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蹦蹦跳跳为哪般

 感通天下 2013-12-08
蹦蹦跳跳为哪般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宿舍里多了一位工友——在职当兵退伍归厂的老姜。宿舍里从此热闹了。老姜这家伙非常能侃,闲下来就大讲特讲他在部队经历过的趣闻轶事。尤其说起他们与地方百姓或痞子斗殴的辉煌战绩,更是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有一次,老姜又讲起他自己如何一兵狂殴三民的辉煌,我忍不住问:你们又不是武警或侦察兵,难道你们也练武吗? 老姜得意地说:练哪!这几年我就没闲着!  看看他那个小身板我有点怀疑,不由得想起一句民谚——十个兵九个吹,一个不吹瞎胡嘞。 我又问:那你们练什麽?捕俘?擒敌?武术? 老姜不屑地说:捕俘擒敌那玩意离开多对寡和枪杆子基本就没用,武术那玩意真的少假的多。我们练的是拳击。那才是真玩意!

由于从小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太深,我们那代人多少都有点大中华天朝优越感,总觉得拳击之类东西粗陋浅鄙,野蛮不雅,缺乏文化内涵,难与我中华神韵相提并论。况且那玩意蹦蹦跳跳的也脚下无根哪。所以,我对老姜所说的拳击的技击厉害性极不以为然。并经常与他争论得天昏地暗的。后来,他实在受不了了,就对我说:咱们别争了,多说无益,你能找到拳套,咱俩比划比划。

发了工资,我直奔百货公司买回了拳套,令我记忆犹新的那场比划就开始了。老姜不慌不忙地逼近我,此前充满必胜信心的我,在此刻却有点不知所措了,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了。我想冲上去先下手为强,却感觉他身上有一种令我从骨子里畏惧的东西,不由得令我踯躅不前反欲退,进退维谷之间,他的一个此拳直接击中我的鼻子,很快很重很突然,我的脑子嗡的一下,还没反应过来,他一连串四个摆拳又落在我的脸上。我彻底站不住了,顺着背后的门板滑溜着坐在了地上。我至今还记得他出拳时的样子,拳头很轻松,身子基本不动,脚下也没有蹦蹦跳跳,只是散步一般地轻松走动。

惨败后,我就开始虚心地向他求教拳击,他也没拿拳击当回事,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他教给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变着花样跳来跳去,一直跳了一个月也没再教给我别的。我有点着急了,就问他能不能再教点别的,他说:别着急,等你把身体跳匀了再说吧。我那时候也没太多的耐性老是蹦蹦跳跳的,就老是缠着他往下学,他大概是不胜其烦,就开始教我一些攻防之类的,并经常带我打打。在打的过程中,他一般不让我采取跳步的移动方式,而是让我多采用自然移动的步式,我问他为什麽,他说把拳击应用于斗殴和应用于竞技是不同的。于是,我就问:那你还让我天天蹦蹦跳跳的干什麽? 他说:这个很重要,能把你的身体颠匀了。你以后还要持续不断才行。一年半以后,我从原单位调走了。再也没时间跟老姜学习了,他一再叮嘱的蹦蹦跳跳我也就扔下了。

2001年的一个夏夜,我在自家看一档拳击节目,不由地又想起了曾经的蹦蹦跳跳,于是就从沙发上站起来,开始蹦达,天热出了一身汗,腋下火火辣辣的挺难受,于是便抬起双臂前上伸出齐顶,好让腋下舒服一点。就在此时,感觉到一股力量一下子冲击到了指尖,把指尖冲撞的有点难受。于是我把双掌握成拳,顿时感到双拳也被冲涨的很厉害,老姜曾经讲过的“把身体颠匀了”,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又想起了他当时打我的情形——拳头很轻松,身子基本不动,脚下也没有蹦蹦跳跳,只是散步一般地轻松走动。更有意思的是,我后来在一门古老太极的著作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训练方法。再后来,我把这个蹦蹦跳跳的玩意的内涵剖析明白,操作机制明确,操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就成为了圆觉格斗术里的雀跃了。这个雀跃是采取最简单手段深化气息并快速提高耐力的好法子。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