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又称崩中或经崩,后者又称漏下或经漏。 病因病机 崩漏病因多端,可归纳为虚、热、淤。 因虚者,有因脾肾之虚,有因气血两虚,有因脏腑俱虚,前者常是致病之本,后两者常是结果又成病因,故尔崩漏反复。 因热者,有因虚热,有因实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 因于瘀者,有因“怀抱甚郁”,肝郁气滞而瘀;有因“气虚运血无力”而瘀;有因“冷积胞中,经脉凝寒”成瘀;有因热甚灼因燥涩成瘀,亦可由湿热壅遏致瘀,还可因久崩久漏,离经之血为瘀,瘀滞冲任经脉,新血不得归经,乃成崩漏之疾。 一、血热 (一)虚热症 1、妇科证候特点:经血非时而下,量少淋漓,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而质稠。 2、全身症状:心烦潮热,小便黄少,或大便燥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3、治法:滋阴清热,固冲止血。 4、方药:可用保阴煎或上下相资汤。 (二)实热症 1、妇科证候特点:经血非时而下,量多而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 2、全身症状:口渴烦热,可喜冷饮,头晕面赤,小便黄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3、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4、方药:可用清热固经汤或滋水清肝饮或三妙红藤汤。 二、肾虚 (一)肾气虚 1、妇科证候特点:经来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日久不净,色淡红或淡黯,质清稀。 2、全身症状:面色晦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3、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4、方药:可用大补元煎、寿胎丸。 (二)肾阳虚 1、妇科证候特点:经来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舌淡质清。 2、全身症状:畏寒肢冷,面色晦黯,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3、治法: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4、方药:可用右归丸、通脉大生丸、赞育丹。 (三)肾阴虚 1、妇科证候特点:经乱无期,出血淋漓不净或量多,色鲜红,质稍稠。 2、全身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心烦,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3、治法:滋水益阴,止血调经。 4、方药:可用左归丸、大造丸。 三、脾气虚 1、妇科证候特点:经血非时而至,崩中继而淋漓,血色淡而质薄。 2、全身症状:气短神疲,面色晄白,或面浮肢肿、手足不温,或饮食不佳,舌质淡,白薄白,脉弱或沉弱。 3、治法:补气摄血,养血调经。 4、方药:可用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 四、血瘀 1、妇科证候特点:经血非时而下,时下时止,或淋漓不净,或停闭日久又突然崩中带下,继而淋漓不断,色紫黑有块。 2、全身症状:小腹疼痛或腹痛,舌质紫黯,苔薄白,脉涩。 3、治法: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4、方药:可用红花桃仁煎、将军斩关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