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崩漏怎么治疗效果好

 别为我停留 2013-12-31
 
  崩漏的发病特点是月经的期、量发生严重紊乱,临床诊断依据主要是月经不按周期而妄行,出血或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甚至屡月未有尽时。

  在月经疾病中,
月经先期经期延长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多等,虽同属月经期、量异常的一类病证,但其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却各不相同,临证时当参照以上有关章节予以鉴别。

  同时,
崩漏尚须与胎漏、异位妊娠产后病赤带、疤痕、外伤等所致的阴道出血证鉴别。赤带为挟血性的粘液,见于未行经时期,患者月经多属正常。

  对疑为妊娠出血的患者,应通过病史询问及作有关妊娠的诊断检查,方能明确诊断。
产后出血证是胎儿娩出后产褥期生的阴道出血,在病史及发病时期上便能作鉴别。

  徵瘕出血多有徵可查,生殖道外伤出血有外伤
史可询,一般不难鉴别。不过,妇科血证的鉴别有时较为困难,必要时仍需作有关检查,以协助对崩漏的诊断。

  【辨证施治】

  1.
血热

  主要证候: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日久,血色深红,口干喜饮,头晕面赤,烦躁不寐,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热盛于内,迫血妄行,故出血量多,血色深红。热邪内炽,
津液耗损,故口干喜饮。热邪上扰,则头晕面赤,烦躁不寐。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均为内热炽盛之象。

  治疗原则:
清热凉血,固经涩血。

  方药:
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加沙参麦冬。方中黄芩、山栀、地榆清热凉血生地地骨皮沙参麦冬清热养阴,使热去而不伤津。阿胶养血止血。龟板牡蛎育阴潜阳棕榈炭藕节收敛止血。如证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证,则为肝经火炽,治宜平肝清热,佐以止血。宜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益母草、炒蒲黄血余炭,以止血、活血调经。

  2.
血瘀

  主要证候:出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多,夹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瘀块排出后则疼痛减轻,舌质黯红或舌尖边有瘀点,脉沉涩或弦紧。

  证候分析:由于瘀血阻滞经脉,新血不守,血不循经,故见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止。
离经之血,蓄积胞宫而成血块,胞脉不通,故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瘀滞稍通,故疼痛减轻。舌质黯红或舌尖边有瘀点,脉沉涩或弦紧均为瘀血阻滞之象。

  治疗原则:活血行瘀。

  方药:
四物汤(《和剂局方》)合失笑散(《和剂局方》)加三七粉茜草炭、阿胶珠。方中四物汤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三七化瘀止痛。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阿胶养血止血。全方为活血祛瘀、养血止血之剂。

  3.
脾虚

  主要证候: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色淡质薄,面色恍白或虚浮,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薄润或腻,舌体胖嫩或有齿印,脉细弱或芤。

  证候分析:
脾统血脾虚则清阳下陷,统摄无权,冲任不固,故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脾气虚弱,血失温熙,故血色淡而质薄。中气不足则气短懒言,身体倦怠。脾阳不振,则四肢不温,面色恍白或虚浮舌苔薄润或腻,舌体胖嫩或有齿印,脉细弱或芤均为脾虚血少之候。

  治疗原则:益气固本,养血止血。

  方药:
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去当归,加升麻、山药。方中参、芪、白术益气固经摄血。熟地养血滋阴。黑姜温中止血。当归活血,走而不守,不宜用。加升麻、山药以助参、芪益气升提之力。全方重在益气举陷,固本止血。

  4.
肾阳虚

  主要证候:经来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色淡质清,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
肾气不足肾阳虚弱,封藏不固,冲任失约,故经来无期,量多或淋漓。阳虚则真火不足,经血失煦,故色淡质稀。余证均为阳虚失煦之象。

  治法: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方药:
右归丸(《景岳全书》)去肉桂、当归,加黄芪、覆盆子赤石脂。 方中制附子温补命门之火,以强壮肾气杜仲菟丝子温补肾阳鹿角胶肾气精血,固冲任;熟地、山茱肉、枸杞补养精血;山药补脾固气;加黄芪补气摄血,覆盆子固肾涩血。肉桂温血,当归辛温活血,故宜去之。患者若为年少肾气不足,可于上方加紫河车仙茅仙灵脾,以加强补肾益冲之功。肾阳虚,脾阳失煦,证兼浮肿、纳差、四肢欠温者,加茯苓、砂仁炮姜,健脾温中。

  5.
肾阴虚

  主要征候:经乱无期,出血淋漓不尽或量多,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疾软,或心烦。舌偏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水阴虚,冲任失守,放经乱无期,量多或淋漓不尽。阴虚
血热,则色鲜红,质稍稠。肾阴不足,不能上荣于脑,故头晕耳鸣。精亏则腰腿疲软,水不济火,故心烦。舌、脉为肾水亏虚之象。

  治法:滋水益阴,止血调经。

  方药:
左归丸(《最岳全书》)去牛膝二至丸。(方见月经病·经期延长) 方中熟地滋阴养血,龟胶益阴潜阳敛血,枸杞、山茱萸、山药补肝肾益冲任,鹿角胶温养精血。合二至丸滋养肝肾。肝阴失养,证见咽干、眩晕者,加夏枯草牡蛎心阴不足,证见心烦者,加五味子夜交藤。阴虚生热者,可按虚热崩漏证处理。肾阴肾阳俱虚者,可综合上述两法,灵活化栽运用。
 
崩漏是月经的期与量严重紊乱的一类月经病,是指经血非时崩下不止或淋漓漏下不尽。前者为“崩”,后者称“漏”。本病主要是由于致病因素损伤冲任,固摄失职,血失统制而引起。常见的病因有: 
(1)血热妄行:素体阳盛,或情志抑郁,肝郁化火;或感受热邪,或过食辛热之物酿成实火,灼伤冲任,扰动血海,迫血妄行,致成崩漏。
(2)阴虚火旺:素体阴虚,或久病失血伤阴,阴虚火旺,下扰血海,致使经血非时妄行。失血过多,更伤阴津,阴愈虚则火益旺,故本病患者常迤逦不愈。
(3)瘀血阻滞:情志内伤,冲任气血郁滞;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外邪,以致瘀阻经脉,新血不得归经而妄行。
(4)气虚不摄:忧思过度,饮食劳倦,损伤脾气,气虚下陷,统血无权,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而成崩漏。
(5)肾气不固:素体肾气不足,或因早婚、多产、房事不节损伤肾气;或年老肾气渐衰,或手术损伤等,以致肾气亏虚,封藏失职,冲任失固而成崩漏。
(6)肝胆湿热:素有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蕴结肝胆,下注冲任,扰及血室而致经血非时而下。
(7)痰湿阻滞:素体痰湿内盛,或脾虚湿滞生痰,下注冲任,阻滞胞脉,血不归经而形成崩漏。
(8)气机逆乱:暴怒伤肝,气机逆乱;或恐惧过度,精神过度紧张,致使气机升降失常,血海不宁,血随气乱而形成崩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