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杜郎口快读8:课堂的有效性

 阅读署 2013-12-17
  制约课堂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等等。下面简要谈一下制约课堂有效性的几个因素。

  有效的保障是民主

  没有教师的民主,学生就不能在课堂上做主。学生不能做主,就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如果学生只能在教师的要求下去记忆和接受,就难以主动、自动、自觉、自愿地思考与探究。在这样的课堂上,有效性无从谈起。

  有效的基础是思考

  知识的有效取得并非依靠教师的讲授,而是依靠学生的思考,是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而取得的。比如,化学药品的腐蚀性标志,若是教师直接讲授,学生在短时间内可能记得住,过了一段时间就容易忘掉,因为当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时,学生只会发生机械记忆,机械记忆并非长久记忆的好方法。如果教师不能点燃学生心智的火焰,不能开发学生潜能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就将渐渐钝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的教师会尝试着让学生通过理解去记忆。虽然这比直接记忆效果好得多,但对学生而言,仍然是被动接受,甚至有可能产生抵触心理。其实,不妨换一种方式,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腐蚀品、易爆品、易燃品的图标。学生亲自参与了学习过程,会被激发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再让学生与文本相对照,就可以高效地记忆各种图标了。

  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探究和思考。只有不断探究的课堂,才会成为有效的课堂;只有深入思考的课堂,才会成为有效的课堂。没有人愿意被动接受,因为被动接受会扼杀人性中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究心。

  有效的主体是学生

  课堂是学生的。对学生而言,展示就是释放,自主就是快乐,学习就是成长。教师一定要学会期待,期待学生的精彩与进步,期待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美德。同样,教师也要深知“沉默是金”的道理,除非学生的学习远离学习目标,学生的知识面难以解决学习中的困惑,以及出现其他必须教师处理的情况时,教师才可以适当点拨。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时,课堂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有效的关键是对潜能生的关注

  课堂是否具备有效性,潜能生的表现非常重要。潜能生学会没有,会学没有,这是有效课堂的关键。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过于关注优等生的表现,而忽略了潜能生,将使课堂陷入低效的“沼泽”。

  此外,有效的手段是合作,有效的方式是自主,有效的艺术是多元,有效的展现是达标,有效的结局是整合。要让课堂学习更加有效,更加高效,就需要关注课堂的每一个细节,用智慧打造新课堂。

  (作者孙玉生系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教科所所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