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练太极拳

 读书作乐 2013-12-17

如何练太极拳

 

  一、太极拳的十大要领(杨澄甫口述 陈微明录):

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太极拳的训练方法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的规律

1、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2、运劲如抽丝,迈步似猫行。

  3、运劲要有折叠,进退要有转换。进步必跟,退步必撤。

  4、腰为旗杆,手为旗帜。

  5、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实际是胯),形于手指。

四、几个常见问题

1练太极拳必须明确呼吸自然之理,千万不能闭气。

2练拳时决不能用呼吸系统的运动来支配太极拳的开合运动。

  3手法要气势腾挪,有预运之势,无散漫之意。

  4神聚于眼,意欲向何处,则眼神直射何处,周身也直射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

  5每一拳势必须分“起、承、开、合”四个字,但四字之间不可截然断续,必须做到连贯自如,不能呆板,要开中寓合,合中寓开。

  6走架的速度要慢,但要防止呆滞所谓身法轻灵,必须贯彻于走架之中。

  7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日久功深,太极拳的精妙艺术得矣。

  、 如何练好太极步

  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走好太极步。太极拳要求运动如抽丝,要求连绵不断,讲究其跟在脚,发劲于腿,如不能正确走好太极步是达不到以上的境界。

太极步包括前进、后退和左右移动。它贯穿于太极拳整个套路,只有正确走好太极步,太极拳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韵味。

六、怎么走好太极步?

    1必须保持正确的身型、身法(即上虚下实)。不前俯后仰,左右歪斜走路时要像鸭子游水一样,上体中正、安舒、沉稳,只有下肢运动。

2迈步时须缓缓将重心移向一侧,其胯根内收,使腹部充实重心坐稳,然后缓缓提起另一侧腿,(必须由大腿蓄劲于膝,带动小腿,提脚跟,足跟自然下垂),慢慢迈出足尖由下垂变为上翘,足跟落地要轻点(迈步如猫行),然后过渡到足掌足尖,后身体有意识向下沉劲,重心稍压前腿,随后再重心后移做下面的动作。

动作要点是速度不能有快有慢,无论下落和上翘,必须要有阻力感,不可随意,这样才能做到运动如抽丝,才符合如履薄冰的要求。

    3后腿向前上步时,必须把重心全移到左腿,并向下沉实后,才能缓缓提后腿。要防止重心还未移到位,后腿就蹬地上提。这样也保证了步伐的稳定性。

  七、初学者怎样练好太极拳

  1从简单的套路学起。比如24式简化太极拳就很好。它动作不多,时间短(4-5分钟),式子较全面。当时全国一些名家编这个套路时,还考虑到它的动作符合人的运动生理,既能得到锻练又不易造成运动伤害。然后再学些稍复杂一点的套路。

  2方法要正确。买一些教学碟和书看看。找个自己觉得练得不错的老师学练会更快一些。

  3学拳时要学习一些基本功。如压腿,踢腿,蹲马步等拉韧带和增加腰腿力量的基本功。

  4练拳前做好功前准备练后做一下放松活动压踢腿时不要过猛,以免拉伤韧带;练拳过程中注意膝关节弯曲方向尽量和脚尖方向一致,并且注意膝盖前弯不要超过脚尖。

  5坚持练习,有空多练,没时间抽点小空琢磨一两个动作也可以。

  6学拳的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学一些太极理论。明白了拳式的用法和攻防意识,动作才会正确好看。

  7杨式太极拳谪传大师杨澄甫的“太极十要”讲述了太极学习中必须掌握和熟悉的要领,包括必懂的立身中正、上下相随、连绵不断等要点。

八、太极拳的要点

正、圆、活、松。正是根基;圆、活是要领;松既是一种状态,又是意念,是练武者需要始终追求的东西。

九、每天坚持练

1一般一天应打五遍至七遍,练拳时间要半小时以上。运动量的合适与否,应以自我感觉为准,每次练习后精神愉快,身体轻松为合适。

  2练好太极拳要经过五个阶段:一是学拳二是修拳三是练拳四是内外合一五是随心所欲也就是“神明”阶段。

  3练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一般首先学会一种套路,把姿势搞正确(手、眼、身、步要如法),然后,按要领轻、慢、圆、匀的练拳,进一步做到协调、连贯、圆活、上下相随、虚实分清随着对要领的不断加深,会不断发现自己的错误,不断加以改正这时要逐项按要领要求有意识的锻炼,在一段时间里,主要注意一项要领的练习,掌握后再注意下一项。

4当动作正确了后,可以开始注意用腰。腰要起带领四肢的作用。太极拳要求腰部先动,带动四肢。

用腰可以从腰部旋转弧度很明显的拳式中去体会,如搂膝拗步。揽雀尾中挤、按,是靠腰带动身子向前实现的,不是手单独的前挤、前按。对于手上走的极细小的弧形都是腰走弧形的外在表现。会用腰了,则练一趟拳是腰在练拳,不是手在练拳。会发现自己以前练拳全是人为地在做作,四肢主动太多,被动太少,未能由内到外。会用腰了,则劲力完整不再是手的局部力量。还应明白,腰的转动实际是靠两胯旋转实现的,因为人的脊椎能实现的转动是很小的,并且保持立身中正也不允许脊椎扭动。

浅谈太极拳速成

先方后圆、先高后低、先简后繁先分后整先外后内。  

  十一、太极境界——观念

  树立了一个观念,而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你怎么学习,如何用功刻苦,掌握了多少修炼的法门,你都是在强化自己的观念,圆一个观念的梦。甚至那些你主动去求教的老师、找来的书籍、喜欢的招术,都实实在在从你的观念中派生出来。观念就象一个招揽者,到处寻求合适的对象;也象一个严厉的看门人,把很多东西拒之门外。

  太极拳,说到底,就是顺着人的本来本性,那么地动一动,静一静。因此,练太极拳,是一个过程,一个逐步舍除后天沾染的过程,直到发现自己的本来本性,自心自性,就是自然。

  怎么办呢?法天,法地,法自然。太极拳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道家对自然的认识与技击,融合而成。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门见山:“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太极不是无极,它含有阴,也含有阳。太极是一个阴阳平衡中间态而已。太极稳中含变,守静生动,以圆喻象,加上阴阳鱼两条,极为贴切。其中有限圆喻示太极本体,两条活泼的小鱼,游出本体的变数。

  太极成拳,打的是理。拳打的,符合太极道理的即是太极拳,甚至那些没称为太极拳的。

  学习太极拳的次序是什么?站桩、定式、单操、盘架、推手、散手、太极粘杆.....

  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反反复复。就换了体质,长了功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