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盗汗病案三则

 睿智136 2016-04-28

导读: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为临床常见证。一般情况下,自汗多阳虚,盗汗多阴虚。




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多认为自汗多阳虚,盗汗多阴虚,然《景岳全书·汗证》曰: “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因此,在临证时,必法仲景之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今录临证医案三则,以资同道。? 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阅读《景岳全书》

 
案例一

杨某,男,32岁。2009 年12月15日初诊。

盗汗半年,加重1个月。该患5年前患外感后遗有下利一证,时轻时重,重时大便每日4~6次,里急,便质稀溏而夹杂粘液,并伴周身散发红色米粒大丘疹而瘙痒。经抗生素治疗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近半年来又添盗汗一证,初起并未重视,然症状逐渐加重,夜寐汗出如洗,色黄染衣,需每天更换睡衣及被褥,且渐觉体力不支,易患外感。观其舌质暗红,苔黄略腻,诊其脉数略细。此乃邪热内郁,表里不和,营阴外泄。治以清里热,解表邪,和阴阳,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葛根芩连汤桂枝汤加减。

药用:炙麻黄5g,连翘10g,赤小豆30g,桑白皮15g,葛根20g,黄连10g,黄芩10g,桂枝15g,白芍15g,白术15g,防风15g,薏苡仁30g,肉豆蔻10g,炙甘草10g。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上方后,下利止,大便成形,日2次。周身皮疹未见新发,但盗汗减轻不明显。药已中病,仍以上方加黄芪30g,煅龙牡各30g,以益气固表止汗。5 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服上方后盗汗明显减轻,已无需每天更换衣被,大便正常,日1次,皮疹已愈,体力有增,嘱按原方再进5剂,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病已痊愈,体力较前明显增强,很少外感。


 


按:“有是证,用是药”。本案下利,脉数,因外感而起,乃葛根芩连汤证;汗出色黄染衣,又现周身皮肤红色丘疹,虽未见身黄,然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理同。故本案病因病机为外邪入里化热,邪热内郁,表里不和,日久而致阴阳失和,营卫不调,营阴外泄。是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葛根芩连汤清里热、解表邪。再以桂枝汤调营卫,屏风散益气固表,煅龙牡涩阴敛阳而止汗,薏苡仁、肉豆蔻健脾、利湿、涩肠和理气。
 
案例二

张某,男,40岁。2009年10月20日初诊。

盗汗2月余,伴乏力、腰膝酸软。该患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近半年来渐觉体力下降,2月前开始出现盗汗,劳作时亦冒大汗,伴乏力、腰膝酸软,腿抽筋,阴囊潮湿,睡眠不实,饮食二便尚可。观其舌质红,苔白,切其脉细无力,此乃烦劳耗气损精,肾阴亏虚,相火亢盛,热迫营阴外泄。治以补元气,填肾精,滋阴降火,以补中益气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

药用:黄芪30g,党参20g,知母20g,黄柏20g,熟地20g,山茱萸15g,山药15g,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木瓜20g,白芍15g,牛膝30g,川续断30g,薏苡仁30g,苍术15g,煅龙牡各30g,乌梅15g。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 服上方后腿未再抽筋,盗汗及阴囊潮湿均减,睡眠改善,仍有乏力腰酸。继以原方加菟丝子15g,黄芪加至50g。10剂,水煎服,日1剂。三诊: 服上方后,诸症若失。嘱继服上方10剂以巩固疗效。在以后的劳作中,间断服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以培补生命之源。半年后随访病已痊愈,身体较前强壮许多。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