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艺术,不只贡献了“八怪”——与贺万里教授谈扬州艺术史

 红豆居士 2013-12-21
扬州艺术,不只贡献了“八怪”
——与贺万里教授谈扬州艺术史

扬州晚报   20131221

    几片白云伴山居  2009年

    乌蒙磅礴走泥丸  2013年

    千年古刹留遗踪  2012年

    十六沧桑依稀影 2009-2010年 

    一卧青山惊岁晚 2013年

    出场

    嘉宾

    贺万里教授(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美术学博士、硕导、中美协会员、美术理论家、山水画家)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

    您好!贺教授,您历时近三年写就的《扬州艺术史》近日已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几乎与此同时,在由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书画艺委会等单位主办的“2013年中国创新书画艺术家”评选中,您和罗中立、冯远等50位画家共同当选为“2013年中国创新书画艺术家”,是扬州画坛唯一当选的画家。对此,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能否请您首先向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扬州艺术史》是一本怎样的书?您撰写《扬州艺术史》的初衷、立意以及过程又是怎样的?《扬州艺术史》与现有的那些专家学者对扬州艺术研究的相关著作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什么地方?

    贺万里(以下简称贺):

    好的。《扬州艺术史》其实更准确地说还是扬州美术史,因为艺术也包括音乐、戏剧等,而这些方面内容,这本书并没有涉及。当然,这里的“美术”也是大美术的概念。那么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觉得,如果要给这本书一个定位的话,可以说,它是第一本完整的、通史性质的对扬州几千年美术发展历史的学术总结。

    谈及撰写这本书的初衷,还要追溯到2010年的时候,当时文联的曹永森主席与我们学院的华干林书记邀请我主编为扬州建城2500周年而编著的《扬州史话》丛书中的《扬州艺术史话》一书,就是在编写《扬州艺术史话》的过程中,我发现:自扬州建城以来,扬州的漆艺、玉器、书画、戏曲等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在汉唐明清时期,扬州更是能够代表当时艺术发展最高水平的地区之一,但是现当代的中国学界对于扬州艺术的研究,仍然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憾。以扬州绘画史举例来说,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扬州八怪”为主的“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以及石涛研究方面,这对于扬州这座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的城市的地方艺术来讲,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清代以前以及盛清以后的扬州艺术发展的状况,及其对中国艺术史的影响,学术研究领域还存在着许多空白与疑问之处。比如说:明中叶以后,扬州的盐业就已经很繁荣,并且那时扬州已是东南繁华地,但为什么在明代这个画派群起的时代,扬州没有出现如“吴门画派”那样的地方画派?如果说,扬州已经在晚清、民国退出了中国美术史的舞台,那么,何以那些成名的大家还时常“行走”、“居留”扬州呢?“八怪”以后的扬州画家就真的那么不值得一提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引起了我的思考,这需要我们通过对扬州艺术发展总体历史的考察与定位给予深入地解读。也因此,在撰写这部书的过程中,一方面,我在收集资料时,就从学术规范的角度来做资料,关于扬州的史料我几乎都看了个遍,就是为了从学术上对《扬州艺术史》做准备与定位;另一方面,我在撰写时,是时时注意能够从整个中国大视野和中国美术史总体发展的大视野出发予以考察与评述扬州艺术的千年历史演进,力图还原一个被纳入中国美术总体进程中的扬州地方艺术史。

    我写书有两个原则,一是没有新发现,不写;二是没有我自己的观点,不写。这本书的撰写同样遵循这两个原则。我不是写一本介绍性的扬州艺术史,我是从我发现的扬州艺术史中的一些现象、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我自信,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阅读的新鲜体验。

    记:

    是的,在扬州几千年的美术发展史中,绝不是仅仅只贡献了一个“扬州八怪”,扬州几千年的美术史需要被当代美术研究者、被学界重新认知、定位。您的《扬州艺术史》在这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贺:

    我想通过《扬州艺术史》,一定能让大家有一个印象,就是扬州的艺术始终是与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同步的,在中国艺术发展史的进程中,始终是有扬州的影子的。

    记:

    作为当今画坛泼墨泼彩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今年您被选为“2013年中国创新书画艺术家”,能谈谈您对此的感受吗?您觉得您的画作创新何在?

    贺:

    许多看过我的画的人,都认为我的每一张画都能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感受,觉得我的画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应该是创新的一个方面吧。从学泼墨泼彩画的最初,我确实受到了张大千、侯北人、何海霞、刘海粟等名家的影响,但是,我又发现,他们的泼墨泼彩作品,色调相对单一。我就想,中国的山水画能否突破色彩的局限,展现色彩的丰富性?在这方面,我是作了大量探索。对于中外美术史中的名家之作的色彩表现,我都认真研究、揣摩,广收博取。

    传统与创新总是相辅相成的。守传统不要紧,关键是能不能提升传统,这取决于一个画家对传统的理解、取决于这个画家自身的学养与高度。现在许多人成了传统的奴隶,在传统中迷失了自己,完全忘了自己,作品缺失自己独立的个性。刚刚我说过,我写东西遵循两个原则,画画,我也是一样的。怎样把自己的这种发现、这种感觉准确表达出来,这很重要!现在许多人在学传统、学名家的同时,往往也会被传统、被名家的影子罩住、结壳,这样就无法破壳而出,创新自然就无从谈起了。事实上,你要通过你的作品证明的是你的存在,而不是证明前人的存在,这就是创新。创新是有一个过程的,这需要艺术家坚持自己的道路,逐渐完善,如此,终会结出美丽的果实。    记者 吴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