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门、八法是指技击中的步法大要。 八门:进退左右,四正四隅。 八门,浅而言之就是八个移动的方向,深而论之,相对敌手的态势,则是生死攻守变化之门,表现上虽千变万化,然而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进退左右、四正四隅有射步、绕步和折叠步三大类型,三种步法在技击时各有其用。 射步是以自己中轴为主要参照,是进退步,要求整进、整退,周身劲力不得丝毫散乱,无论进退不露痕迹,身体如箭射出,所以要具有使身体中轴灵捷稳固的能力。 绕步有摆扣步和横移步两种,绕步主要以对方的中轴为目标,以自己中轴为参照,要使身体的中轴在快速移动中稳固。绕步开始走圆圈,以后再走S型和∞型。 折叠步有很多种,主要以之字型和三角型为主。这里涉及到内外变面的奥妙。可由内变外,也可由变内,用时随机择取。
八法:动、静、转、移、走、跳、颠、倒。 身法、步法最根本的就是动静二法。与人相搏,把握动静之道是极为重要的技术和能力。 动要如静,静要寓动,这几为现代习武者所共识之理,但要真正做到,则不容易。要把动静的时机运用好,就更不容易。 孙氏三体式就是修为动静互寓能力的重要法门。 转,有自转和绕圈两种,前者多出现在孙氏太极拳中,后者为八卦拳中所常见。 移,指重心的变化,不迈步,重心就可以变化。所以移与走不同。走同一个步式,重心的移动仍有前后左右之变化。所以,移与走即各有讲究,又相互联系,相互组合,使技击中的步法变化莫测。 关于移,孙氏拳要求为二,其一是身体移动时重心要平稳。其二是身体完全不动而重心已经移动。后者最难,唯孙禄堂先生、孙存周先生、孙振川先生等前辈能够做到。如今我辈中已无人至是。 走,指步点、步式。如趟泥步、滚拔步等步式。前者多出现在形意拳和八卦拳中,后者多出现在太极拳中。每种步式都含有八门,这是孙氏拳的要求。 孙氏拳的趟泥步与自然步非常接近,其特点是力源通过脚跟把自己的身体送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脚掌的滚动。因此与一般的趟泥步要求脚掌平起平落是不同的。 滚拔步就是后脚把前脚送出,后脚为跟步。 跳,即纵身,跳步闪进和跳步闪避。其中关键是跳步时身体的中轴不能歪斜,要保持中正。运用时有单跳和连跳等用法。跳步不仅用于拳法,更多用于刀法中。
善技击者,即要善走,也要善移.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取得攻击的点位。 倒,有两类,一为倒身走,如孙氏太极拳中的倒撵猴一式。二为转换,如孙氏太极拳单操中车轮手左右互换,也称变面,孙剑云老师经常示范此式,所谓车轮手就是半个懒扎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