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外经--第三章《命根养生篇》

 三教九流369等 2013-12-29
 

第三章《命根养生篇》

来源:医源世界 作者:佚名

摘要: 伯高再问,岐伯曰:人生天地之中,不能与天地并久者,不体天地之道也。天地赐人以命根者,父母予之也。魂最善游,由于心之不寂也。水性主动,心之不寂者,不由于肾之不静乎。...


  伯高太师复问岐伯曰:“养生之道,可得闻乎?”

  岐伯曰:“愚何足以知之。

  伯高再问,岐伯曰:“人生天地之中,不能与天地并久者,不体天地之道也。天赐人以长生之命,地赐人以长生之根。天地赐人以命根者,父母予之也。合父母之精以生人之身,则精即人之命根也。魂魄藏于精之中,魂属阳,魄属阴;魂超生,魄超死。夫魂魄者,神也。凡人皆有神,内存则生,外游则死。魂最善游,由于心之不寂也。广成子谓‘抱神以静’者,正抱心而同寂也。”

  伯高曰:“夫精者非肾中之水乎?水性主动,心之不寂者,不由于肾之不静乎?”

  岐伯曰:“肾水之中,有真火存焉,水欲下而火欲升,此精之所以不静也;精一动而心摇摇矣。然而,制精之不动,仍在心之寂也。”

  伯高曰:“吾心寂矣,肾之精欲动奈何?”

  岐伯曰:“水火相须也,无火则水不安,无水则火亦不安。制心而精动者,由于肾水之涸也,补先天之肾水以制心,则精不动而心易寂矣。”

  陈远公《外经微言》曰:“精出于水,亦出于水中之火也。精动由于火动,火不动精安能摇乎?可见精动由于心动也。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矣!故安心为利精之法也。”

延伸阅读:

  • 第三节 论难产由于安佚气滞

    大全云:妇人以血为主,惟气顺财血和,胎安则产顺,今富贵之家,过于安逸,以致气滞而胎不转;或为交合,使綪血聚于胞中,皆致产难。若腹或痛或止,名曰:弄胎,稳婆不悟,入手试水,致胞破浆干,儿难转身,亦难生矣。凡产直候痛极,儿逼产门,方可坐草,时当盛暑倘或血晕溢,当饮清水解之。冬末春初,产室用火和暖,下部衣服,尤当温厚,方免胎寒血结,若临月洗头濯足,亦致产难。(血晕血溢以水解之在暑月尤宜余月亦无害惟少与之)... >> 详细

  • 说卦传-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 详细

  


黄帝外经



一,《黄帝外经》首见于《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五,方技类之医经中,惟不见录经文。相关之书目为:黄帝外经三十九卷或三十七卷。另有扁鹊外经十二卷。又有白氏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等。

  二,据梅自强先生《颠倒之术》谓:“此书(黄帝外经)一直失传,至本世纪八十年初,始在天津发现明末或清初根据口耳相传整理而成的精抄本。”传述者(陈士铎先生并)于每篇之末都加上了简短的评价,并冠以《外经微言》之名。尔后,天津古籍出版社曾把它列为“中医珍本丛书”影印1500本试销,不意以不是岐伯时成书为由而被某些人说成是“伪书”,以致未能再版。”

  又谓:“《外经》是以黄帝及雷公、风伯等二十三位大臣探讨问难的方式写成的,共九章八十一篇。《外经》的内容,有不少是可补《内经》之不足。(按:即仙道内丹、养生延命范围)”

  三,《黄帝外经》全篇,余固从未曾阅读。数年前虽遍访街坊各大书局而不获,并亦曾委托世侄黄建伟先生在大陆探寻,仍终不克结果。

  四,自古学仙者不可不学医,学医者亦不可不学仙。盖仙医同源,取其医道相资,落实于身心性命之真确而已。故《黄帝外经》是否系伪经,己不是考据与争辨的问题,而是它的正面意义与内涵。

  五,吾人亟盼有朝一日,得能遂我心愿,展读全文。恳望世之有珍藏《黄帝外经》者,何妨捐弃孤芳自赏之洁好,雅量将其公布于世,以慰引颈跷企之悬思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