,也是当时制壶名工,故有“壶家妙手称三大”的赞语
陈仲美 万历年间人。生卒不详。江西婺源人。万历年间造瓷于景德镇,后至宜兴制紫砂陶。善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辟邪镇纸等。重锼叠刻,细极鬼工。壶身花果,缀以草虫,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
殴正春 万历年间宜兴人。一作殴子明,生卒不详。在丁山镇创制均陶,世称“殴窑”。所造陶器,形式大半仿钧窑,所以又称“宜陶”。与清代紫砂挂釉各器亦微有不同。其制品瓶盂等物皆有,而尤以洗类为多。造型玲珑精巧,浑朴而妍整。对宜兴陶器釉彩,有较大贡献。
邵文金 万历时制陶名艺人。
蒋  伯 万历时制陶名艺人。
周俊溪 万历时制陶名艺人。
陈信卿 万历时制陶名艺人。
陈正明 天启时制陶名艺人。
闵鲁生 多贤,天启时制陶名艺人。
沈君用 名士良,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徐令音 天启时制陶名艺人。
徐 辰 天启时制陶名艺人。
陈子畦 天启时制陶名艺人
陈光甫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沈君盛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项 真 天启~崇祯时宜兴陶器名工。生卒不详。原籍浙江嘉兴人。字不损。善制陶,曾制一茗壶,底有“砚北斋”3字,旁署项不损款。制壶朴雅,字法晋唐。
陈和之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陈挺生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承云从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周季山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徐次京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惠孟臣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沈子澈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项圣思 明末清初宜兴制陶名艺人。生卒不详。南京博物院藏有圣思制“桃杯”,以桃形为杯身,造型古朴生动,红砂色,上有“圣思”铭款,技艺精湛,誉为“桃圣”。
邵 盖 万历时制陶名艺人。
王友兰 顺治~康熙年间制陶名艺人。
郑宁候 康熙时制陶名艺人。
华风翔 康熙时制陶名艺人。
*陈鸣远 康熙时制陶名师。生卒不详。宜兴人。号鹤峰、鹤 、石霞山人,亦名壶隐。是时大彬之后的一代名师。长于雕塑装饰,善翻新样,塑镂兼长,技艺精湛,塑器构思之脱俗,设色之巧妙,在紫砂史上是少见的。汪文柏(康熙时浙江桐乡人,工诗善画,嗜茗饮)《陶器行赠陈鸣远》诗赞:“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作品款识书法雅健,有晋唐风,所作之品,为文人学士、名公巨卿争相觅取,名孚中外,当时北京有“海外竞求鸣远碟”赞语。《宜兴县志》:“陈鸣远工制壶杯瓶盒,手法在徐(友泉)、沈(君用)之间,而所制款识书法雅健,胜于徐、沈,故其年未老而特为表之”。《阳羡名陶录》编者吴骞赞鸣远:“一技之能,问世特出。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他设计的作品包括有壶、杯、瓶、盒、文房雅玩数十种。有“天鸡壶”、“海棠壶”、“诰宝壶”、“花樽”、“菊盒”、“香盘”、“十锦杯”等。伟世作品“南瓜壶”,南京博物院藏,高10.7厘米,团山泥胎。壶身上刻“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鸣远”12字,并有:“陈鸣远”小印。“包袱壶”,身高9.7厘米,底刻“两腋习习清风一鸣远”9字。“竹笋水盂”,南京博物院藏,作得维妙维肖,是一件清代陶塑作品的佳作。鸣远的作品,以后曾一直作为仿制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上海古玩市场曾请紫尖工匠摹制赝品,以获高利。
金士恒 雍正~乾隆年间荆溪制陶名艺人
许龙文 雍正时制陶名艺人。
陈汉文 雍正~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
范章恩 字迪恩,雍正~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
惠逸公 乾隆时制陶名艺人。
潘大和 乾隆~嘉庆年间制陶名艺人。
陈鸿寿 乾隆~道光年间(1768~1822),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擅长砂壶设计、书画,是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字子恭,号曼生,嘉庆六年(1801)拨官至淮安同知。诗、文、书、画皆以资胜。为溧阳知县时,公余辨别砂质,创制砂壶新样,设计壶样十八式,请制陶名工杨彭年兄妹,邵二泉等制造,然后由陈曼生及其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等铭刻书画装饰。世称“曼生壶”。造型有石铫横云、井栏、合欢、却月、半瓦、方山、瓜形、覆斗等式。陈曼生素善书,酷嗜摩崖碑板,所刻铭文篆、隶、楷、行都有,行楷古雅,八分书尤其简左超逸。篆刻追踪秦汉。曼生壶底部常用“阿曼陀室”、“桑连理馆”印记,壶底下部有“彭年”二字小章。上海博物馆藏“瓦当壶”,深紫色,正面为瓦当阳文“延年”二篆字,背面刻“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春萝清玩曼生铭第二千六百十一壶”,底有“阿曼陀室”方印,把梢有“彭年”小章。《竹刻脞语》:“余曾见许小岩观察一烟筒,以竹为之,半刻梅花,及陈曼生所画。其下半刻名款,‘曼生自铭并刻’”,则鸿寿又工刻竹矣。
杨彭年,弟宝年,*妹凤年,嘉庆时制砂壶名艺人。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生卒不详。字二泉,号大鹏。所制茗壶,玉色晶光,气韵温雅。有的浑朴工致,有的玲珑精巧。虽随意制成,具天然之趣,善于配泥,艺林视为珍品。,当时溧阳知县陈鸿寿(号曼生),到宜兴和彭年合作制壶,曼生设计,彭年制作。待泥胚半干,用竹刀镌刻书画。刻“阿曼陀室”款字,壶底或壶把有“二泉”,世称“曼生壶”。“字以传壶,壶随字贵”。历来为鉴赏家所珍爱。上海博物馆藏“钟式壶”。
*杨凤年 女,嘉庆制砂壶名工。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生卒不详。制壶名艺人杨彭年妹。构思巧妙,浮雕精美,可与其兄媲美,是历来公认最有名望的制砂壶女艺人。传世作品较多。现藏宜兴文物陈列室的“竹段壶”就是她的作品。壶呈紫色,沉着稳重;壶体作毛竹段形,嘴、 均以竹板、竹叶装饰,比例匀称,疏密合度,工艺精巧,为壶中佳品。“风卷葵壶”亦是她所制,造型典雅,制作工巧,所用泥料是名贵的天青泥,紫檀色中微泛蓝、精光内含,温润如玉。
杨宝年 葆年,字公寿,嘉庆~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
葛子厚 嘉庆时制陶名艺人。
邵大赦 亦名赦大,嘉庆~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
吴玉亭 字竹溪,道光时制陶名艺人。
*邵景南 号留佩主人,道光时制陶名艺人。
冯彩霞 道光时制陶名艺人。
邵大亨 道光~咸丰年间宜兴制壶名手。蜀山上袁人(现川埠乡上袁村)。生卒不详。年少就享有大名,杨彭年以精巧取胜,邵大亨则以浑朴见长。高熙《茗壶说》:“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掇壶,肩项及腹,骨肉停匀,雅俗共赏,……识者为后来居上。嘴 胥出自然,若生成者……。口盖直而紧,倾侧无落帽优,……气眼外小内钜,如喇叭形,故无空塞不通之弊。……他人莫能为之”。传世作品有:《一捆竹壶》,南京博物馆藏、《鱼化龙壶》、《掇球壶》和《风卷葵壶》等,皆紫砂精品。邵大亨壮年便死于乱世,所以留存世间的茗壶寥寥无几。在清代,他的作品已被嗜茶者视为珍宝,“一壶千金,几不可得”。
申 锡 字子胎,道光~咸丰年间制陶名艺人。
蒋德休 字万泉,道光~同治年间制陶名手。据光绪《宜兴县志》记载:德休“工精埴业,百艺极精,凡茗壶、花盆、杯盘及一切书案陈设器具,色色工致,为一时之冠”。
何心舟 道光~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
王东石 道光~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
范鼎甫 咸丰~光绪年间制壶名艺人。

民国时期
  *黄玉麟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2)~民国2年(1914)。宜兴制壶名匠,原籍苏州,曾被苏州吴大澂聘到家里制壶。黄玉麟在吴家鉴赏到许多古代青铜器和陶器,把这些艺术特色,融化到制壶中,使之技艺精进。晚年每制一壶,“必精心构撰,积日月而后成,非其人重价弗予。虽屡空,不改其度”。他创制的“鱼化龙壶”,现藏宜兴文物陈列馆。壶盖有“玉麟”方印,壶呈紫红色,壶面装饰有鲤鱼、青龙在云水中隐现。壶盖龙头伸缩吐注,灵妙奇特。所制茗壶,多圆式,选泥讲究,作品莹洁圆润,精巧工整。创紫砂工艺假山石景,奇峰巍峨,层峦叠嶂,瀑布小桥、亭台房舍,使人观后清心悦目。家极贫,然非义不取其壶,每柄售两金。须极贫乏时始再制,否则虽百金弗能强也。晚年贫病交迫而亡。
程寿珍 清咸丰八年(1858)~民国18(1929)。宜兴制壶名匠。号冰心道人。擅长制作掇球、仿古壶等。所制掇球壶身与壶盖如大小双球垒叠,周正完美,浑朴丰润,口盖紧密。曾于民国21年(1932)百年一度的芝加哥博览会上获优奖。
陈光明 字匡庐、小名润宝。清咸丰九年(1859)~民国19年(1930)制陶艺人。中年以后,随其女侨寓上海,仿制古陶,工艺精细,朴雅浑厚。
汪宝根 清光绪~民国年间制陶艺人。
汪宝洲 清光绪~民国年间制陶艺人。
严光芝 清同治七年(1868)~民国16年(1927),又名严小罗子,时人称之“瓮状元”。魏忠明 清同治八年(1869)~民国11年(1922)首创均釉出口花盆的高手。
葛宝林 清光绪十五年(1889)~民国19年(1930)。贴花名手。
鲍明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民国25年(1936),均陶名艺人,善捏制人物、动物陶塑,善配各色彩釉,以均青釉为最。
戈根大 清光绪六年(1880)~民国26年(1937),擅长制各种钵盂、花绿缸等工艺陈设陶瓷。善绘画、雕刻和堆花。首创插方四方、抽角六方等钵盂式样。并是宜兴建筑琉璃瓦第一位名艺人。
彭再生 清同治五年(1866)~民国36年(1947)均陶名手。善制花盆、花瓶、擅长鼓凳等器。
俞国良(1874~1939)原籍无锡。传器制作严谨,器形格调雅致,是晚于黄玉麟的名手。
秦根林、秦根三 清光绪~民国年间,兄弟俩为制堆花大缸名手。
诸葛伯勋 清光绪~民国年间,制作陈设陶瓷多面手,又是钵盂系列产品开拓人。
鲍六芝 清光绪~民国年间贴花名手。
邵全章 清宣统~民国年间制陶艺人。
陈少亭 清光绪~1953年,为紫砂雕刻名手。晚年弃艺从医,定居溧阳县戴埠镇。解放后回乡,不久病故于潜洛村。
名壶的市场行情大江南收藏 晓楠  紫砂壶自明代诞生以来,经历了几个高峰时期:即明代以时大彬为代表;清代以陈鸣远、邵旭茂、邵大亨为代表;清末民国初以杨彭年、陈曼生为代表的三个高峰;新中国建立以来,紫砂壶发展迅速,出现了以程寿珍、裴石民、顾景舟、朱可心等为代表制壶高手。    明代时大彬制做的紫砂壶因年代久远,民间流传下来的在市场上是见不到的,现存的两件分别陈列在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里,实为无价之宝。清代陈鸣远、邵旭茂、邵大亨制作的紫砂壶,现存完整的也很少,一般来说,一件完好的紫砂壶价值在10万元以上。清末民国初年,文人杨彭年与制壶大家陈曼生合作了很多紫砂壶,其流传下来的多被我国台湾省收藏家们收藏,一件完整的作品价值10万元左右。程寿珍、*王玉麟、*朱可心等人的紫砂壶,现在的市场价格大约在5万元左右,裴石民的壶价格要高一些,大约在10万元上下,*顾景舟的壶卖得很高,50万元左右的居多,他的石瓢壶曾拍出过120万元的高价。如今宜兴出现了一批制壶艺术家,比如*蒋蓉、徐汉堂、徐秀堂、*汪寅仙、吕尧臣、何道洪、周桂珍等,他们制作的紫砂壶价格约在2~5万元。 回到目录     
曼生壶”制壶人杨彭年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时人,制壶名家。与当时的书画金石名家陈鸿寿合作,壶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坯,再由陈鸿寿题茗,创制了紫砂壶与诗书画篆刻为一体的“曼生壶”。在“曼生壶”中看到是文人雅士与紫砂壶艺家之间如何协调的成功,“曼生壶”的产生使这时期的紫砂壶走向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杨彭年的壶艺作品“玉色晶光,气韵温雅,浑扑简炼,并不追求精致华丽,虽随意制成,也有天然之致,富有大家风范”。
明代制壶妙手徐友泉 徐友泉,名士衡,生于明万历年间,他不是陶家出身,但其父深爱当时制壶名家时大彬的壶艺,并与之交往。徐友泉自小拜时大彬为师,他有着造型艺术方面的天才。他对紫砂工艺在泥色品种的丰富多彩方面有杰出的贡献。徐友泉善于配合色土,其作品总是别出心裁,变化多端,『毕智穷工,移人心目』。壶作品有汉方、扁觯、蕉叶、莲方、菱花、鹅蛋、分裆、索耳、美人睡莲、大顶莲一回角、六子等诸种款式。泥色应用上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各种色调。徐友泉精研壶艺时,对壶泥色和壶式样有着很多发明和创造。对紫砂壶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制出“神品”的陈仲美 陈仲美,明万历时人,江西婺源人,原是景德镇的制壶高手,后到宜兴从事紫砂陶艺。他的贡献在于把瓷器工艺与紫砂工艺和谐地结合起来,创造了“重镂透雕”的紫砂技术,将紫砂工艺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陈仲美的紫砂壶作品,别具一格,在《阳羡名陶录》中记载着他“好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重镂叠刻,细极鬼工。壶像花果,缀以草虫,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记载中看到他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全面陶艺家,又是一个把雕塑和紫砂壶结合得很成功的壶艺家。难怪后人把他的紫砂壶称为“神品”。
供 春 供春,本姓龚,亦千后作龚春。是紫砂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作者。明正德、嘉靖间人。四川参政吴颐山的家僮。吴颐山早年曾在金沙寺工一卖读书。供春侍奉主人之余,从寺僧那里学会了制壶技艺,并有所发展。所制茗壶,古朴风雅,造型各异。供春在紫砂壶史上从一般饮茶器具推进为精致的工艺品,做出了很大贡献。
黄玉麟 积日月而成壶黄玉麟,生于清末(1842-1914)的制壶名家,为邵大亨之后又一重要的制壶大家,他所制的壶选泥讲究,作品莹洁圆润,精巧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有说他“每制一壶,必精心构选,积日月而成,非其重价弗予,虽屡空而不改其度”。黄玉麟曾经被吴大澄和顾茶林先后请到家制壶。吴大澄是当时的金石收藏家,黄玉麟在吴家时能看到很多古代的铜器和陶器,他把这些古器物的艺术特色融化到紫砂壶的创作中,使他的壶艺更加精进,名气大增,给后人留下不少佳作,如“鱼化龙壶”、“供春壶”等。
明代紫砂名家李仲芳 李仲芳,制壶名家李茂林之子,因为排行老大,人称李大仲芳。他是时大彬的门徒,而且『为高足第一』。名师传授,造旨很深,其艺术成就与师父不相上下。李仲芳兼长家传与师承,他的作品趋文巧精工,技艺精湛。他仿造时大彬的作品,几可乱真。《阳羡茗陶录》说:『今世所传大彬壶,也有仲芳作之,大彬见赏而自署款识者,时人语曰:李大瓶,时大名』,传为美谈。后人认为他的小圆壶『形制精绝,又在大彬之右,今不可得』。对他予以很高的评价。李仲芳也是明代制壶〖三大妙手〗之一。
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 时大彬,号少山,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为明代三大妙手之一,父亲时鹏为上一代制壶名家,他继承了父业,成就却超过了他的父亲,其作品已达到了“诸款俱足,诸土色也俱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时大彬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巨匠,他总结、发展及改进了整套制壶工艺,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遵行的打泥片拍打镶接,那种凭空成形的高难度技术体系。他开始了在壶底上落名款和制作年、月,并根据文人饮茶习尚始制小型茶壶。今传世作品较多,著名款式有提梁壶、扁壶、瓜棱壶、僧帽壶、六方壶、鼎足圆壶等等。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香港、台湾及海外均有收藏。
“一壶千金”邵大亨 邵大亨,清嘉庆间(1796-1861)制壶大家。他在少年时就享有盛名,是继陈鸣远以后的一代宗匠。他的制壶以挥扑见长,尤其在制简练形体,如掇球、仿古等壶,朴实庄重,气势不凡,更突出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他的壶“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鱼化龙壶,伸缩吐注,灵妙天然。他的作品在清代时已被嗜茶者及收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可见当时他的壶艺声誉之高。
『紫砂才子』陈鸣远   陈鸣远,名远,号鹤峰,壶隐,石霞山人,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宜兴人,其父陈子畦是上代制壶名匠。前人称陈鸣远是近百年来颇有成就制壶高手。他所制的茶具、文玩等有数十种,制品新颖,善于翻新花样,塑镂兼长,技艺精湛,尤其是以自然型类更为精雅。有『鸣远一技之能,世间特出』、『紫砂才子』之赞语。他堪称紫砂壶史上技艺最全面而精熟的一位。『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
四、历代主要壶艺家?
  紫砂器的鉴定和唐三彩一样,是古陶瓷中比较难的一项。鉴定紫砂只有记住各时期的名家,了解他们的工作时代,作品风格,才能够作出比较有把握的判断。以下是各个时期的壶艺家:?
  (一)明朝时期的主要壶艺家?
  金沙寺僧、供春、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蒋伯?、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仲美、陈光甫、沈君用、周后、邵二孙、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沈子澈、陈辰、徐令音、项真、陈子畦、陈六如、陈正明、邵亨裕、惠孟臣、徐次京、郑宁候。?
  (二)清代主要壶艺家有?
  陈鸣远、许晋候、陈隐龙、项圣思、陈汉文、徐飞龙、华风翔、蔡乾元、惠逸公、锦春、邵元祥、彭君实、蒋志雯、史万全、史继长、邵兰孙、周候祥、杨友兰、杨继元、王南林、邵德罄、邵玉亭、邵基祖、杨怀仁、陈文居、陈文柏、葛子厚、潘虔荣、于廷、潘大和、杨季初、张怀仁、陈滋伟、陈殷尚、邵裕亭、范章恩、邵旭茂、邵友兰、邵友廷、潘缄雄、陈曼生、杨彭年、杨葆年、杨风年、邵二泉、邵恒昌、钱弘文、徐温庭、蒋良玉、杨履曾、陈绶馥、薛怀、邵景南、陈寿福、蒋德休、吴月亭、陈觐候、朱石梅、陈荫千、瞿应绍、邓奎、申锡、邵大亨、邵形龙、何心舟、梅调鼎、华祯祥、华君德、许升候、潘沂宝、邵正来、潘仕成、史维高、魏孟民、王元美、吴芷来、陈用乡、胡耀庭、邵柏原、路衮补、陈文叙、蕉雪子、吴阿昆、周永福、于子良、冯彩霞、黄玉麟、余生、赵松亭、金士恒、吴阿根、
蒋裕泰、陈光明、程寿珍、陈懋生、潘志茂、王东石、王胜长、邵俊根、邵赦大、邵友廷、邵湘甫、邵云甫、沈瑞田、陈伯亭、陈研卿、卢兰芳、邵维新、俞国良、邵云如、韩泰、江案清、蒋万丰、王玉林、范鼎甫。?
  (三)民国时期的壶艺家?
  李宝珍、吴虎根、杨莲生、蒋燕亭、范大生、程金寿、光裕、冯桂林、汪宝根、陈少亭、王玉仙、吴纯耿、沈孝鹿、邵陆大、范勤芬、刘福兆、江祖臣、金阿寿、汪生义、范臣甫、裴石民、顾景舟。?
  (四)当代著名壶艺家?
  王寅春、王石耕、丁洪顺、王福君、王振国、王生娣、王秀芝、毛国强、叶惠毓、许燕春、刘惠大、刘风英、刘建平、吕尧臣、朱复、任淦庭、朱可心、汪寅仙、沈遽华、沈汉生、李昌鸿、李碧芳、李美金、李正华、李慧芳、束风英、吴云根、吴亚亦、吴群祥、吴鸣、陈珍庆、陈福渊、陈钢、陈国良、陈进海、陆巧英、陆文霞、何道洪、何挺初、邵新和、张红华、张锁坤、张守智、房玉兰、范永良、范若君、范其华、范早大、周桂珍、周尊严、周定芳、季益顺、施福生、施小马、施秀春、赵洪生、胡永成、咸仲英、高海庚、高洪英、高建芳、高振宇、凌锡苟、夏俊伟、顾绍培、顾惠君、徐汉棠、徐达明、徐建国、徐维明、徐元明、徐雪娟、徐瑞平、曹婉芬、曹亚麟、谢曼伦、蒋蓉、蒋小彦、储立文、潭泉海、潘持平、潘春芳、鲍志强、鲍仲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