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企老板用人观考量(一)

 联合参谋学院 2013-12-06

   

中国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然而,真正做得很大、生存时间比较长、品牌影响大、甚至是走向国际化的却是为数不多。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无法跨越做大做强的鸿沟,或者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悄然倒下,淹没于尘世;或者在经济大潮中惨淡经营,勉强维持。这些民营企业之所以做不大,一个很多的因素,就是当他们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遇到了用人的瓶颈。尤其是老板们的一些用人观导致的瓶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用人观一:是用亲戚朋友还是用职业经理

创业初期,这个问题基本不存在。为了节省成本和充分利用资源,创业之初,一般都是家人老小、亲戚朋友一齐上阵。即便是从外面招聘来的员工,也会因为企业规模小,老板事事亲力亲为,常常与大家一起跑市场做销售,一起挨饿受冻,不分老板雇员,时间长了,就像搞对象似的,日久生情,双方之间会产生很深厚的感情,使得这些外来员工也慢慢融入这个家族,不是亲人胜似家人了。

 一旦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员增多了,职责分明了,老板不用各方顾及而且也没有精力各方顾及时;或者企业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人才时,是用亲戚朋友还是用职业经理人的问题就出现了。很多老板都明白应该选用专业性强、管理能力精湛的职业经理人,但实际上用亲戚朋友却成了众多民企老板的事实做法。

原因有二,一是亲戚朋友放心可靠,信得过。企业做得越大,老板的胆子越小。自己一砖一瓦、呕心沥血好不容易铺上的摊子,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他必须要好好的呵护,不容许企业有半点闪失,于是在所谓的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全都放上自己信得过的亲戚朋友;二是不得不用。一些亲戚朋友是在创业之初一起摸爬滚打过来的,共了苦就得同甘,卸磨杀驴的事在有着重情重义传统的中国人这里是绝对不能做的。还有一些是由于看见老板发达了,七大姑八大姨沾亲带故村邻四舍纷纷跑来投靠的,为了不背上忘恩负义、忘掉家乡父老的骂名,只得收下,于是业里家族化更加明显和严重。

用信得过的亲戚朋友,最大的好处在于忠诚度高。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弊端阻碍了企业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的消亡:

一是削弱了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比如元老们的居功自傲会给新来的职业经理人带来压力,老板对于亲戚朋友的过分信任和亲戚朋友自告奋勇充当企业的监护人对职业经理人的防贼似的行为,会给职业经理人很大的不信任感。这些都会削弱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有一家民企,食堂做饭的师傅是老板的一个亲戚,这个亲戚对老板是百分之一百二的忠心,不但把老板的生活饮食照顾得很好,而且还主动充当老板的巡视员,得空时便到各个办公室去巡视一番,甚至连从外面聘请的常务副总的办公室也不放过,员工们敢怒不敢言,常务副总最后也因为忍受不了愤而辞职。

三是容易造成亲戚朋友关系疏远,最终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就像那句老化说的那样,“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很多人都是能共苦不能同甘,尤其是在利益面前。好多企业都是因为在利益分配上出现分歧导致亲戚反目、朋友疏远。企业因为这种内部斗争而受到影响,要么元气大伤,要么停滞不前。

三是优越性使然会客观上危害到企业。民企老板认为亲戚朋友放心可靠,不会作出危害企业危害自己的事情来。的确,这些人主观上不会伤害企业,对不起老板。但是,正是他们特殊的身份形成的优越感,有时客观上会给企业带来危害。这就像有的当官的一样,他没有倒在下属的不忠不敬上,往往栽在最为亲近的家人朋友身上一样。这些无所顾忌的言行和不职业化的做法,往往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危害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