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镜子的地张很平,而且明显没有手工后期修正的痕迹,其次是汉代主流为线条艺术,这个也是非常适合平面印刻技法的施展

 闯王兄弟 2013-12-11
     铜镜已然成为了青铜收藏领域的骄子,对于更多的普通收藏者而言,应该是无法鉴别判断其真实的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严格意义上讲,铜镜属于铜雕也可以算作雕塑的一个子门类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平面浮雕。大家都知道雕塑作品而言,其真实价值来源于雕塑的艺术内涵、雕塑的技术水品、以及雕塑最终的铸造水平表面处理等,这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那么对于古代青铜镜到底价值有多大,是否真的值得我们去追求,同时对于当代复制、仿制品而言其价值和意义又去到多大呢?还有头模以及泥范铸造在这种平面浮雕中的难道到底有多大?是否真如传言那么神奇那么代价工本高昂呢?相信更多收藏爱好者只是随大流人云亦云而已,同时也在困惑这些问题吧。那么我们今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剖析,让大家真正了解其中的真相而不再困惑。
      首先,我们从雕塑雕刻角度分析下不同时代的铜镜的雕刻雕塑技法和大约使用的材料
     1、汉代以前,也就是东周时期,这个时期铜镜处于兴起阶段,也是技术完善和走向成熟的一个时期,因此更多时候都是沿袭青铜器的技术,并适当进行了变革,因此很多使用的是拼对,这个就不具体探讨了,因为亚巍老师已经探讨了很多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看似简单的陶范小模块,实际作业难度远远超出大家认识了,因为这些模块制作到烧制成型,这个过程因为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困扰,会产生变异、变形等异常问题,是难以人为控制的,因此可以称之为不可控质量困扰,最终拼对如果是20块,那么实际烧制制作绝对不是20块可以解决的,往往需要数倍级的数量,从中挑选并进行尺寸层别,这是一个复杂而且耗费工时的作业,也是需要相当技能的作业,因此可视为典型的技能型操作过程;那么这些模块怎么制作呢,根据实物观察来看你,这些小型的模块的原始模具,应该是在某种硬质材料上雕刻,也就是说是在某种平面上进行阴刻雕出来。我比较倾向材料为腊石,因为腊石是我国储存丰富的石材,从南到北均有储藏,且石质细腻,莫氏硬度在1.5~3之间的都非常适合雕刻;这一时期的纹饰上严格讲艺术水平并不高,更多还是脱胎与青铜器,主流纹饰并不具备更多的人文内涵,更多还是延续这诡异的宗教理念和思想;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镜子因为处于铜镜的发展创新阶段,并且出现了很多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这些创新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从历史和文化发展角度讲,这个时期的镜子具有相对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因此具有比较高收藏价值。
当然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决定价值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是关键的讲主体上就是前面谈到的三大点,既然我们说多数情况下,这时期镜子是谈不上很好艺术水准的,那么很显然更多则属于历史价值和铸造的精良与否来决定价值高低了,可见大凡常见多见品种且铸造技术工艺粗糙者,价值并没我们想象那么高了。当然我也注意到战国晚期阶段,出现了极少数特殊的具备相当高艺术表现力的品种,比如有一种画面描绘了猴子和喜鹊的就属于此类了,这类镜子我也仔细观察研究过,明显的制作工艺上出现了飞跃,因为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典型的硬质材料雕刻特征,以及硬质材料表面找平等特征,因此我倾向这种镜子是直接在石材上阴雕,然后出模拼对,而这种直接在石材上完成平面阴雕,并且达到上佳的艺术表现力,则属于高水了,至少在那个时代属于顶尖水准才能做到了。因此这类在价值上应该明显高出一个档次。
       2;汉代铜镜。这个时期铜镜经历了东周的技术积累,前期基本上是沿袭过程,中后期渐渐发展演进加上汉代画像石雕刻技术技法的兴起,渐渐汉代铜镜在雕刻技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目前我比较倾向,汉代繁荣期开始主流雕刻模具技法为硬质材料平面阴刻技法,这样说的理由:首先是汉代镜子的地张很平,而且明显没有手工后期修正的痕迹,其次是汉代主流为线条艺术,这个也是非常适合平面印刻技法的施展,我们前期也尝试做过类似的实验模拟,实验方法是采用比较好品质的高强度石膏,将石膏浇注成一个平面板状,然后使用石蜡涂覆,使石蜡渗透进去,这样就获得较为稳定的适合雕刻的改性材料,然后再进行汉代铜镜图案的摹雕,最后经过铸造,实际对比来看,情况正如我们预期一样,完全是可以达到汉代镜子的视觉效果的,因此我个人认为汉代主流技术在模具上就是硬质材料的平面阴刻。汉代铜镜纹饰上变化比较大,尤其是规矩神兽镜/画像镜等,这些不仅突破了前朝的青铜器纹饰沿袭风,更是在人文和内涵上一个升华,以规矩神兽为例,这个纹饰上即涵盖了当时的哲学理念,同时也可以看作一个别致的日历,因此从文化角度讲,汉代这类镜子是一个升华,至少在文化内涵上已经具备一定价值了,其次就是雕刻工艺,这个主要看运刀和构图的精制了,最后就是铸造,汉代没有疑问也是使用了泥范,实际上泥范对于这种平面东西来讲,可以说考量的意义和成本价值等可以忽略不计,就我本人实际操作来讲,对于泥范铸造镜子这类由于受到工艺和脱范的制约,对应使用石蜡法或者现代一点的硅溶胶或者石膏铸造技术而言,泥范反而是成本最为低廉的,也是受到制约最大的技术,因此铸造上而言,我倾向无所谓铸造工艺,关键还是看铸造后的效果,也就是精良程度,汉代镜子中如满足前面条件,且铸造精良者,则具有比较高的收藏价值了
       3;唐代,这个时期比较特殊,由于大唐的兴盛,带来了文化的繁荣,这种繁荣不是仅仅局限于大唐王朝,而是伴随了对外的文化贸易等的兴盛,这种文化的交流带来了艺术的交融与创新,因此这个时期真正意义上诞生了写实与雕塑意义上的浮雕艺术,这个从存世的佛像造像上可见一斑,同时这种艺术也延伸影响到了镜子艺术上,因此盛唐开始,唐代镜子纹饰一洗过去的刻板与诡异,更多的出现了贴近生活气息的艺术画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海兽蒲萄镜中的兽,或嬉戏,或做角斗状等等,这些与家中那些小宠物一般的姿态和情趣,都体现了一种生活画卷,同时我们也看见雕刻手法和技法上也是与前朝全然不同,这些技法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自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个时期时期的镜子,尽管纹饰多变且更加艺术化,但是这里面很多并不是直接雕塑或者雕刻,我这样解释吧,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唐代镜子,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镜子上都出现很多雷同的纹饰主体,只是其对应的主体纹饰变化了,或者装饰纹饰变化了,比如说鸾凤吧,很多组合中我们都看见有时候是鸾,有时候可能是风,但是周边纹饰变化了,又比如海兽葡萄镜子吧,就已冯毅那面为例吧,很精彩,可是你注意过没有,中间的海兽无论造型还是姿态甚至雕塑,都是那么眼熟!如果你明白了,说明你很细心,确实是这样,原因就是这个时期镜子铸造很简单,就是从专业制作小模块的作坊,买回这些主体模块,然后拼对组合,就像做数学一样,排列组合,完了用泥制作出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明白了,为什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唐代镜子需要修地张,而汉代镜子却不需要修呢?其实修地张就是因为拼对后的痕迹,或者残留等等需要修饰去掉。我们再说一个就是龙镜,透过龙镜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和海兽一样的问题,那么的雷同,这就说明在当时很多的设计构图,形成了定式,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觉得美,追捧这种造型,谈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其实唐代镜子艺术性并非想象中那么高,他是胜在突破和艺术形式创新上了。既然说唐代镜子是组合模具,显然我们在确定是否具有较高水准时候需要去看了,首先雕塑雕刻是否精到,其次组合后的视觉艺术性以及最终的铸造精良程度,这些来决定最终价值。假如组合纹饰很精彩,但是纹饰铸造却很粗糙,那么其价值也是大打折扣了,我个人觉得腰斩不为过。
       4;我觉得这应该算最后一个高潮时期了吧,宋辽金时期,其实这个时期也很特殊,因为战乱不断,烽火连连的岁月,居然也会出现一个小高潮,其实有点意外,至少我个人这样觉得吧。宋代镜子中期以前基本上都是泥范铸造,后来则渐渐主流为翻砂工艺了,如果说宋代镜子艺术性较高,尤其是雕刻技法上对后世形成较大影响,我想很多人会疑问吧。其实这是实情,宋代镜子一改唐代镜子纹饰的风格,没有了程式化的雕刻雕塑图案制约,出现了大量的人物故事题材的画面,这个也和当时儒家思想和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了,这里我们不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探讨纹饰和雕刻,如果你仔细观察很多宋代的故事镜,你会发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画面无论树或者山石人物,都明显与唐代不同,少了唐代那种细腻,而多了几分自然与意境。怎么形成的呢?其实懂雕刻或者会雕刻的人很容易就看出来,这是使用了木雕或者说木刻的技法,也就是说宋代很多镜子是采用了木头来雕刻制作原始模具,也就是说在木头上直接雕刻出镜子纹饰来,然后直接翻铸。记得去年曾看过哈尔滨赵梦言美女的一面海兽葡萄镜,那面镜子一看就知道是宋代的,因为海兽的雕刻具有典型的木雕刀法和技法特征痕迹,还记得宝鉴兄有一面双龙镜子,辽代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那也是木雕的原始模具翻铸的,由于这个时期主流技术发生了变革,应该说是真正意义上演进到了,雕塑雕刻的完整艺术形式创作的原始阶段。因此从艺术角度讲,这个时期的精品都具有相当好的艺术价值,如果此类镜子铸造精良,那么无疑应该具有不错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了。
除了上面所谈到的几个时期,我想至于后面那些时期,基本上就属于垃圾时间了,探讨的意义不大了,主要原因就是只有衰败,再无兴盛吧。
      最后我们探讨以下当代仿制或者复制,首先需要区分这两者的概念,复制在理论上必须经过政府或者相应部门的核准,属于一种官或者半官的行为,因此复制是一个比较严谨的动作,相应的参与的人员,往往都具有相当水准和文化,因此复制品往往具有一定价值,且数量稀少甚至是单件。即便是这种性质的复制,也不是都有水准和价值的,比如清代乾隆朝仿康熙五彩,这种仿制或者叫复制过程,是顶尖高手本着艺术为上的原则仿制,而且这个仿制或者复制过程中,艺术家工艺师们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临摹的基础上注入了自己的思考理解和适度创新,因此价值和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反之简单的临摹只是追求象,那就意义和价值不是一个层面级别了。
     至于说当代的仿制,简单说就是仿古,这个过程说白了就是一种利益为核心的模仿动作,我们说所谓艺术或者文物,首先他必须是能向我们展示他所处的时代的人文,从这个角度讲仿古,尤其民间简单毫无思想内涵的模仿,是不具备价值基础条件的,当然我们说铜器无所谓假,任何现在假的东西若干年后也会进入收藏领域,但是我个人认为那也最多就是个旧货罢了。
      镜子作为一种平面浮雕,铸造工艺上讲,并非许多人认为的那样神奇,包括头模在内,其实从铸造工艺角度讲无所谓头模二模,这是一个错误的叫法,在我实际铸造过程看,所谓头模只是模具精良时铸造出来的而已,模具伴随着使用反复的铸造,或者铸造工艺控制出现问题等,于是成品瑕疵较重缺陷明显,这些在我们今天来说属于不合格品,仅此而已;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过去很多误传都认为头模如何难以实现,其实这个问题在今天已经不是问题,因为今天模具可以使用树脂等耐磨损高强度材料,因此对于头模不敢说百分百也可以说百分之九十八都是了;即便是在古代,实现头模也不是困难的事情,只是从铸造工艺角度讲,当市场需求旺盛时候,为了提高作业效率,最理想或者经济的做法,就是初期使用泥模获得精美的金属成品,随后将这些金属成品转为模具使用,这样即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也缩短了作业周期,因此古代并不是因为头模难成,而是市场没有头模的要求。关于泥范铸造镜子的误解,很多人以讹传讹,认为泥范铸造成本高,实际上就我实际铸造而言,针对平面的镜子一类,泥范几乎没什么成本,如果非要做个比较,那么可以这样说,石蜡法或者石膏铸造法都比泥范铸造成本高!相反的如果是立件或者圆雕,那么泥范会因技术难度高而导致成本高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