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章、经方应用——桂枝汤

 学中医书馆 2013-12-18
第二章、经方应用       
一、桂枝汤:
陈明在《伤寒名医验案精选》中总结说:“桂枝汤证为营卫、气血、阴阳、表里不和之证,临床以汗出、畏恶风寒、脉弱为主要见证。用其在于调和营卫阴阳、通彻表里上下”。其特征是:
(1)、调和营卫,发汗而又止汗。桂枝证因营阴内弱,不济卫阳,则“卫气不和”,失于“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之功,于是汗出、畏寒、脉缓弱诸症迭现,用桂枝汤以尽调和营卫之能事。且本方酸辛合用,寒温一统,刚柔相济,发汗中寓敛汗之意,和营中有调卫之功。俾营卫一和则肌腠解利,于是外邪得“汗”而解,汗出因“和”而止。故《汤液本草》说:“用桂枝发其汗,为调其营气则卫气自和,风气无所容,遂自汗而解,非桂枝能开腠发汗也。汗多用桂枝者,以之调和营卫,则邪从汗出而汗止,非桂枝能闭汗孔也”。
(2)、调和阴阳,解表而又治里。本方调和营卫,是以调理阴阳为本。其内含桂枝甘草汤,以辛甘化阳;又有芍药甘草汤,而酸甘化阴。阴阳和,则表里皆和。故本方不但治外感,而且治杂病。徐灵胎说:“此汤表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3)、调理脾胃,顾护后天之本。本方中桂、姜、枣、草有健脾开胃之功。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本方以调理脾胃中以达调理营卫阴阳之目的。“故无论外感、内伤,皆可取法以治之”。 [21]
案1、自汗:
吕某,男,45岁。2001年10月24日诊。
患自汗2年,久治不愈。起病因于感冒过于疏散,汗出过多,复感外邪所致。曾服玉屏风散、牡蛎散、生脉散等均不效。现每天稍一活动即汗出,伴见怕风,易感冒,稍冒风寒即鼻塞、喷嚏,诊其脉浮而缓弱,舌淡苔薄白。辩为外感过于表散,卫气失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桂枝15g,芍药15g,炙甘草12g,生姜15g,大枣7枚。
2剂,水煎服。服后啜粥微汗,并按桂枝法将息。
服2剂微汗出,自汗即愈。后用原方减量加龙、牡,黄芪、白术以善后,2年后随访,愈后未发。
按语:本证为外感过于表散,体虚复感外邪,风邪久留肌表,致营卫不和,腠理开阖失司所致。故治以桂枝汤解肌祛风邪而调营卫,外邪祛,营卫调则腠理开阖复常而愈。
案2、产后感冒:
李某,女,24岁。91年10月24日诊。
自诉:十天前生一女婴,一切正常。昨夜因换衣感寒而发热恶风,头痛自汗出,鼻塞流清涕。诊见:因恶风而紧复被,苔薄白,脉浮缓。体温38.5度。证属产后体虚,腠理不固,复感外邪。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桂枝汤主之。
桂枝15g,白芍15g,炙草10g,生姜15g,大枣15g。一剂。
水煎温服后啜热稀粥一小碗,尽剂而愈。
按语:产后发热有因感染邪毒,血瘀,血虚,外感等,原因不同,治法各异。桂枝汤原为太阳中风表虚证而设,前贤较少用于产后发热症。近年来笔者细心观察多例产妇,由于产后阴血骤虚,不能敛阳,常自汗出,若感受风寒,大多出现典型的桂枝汤证,服桂枝汤后多见卓效。(学友余传广医案)
案3、体虚外感:
2012年元月3号。
笔者素体表虚,活动后易出汗。仲冬气侯骤冷,触冒风寒,周身酸楚,鼻塞,微咳,恶寒,夜汗已三天,初服康太克无效,继用桂枝汤,因原患糖尿病,遂仿张锡纯法,用桂枝加山药代粥汤。
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2g,生姜15g,大枣8枚,生山药40g。三剂。
每剂水煎2次,顿服,服后未啜粥,温覆1小时。
初服1剂未汗,效不明显。服第二剂时啜粥一小碗,卧床温覆,约一小时许,全身微汗,身酸楚、鼻塞、恶寒顿除,感全身轻松,药未尽剂而愈。
按:桂枝汤方后解“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 郝万山教授认为:“用热粥的作用有二:一是病人本有汗自出,津液已经不足,现在又要发汗,所以要喝粥,借谷气以补充汗源;二是借热粥的热力助胃阳,进而鼓舞卫阳,使卫阳振奋而抗邪,达到汗出表解的效果”。 [22] 本案笔者初用山药代粥未达目的,后遵原方用法,服后很快达汗出表解,一剂而愈之效。可见经方的应用,除注意方证相应,还要注意原方用法及注意事项,才能达到理想之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