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谷景阳冈酒及文化

 谦卑筑梦 2014-01-06
一、引子
       寿张,黄河中下游山东西首一个古老的县邑,几千年来,由于河水的徙变而频繁迁移,最终于1964年国务院撤销了县治。北部区域划归阳谷县,寿张城为寿张区驻地;南部划归河南省范县设台前区,后成立台前县。
      这个几乎被历史长河湮没的古邑,细细了解,却是一个伟大的古邑,我们都会对寿张肃然起敬,因为,这里真正是中华人文始祖之一黄帝的老家寿丘,又因纪念汉相张良而邑名寿张。
      魏晋学者、医学家皇甫谧(215-282年)在《帝王世纪》中载:“黄帝生于寿丘”。史学界对于寿丘为今何地而颇有争议,有山东曲阜说,有河南新郑说,还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466-527年)在《水经注》中记载:黄帝生于甘肃天水,称其部落是西北民族等等。其实,寿丘就是寿张的前身,即远古时候的桃丘,古址在今阳谷县东南的陶城铺及台前县东端的徐堌堆①。
       二、黄帝出生地解谜
       寿张始于桃丘,桃丘就是寿丘,这是一个将要化石了的谜。
       远古时代的先人,穿兽皮,食野果,在代代悠长的岁月中,人们慢慢意识到了桃是一种益寿延年的水果,有“桃养人,杏伤人,李子行里抬死人”的古谚语流传。所以,在原始古人类社会,桃负载着一个特殊的涵义——长寿,至今人们祝寿的时候还都用献桃来寓意增寿,称为寿桃。
       在有了文字之后,“寿”字之初依然读桃音,并且相当长一个时期寿tao、桃通用。今天仍有寿字旁的“桃”音字,如“涛”、“木寿”、“焘”等。《史记》中“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以及早期的文献记载中,寿字都是读桃音的。“黄帝生于寿丘”的传说与记载时间差有二千多年,在这遥远而漫长岁月中,代表寿的桃演变为“寿”tao,又变音为寿。
       桃丘地处黄河冲积地,黄河、济河、大清河主河道畔,黄帝族与东夷族的接壤处,春秋及历代都多属各国、各省、县边界。黄河的灾患,民族的迁徙,战争,国家分与合等诸多因素,使文化出现了断代和不少的传承改变。文化传承改变,生生的把黄帝出生于桃丘给迷失了,以致于两千多年来人们不知道桃丘为何古地。
       据研考,黄帝生于寿丘本为桃丘,在传说时代,桃丘因盛产桃而得名,桃在语言交流中也是寿的意思。桃丘为古穷桑国②黄帝族都城,废于黄河之患。黄帝部落大部分西迁至新郑方向;小部分南徙十公里,定居于今东平县西部戴庙附近。初名桃聚,寿字出现后更名为寿聚城③,这就是寿张寿字的起源。
        三、桃丘远古传说时代
       约在公元前三千至二千五百年间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据说有一万个部落集团,史称万国时代。万国时代各国又基本上是分属三个大集团,这就是史学界公认的炎、黄、尤远古传说时代的三大集团,三集团首领被今人尊誉为中华人文始祖。
       炎帝部落在黄河中游南部。
       尤统治区为鲁、江、浙等东部区域,周代称东夷。
       黄帝部落在黄河中下游鲁西一带,桃丘是一时都城,黄帝出生于此。广袤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桑及五谷,有河流又能捕鱼,此时代的先民基本上处于种植、渔猎的生存状态。由于黄河不断徙变、泛滥,黄帝部落的城寨也不断垫高,形成一个个高台城堡或叫围子城,抵御洪水。尽管先民想尽办法抬高城池保家护园,却总也躲不过自然灾害之袭,桃丘都城虽固,也免不了三十年河东又三十年于河北。一般大水过后土地能耕种,人们返回家园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在一次几百年一遇的洪灾后,桃丘地区变成了汪洋,无耐之下,黄帝族沿河西迁,最后选择了一个地方定居下来,这就是今天的新郑,史学界有人称“有熊国④”。徙居新郑后,引出了一个很大的麻烦,因为这里曾是炎帝的统治区,自然也就引发了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以炎帝族让步双方言和而终,两大部落从此和睦相处,联姻结盟。双方还把各族崇拜物统一组合,设计制定龙图腾,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龙和华夏族第一次大融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之说也是这样的来历。
       再说当时东夷,中国东部九大民族部落,最后又被苗王尤所统一。传说苗集团也是上古羲皇⑤时代的附属部落,以蛇为图腾,根据地在山东费县附近。“尤”是其族人对这位首领的尊称,意为非常伟岸、英勇、才俊的头人。尤统一东夷后,不断向西傍河平原扩展,一直扩侵到黄帝的老家——桃丘,把黄水退后的平原沃地占为已有,筑城扎寨,开垦田地,安然地生活于此。黄帝获悉,决不忍让,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列祖列宗均长眠于此。黄帝讨伐,遭遇尤部落誓死抵抗,一场传说中历史上第一次最残酷的战争拉开了序幕。首领尤英勇无畏,被族人神话为有九命能死而复生的神圣领袖,加之部落有初期的金属斗械(东夷人最早发明使用了金属,铁的旧写“金夷”就是指由东夷而来),战斗取得了节节胜利。黄帝几经败退后重新休整武装,并联合炎帝部落一起攻打尤部落,神话传说还有九天玄女等帮助黄帝。战争进行了好多年,双方交战旗鼓相当,一直打到河北涿鹿。黄帝最后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将尤杀死于涿鹿。黄帝杀了尤之后,恐怕其真有九命重生之术复活,故将尸体分解埋葬。身体葬于涿鹿;首级带回桃丘故里,作为对祖宗的祭品埋葬于尤筑建的阚城内,令曰为*城(今阳谷县东南蚩尤冢);还有一部分肩髀骨被埋葬于巨野县,二冢后被其族裔或崇拜者封丘纪念。今寿张人大都是明代西部移民之后,今仍有一种惧怕蛇的迷信习惯,就是将蛇打死后,一定要把它铲为几段分别埋掉。据传蛇有接身的本领,复活后会更加报复你。这是不是黄帝当年杀尤后“告民”效应的延续?不得而知。首领被诛,东夷部落群龙无首,兵败如山倒,大部分西侵部落向南方溃退。一部分被俘成为奴隶,称其为“黎民”,区别于炎黄部落的“百姓”,最后这部分人与归顺部落逐渐融入到华夏族中。还有一部分东夷人漂洋过海,逃往朝鲜半岛、日本等地,融入到当地民族中。
       黄帝族战胜了东夷族,士气更加高涨,一方面从声望上诋毁尤,称尤是毛毛虫,规定在尤字音前面加蚩字音,意为毛虫蚩尤,彻底将尤丑化。另一方面对不归顺的东夷人乘胜追击,把七零八落的东夷人赶向南方。在黄帝之后甚至到明清时期,均有继续追赶造反的“蛮夷人”的记载和传说。夏代,东夷有穷国(齐地)已归顺华夏,首领后羿因不满太康帝统治而将其推翻,自己称帝。后羿腐化,后被杀,族人被赶向南方。《宋史?蛮夷列传》载:“西南诸夷,汉样(羊音,齐地)柯(古东阿)地”。说明汉代也有一部分原东夷各族后人造反,企图效仿祖先尤的霸业,又被华夏族讨伐而撵往南方,这就是南方地区为何少数民族多的原故。今天的贵州苗族人仍然祭祀着他们的祖先——尤公,并传说,他们的故乡在北方,被强人所撵,过了三条大河九重大山才到了云贵今苗乡。
       黄河被尊为母亲河,哺育了中华多民族,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摇篮。可是,历史上黄河负面的影响也相当大,已知的近两千年间竟有决口1500多次,大改道近30次。调河或迁徙给沿河人民带来的不单是深重的水灾危害,更有战争灾难。调河后家园异地,为找回或夺回家园而发生的争斗或战争,几千年甚至上万年都没有停息过,民族矛盾时常因河徙而发生。在原寿张境内,最早传说是“黄帝大战蚩尤”(此时黄河应徙迁到淮河流域),最近一次发生的矛盾是1991年8月,台前县夹河乡姜庄,与河东十里堡(东平县)两村村民因河滩地发生械斗,双方卷入好几百人。真可谓是恩怨万古悠,福祸一条河啊。
       黄帝统治中原后,权力中心转向西部。桃丘故地依然是时淹时旱,自然灾害频仍。当黄河北徙或南徙后,这片沃土又成为先民们定居生活的家园,傍河(济河、大清河、徙骇河等)而聚居,耕种稼穑、渔猎生息。传说黄帝之子少昊帝就又把都城定在东方桃丘东曲阜,并且这个阶段祥和而富庶。黄帝之孙颛顼继帝位后就把都城徙迁在了今河南濮阳,旧称帝丘,离桃丘有一百公里。1994年阳谷县开发景阳岗景点时,发掘出一座35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古城址,经考古学专家张学海先生考证,认为是舜帝一都城。从舜帝“作什器于寿丘”分析,桃丘故都或许也是舜帝之都,两城相距只有十公里。黄帝之后的历代帝王迁都频繁,其主要因素就是黄河徙变之故。
       就像黄河淤没了古穷桑一样,人文变迁也湮没了“黄帝生于桃丘”的信息传承。到了唐宋之后,当地隐隐约约地传颂着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信息:“寿张邑有景九岭十八堌堆,最大的是玉皇岭”等等。桃丘变成了其中一个大堌堆,而文化光环变异成了寿丘,与桃丘脱离了关系,被曲阜、新郑等地“注册”而去。
       聚落桃丘者,依然揣着对远古遗址的尊敬之情守护着桃丘碑,哪知史册中早已被古人更名为寿tao丘,又变成了寿丘。尽管桃丘地几经隶属寿张县,寿张人也将古邑传续了几千年,或更名或迁移,始终对寿字情有独钟,也发生了寿字源头是桃丘的失传。析透桃寿二字从字意的变故又到字音的演变,加之考古探索发现,寿张源头是桃丘,也是黄帝的出生地,一定不会再有异议。还桃丘一个远古历史真象,是寿张人的幸事,也是史学界的一件大事。
       四、“黄帝生于寿丘”异地剖析
     “寿丘在鲁东门之北”,这仍是皇甫谧在他著作中的记载,但没有说是曲阜。皇甫老先生是西部甘肃平凉人,他的记载恐怕大多也是来自传说而已,但有一点可以认定:黄帝出生地在鲁。清代《寿张?乡土志》云:春秋鲁庄公筑 (郿) 城于“寿张”(前666年), (郿)谓之微,鲁邑也。这里鲁邑就是鲁国,(郿)城是鲁国西部重邑,古址在今梁山西北赵堌堆一带。这说明鲁庄公曾聚(郿)城执政,桃丘就在赵堌堆东北,只有十几公里,如果指寿聚城,就更近。古语曰:“邱者,聚也”,寿聚自然可称寿丘,完全符合“寿tao丘在鲁东门北”之说。鲁(郿城)东门北有寿tao丘,这样说才能还原历史,给桃丘正名,给“黄帝生于寿丘”之说驱散迷雾。

       鲁桓公十年(前702年),“卫、齐、郑等国伐鲁,公会卫宣公于桃丘。”此时桃丘应该是桃、寿tao分离时期。桃丘后改为桃城埠,寿tao聚改为寿聚城。到秦统一六国又统一文字后,桃字寿义淡化,寿字桃音渐消失。
很多史学家也都认为,山东中东部是东夷苗地盘,尤的天下,曲阜不可能是黄帝的老家。济南档案馆的学者们曾认为鲁西定陶陶丘与“寿tao丘”有关系,不曾想还有一个更为准确的桃丘。从人文发展过程分析,陶也晚于桃,陶字古时读yao音,与窑、尧同宗。
       哪谁把寿丘安在了曲阜呢?
       三千年后的宋真宗(997-1003年间)需要祭祀黄帝,认为“黄帝生于寿丘在鲁东门北”的记载是曲阜。又因为曲阜多圣贤,就把曲阜改为仙源县,并建有景灵宫纪念黄帝。南宋罗泌著的《路史》又附和:“寿丘在曲阜东北六里”,至此,寿丘在曲阜之说“成立”。
     “黄帝生于寿丘”新郑版宣传也很火热,那是黄帝部落迁徙过去后的怀旧情结所致。设立供后人纪念缅怀黄帝的景观无可厚非,但新郑不是黄帝的出生地寿丘,确切说,新郑是黄帝的第二故乡。中国人怀旧情结浓厚,因此,到处都有移接的人文景观,就像阳谷县城内谷山和会盟台一样(谷山、会盟台在古阳谷地,平阴县东阿镇谷城和东平县王古店)。另外试想一下,宋真宗做朝廷在开封,离新郑只有一百多里路,如果当时“黄帝生于寿丘”于新郑说能得到公认的话,真宗皇帝又何必六、七百里迢迢东寻呢?寿丘在鲁地确凿,但鲁不是指曲阜,是鲁庄公的佐治之所郿城。当然,也不排除庄公等鲁国人把寿丘定在曲阜纪念,当时桃丘属卫国,是齐、卫、鲁的交汇点。由于河徙之故,鲁国疆界曾一度扩到今阳谷西与莘县交界的月堤(鲁堤),桃丘自然归属过鲁国。时间不长,又因河徙而失桃丘。反反复复,桃丘成了各诸侯国的争夺地。鲁国人失桃丘而定寿丘于曲阜,正符合古代儒学雅仕的怀旧情结。另举两例:1、寿张志载古八景之一:“子房(张良)三冢在寿张城西”。都知道张良墓在微山县湖中,离今寿张有四百里路,真不知何时的“寿张城西”呀。2、寿张的凤鸣台也有可能是古桃丘、寿聚城址的文化徙迁,因为寿张、竹口、寿张集等古寿张地都有凤凰台。台前县才成立二十几年,台前人已急匆匆把凤鸣台南移四里至金堤河南岸,成了台前县一景。其实大可不必,这“台前”县名正源于此“凤鸣台前(南)”。综上所述,各地附会的人文景观历史悠长,代代相传。形成原因,一是民族迁徙附带;二是治所迁移嫁接;三是僻乡文化移进城(桥北张村张公艺家族有张家庙,唐代旧寿张城东街建有张家庙,后与故城同废;明代又于今寿张城东街建张家庙,废于“**”时期)。凡此种种,均是民族情感的怀旧心结所致。但移接旧址的古人们都有一个自私的心态,就是采用各种手段迷乱真相,把移接景粉饰“成真”。

五、寿张迁徙路

      寿张名源于桃丘,这是元址,时间约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前的“龙山文化”时代。
       第二址是桃聚或寿(tao)聚,在今东平县西戴庙附近。夏朝设九州,属兖州顾国;商代属纣王庶兄封地微(微乡在梁山西北赵堌堆一带);西周属须句国(太昊伏羲时代所属一族 ——东夷苗裔风姓国,址在梁山北小安山东张家庄)。
     (三)春秋鲁国设西部郿城,下设良邑(东平霍家庄),寿tao聚城属良邑,良即梁山之意。郿城在今梁山县西北赵堌堆一带。
     (四)战国(前475-前211)时代属齐国,改良邑为寿邑(因境内有古寿tao聚),址未变。
     (五)秦朝又改为张县属东郡,址仍是今霍家庄。
     (六)西汉改张县为寿良县,因寿邑和良邑源于寿tao聚和良山,又有纪念汉相张良之意。
     (七)东汉因避光武帝叔叔刘良名讳,改寿良为寿张县,仍是思慕怀念张良加之张县之意,属东平国。
     (八)420年,南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改寿张为寿昌县(因境内原有须句国后改的须昌县),属兖州东平郡。
     (九)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480年),又改寿昌为寿张县。
     (十)东魏,原寿张县治撤销,并入济州,又设寿张县于梁山西北今寿张集。
     (十一)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建新州,在寿张设寿州,又置寿良县。寿州领寿良、寿张二县,寿张县治在梁山北35华里(约东平县西戴庙附近),属郓州。
     (十二)宋咸平三年(1000年)水患,寿张于梁山北35里处迁梁山南部,方位难考。从古八景之一“子房三冢在寿张城西”的记载分析,应在今微山县南部,后又迁回寿张集。
     (十三)金大定七年(1167年),河决坏城,寿张迁竹口,今阳谷县南部祝口村,十九年复旧志。
     (十四)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黄河水溢,县志移至梁山东(旧县南五十里,属东平路总管府)。
     (十五)洪武十三年(1380年),治迁王陵店(今寿张),属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东平州。清属山东兖州府。民国早期属山东东临道;1928年后属山东省**。
     (十六)1949年8月-1952年11月,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64年4月撤销寿张县;1978年12月29日成立台前县,属河南省安阳地区,后属濮阳市。
     寿张自古以来境域多变,据不完全统计,寿张历代曾经的区域,东西有一百里之多,南北至少二百多里。大致区域:东平县西部、南部;汶上县北部;梁山县大部;郓城县北部;阳谷县南部和今台前县。
     寿张,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更名、迁址最多的县,同样也是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寿张,从远古走来,伴随黄河的涛声,负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直到她疲备地需要休息。
     我姓张,老家寿张。虽然历代祖先西徙东迁使祖文化出现了断代,与张良及张公艺等家族失去链接,但我们都是一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张挥。张挥是黄帝之孙,寿张是黄帝故里,这里正是黄帝后裔我们共同的祖籍。感触寿张,了解寿张,才知道我们的根很深,各民族都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学习历史,触摸历史,才明白祖祖辈辈在这片热土上生息,所追求的愿景就是难能可贵的和谐生存、发展。
                                                                  

          寿      张     赋
    史志伴旅桃寿移,穷桑桃丘寿良徙;
    黄帝故里映环宇,凤图龙腾亘古聚。
    东平阳谷袂梁山,寿张同渡邑中贤;
    恩怨黄河一脉远,华夏寿桃五千年。
         

     六、原寿张县“九岭十八堌堆”

       寿张人习惯说“邑有九岭十八堌堆,三十六庙,七十二那里……”,实际上说的是以“岭、堌堆、庙、那里”命名的村庄,比较上口好记,但也隐约传续着神秘古老的讯息。因年代太久远,在断续的人文传递过程中,被逐渐罩上一层层神话传说或宗教迷信的外衣,以致于古遗址都不好考证其源。凡是有远古遗址的地方,往往都建有庙宇,而所供之神又可能与本址故事人物风马牛不相及。随着近年来考古、探索发现,这些“岭、堌堆”下面均有远古先民的筑造遗址,现已有不少“龙山文化”及以前古遗址被发掘认证,象“景阳岗”、“蚩尤冢”等。这个区域的古遗址过去不断被黄河淤积,不单是某个文化时代的产物,很多“岭、堌堆”的文化层自今至“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甚至更遥远。
       (一)九岭
       玉皇岭:今台前县玉皇岭村,传说为九岭之首。原名凤凰岭;又名李平岭;明代岭上建了玉皇庙,遂名玉皇岭。今还有约500×1500米沙丘轮廓可辨。出土过灰陶等器物,经鉴定为龙山文化遗址。
尚岭:台前县南部黄河岸边尚岭村。古时地势较高,宋代建有“大觉寺”,非常宏伟,明代废。1958年村民打井,于50米深处挖出灰色秫秸纹瓦数片,地下有古遗址。
       红沙岭:台前县打渔陈乡岳鲁村西,占地有50余亩,土为红色粒状,质硬爽而不粘,曾有古遗物出土,疑为远古王者陵墓。
       徐岭:台前城关镇徐岭村,原有明隆庆年间建的地藏王寺,其它无考。
       今台前县曹岭、曲岭、白岭和侯庙乡的徐岭村,异于地表土质的原土丘在六十年前还能见到。还有清河乡申庄(原名寄家岭),无人探考。
       梁岭:在梁山县西北,与尚岭隔河相望。商代、春秋时期的“微乡”, “ 郿地”,远古未考。
     (二)十八堌堆
       桃丘:在台前境东首,明孝宗弘治年间丘台尚有八亩多,徐氏迁民定居于此,更名徐堌堆。经鉴定为龙山文化及以前遗址,本文作者观点是“黄帝出生地寿丘”。
       景阳岗,鲁西以岗为名的村庄很多,台前有姜岗、杨岗,梁山有韩岗、齐岗等等,今阳谷县的景阳岗却是名扬海内外盖压九岭十八堌堆,独领风骚。景阳岗本属东沙堌堆,因于阳谷与景德镇(张秋)之间而得佳名,又因《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而天下妇孺皆知,还因地下有远古龙山文化时代城池而惊喜考古界,名气越来越大。
       阳谷县东南部除景阳岗外,还有红堌堆、黑堌堆、西沙堌堆、蚩尤冢、寿张南门凤鸣台等,均是龙山文化等古遗址。
       梁山县北部还有赵堌堆,与梁岭为邻,古微乡郿地;东部有后青堌堆,都是远古遗址。
       郓城县北部有仲堌堆。
       台前县以堌堆为村名的还有:黄堌堆、化龙堌堆、甘草堌堆、尖堌堆、丰堌堆、张堌堆、爻堌堆、吕堌堆、田堌堆等。
       台前城西还有“兵主神”尤祠和尤坊(已废)。一说是东夷后人追思其祖所建;另一说为秦始皇崇拜兵主神蚩尤而建,有史料记载:“蚩尤祠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即此。清末土丘尚高1.5米,占地三亩,1956年被平为耕地。本地人说是蚩尤坟,不正确(汶上县也有蚩尤冢,应为刘邦所建尤祠的遗址)。
       台前吴坝乡有晋王城。
       寿张周边古遗址
       (1)、柯,东阿古址,在今阳谷县阿城镇,经探实有2000×1500米的龙山文化古城池。
       (2)、阿城镇王庄龙山文化古城址。
       (3)、东阿县王集古遗址及仓颉墓等。
       (4)、茌平县尚庄、教场铺、大尉、三十铺等古址,均是龙山文化及以前文化遗址。阳谷旧志曾记载:“阳谷北境有宓城,伏羲教民种五谷之处”,所指应是古阳谷北境茌平县教场铺一带的古遗址,说在今阳谷安镇北不对。


注:
①桃丘:周以前称桃丘,晋以后称桃城,桃城埠,曾属东阿、阳谷、张秋、寿张县等。陶氏定居后亦名陶城铺,今属阳谷阿城镇。明代徐氏迁此定居于丘,遂名徐堌堆,今属河南台前县吴坝乡。两村为邻,因金堤河穿过分为两地,行政区划又分属两省。
②穷桑:穷为大无边,穷桑为黄帝统治时代疆域的泛称,基本上是黄河冲积平原地区。
③寿聚城:龙山文化时代的小国集团模式,分都城、邑城、聚城三级。本为桃聚,分析桃丘人是逃荒而聚居,避讳“逃”之不吉利,而曰寿聚。
④有熊国:史学界有人称黄帝族为熊罴之族,意为勇敢的队伍,故亦称其部落为有熊国。
⑤羲皇:又称太昊、伏羲、宓羲等,史称人文初祖,三皇之一;还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木德柢祖。早于黄帝时代,是父系氏族公社初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部落首领。据说是他创立了八卦,继续崇尚凤图腾。迁徙路线基本上由东向南再往西,至甘肃天水,在黄河流域。古阳谷北境有宓城,伏羲教民种五谷,织鱼网之地,又避洪灾屯五谷于谷城。样、柯、桃、柢、谷古地名与羲皇有关。聊城和寿张等地的凤凰台也都与伏羲时代的凤图腾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