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振宇:2014年对中国崛起非常关键

 沩江学者 2013-12-08

孙振宇:2014年对中国崛起非常关键

  国际形势对中国会越来越好

  谈到中国与多边贸易体系这个议题,首先要关注的是中国的宏观大战略。外交方面,之前我国长期强调“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而后来顺序有所变动,将周边是首要提到了第一位,变成了“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从最近发生这些事来看,拜登访华、卡梅伦访华、乌克兰总统访华,这些都说明中国在不断崛起。因此我认为,2014年是中国崛起非常关键的一年。

  美国重返亚太以后,地区态势看上去很不平静,但是大形势依然向好。虽然周边的麻烦不少,包括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家的关系紧张等,但我们有分量的朋友也在增加,卡梅伦就是典型的一例。他去年5月份见达赖,虽未到动刀枪的地步,也使中英关系降到了冰点。但英国之后的一系列举动表明了其想主动修复与中国关系的态度:先是英国派财政大臣,后又派伦敦市长带了一半以上内阁的人、120家大企业老板来华访问。英国老的软件加上中国的硬件,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这次拜登访问,也非常敏感。日本对拜登的期望值很高,希望美日能发表谴责中国的联合声明,但日本并没拿到想要的东西。而且,我认为今年美国的软实力、硬实力都受到了很大冲击。首先,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分歧越来越极端,比如导致出现财政悬崖、政府关门、奥巴马缺席亚太峰会、斯诺登事件等,对其软实力都是很大的杀伤。其次,包括叙利亚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加上重返亚太的战略,对其硬实力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当然,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非常多。但总体来看,形势会越来越好。

  中国应密切跟踪TPP谈判进展不放松

-

  二战以后,三大经济领域的国际组织,除联合国之外,世行、IMF、关贸总协定相继成立,都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血的教训,它们主要关注国际的全球治理,即如何让全球有一个好的秩序。IMF主管金融领域,如果一些国家在金融方面有危机,IMF就要帮助出面解决。世行更多的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方面做一些项目。WTO是从贸易的角度,如何能让各国家之间不要为贸易设置过多的障碍,要让贸易能够自由流动。按照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按照各个国家的不同优势,通过贸易交往,每个国家都能够提高其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的水平。

  历史也证明,如果大家在贸易上铸造壁垒、以邻为壑,便会产生很多贸易争端,甚至导致战争发生。因此,争取发展贸易、发展相互投资能够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尽量避免战争发生,实现共赢才是目的。比如WTO的规则就是要考虑整个世界的贸易发展。而WTO谈判是大家最关心的。因为中国当时经过了15年的艰苦谈判才终于加入了WTO,且后来参加了多哈回合的谈判全过程,我们在此经历了先学习、后运用,再到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并化解了歧视性条款对我国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加入WTO非常重要的意义。

  2008年7月在日内瓦谈判中,美国和印度因政治背景的问题而致谈判破裂,此后美国便另起炉灶,开始把目光转向TPP谈判。谈到TPP,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应该加入,但加入后依然需要谈判,而就现在的条件而言,谈判还是有一些困难。TPP现在只有十几个国家,虽然有美国、日本在里面,但少数几个国家的谈判结果不会马上成为国际规则。中国现在加入TPP,就会面临单打独斗的尴尬境地。

  因此,目前来讲,我国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探索:第一,支持多边谈判,尽量能在巴厘岛会议(WTO部长级会议)上取得成绩。多边谈判和我国国内的改革密切相关,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还有上海自贸区所涉及的问题。这些问题与这些谈判都是相关的、互相促进的,也会有利于国内进一步改革开放。第二,诸边谈判也很重要。信息技术的谈判、政府采购的谈判、环境产品的谈判等,这些诸边谈判如果能够达成协议,变成多边规则就相对容易。第三,双边谈判。比如我国跟美国、欧盟的投资谈判,都是高标准的谈判,如果能在接受负面清单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这两个问题上达成一致,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意义将非常大。当然,这样说不是要中国对TPP放手不管,而是要继续密切跟踪进展,在适时的时候做出决断。

  (本文是根据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孙振宇于12月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论坛》的演讲摘编整理而成,文章未经作者审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